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doc

49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6153855
  • 上传时间:2017-1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45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的 一、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同时巧妙地运用对比突出主题 二、了解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探求各种知识;也揭示了封建教育束缚了儿童身心健康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题解: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 40 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二、检查预习,给黑板上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  确凿záo,菜畦qí,桑椹shèn,轻捷,油蛉líng,斑蝥máo,缠络chán, 攒cuán,珊瑚shā nhú 高枕而卧, 豁huō,敛liǎn,脑髓suǐ,陌生mò三、学习新课 1、启发学生分段这篇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生活的两个片断,即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生活,文章可以自然地分成两部分,怎样分? 回答,归纳:第一部分(第 1—9 节)写“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

      第二部分(第10—24 节)写“我” 在三味书屋的枯燥的读书生活 2、集体朗读课文第 1 节 提问:文章一开头介绍了什么情况? 回答:文章一开始就扣住题意,介绍了百草园的位置、来历以及现在的归属 怎样理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一句? “似乎”、“确凿 ”两个词用在一起,好像是矛盾的,实际上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怀恋的深情百草园确实只有一些野草,因此用“确凿”,但这个百草园只是童年留下的美好的印象,也许还不那么确实,因此,“确凿”前面又用了“似乎”只有一些野草” 尽管可能有不确凿的地方,那是“ 我的乐园 ”倒是确凿的,“ 但……却……”表示语气的急转 3、默读课文第 2 节,思考:(1)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2)作者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3)为什么作者能把这些景物写得具体、真切、生动? (4)读了这段文章,你对百草园有怎样的印象?(学生可在书上划线作记号,准备回答。

      提问: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 回答:有“菜畦” 、“ 石井栏” 、“皂荚树”、“ 桑椹”、“鸣蝉”、“黄蜂”、“ 叫天子”、“油蛉”、1“蟋蟀”、“蜈蚣 ”、“斑蝥” 、“ 何首乌”、“木莲”、“ 覆盆子” 提问:作者用了哪些确切的词语来描写这些景物的?(指名学生上黑板在括号里填上确切的词语 提问:百草园里有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在 写法上有什么技巧? 回答:春季作者描写春季百花园景物的方位是由低处到高处,写的是静物 提问:在百草园里听到鸣蝉长吟声,这是什么季节?在写法上有什么技巧? 回答:夏季。

      作者描写夏季百草园写的是动景,方位是由高处写到低处 提问:在百草园里能听到蟋蟀弹琴,该是什么季节了?(秋季) 提问:记叙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井井有条,但又错综交织,浑然一体作者是用什么句式把它们联系起来的? 回答: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勾画园中景色用了两个“不必说”,这撇开的说法已经勾画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生趣盎然的百草园景物图紧接着用“单是” 一词提起,强调了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 提问:在描写百草园景色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回答:用了“拟人” 和“ 比喻”的修辞手法 齐读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齐读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写得有声有色、亲切感人? 回答,小结:这是作者对百草园景物作过细致的观察,熟悉并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在描写中又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童年乐园的热爱之情 3、学生齐读课文第 2 节 4、学生默读课文第 3—6 节并思考:这儿写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插叙这件事? 回答:写了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这故事是带有神怪色彩的民间传说,结局是美女蛇被制服了听讲这个故事,符合儿童喜爱惊险故事的心理,是儿时的一种乐趣也是百草园是“乐园” 的一个原因另一说法可供参考:作者写美女蛇的故事是要人们理解“我觉得做人之险” 的道理处在 1926 年的黑暗时代,要时时防备暗中有人算计;更要善于识破“美女蛇” 那样伪善狡猾的敌人这里作者横刺一枪,以“旧事”讽刺“ 时事”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 2 自然段。

      2、做“思考和练习五” 3、预习课文(第 7 节到末尾)的词语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第 2 自然段 二、检查预习给黑板上的词注音,正音,然后释义 鉴赏,人迹罕至hǎn,觅食mì ,竹筛shāi,秕谷bǐ,系jì ,传授shòu,书塾2shú,渊博yāun,消释,宿儒rú,蝉蜕tuì ,人声鼎沸dǐng,窦dòu, 厥土jué,倜傥tìtǎng,金叵罗pǒ,盔甲kuī, 绣像xiù。

      三、学生学习新课 1、齐读课文(第 7—8 节) 提问:这几节主要写了些什么? 回答:写雪天捕鸟,这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 2、默读课文第 7 节,划出生动形象写出捕鸟方法的一连串动词 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一连串动词,清晰准确地记下捕鸟的全过程,可见“我”的童年时代,对捕鸟十分爱好,这也反映了鲁迅小时的广泛兴趣 文章第 8 节又描绘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童年时代对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钦佩的心情。

      提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用哪段话过渡的?(第 9 段) 3、齐读课文第 9 节 提问: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回答,归纳:这儿用了三个“也许是因为……”的排比句,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进行推测,补叙园中孩子气的活动──毁泥墙,抛砖头等等,同时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深刻眷恋和被迫离开它时依依惜别的心情 4、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我”对先生的印象又怎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0—14 节)后回答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