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代两宋辽金木构建筑共17文档.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96826524
  • 上传时间:2022-09-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89.25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代、两宋、辽、金木构建筑单层重檐殿堂遗存檐代表等级重檐建筑一般等级比较高太原晋祠圣母殿是一座祭祀性建筑,单层重檐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是宋代的遗构,建造年代是宋崇宁元年、 1102年,比《营造法式》早一年从圣母座后元祐年间的题记上看可能更早,元祐二年 是1087年,还早二十多年这个建筑是重檐,一般重檐是有周匝副阶的殿身部分上檐是九脊顶,也 就是歇山顶,包括副阶的这部分下层檐是七开间,进深是六间,殿身是五间, 因为它收进一些檐子,平面大致接近一个方形,周围有一圈廊它的总平面如下图,这是个园林化的祠大殿有盘龙柱,重檐前面还有一个十字形的石桥形式是殿堂式结构外观很精美,重檐、九脊内外柱同高,构架用乳械对六椽械用三柱的 做法,前面省了一个柱子,结构很大胆,而 前面有一个短柱,就是上檐柱直接落在了前 面的三椽械上它产生的效果是前廊特别大 如果到那个地方,都感觉前廊很空畅,便于礼寺宋代的建筑装饰华丽、华美,加上盘龙柱、石栏杆,非常地精巧、玲珑和庄重 的一个建筑物斗枇用得并不太高,上檐用六铺作双杪 单下昂,出了三跳下檐一般要减上檐一铺,用的是五铺作, 这是习惯一般上檐要高一点盘龙柱是现存最早的(曲阜的孔庙大圣殿也用了盘龙柱),殿内还有圣母像 和座椅。

      这个座椅是目前所知道最早的家具,元祐二年的,应该公元 1087年, 离现在已经是一千多年了它的琉璃瓦顶也很精美,用了琉璃剪边,用了很丰富的雕饰但这些脊部 很可能是明代的它有维修的痕迹河北正定隆兴寺的摩尼殿 的造型和空间极其独特而且很 丰富,也是单层重檐隆兴寺在唐代叫龙藏寺, 后改成龙兴寺唐中宗年间, 全国普遍地改龙兴寺到清代改成隆兴寺这个寺院保持得比较完整,从前面的影壁、牌坊、石桥、天王殿、 大觉六师殿、摩尼殿,一直到戒坛、大悲阁、弥陀殿、敬业殿、药师殿,整个 纵深很长宋代的图形完整地记录了当时的空 间,特别是大悲阁两侧还用两个配楼,非常隆 重摩尼殿是现存寺内比较早的一座殿堂, 它 建于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它的平面是十字形,每面的面阔七间,进深也是七间,平面基本上是方形 方形每面出一个抱厦这个头的抱厦叫龟头殿式的,就是把山面朝前,这是宋 代的一个叫法这个山面朝前好像山花一样,四个面都出山花,形成四个入口在前面出 第2页奇特,规格非常局著名的苏州玄妙观的三清殿山花式的抱厦的做法是宋代常见的,到明清基本见不到了这种格局非常像一个西方的著名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帕拉第奥的维 琴察圆亭别墅,也是四面出抱厦、四面出山花的,而且也是个比较规整的方形 平面。

      这两个在构图上、空间上很接近,只是一个是个穹顶,一个重檐屋顶它 的通面阔是33.29米,通进深是27.12米,下面一个1.2米的台基立体剖面图,里面中心空间是四壁三面围合的一个佛座,周围都有壁画后面有悬塑,殿身部分是殿堂式结构用 了八架椽屋前后乳械,对四椽械用四柱的做 法,非常标准的一个殿堂八架椽进深不很大,抱厦四个面也并不完全一样,这个跟维琴察不一样南立面比较 宽,用了六架的进深,其他三面只有四架斗枇用材是上下用了同样高的材份,上檐是 21厘米,下檐也是21厘米,都是五等材的等级但是殿堂是一个重檐,四面抱厦非常这座殿在苏州观前街,是宗教建筑它始创于西晋的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唐代改名开元宫,北宋的时候改成天庆观, 北宋末年因为战争被毁南宋重修它的面阔九间,是有记载的南方唯一一座九开间大殿,通面阔43米,进深是六间,通进深是25米,前面有月台,周围 有石栏杆它的平面不像《营造法式》 所说的身内双柱、身内单柱、金箱斗底梢,它用的是满堂柱,几乎每一个柱位都有柱子,这在早期建筑很少见,表现出一种结构上的规整化在晚期比较多了,这个在明清建筑上偶尔 有发现,既没有减柱也没有移柱,甚至根本就 没有所谓双梢柱的做法。

