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单元测试试卷01及答案.pdf
11页第四单元测试第四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分)1.下列防避自然灾害的措施属于个人行为的是()A.加强自然灾害研究,组织防灾减灾科技攻关B.学习灾害自救知识与技能C.建立健全灾害管理法规D.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下表显示 X、Y 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资料X 地位于美国西部,Y 地位于印度中部据此回答 24 题地点人口密度(人/km2)与震中的距离(km)地震发生时间(当地时间)震级死亡人数(人)X2005.8上午 10:257.48Y5002.5凌晨 4:007.11 8202.从表中资料看,下列哪一项不能明确判断出来()A.X 地的震源深度大于 Y 地B.X 地地震产生能量大于 Y 地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3.Y 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可能原因,从以上资料中看不出的是()A.Y 地地质脆弱B.Y 地人口密度大C.Y 地离震中近D.Y 地地震发生在凌晨4.与地震有密切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A.洪涝、海啸B.滑坡、崩塌C.台风、火灾D.泥石流、寒潮下图为中国洪水频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56 题5.有关中国洪水频度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中下游频度低B.北方较南方频度高C.东部较西部频度高D.平原较山区频度低6.为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工程措施是()A.修建水库B.植树种草C.提高防洪减灾意识D.组织防洪科技研究下面两图中左图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右图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78 题7.发生左图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A.突发地震B.坡度较大的山地C.连降暴雨D.地表堆积物较多8.右图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左图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A.aB.bC.cD.d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回答 911 题9.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D.台风C.洪涝D.寒潮10.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 月B.甲3、4、5 月C.乙5、6 月D.乙12、1、2 月11.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地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人们最为恐惧的自然巨变据此完成 1213 题12.灾前提高防灾意识,做好防震准备有助于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下列关于防震准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定防震避震对策B.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定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C.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D.在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13.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自救措施有()如果住的是平房,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马上跳楼 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 如果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大树下躲避 在大运动场内,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先向运动场中央空旷处撤退,然后再选择合适时机撤离A.B.C.D.读下图,回答 1415 题。
14.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地势低洼,曲流多 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众多支流汇集,洪峰叠加A.B.C.D.15.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2018 年 11 月 21 日,中国台湾屏东县(位于台湾南部,西临台湾海峡),大鹏湾海岸出现异象,上万尾鱼突然如炸锅一般,不断从水面跃上码头2018 年 11 月 26 日 7 时 57 分,台湾海峡发生 6.2 级地震据此回答 1618 题16.上万尾鱼突然如炸锅一般,不断从水面跃上码头,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是大鱼在追捕小鱼,小鱼跃出水面试图躲避B.磁场发生变化,预示将要发生地震C.进入冬季,海水中氧气减少,小鱼跃出水面呼吸空气D.小鱼逃离被污染的海水17.地震发生时,位于台湾海峡轮船上的小明的感觉是()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18.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避震方法是()在家可躲在空间较小的厨房 在影院,应迅速跑到室外的开阔空地 在教室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 走在街上要远离高层建筑、广告招牌、霓虹灯等A.B.C.D.减灾防灾的核心是“减”,即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损失。
为此,就必须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据此回答 1920 题19.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有()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 在高山陡坡修筑梯田 大力发展水稻种植A.B.C.D.20.防御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有()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在山区实施护坡工程 严禁开发山区 进行山区移民,要求他们迁出山区 在山区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A.B.C.D.台风是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我国气象局采取多种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监测和预报据此回答 2123 题21.判断台风的生成地点,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2.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及可能的登陆地点,可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为()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3.确定台风过境产生洪涝灾害的影响范围,可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为()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A.B.C.D.2018 年 10 月 17 日凌晨,米林县派镇加拉村附近雅鲁藏布江峡谷发生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截至 17 日 15 时,堰塞湖滞蓄水量约为 1.5 亿 m3。
