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06——新莽职方考.doc

25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00790692
  • 上传时间:2023-12-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5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006——新莽职方考目 次雍州  京兆 京尉 师尉 翊尉 光尉  扶尉  列尉 厌戎  金城  西海  填戎 阿阳 张掖  设屏  辅平 敦德 安定  威戎豫州  保忠信  祈队 右队 左队  汝坟 赏都 吾符 延城 陈定冀州 兆队  太原  上党  后队 魏城 巨鹿  和成 井关  平河  桓亭  富昌 真定  常山 新博  朔定兖州  治亭 寿良  陈留 巨野 济平 泰山  莒陵  新平 有盐青州  河平  建信  乐安  济南  北海 翼干 东莱 夙夜  甾川  郁秩 高密徐州 填夷  沂平 淮平  鲁 和乐  水顺  江平扬州  庐江 延平 会稽 丹阳  九江  安风荆州  前队 南顺 江夏  南平  建平 九疑 填蛮益州  新成  乐平 幽州  垣翰 乐鲜并州 增山 归新 沟搜 获降 受降 得降  填狄  厌狄交州 南海 郁平 新广 交趾 桓合  九真 日南附考莽郡县官制莽制采伪古书莽改汉郡县名通例《汉书·地理志》以新莽所易郡县名载入注文,而疏漏舛错为甚.近世朴学诸家之治班书者每于此有所补正,然所见不同,得失参互,未足以征一代之制度。

      今以本书、后书纪传及《水经注》为主,旁及汉魏杂著,博稽先儒考证,参以私见,写为是编,俾世之言新室史事者,或可用资借镜焉汉自武帝而后,分海内为司隶部一、刺史部十三(十一州二部).自元帝而后,有郡国一百三至孝平元始二年,凡县、邑、道、侯国千五百八十七据《百官表》及《地志》后序按实数但得千五百七十八.时莽已秉政矣.元始五年,莽始以经义更州名,分界凡十二州据《莽传》按《平帝纪》作四年,疑当以《传》为是州名见扬雄《十二州箴》(《古文苑》卷十四)《莽传中》:始建国四年,下书曰:“州从《禹贡》为九天凤元年,下书日;“九州之内县二千二百有三”依文义,一若其时州制用九案同传,天凤三年有并州牧宋弘,《禹贡》无并州,则不得谓元始制定之十二州,至始建国而从《禹贡》更为九也元始五年,莽奏立十二州之言曰:“《尧典》十有二州,后定为九州汉家廓地辽远,州牧行部远者三万余里,不可为九,谨以经义正十二州名,分界以应正始"岂即位而后又有改九之议而未曾见诸实行乎?并稍增置郡县,迄于天凤元年,总有郡一百二十五,今可考者一百一十六县二千二百三今可考者一千五百八十五.大郡至分为五郡,今可考者仅一郡分为二三.县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今可考者一百一十二。

      粟米之内曰内郡,其外曰近郡有障徼曰边郡其后,岁复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复其故吏民不能纪.《莽传中》兹编一以天凤为断后此改制有可考见者,并附志之云尔.雍州,故汉凉州.平帝元始五年,以司隶所部之三辅并入,更为雍州扬雄《雍州箴》云:“黑水西河,横截昆仑,邪指阊阖,画为雍垠,上侵积石,下碍龙门自彼氐羌,莫敢不来庭,莫敢不来臣.每在季主,常失厥绪,侯纪不贡,荒侵其宇,陵迟衰微,秦据以戾,兴兵山东,六国颠沛上帝不宁,命汉作京,陇山以徂,列为西荒,南排劲越,北启强胡,并连属国,一护攸都盖安不忘危,盛不讳衰,牧臣司雍,敢告赘衣."《莽传下》有雍州牧陈庆西都京兆郡  汉旧郡,京师始建国四年,以为新室西都天凤元年,分置六乡《莽传中》同传有京兆大尹甄寻全曰(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当云“王莽曰西都京兆大尹,后又分其旁县为郡二,曰京尉、师尉卷二)按之下引《三辅黄图》,则京尉所领大都系扶风属县,师尉所领大都系冯翊属县,全说未审京尉郡  天凤元年,分三辅为六尉郡,《莽传中》.此其一《志》脱《三辅黄图》此据师古注引,与今传本《三辅黄图》小有不同云:“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枸邑、义渠十县,属京尉大夫府,居故长安寺。

