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三适应性训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cjc****537
  • 文档编号:45324019
  • 上传时间:2018-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6.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ⅠⅠ卷(选择题)卷(选择题)本卷共本卷共 242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8 分1.有人认为偌大的中华,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凝聚力,那么各种啼笑皆非将俯首皆是,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一观点说明( )①我国文化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④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答案】D考点:文化的作用和意义2.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 )①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③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回答文化对人的作用的问题时,一般采用如下知识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④适合题意。

      ①不符合材料主旨;②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排除;故选 D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3.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同时强化文化属性,确保“两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更好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依据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③适合题意;①④是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4.要紧紧围绕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这个目标,瞄准学术发展前沿,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加快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学科理论体系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创新实践的学术话语体系,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

      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有利于:( )①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②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③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活动 ④立足当前实际不断进行文化创造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考点:精神文明建设5.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创造性提出了一些重要概念,比如小康社会、以人为本、集体人权、科学发展、协商民主、新型大国关系、和谐世界、中国梦等需要用西方学者和民众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解释中国道路,让国外受众想了解、听得懂、愿接受这启示我们:( )①大力宣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抵制外来文化②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③热情服务,友善待人,不卑不亢,自尊自信 ④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习俗,做到平等交流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遵循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要求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热情服务,友善待人,不卑不亢,自尊自信,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习俗,做到平等交流,②③④适合题意;①中的抵制外来文化是错误的;故选 C考点:尊重文化多样性6.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习近平主席最近几年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传播体系,提高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诠释好中国特色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说明:( )A.我国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B.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融为一体D.文化能够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为中华文化的传播 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说明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B 适合题意;A、C 材料没有体现;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D 是错误的。

      考点: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究其根本,在于创新不够,亟需通过创新来推进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过去注重速度与规模向追求质量和效益转变,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启示我们:( )①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增加文化产品的出口份额②要发展文化产业,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效益的环境③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④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抵制外国文化的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有利于增强文化公共设施的经济功能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传播和普及各种思想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通过创新来推进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过去注重速度与规模向追求质量和效益转变,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启示我们,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效益的环境,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②③适合题意;①不符合题目要求;④抵制外国文化的影响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B。

      试题分析: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建设文化强国,①③适合题意;文化公共设施属于文化事业,②不适合题意;有利于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B考点:提高文化竞争力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小西最近参加了被称为“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网络学习他通过学堂选修了名校的三门课程,其中两门是计算机相关的、一门是现代西方艺术在完成听课、讨论互动、完成作业等环节后,通过线上考试获取了学分和相关证书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A.网络传媒超越时空局限,推动了文化的沟通、传递和共享B.反映了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C.增加了教育供给,发挥了教育在文化继承中的重要作用D.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公平,A、B、D 符合材料主旨;C 中的“提高了顶尖大学的门槛”在材料中并未体现,适合题意。

      看完考点:大众传媒的重要性10.《六尺巷》取材于桐城六尺巷典故,是一首展示互敬礼让、和谐包容文化内涵的民族调式歌曲,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 RNB(节奏布鲁斯或作节奏蓝调,又称节奏怨曲融合了爵士乐、电子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的音乐类型) 、说唱等国外流行音乐元素,曲调优美,经赵薇在春晚演唱,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这主要表明( )①创新能够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③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强大功能,是当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六尺巷》的创作表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强大功能,是当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创新能够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①④适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B考点:文化创新的意义、大众传媒的重要性11.心理学家发现,学习压力和学习效率的关系呈“倒 U 形曲线” (如图所示) 。

      这启示我们(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决定作用③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④要把握事物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质变发生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根据学习压力和学习效率的关系呈“倒 U 形曲线”可以看出,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学习效率呈提高趋势;但是当压力到达一定程度,学习效率反而下降这启示我们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把握事物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质变发生,①④适合题意;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②是错误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不是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D考点:矛盾双方的转化、量变与质变12.2016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

      应对经济形势的以上做法体现了( )①坚持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②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坚持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体现类的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这体现了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物质世界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①③适合题意;②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考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13.“几处早莺争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单项选择题763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的面试考试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8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省第十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2025年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证考试必刷题库附答案.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1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70题).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6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40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2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9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35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50题).docx 2025年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