      同时它是重檐副阶,周圈有一圈副阶,但是他把副阶 完全用墙包进来了,显得室内空间比较大因为柱子特别密,上面的梁架有的就用 短梁,直接伸到每一个楝子下面,很像那个 穿斗式的建筑南方爱用穿斗式,它下面柱 子虽然多,但还是有空间的到上面完全是 用穿斗式的那种感觉,有短柱所以它很可能是组合了一些南方的木构建筑的 手法斗枇用材高22到24厘米,也是比较低的上檐和下檐还不一样,下檐斗枇用材更低,只有19厘米高另外一个特点,南宋建筑的南方特色, 如翼角有明显的南方发戕的做法两宋、辽、金时期木构楼阁目前知道最早的木楼阁是晚唐的,在河 北省正定的开元寺钟楼这座钟楼里保留了很多晚唐时候的做法和风格在没有确认开元寺钟楼之前,两宋、辽 金时期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被认为是最早的 楼阁,外观两层,实际内部是三层始建于 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它的平面很精致,它的平面就是典型的宋《营造法式》所说的金箱斗底梢金箱斗底梢就是两圈木柱形成一个筒,这样结构内部的空间就比较空、自如, 外部空间比较严密面广是五间,进深四间,八架椽,是个殿堂式的结构中间有一个暗层,暗层上面有一个平座理论上人们可以从平座出来凭楼远望上层 是一个单檐的九脊屋顶,也就是一个歇山, 在上层。

      首层通面广20米,通进深14.2米上层是稍微收了一点,通面阔是 19.19米,通进深是13.36米20.00 rndfg4小亍4二j『上二它也有个有趣的比例,就是我们前面反 复提到的长和宽,无论是首层和二层,长宽 比都在1.41到1.42之间,根号2比1的关系,说明古人很喜欢用这个关系,方和圆的关系找出一个数为方,它的对角线一拉就是它的长,显然这是一个经过设计的比例这是它的剖面,剖面我们看出来中间有一个 15.4米的观音像因为它平面用了金箱斗底梢,中间是空的可以完全再把中间空间利用起 来,上下空间三层贯通所以它的空间非常地精美,从视觉上看,进到室内以 后,中间部分是暗的,仰望的时候,脸部是 亮的,非常神秘、非常慈祥造像中间用了 一个六角形的一个垂拔的 空间,上面还用藻井这座雕像是一个木刻,辽代的木刻非 常精美的一个木雕造像,建筑和雕像形成一 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它保留了一些辽、金时代的特点,有明 显的侧脚和生起辽、金时代的建筑有侧脚、 有生起宋代也有生起,生起造成了一种向 内的挤压力蓟县在历史上发生多次大地震,乾隆年 间、元代,包括唐山大地震,都没有对它造 成根本性的损坏,说明它结构上的合理性。

      屋顶梁架用的是八架椽屋,前后乳械对四椽械,进深并不是很大,八架椽中 间又加了一个藻井,屋顶还是典型的辽代做法,叉手、蜀柱、托脚有一个楼梯导到三层,首层用的是七铺作出四杪的做法,没有昂,直接出 了四跳,得下檐就比较地舒展,翘起来了这是它的下檐斗枇平坐也有斗枇辽、宋时期的平坐是很复杂的明清的平坐比较简单,可能根本就没有 斗枇辽、金时期都有斗枇用了六铺作出 三杪,上檐是七铺作,双杪双向昂上檐视 觉上要仰着头看,双昂显得更漂亮斗枇的 足材高度都是一样的,都是38.5厘米但它 单材高上下檐不太一样,下檐是27厘米,上 檐是26厘米,厚度18厘米相当于《营造法式》的二等材平坐高 23.5厘米, 相当于三等材说明在一个建筑物的斗根用材不是统一的,上下檐有区别,平 坐跟檐有区别这是它的梁架辽、金时代的善化寺普贤阁,也是两层加一个平坐基坐下面是一个1.12米的台基,外观两 层,实为三层平面是个方形,后面有一个楼 梯上去阁内没有内柱,完全靠周围的柱子,前面 和背面每面是有四棵柱子,山面只有三棵柱 子,形成一个方形的小楼阁楼阁的造型很精美,屋顶是四椽通械,因为它中间没有柱子,用一个大梁, 上面用平梁、叉手、蜀柱、脊樽就可以解决了面宽和进深都是10.40米一个方形的下檐斗枇用的是五铺作,斗枇用材不太 大,才22至U 23厘米,三等材的格局。