民政部门已调拨棉被、毛毯、棉衣、防潮垫、折叠床、棉帐篷、太阳能手电筒等救灾物资送往灾区灾区电力、通信得到保障,交通秩序井然,驻藏部队和武警官兵集结待命,军用直升机飞赴灾区现场据此完成 2425 题24.快速了解灾情并计算出滞蓄水量分别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25.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迅速到达受灾地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数字地球、遥感技术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二、综合题(共二、综合题(共 50 分)分)26.下图为我国 19511980 年暴雨洪涝灾害分布图,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 分)(1)描述我国暴雨洪涝灾害的地区分布特点4 分)(2)相同强度的洪涝灾害,A 地往往比 B 地损失更大,分析其主要原因4 分)(3)C 地除暴雨洪涝外,还多发生什么洪水?多发生在什么季节?(4 分)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 分)(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4 分)(2)分别说明 A 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原因。
4 分)(3)B 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6 分)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材料二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材料三 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1)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6 分)(2)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4 分)(3)由于本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 分)29.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0 分)(1)指出 A 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4 分)(2)指出 A、B 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6 分)第四单元测试第四单元测试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一、一、1.【答案】B【解析】自然灾害的防避既需要政府领导下的有组织的社会行动,又需要广大公民积极科学地参与作为现代公民,应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学习灾害自救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参与救灾的社会责任感2.【答案】A【解析】表中有震级、震中距等相关资料,可以明确判断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和是否位于震中,但是没有震源深度的详细信息,不能明确判断出两地的震源深度。
3.【答案】A【解析】Y 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B、C、D 项,但无法看出该地地质脆弱4.【答案】B【解析】洪涝、海啸为水文灾害,台风、寒潮为气象灾害5.【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洪水频度河流中下游频度高,东部较西部频度高,南方较北方频度高,平原较山区频度高6.【答案】A【解析】修建水库,可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洪灾;B、C、D 为非工程措施7.【答案】B【解析】图中所示地质现象为滑坡与泥石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从两者定义可知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坡度较大的山地8.【答案】B【解析】华北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房屋朝向南时阳光射入时间最长,四地中 a 朝向西南,b、c 都朝向南方,d 朝向东南方;滑坡多发生在陡坡,泥石流多形成于山谷,所以房屋应避开陡坡和山谷,a、c、d 都位于山谷附近,b 点位于山脊的相对平坦处,综合考虑,b 点是最佳地点。
9.【答案】A【解析】该类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范围广大,出现次数多,应该为干旱,故 A 正确;台风只能影响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洪涝灾害频次极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基本不受寒潮天气影响10.【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甲为我国华北地区,主要是春旱,出现在 3、4、5 月;乙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出现在 7、8 月故 B 正确11.【答案】C【解析】丙区域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由于喀斯特地貌不易储存地表水,地表水缺乏,使土壤水分比较缺乏,导致干旱,故 C 正确12.【答案】D【解析】选项 D 是地震时避震措施13.【答案】D【解析】地震时跳楼不是上策,绝大多数跳楼者非亡即伤;在大街上要迅速远离高层建筑、墙壁、树木和桥梁等,注意保护头部,防止被高处坠落物砸伤14.【答案】A【解析】图示地区是我国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可看出,荆江河段“九曲回肠”,该河段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该河段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15.【答案】B【解析】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属于生态措施16.【答案】B【解析】如果是大鱼在追捕小鱼,不可能有这么多鱼跃上码头,A 错误;磁场发生变化,预示将要发生地震,导致鱼群慌乱,B 正确;进入冬季,海水中氧气减少,小鱼跃出水面呼吸空气,但不可能跃上码头,C错误;海水被污染,鱼一般会游向其他海域,不会跃上岸,D 错误。
17.【答案】C【解析】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地震发生时,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而无左右摇晃C 正确18.【答案】D【解析】地震发生时,在家可躲在空间较小的卫生间;地震时厨房可能出现天然气泄漏,从而引发火灾,错误;在影院,在门口的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空地,离门口较远的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错误;在教室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走在街上要远离高层建筑、广告招牌,霓虹灯等,正确D 正确19.【答案】A【解析】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如修建水库、打机井可以防御干旱;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林地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有效防御干旱;高山陡坡修筑梯田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破坏植被,从而加剧干旱;水稻需水量大,发展水稻种植业不属于防御干旱的措施20.【答案】D【解析】提高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