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外学生全英文合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为例.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9427387
  • 上传时间:2021-11-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0.4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外学生全英文合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为例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加,中外学生全英文合班教学成为一种教学模式文章深入剖析合班教学中学生、教师和学校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式、师资队伍、案例教学等方面了解决思路最后结合“交通信息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企业案例驱动的智慧化教学模式关键词:国际化教学,留学生,全英文教学,企业案例驱动基金项目:长安大学国际教育专业建设项目“中外学生全英文合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编号:300108201024)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双万计划”的稳步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国际教育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从事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而掌握专业英语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来华留学生的人数大幅提升,截至2019年,我国接收来自亚洲国家的留学生共计24万余人,全国招收留学生的普通高校已达到811所,来华留学专业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为此,国内很多高校开始面向国际生开设全英文授课专业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师资队伍、生源质量和教学资源存在诸多限制,很难营造全英文的教学环境,而全英文合班教学是一个对中外学生和教师都有益的解决思路,得到了很多高校的青睐。

      [1]本研究基于7年来我国中外学生全英文合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经验,剖析该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解决思路,以期为相关院校提供一定参考一、存在的问题全英文合班教学由于兴起时间较短,各方面对其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同,普遍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学生的语言和学科背景存在差异其一,语言沟通困难在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中,大多数本土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较强,但听说能力较差在全英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本土学生难以听懂教师的授课内容,需要辅助双语教学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英语发音带有口音,也对中外学生的交流造成一定障碍[2]其二,学科基础存在差异在多元化的生源结构背景下,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和学科背景存在很大差异,一部分留学生难以适应我国高校针对本土学生制定的教学内容,而工科专业的学习内容大多环环相扣,一旦前期跟不上,后期很难弥补,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3](二)师资队伍不能适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源一是能熟练应用英文授课的教师较少有时一名教师需同时讲授几门课程,有些课程并非擅长,且过多的课程会影响教师的科研任务,甚至使其产生不满情绪,降低教学质量二是去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修的教师较少,不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留学生的学习习惯,难以因材施教,建立长期的师生情谊。

      [4](三)中外教学方法存在差异其一,教学理念存在差异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不同,使得中外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差异例如,个别国家实行选课制,无固定教材,教师会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大量资料,这些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优于中国学生;国外重视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但中国教师习惯于指出学生的缺点,使得留学生难以习惯其二,教学过程中的讨论环节少,尚待建立面向能力提升的教学机制传统“满堂灌”的中式教学方式,使得师生及学生间缺乏互动交流若全英文合班教学沿袭了这种方式,则不利于本土学生和留学生之间交流平台的搭建,甚至出现同一个教室中的“两张皮”,不能达到中外学生交流的目标其三,缺少合适的外语教材由于原版英文教材的目标受众是母语为英语的国外学生,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教材内容偏多,理解困难,且多数英文授课的课时较少,教师只讲授其中的一部分,破坏了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四)学校硬件设施、培养方案需要完善一方面,配套政策和资源不完善由于留学生比例较低,部分高校在留学生教学方面,仅在计算教学绩效时,将全英文授课的教学工作量视为汉语教学工作量的2~3倍,缺少配套的考核激励政策和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国际教育重招生,轻建设,留学生缺少归属感。