      宋代楼阁隆兴寺转轮藏从唐代开始在佛寺的正殿前面加藏经殿,据说从南北朝开始就有转轮藏殿 转轮藏就是相传在南朝梁的时候,有一个大士叫善慧禅师傅翕,他创造了一个 形式,就是把经放在一个柜橱里,这个柜橱能够转动,你如果转动了就相当于 你在念经了部贮其中,因为有局丽国送《西湖游览志余》里说: 高丽寺轮藏甚伟,高丽寺是个寺名,很可能是由 朝鲜半岛来的僧人建的宋时高丽国进金字藏经 的金字的藏经,所以叫高丽寺到今犹有存者 原起于傅大土以经目繁多,人或不能遍阅, 乃就山中建大层龛,一柱八面,实以诸经, 运行不碍,谓之轮藏就是在里面八个面都藏 满了经,高丽金字藏经,运转起来很方便人 有发菩提心者,推转是轮,即与持诵诸经无 异,故今天下轮藏皆设大士像本来在转轮藏 里应该有傅大士的像,但现在没有,找不到这个痕迹很可能在明清以后,他 的宗教地位没那么高了但是两个资料都认为这个转轮藏出自梁代的,南朝梁 的傅翕,但傅翕的详细资料没有隆兴寺转轮藏是个两层楼阁,形制上是宋代 的,面广三间,进深三间,近方形前面有一个将近 4米的抱厦形制轮廓就比较丰富两层檐楼阁加平坐,前面加个抱厦,有了抱厦就有了前面的前 导空间进到抱厦里面楼阁里就是一个大的转 轮,下层四个柱子包围一个转轮。

      上层是个空 间,后面有一个楼梯搭上去,上面摆一尊佛像从剖面上可以看出它的结构,中间没有暗层,宋代的楼阁不设暗层,这说明宋 代工匠在技术上更成熟为什么要设暗层?因担心楼阁不稳,加暗层以后加斜 撑让楼阁稳定,但如果没用暗层,结构的稳定性要差,技术上更成熟才敢做, 他用了弯乳械,乳械一般是直的一根两架的梁,他用了弯的梁,使它的室内空 间转轮可以放得下,这些都是很大胆的做法转轮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精美的木结构,也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转轮它是 重檐八角亭,底下有个转轴,转轮高是2.5丈(8米),每边边长是8尺(2.6米) 有藏座,藏身,藏顶组成,是一个上圆八角的重檐屋顶造型的一个亭子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斗枇用了八铺作上檐和下檐都是八铺作斗枇,这可以 说是《营造法式》里记载的八铺作斗枇的唯一实例八铺作斗枇是用在最高等 级的建筑上,如皇宫的正殿但辽、宋、金时的皇宫早都没有了这个佛寺的 规格没那么高,它只能用到七铺作但是这个 地方是给佛经做的,佛经的地位很高,就做了 八铺作所以是八铺作的唯一的实例隆兴寺的慈氏阁跟隆兴寺转龙藏正好对面一般的唐、宋建筑在大殿前往往有两座对称的阁转轮藏和钟台是对应的,钟楼、转轮藏,有时候也会钟楼和观音阁,这用了 慈氏阁。

      慈氏阁就是供弥勒佛的,弥勒的别 称叫慈氏弥勒信仰在唐代很盛,因为弥勒 是未来佛,所以人们很信他,觉得将来他来 救大家这个建筑也是很独特,二层楼阁,室内有一尊很高的立像尽管它是楼阁,但也不能设暗层,为设 暗层就没法造立像了它除了像观音阁一样, 把周围圈起来它用的结构手法很好,就是 底层的柱子少一点,上层的柱子架在底层的 梁上,这样二层就形成了室内空间,很大胆为了稳固,在后面直接用永定柱落在台基上, 上面直接托着平坐,这样就檐柱和平柱、永定柱两个紧挨着来把后檐稳定住,所以说结构上采取了很多大 胆的手法前面同样有个抱厦,感觉跟转轮藏殿是对称的,都是方形的,重檐,对面 加一个抱厦它的二层是重檐,有一点小的差别内部是个慈氏,一个立像,空间显得 很高敞,里面看结构很简单、很洗练,但也有一些问题,就是它一些做法如像 斗枇用了单杪单昂,还用昂形耍头等等,假昂可能后来修过,所以慈氏阁不 完全是宋构,一座木构是会经常反复修的宋、辽、金时代还出现一些楼阁,金代有一个楼阁,西溪二仙庙,也非常 漂亮两宋、辽、金时期佛塔建筑佛塔有多种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