      师尉郡 六尉郡之一《志》脱.《黄图》云:“高陵以北十县,属师尉大夫府,居故廷尉府《莽传下》,地皇二年,拜田况为师尉大夫翊尉郡 六尉郡之一《志》脱.《黄图》云:“新丰以东.至湖十县,属翊尉大夫府,居城东全曰:莽分左冯翊曰前辉光,后又分其郡二,曰翊尉、光尉.(卷二)按之《三辅黄图》,则翊尉所领大都京兆属县,光尉所领大都京兆、扶风属县,全说未审.光尉郡 元始四年,置为前辉光郡.《平帝纪》、《莽传上》、中有前辉光、谢嚣《楼护传》,元始中,以广汉太守征入,为前辉光天凤元年,更名六尉郡之一《志》脱《黄图》云:“霸陵、杜陵,东至蓝田,西至武功、郁夷十县,属光尉大夫府,居城南"扶尉郡  六尉郡之一《志》脱.《黄图》云:“茂陵、槐里以西,至汧十县,属扶尉大夫府,居城西"全曰:莽分右扶风曰后丞烈,后又分其郡二,曰扶尉、烈尉卷二) 按之《三辅黄图》,则仅扶尉所领系扶风属县,列尉所领乃冯翊属县,全说未审列尉郡 元始四年,置为后丞烈郡.《平帝纪》.吴曰(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莽传》:以鄄邯为后丞烈卷三)按《莽传上》,居摄元年,以王舜为太傅左辅,甄丰为太阿右拂,甄邯为太保后承后承,犹左辅、右拂,非郡名也。

      吴说未审天凤元年,更名六尉郡之一《志》脱《黄图》云:“长陵、池阳以北,至云阳、 栩十县,属列尉大夫府,居城北.”汉三辅旧领县五十七:新丰、段校(段玉裁《经韵楼集》卷五《校汉书地理志注》)更原注“秦日骊邑"为“莽曰骊邑”按《史记·始皇纪》:十六年,置骊邑.《高祖纪》:十年,更命骊邑曰新丰原注未误,段校非也蓝田、郑、湖、下邽、南陵、奉明、池阳、莲勺、频阳、郃阳、 祤、云陵、云阳、鄠、盩厔、 、美阳、郿、雍、栒邑、陈仓、汧、虢,仍旧名《三辅黄图》:莽六尉共领县六十京兆领县若干无考三辅旧县外又领义沟等县.常安  汉长安.《莽传中》:始建国元年,更名京兆大尹及六尉大夫,共治常安城中师古曰:王莽篡位,改汉郡县名,普易之也.下皆类此周曰(周寿昌《汉书注校补》):案本《志》内郡县注,莽更名固多,而阙者亦过半.师古谓为普易,必是颜在唐初所见班书钞本如是迨传钞脱略,递刊尤漏,故今《志》中未载者,间于《后汉书》、《水经注》等书刺补一二,亦可证也.(卷二十一)案普易二字,颜原意未必作全数讲,犹言大都耳今《志》固脱漏,当不至此郦在颜前,而《水经注》所载莽郡县名之不见于今班志者,仅极少数,岂得谓郦注亦脱漏过半,且与班志之脱漏者适相巧合乎?  船利汉船司空。

      凡不注出处者,用《志》文也.《志》以官本为据,他本不同者,附见之.)  华坛汉华阴或本《渭水注》 (《水经注》亦用官本,或本不同者,附见之.)讹作华疆 水章汉霸陵先谦曰(王先谦《汉书补注》卷二十八):莽名县即取秦穆章霸功之义饶安汉杜陵.  千春汉高陵  师亭汉栎阳.或本《渭水注》讹作师高,当属师尉郡 涣汉翟道.  冀亭汉夏阳    达昌汉衙    粟城汉粟邑   谷喙汉谷口. 修令汉鄘    监晋汉临晋  调泉汉重泉   桓城汉武城.   制昌汉沈阳  德 汉裹德 氾爱汉徵.    异赤汉万年   长平汉长陵 渭阳汉阳陵  京城汉渭城    槐治汉槐里 郁平汉郁夷 漆治汉漆. 扶亭汉隅麇,当属扶尉郡   通杜汉杜阳.段曰:近人或云“莽曰通杜"四字,乃“诗曰自杜"之讹,则非矣杜,训塞,故莽以为名不善,而曰通杜.好邑汉好   嘉平汉安陵  宣城汉茂陵《渭水注》城作成,成国故渠径县城南《地理志》曰:宣帝县焉.(今《志》脱此四字)宋祁日:宣下当添室字   广利汉平陵  新光汉武功《莽传上》:元始五年,以为安汉公采地,名曰汉光邑。