      由于多数高校招收留学生的历史较短,在校园文化和教学资源方面的国际化程度较低,留学生融入校园的程度较低二、解决思路(一)推行因材施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翻转课堂”以课前自主预习与课堂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因材施教课前,教师鼓励学生学习相关线上线下资源在课堂答疑讨论环节,教师根据课前知识点测试结果,进行共性问题的答疑,在讨论环节,将班级分为多个6~8人的小组,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在学科基础和学习背景方面存在的差异,便于本土学生和留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拓展学科视野二)鼓励教师赴“一带一路”国家访学交流开展合作在国家层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台专项计划,鼓励英语授课教师去留学生来源国进行访学交流和科研合作,熟悉留学生国家的文化背景,拓展教师适应多种地方语言的能力在高校层面,提高福利待遇,吸引优秀的留学人才留校任教,选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学教授作为中国高校的合作导师三)课程体系中增加“一带一路”国家的应用案例建立适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需求的情景式国际化项目案例教学模式,结合留学生所在国家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建立国际化工程案例库,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工程应用项目,以海外工程为背景开展情景式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海外项目现场,拉近了和留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全面推进国际化教学的内涵建设从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激励评价机制、师资聘用机制等方面激活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不仅能吸引来华留学生,而且能培养好这些学生,通过口口相传,增加来华留学的吸引力三、应用案例:“交通信息工程”的教学策略(一)教学内容长安大学的交通信息工程是一门面向中外合班学生的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研究各种交通方式中的信息处理过程,包括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控制等课程共32学时,含理论17课时、实验15课时国内现有的中英文教材比较陈旧,教材案例是数年前的研究成果,不能满足当前的技术需求,因此“交通信息工程”课程采用自编教材,包括六部分:第一章是绪论,讲述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前景与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信息技术;第二章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第三章是交通信息传输技术;第四章是交通信息处理技术;第五章是交通信息控制技术;第六章是应用案例,案例主要来自近年来长安大学在智能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由于课程中有较多的专业词汇,容易产生词义偏差和误读,故除了自编教材外,教师还对专业词汇整理成册,供学生查阅二)教学实施“交通信息工程”采用大班小班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其中的17个理论课时为大班授课,15个实验课时采用小班授课,每组为6人[5]。

      授课教师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修过,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一定了解,同时专业英语较熟练,能够进行全英文教学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6]课前预习阶段,发布知识点、经典子案例视频、网络公开课,学生学习,问题,提交预习报告;课堂学习阶段,教师对重要知识点、疑难点、子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分小组报告,师生共评;课后巩固阶段,教师布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典型案例,学生分组提交报告,师生共评;多元考核阶段,师生共同打分,提高了考核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典型案例教学贯穿整个过程,案例库由任课教师组共同建立和定时更新,将学生置身于一个虚拟的工业现场环境中学习图1 全英文合班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三)考核方式对于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制定出一套客观、全面的评价方式有重要的教学意义课程采用多元考核方式,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课堂表现成绩由三部分组合,即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40%)和期末笔试成绩(40%)[7]平时成绩中,由于留学生相对于本土学生来说,纪律性较差,为保障教学的严肃性,将迟到、早退、缺勤计入考核范畴,由教师单独打分;为了提高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的问题和作业、课堂学习阶段的小组报告、课后巩固阶段的典型案例分析报告纳入考核体系,由师生共同打分[8]。

      在实验成绩中,将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纳入考核体系,由教师单独打分在期末笔试成绩中,采用闭卷考试,考虑到留学生和本土学生的文化差异,学生在答卷时可以采用中文或英文进行答卷四)教学成效开展情景式教学,结合留学生所在国家亟需解决的实际工程问题,建立国际化工程案例库,以海外工程为背景开展浸入认知,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海外项目现场,使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处理复杂问题的应用能力通过考试成绩对比并结合平时课堂表现,发现留学生成绩达到班级的平均水平,学科基础和学习习惯得到较大提升同时,通过一学期的全英文授课,本土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四、结语中外学生全英文合班教学模式是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将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需求相结合,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应用型创新人才,毕业后尽快融入到其国家的发展建设中,成为技术骨干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增加具有行业应用背景和企业案例的专业选修课,重构专业课程的宽度和广度,建立面向能力提升的培养模式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全英文合班教学模式必将逐渐趋于完善,为中外学生的人才培养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1]黄永安,刘慧敏.国际学生和本土学生合班授课教学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5(4):154-155.[2]俞苗,陈丽梅,葛雨秋,等.“一带一路”指导原则下公共卫生留学生教学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9,46(10):188-187.[3]何艳,胡渊.在华留学生本科经管课程的教学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2):10-12.[4]孙轻宇.中外学生合班教学策略探究——以“全球营销管理”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150-151.[5]吴映莉,马秀珍,朱敬欢,等.我校八年制医学生与全英班留学生合班上课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3):27-30.[6]孔凡武,康小文,鲍运霞,等.多元立体化教学在医学留学生教学中的探索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6):23-24.[7]周萍萍,顾丹,郑成坤,等.多元化教学在留学生微生物学英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A1):11-13.[8]王志宇,贺超,陈浩.《钢结构设计原理》全英文研究生(留学生)课程认知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C]//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6届(ISSF-2018)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青岛:中国钢结构稳定与疫劳分会,2018.作者简介:冯兴乐,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梁雅博、韩佳倩,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焦立男,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