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工作汇报人力料法环(共7篇).pdf
37页生产工作汇报人力料法环(共7 篇)“人机料法环”对安全工作的影响分析报告2015 年截止 8 月份,我矿共发生了4 起事故事故 1:2015 年 4月 2 日 12:50 左右在二采区运输大巷皮带机尾处,发生的机械事故,致使奥喜明右腿处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皮带机尾未安装防护设施的情况下,在其周围违规作业,主要因素:人为因素事故 2:2015 年 5 月 13 日 17:10 左右,在 13106综采工作面发生的冒顶片帮事故,致使郭水旺左脚耻骨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作业前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未细致的排查主要因素:人为因素事故 3:2015 年 6 月 21 日 10:00 分左右,在 13101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发生的车辆事故,事故致使高永旺、梁安平一轻伤、一重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综采队违章作业,回柱绞车使用不符合规定,主要因素:人为因素事故 4:2015 年 7 月 24 日 0:45 分左右,在地面筛分车间发生高处坠落事故,致使康迎赖第2 腰椎,第 12 胸椎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康迎赖违章操作,架设的平台两边无护栏,且背面护栏高度不够,平台没有固定通过四起事故的发生,我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人”就是指现场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领导、带班长、普通员工。
人员管理为“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于管理的一个方面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待工作的态度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质量低,但工作效率高等等作为管理者对不同性格的人应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尽量安排适合其性格特点的岗位,使他们能“人尽其才”通过对这几起事故的分析可以得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工作都没有重视到位,对事故的发生都报有侥幸心理,甚至去违章操作,完全没有认识到因为自己一点点的疏忽大意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从今年的这四起事故来分析,都是“人”的因素为主因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从“人”的方面对安全工作来讲,我们应首先考虑一个人的性格是否适合此项工作,急性子人着手细致工作显然是不适合的;其次应继续加强工人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让每个工人从心底上认识到安全工作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心存侥幸只会害人害己;另外对“三违”行为应加大排查及处罚力度,尤其对违章作业行为应严格查处绝不姑息,这样才能起到警示其他员工的作用机”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生产工具从安全方面来讲“机”的好坏、适合于否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好的设备能够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但劣质的设备不仅不能提高生产效率,还给安全工作埋下了“炸弹”,不知何时爆炸,一旦爆炸,后果不可想象。
今年从我矿的四起事故来看,“机”的因素并不是主因,但我们却不能放松对设备的管理,建议今后加强设备的采购管理、设备的维修及完善防护设施的安装工作严格追究因设备质量差或失修所引发事故责任人的责任料”指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配件及物料,在生产过程中配件的好坏、适合对安全生产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例如在运输系统中所使用的钢丝绳不符合使用规定或已过了使用期还在继续使用,这就给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所以我们应该从“物”的源头开始抓起,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能使用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对即将过期的“物”应及时更换,保证“物”的使用可靠,及时对缺失的配件进行补充,杜绝在“物”不齐全的情况下,强行生产另外对巷道中物料的堆放也应该加强管理,杜绝因乱堆乱放砸伤人员法”指生产过程中所遵循的规章制度,它包括“生产计划”、“验收标准”、“责任制”、“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在目前来看我矿的各种规章制度基本健全但为什么人为导致的事故还屡屡发生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各部门对规章制度贯彻的不到位或者根本就没有贯彻,导致下面的工人乱干、蛮干,导致事故的发生2、根本没有把规章制度当成回事,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工作流程,认识按照规则制度执行费时费力,对违章行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就是违章了也不一定被发现,却不知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
从今年的四起事故来看,“法”的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及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让规章制度来引导工作第二,各单位要及时贯彻各种规章制度,让每个工人都明白工作改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第三,加重对“三违”行为的处罚,让每个人明白谁敢触及红线,就必须要被处罚环”指环境,在煤矿工作,自然环境相对来说就比较差,五大自然灾害、噪音、污染时刻考验着煤矿的安全工作,这就显得在井下工作前对工作环境隐患排查尤为重要,从今年的事故1、事故2、事故 4 