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师本科阶段毕业技能复习资料分享.doc
12页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临床医师本科阶段毕业技能复习资料(整理人:王惠惠,朱依萍,朱笑,田健楠,费晗,蒋知言)v I、II 问诊 考站要求:病史问诊-1:对患者进行问诊、病史采集,做好记录,并了解其一般/特殊检查情况病史问诊-2:对患者进行问诊、病史采集,包含对其一般/特殊检查情况的了解本站考试结束后,将由主考教师提供患者的查体与检验报告上述资料将用于病史书写考站内容: 内科:心绞痛、充血性心衰、白血病、急性肾盂肾炎、上血、消化性溃疡、糖尿病、肺癌; 外科:乙状结肠癌、肠梗阻、胆囊炎、肝癌、肝脓肿、梗阻性胆管炎、溃疡穿孔、阑尾炎; 妇产科:先兆流产、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正常妊娠; 儿科:腹泻、腹痛、肺炎、脑炎、急性肾炎、新生儿黄疸、贫血、小儿惊厥具体内容略)考站评分标准: ① 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婚姻,出生地,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病史叙述者,可靠程度);② 现病史(起病、主要症状特点、病因与诱因、病情的发展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过、病程中的一般情况等);③ 既往史(预防接种及传染病史,药物及其它过敏史,手术、外伤史及输血史,过去健康状况及长期服药情况);④ 系统回顾(思路全面,询问简略);⑤ 个人史(出生地及居留地,烟酒嗜好,职业和工作条件,冶游史);⑥ 月经史/婚育史(初潮年龄 行经天数/月经周期天数 末次月经时间或绝经年龄,并记录月经性状,有无痛经;生育史格式为足-早-流-存,并记录计划生育措施);⑦ 家族史(家人的健康情况,如已死亡,记录死亡原因;家族遗传病;家族传染性疾病);⑧ 检查报告;⑨ 总体评价(次序、时间、人文、沟通)。
v III 口试 考站要求:在考站抽取考题后,根据考题要求回答主考老师围绕该题干进行的具体提问考站内容: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考试时随机抽取考题号码具体内容略)v IV 妇产科检查 考站要求:在SP志愿者身上完成骨盆外测量,并在模拟设备上完成双(三)合诊检查及宫颈刮片操作考站内容:IV-1骨盆外测量操作前准备(需口述):1. 检查骨盆测量器完好(三种骨盆测量器)2. 核对孕妇姓名床号,向孕妇解释操作的必要性,消除其紧张情绪,嘱孕妇排空膀胱,拉好床旁围帘以保护隐私3. 戴帽子、口罩,洗手,搓暖双手,协助孕妇脱去裤子并暴露腹部(注意不要暴露胸部)①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②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③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为18-20cm④坐骨结节间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为8.5-9.5cm。
⑤出口后矢状径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双膝右手戴手套,将食指伸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骨盆测量器一端放在坐骨结节间径中点,另一端放在骶骨尖端处,可测得出口后矢状径,正常为8-9cm⑥耻骨弓角度两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量所得的两拇指间角度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约为90操作完毕后协助孕妇穿好衣物,盖好被褥IV-2双合诊操作目的:检查阴道、宫颈、宫体、输卵管、卵巢、宫旁组织及盆腔内壁有无异常操作前准备(需口述):1. 检查物品齐全完好(无菌手套、无菌石蜡油)2. 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向患者解释操作的必要性,消除其紧张情绪,嘱患者排空膀胱,带至治疗室,在检查床上铺一会阴垫,嘱患者脱去一只裤脚,取膀胱结石位,暴露会阴部3. 戴帽子、口罩,洗手,右手(或左手)戴无菌手套操作步骤:1. 右手(或左手)示、中两指蘸无菌石蜡油,顺阴道后壁轻轻插入阴道畅,弹性可,无畸形、疤痕、肿块,阴道穹窿光滑”2. 扪触宫颈宫颈光滑,大小正常,质软,未及包块,宫颈外口朝向前/后,无宫颈举痛,(抽出手指)无接触性出血。
3. 将阴道内两指放在宫颈后方,另一手掌心向下手指平放在患者腹部平脐处阴道内手指向上向前抬举宫颈,腹部手指向下向后按压腹壁,并逐渐向耻骨联合部位移动,扪触宫体子宫前位,宫体大小如常,质软,活动度可,未触及包块,无压痛”4. 将阴道内两指由宫颈后方移至一侧穹窿部,向盆腔深部扪触,另一手从同侧髂嵴水平开始由上向下按压腹壁,扪触附件附件区无肿块、压痛,卵巢及输卵管未触及”5. 操作完毕后协助患者穿好衣物,嘱回病床休息IV-3三合诊通过三合诊可扪清后位子宫,作为对双合诊的补充,故通常在双合诊后进行一手示指放入阴道,中指放入直肠,其余检查步骤与双合诊相同补充描述:"子宫大小如常,质软,子宫后壁未及包块,无压痛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阴道直肠隔、直肠内未触及异常"IV-4宫颈刮片操作目的:宫颈癌筛查操作前准备(需口述):1 检查物品齐全完好(手套、窥阴器、无菌石蜡油、长棉签、宫颈刮板、玻片、95%酒精)2 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向患者解释操作的必要性,消除其紧张情绪,嘱患者排空膀胱,带至治疗室,在检查床上铺一会阴垫,嘱患者脱去一只裤脚,取膀胱结石位,暴露会阴部3 戴帽子、口罩,洗手,戴手套操作步骤1. 观察并描述外阴。
外阴外形正常,无畸形,无疤痕,无赘生物,无红肿糜烂2. 窥阴器蘸取无菌石蜡油后轻轻放入阴道,暴露宫颈,固定阴道畅,无异常分泌物,宫颈光滑,未见糜烂及赘生物”3. 用长棉签轻轻拭去宫颈口及其周边分泌物,在宫颈口用木刮板(尖端朝向宫颈口,斜面靠近宫颈)旋转360,刮取宫颈细胞4. 立即将刮取的细胞涂片并用95%酒精固定(没有器材则口述)5. 松开并退出窥阴器,协助患者穿好衣物,嘱回病房休息注意事项1. 行宫颈刮片操作最好在非月经期2. 操作前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3. 操作前24-48小时内禁止阴道冲洗或使用阴道栓剂,且不要进行阴道内诊检查4. 有宫颈炎症者应在炎症治愈后再行宫颈刮片检查5. 放置及退出窥阴器时注意动作轻柔,刮取的细胞应立即顺同一方向涂于干净玻片上,不可重复涂抹以免细胞破坏玻片应立即放在95%酒精中固定15分钟,不可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以免细胞皱缩变形v V 胸穿/腰穿 考站要求: 在模拟设备上完整施行胸穿/腹穿中的一项完成操作后,将穿刺器械清理、复原考站内容:V-1 胸穿操作适应证:① 胸腔积液性质不明者,抽液明确诊断;② 胸腔积液或气胸产生压迫症状者;③ 脓胸或恶性胸腔积液;④ 需要胸腔内给药者。
