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docx
5页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一、 确定培育地点在学校内或其他租赁的适合培训的场地内二、 培育对象根据《**省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农科(教育)函[2019]292号文件的要求: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库,组织县域内有意愿、需求、基础的农民,登录湘农科教云平台APP报名参加培育三、 培育时间及培育学员安排1. 生产经营型培训生产经营型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共计培训15天(理论10天,实践5天)2. 专业技能型培训专业技能型包括长期、稳定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等从事劳动作业的农业劳动力共计培训7天(理论4天,实践3天)四、 培育目标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特色确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和融合环节坚持与美丽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精准扶贫、休闲观光旅游、人文建设协调推进,融合发展坚持把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社会化服务、互联网、包装、冷链物流、餐饮、休闲旅游等一体布局,整体推进稳定做好优质稻、油菜、香菇、柑桔、葡萄和生猪、肉牛、肉羊、家禽、优质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重点开设好经济作物(含杨梅、中药材)种植、粮油生产等种植专业课程和家禽、家畜(肉牛)、淡水养殖、特色养殖等养殖专业课程。
高素质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农民通过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使培育对象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素质明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明显提升,敬业为农、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动力明显加快,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心明显增强,通过实际行动引领和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1、 结合主导产业,学习掌握基本养殖、种植技能2、 激发拓展学员经营创业的愿望和激情3、 提高学员生产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4、 逐步引导学员创建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5、 引导有条件的学员探索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五、培训主干课程、内容、课时生产经营型高素质农民课程类别序号培训课程培训模块修课方式参考学时公共基础课程1高素质农民基本素养1. 商素质农民内涵特征及培育途径2. 商素质农民应具备的职业道徳3. 商素质农民应具备的文明礼仪必修课堂教学12学时2现代农业发展理念1. 现代农业基本说念及特征2. 现代农业重点及方向3.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4. 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等3农村政策与法规L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 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解读3、 农业生产经营相关法规知识经营管理课程1現代农业创业常识1、 农业创业种类与形式、基本条件2. 农业创业项目实施的准备和程序必修课堂数学12学时2农业生产过程管理1、 生产资料购买与使用管理;生产计划制定、过程组织;一控两减三基本2. 标准化生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念、成本核算与节本增效3农产品营销1, 农产品特性、市场分析、营销、2. 电子商务、沟通与谈判基本技巧等产业技术课程1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水稻、玉米等)1, 产业发展慨况及产销形勢2. 良种选择3、栽培技术3、 施肥技术5、植保技术6、农机应用技术4、 收获储藏技术8、加工技术必修一门,多选不限课堂数学及实操作共81学时2经济作物生产技术(油菜、花生等)3园艺生产技术(果树、设施跳菜、茶叶等)4家畜养殖技术(生猗、肉牛、肉羊等)1. 养殖场规划与建设2. 良种选择与繁殖3. 饲料配制及使用4. 饲养管理5. 疫病防治技术6. 养殖场环境控制7. 加工技术.5家禽养殖技术(肉鴻、肉鸭等)6水产养殖技术(稻田养鱼、青蛙等)7特色养殖5家禽养殖技术(肉鴻、肉鸭等)6水产养殖技术(稲田养鱼、青蛙等)7特色养殖专业技能型高素质农民课程类别序号培训课程培训模块修课方式参考学时公共基础课程1高素质农民基本素养1、 高素质农民内涵特征及培育途径2. 商素质农民应具备的职业道徳3商素质农民应具备的文明礼仪必修课堂数学12学时2现代农业发展理念1、 现代农业基本祝念及特征2. 特色农业及农产品3农村政策与法规惠农政策知识专业技术课程1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水稲、玉米等)1、良种选择2、栽培枝术3.施肥技术4、植保枝术5、农机应用技术6.收获储藏技术7、加工技术必修一门,多选限三门以内课堂教学及实2经济作物生产技术(油菜、花生等)3园艺生产技术(果树、设施茄菜、茶叶等)4家畜养殖技术(生猪、肉牛、肉羊等)1. 养殖场规划与建设2、 良种选择与繁殖5家禽养殖技术(肉鸡、肉鸭等)6水产养殖技术(稲田养鱼、青蛙等)3. 饲料配制及使用4. 饲养管理5. 疫病防治技术6. 养殖场环境控制7. 加工技术.践操作共37学时7特色养殖5家禽养殖技术(肉鸡、肉鸭等)6水产养殖技术(稲田养鱼、青蛙等)7特色养殖六、组织实施1、 认真做好前期筹备工作。
严格按照高素质农民的培训要求,做好培训计划的制定,台账和各种表格、宣传条幅等培训材料的准备负责做好培训教师的安排和聘用,在高素质农民开展培训以前要把各种准备工作提前安排、部署和协调到位2、 扎实做好培训过程:根据整改要求,结合培训内容、要求,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或聘任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培训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培训工作,从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确保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落到实处3、 创新培训方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的培育模式,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分类指导一是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进行分类指导二是按照“学校授课+基地实习”、“田间培训+生产指导”、“传统教学+培训”、“教学服务+跟踪管理”等模式安排教学三是充分利用农业技术推广云平台,开展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服务4、 优化培训内容以全面服务高素质农民发展为导向,科学确定培训内容生产经营型要以转变理念、提升生产技术和营销能力为目标,分产业、分环节开展培训专业技能型要侧重关键生产环节的精准化操作技术,分工种、分岗位开展培训教育培训一方面强化生产决策、关键技术、产品营销的全程经营管理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农业政策法规、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技术等知识性培训,并特别重视社会责任的引导和明理尚农精神的弘扬。
七、结业与颁证学员按照规定完成课程学习,考核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