来看,事故发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作业前对环境的排查没有到位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工作环境的排查必须加强,一旦发现工作环境有安全隐患的必须先排除隐患后方可开始作业通过今年的四起事故对照“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我矿在“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工作的不足,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管理不到位,“三违”行为屡禁不止是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到位,工人在作业时随心所欲导致违章行为屡屡发生,是导致事故发生另一个重要原因3、工作前对周围环境的隐患排查不到位,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另一个原因4、设备、配件的老化、过期更换不及时给安全工作也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针对以上工作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人员的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岗位责任的培训2、加强对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工作,必须有培训记录3、加强对工作前环境安全隐患的排查,尤其对采掘工作面工作环境的排查,安检员、瓦斯员对此项工作应起到带头作用4、做好设备定期检修工作,不合格或过期成品一律严禁使用SMT 生产 5M管理人. 机. 料. 法. 环最全面解析人. 机. 料. 法. 环最全面解析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人的分析1. 技能问题?2. 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3. 是选人的问题吗? 4. 是培训不够吗?5. 是技能不对口吗? 6. 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7. 有责任人吗?8. 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机的分析: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
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 选型对吗? 2. 保养问题吗?3. 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4. 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料的分析: 1. 是真货吗? 2. 型号对吗? 3. 有保质期吗? 4. 入厂检验了吗? 5. 用的符合规范吗?6. 料适应环境吗,料与机器配合的了吗,料和其它料会不互相影响?法的分析:1. 是按法做的吗?2. 看的明白吗? 3. 写的明白吗? 4. 法适合吗?5. 有法吗?6. 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方法在这个环境下行吗?环的分析:1. 在时间轴上环境变了吗?2. 光线、温度、湿度、海拔、污染度考虑了吗?3. 环境是安全的吗?4. 环境是人为的吗?小环境与大坏境能并容吗?工作场所环境。
指各种产品、原材料的摆放,工具、设备的布置和个人 5S对危险品控制一是化学物品的堆放,诸如酒精、天那水之类二是生产过程中产品对六种化学物质的控制(铅、汞、镉、六价络、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生产环境指具体生产过程中针对生产条件对温度、湿度、无尘度等要求的控制问题的层次:1. 对人机料法环的初步定性2. 初步定性后的二次原因的查找3. 二次原因的查找仍然可以用人机料法环的分析4. 二次原因的查找定性后仍需要三次定性即对二次定性结果的原因查找 , 依然可以适宜和人机料法环的分析方法5. 其实也就是多题几个为什么举例:1. 发现地上的机油2. 定性为人机料法环中的“机器”问题3. 机器有问题的原因是不是使用“人”操作不当?“法”操作标准未建立?“环”环境有影响?一一排除后都不是,而是“机”本身假冒产品 4. 假“机”的原因是买的“人”有问题5. 为什么“人”有问题呢 ?6. 是没有监督的“法”?纠正措施的 QC手法措施制定的系统图法全面的特性要因(人机料法环)+系统图法在每个手段不可缺少的就是责任人,方法和何时达到何效果人机料法环,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管理思考一. 企业文化的不足 - 管理理念上问题在我国中小企业,很少有企业有自己的文化,即使有那也是在做体系等时候做出来的样子,没有真正的做到实处。
那么笔者把我在民营企业和日资独资企业的企业文化对比: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国内小企业对企业文化,包括企业文化延伸的企业行为规划是什么样子呢??在国内,基本上没有企业企业对于企业文化进行重视对于企业行为,企业没有一个明确的注明下面就对企业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分析:A.最强的理念:一个企业实例社长方针:建立有信任的xxx1. 我们以优越的技术和在品质上取得客户最高评价和信赖的企业为目标 2. 我们将持续进行盖上以实现所有品质的提高,我们为了实现所有品质的提高,讲进行持续改善3. 我们最守法制法规,以为社会做贡献的企业为目标4. 我们拥有挑战的气概,以可持续发展企业为目标B.完善的规章制度 - 由所有的规章制度去规定员工怎么样去做1. 制度- 瓶颈这部分从你进入公司你就会看出来,公司从总经理要普通员工,都是身着同意的服装,不是说你是领导,你就可以不穿厂服制度一视同仁从这就可以看出外资企业都会有一套完整的模式日本企业一般都有一套管理模式,在某一阶段做什么事情是非常明白的、整个公司的工作模式基本是按步就班,每个新人来到日企,公司会有专门地培训,他会告诉你做什么事情用什么样的方法会比较好,甚至于填表这样的事情也会有专门带你的人教你。
但公司也会有一整套比较严格的管理模式,这种非常森严的管理制度,等级制度,会让不熟悉日本文化的人很难感到舒服台资企业也都会有一套严格制度去制约,虽说欧美企业制度比较松散,但是欧美企业,员工就需要随时提防被“炒鱿鱼”的危险而在我国制造型企业随着企业人员和部门的日益增多,企业的老总会越来越忙,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工作标准、制度和流程,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即使你把经理人招聘来,也会因为企业制度不完善而走掉2. 制度执行力为什么这样写呢,因为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型企业,会有一套制度,在去年,我去常州一家民营公司去稽核,当时很在看资料,发现他制度非常的全,该有的都有了非常的细但是一看实际境况就知道制度根本没有执行下去,当时他们的总经理就和我诉苦,说制度执行难,厂里面亲戚太多了,员工素质差其实对于制度的执行我觉得我们的企业应该学习学习日本企业执行的力度-无条件的执行其实制度大家都有,下面我举个例子:苏州有一家小国有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快破产,后来和日本一家公司进行合资,日本方面对工厂进行管理,日方对制度进行适当的修改,员工的福利待遇比以前好了,然后就提出要求:无条件执行制度结果在不到半年,企业的效益就渐渐有了好转,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了。
其实执行力和人际关系有关,也就是人的从众心里,还记得当初国家发行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