      盖新室既建,复更此名   义沟汉义渠道故属北地,改属京尉.厌戎郡莽郡为郡、为国,不可详考,兹编一体作郡汉陇西郡《后书·蔡邕传》:六世祖勋,王莽初授以厌戎连率,勋逃不仕.古符牌有厌戎郡虎符,背文曰:“新与厌戎 连率为虎符.”(罗振玉《增订历代符牌图录》)旧领县十一:上邽、安故、首阳、羌道、临洮,仍旧名.操虏汉狄道.   亭道汉氐道 德道汉予道.    顿夏汉大夏汪本(明汪文盛本,汪远孙《汉书地理志校本》所据)误作顺陵.    相桓汉襄武    西治汉西王国维曰:虎符背文二半字,似西道二字之半,此郡属县多以道名,疑莽之西治,亦名西道也.(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八)金城郡 《志》云“莽曰西海”,非也说见西海旧领县十三:枝阳、榆中、罕、河关、破羌、安夷,仍旧名修远汉允吾.《后书·逸民传》:梁鸿父让,莽时封修远伯    兴武汉浩  罕虏汉令居.   金屏汉金城   顺砾汉白石.宋祁曰:砾,一本作乐.按《河水注》亦作砾砾与石义相关,作乐非也    修远亭汉允街.《志》脱亭字,据《河水注》增何焯曰(何焯《义门读书记·前汉书》卷二):一郡不应有两修远,疑注中有讹字.允吾注修字,监本半刻为食字,岂饬字耶?说殊牵强,盖未知此允街之修远应增一亭字也。

       监羌汉临羌.《志》作盐羌,据《河水注》改盐与监,字近而讹也.通例,凡县名上一字称临者,莽改为监西海郡  《平纪》:元始四年,置西海郡《莽传上》:元始五年,遣中郎将平宪等多持金币,诱塞外羌,使献地,愿内属宪等奏言:“羌豪良愿等种人口可万二千人,愿为内臣献鲜水海、允谷盐池,平地美草皆予汉民,自居险阻处为藩蔽"事下莽,莽奏曰:“今谨案已有东海、南海、北海郡,未有西海郡,请受良愿等所献地为西海郡《后书·西羌传》:至王莽辅政,欲耀威德,以怀远为名,乃令译讽旨诸羌,使共献西海之地,初开以为郡.是西海乃拓地所置之初郡,非金城之更名也先谦曰:莽纳羌所献地.因并金城之名,改为西海耳《志》文不讹按莽好事鹜名,岂得拓地而不置郡?先谦之说非也《河水注》亦以西海郡为莽讽羌献地所置,然其下又曰“金城郡,王莽之西海也王峻(吴卓信《补注》卷五十四注引王峻《汉书正误》)因谓,盖初置郡时本在金城之外,其后废弃,遂移其名于金城耳说尚可通,但《后书·西羌传》:王莽末,四夷内侵,及莽败,众羌遂据西海为寇更始、赤眉之际,羌遂放纵,寇金城、陇西明证其时西海、金城犹非一郡,则其说虽可通,而事有未必然也《志》:临羌西北至塞外,有仙海盐池.师古曰:阚驷云,西有卑和羌,即献王莽地为西海郡者也.是西海亦曰仙海,即《传》所云鲜水海,今之青海也。

      《河水注》:湟水东南流,径龙夷城,故西零之地也《十三州志》曰:城在临羌新县西三百一十里,王莽纳西零之献以为西海郡,治此城《元和志》:龙夷城,即今河源军西一百八十里威戎城是也卷三十九)《莽传上》有西海太守程永元始中置,领县五《西羌传》:初开以为郡,筑五县,边海亭燧相望焉县名无考龙夷城当是一县,然无由证其当时是否亦称龙夷也.填戎郡 汉天水郡《原涉传》:莽末,拜镇戎大尹《后书·隗嚣传》、《马援传》,《水经渭水注》井作镇戎,或以为是按琅邪郡莽曰填夷,长沙郡莽曰填蛮,雁门郡莽曰填戎,三方皆曰填,则此曰填戎不误阿阳郡 分天水郡置《志》脱.《渭水注》:成纪县,王莽之阿阳郡治也《莽传下》有成纪大尹李育先谦曰:盖阿阳治成纪,故有此称天水郡 旧领县十六:街泉、罕 、绵诸道、阿阳、略阳道、成纪、奉捷、陇、 道,仍旧名.平相汉平襄.  填戎亭汉戎邑道 望亭汉望垣 冀治汉冀   纪德汉勇士.  识睦汉清水《莽传中》:封王氏齐绩之属为侯,大功为伯,小功为子,缌麻为男,其女皆为任男以“睦”、女以‘‘隆’’为号焉    兰盾汉兰干.张掖郡  汉武威郡旧领县十:姑臧、张掖、疑当增一亭宇武威、鸾乌、媪围、宣威,仍旧名。

      晏然汉休屠. 播德汉 次. 敷虏汉朴   射楚汉苍     设屏郡 汉张掖郡全所据本屏作平 旧领县十:显美,仍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