操作禁忌症:①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极度衰弱不能配合者;② 剧烈咳嗽难以定位者;③ 穿刺点局部皮肤有炎症;④ 血友病患者操作前准备(需口述):1. 穿戴帽子、口罩,洗净双手 2.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及病情,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对于过分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镇痛 3. 准备器械(无菌胸腔穿刺包、无菌手套、消毒用品、麻醉药品、胶布等) 4. 操作前测量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5. 协助病人摆好体位:扶病人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手臂上 6. 选取穿刺点:一般选择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7-8肋间作为穿刺点(叩诊实音区,必要时结合X线及超声波检查确定,并用龙胆紫在皮肤上做标志)操作步骤:(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等胸膜反应整个操作注意无菌原则1. 消毒、铺洞巾:打开穿刺包第一层,戴无菌手套,打开穿刺包第二层,用碘伏在穿刺点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3遍,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覆盖消毒洞巾,请助手协助固定 2. 检查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胶管是否漏气及破损 3. 麻醉: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注意穿刺点应选在下一肋骨的上缘,先打一皮丘,在逐层回抽确认无血后进针),至有落空感时可轻回抽,如抽出液体,证明已进入胸腔内积液处,记住进针方向及深度后拔针。
4. 穿刺:用血管钳夹住穿刺针后面的胶管,使之不漏气;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入,当有突破感时停止 5. 抽液:接上注射器后,再松开止血钳进行抽液(抽液不应过多、过快,注射器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才能取下注射器;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一般首次不得超过600-800ml) 6. 化验/减压:将抽出液注入弯盘及专门准备的容器中,送化验、计量 7. 拔针,胶布固定: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 8. 术毕:术后嘱病人静卧(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半小时,测血压并观察病情有无变化)有不适立即通知医生9. 整理用物:医疗垃圾分类处置,标本及时送检,并作详细穿刺记录 V-2腰穿操作适应证:①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② 脑血管意外;③ 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④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脱髓鞘疾病;⑤ 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操作禁忌症:① 颅内高压有可能形成脑疝者;② 怀疑后颅窝肿瘤;③ 穿刺部位皮肤及脊柱有感染者,腰椎有畸形或骨质破坏;④ 有出血倾向者;⑤ 垂危、休克或躁动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⑥ 全身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等不宜穿刺,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操作前准备(需口述):1. 穿戴帽子、口罩,洗净双手 2.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及病情,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意义、安全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简要说明操作过程,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嘱排尿 3. 准备器械无菌腰椎穿刺包、无菌手套、消毒用品、麻醉药品、胶布、灭菌试管等) 4. 操作前测量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5.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嘱其左侧卧于硬板床,脊柱尽量靠近床边,背部和床面垂直,脊柱与床面平行,头颈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6. 选取穿刺点: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相当于L4棘突或L3~4棘突间隙通常选择L3~4棘突间隙为穿刺点,在皮肤上作标记如果在L3~4棘突间隙穿刺失败,可改在上或下一椎间隙进行 操作步骤:(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疼痛等不良反应整个操作注意无菌原则1. 消毒、铺洞巾:打开穿刺包第一层,戴无菌手套,打开穿刺包第二层,用碘伏在穿刺点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3遍,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覆盖消毒洞巾,请助手协助固定 2. 检查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枕芯是否完整,选择适当的穿刺针 3. 麻醉: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持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5ml,持针(针尖斜面向上)在穿刺点斜刺入皮内,注射利多卡因至形成橘皮样隆起的皮丘(5mm),然后用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在拔出针头前注意穿刺的深度 4. 腰椎穿刺:术者用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并固定穿刺部位皮肤,避免穿刺点移位,右手持腰穿针垂直于脊背平面,针尖斜面朝向头部刺入皮下后针头稍斜向头部,缓慢刺入(成人4~6cm,儿童2~4cm)针头穿过韧带时有一定的阻力感,当阻力突然降低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