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整理.docx
7页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整理1.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整理 篇一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四、细胞膜的制备 1、选材:人或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原因:没有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壁 其他材料:蒸馏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2、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有一定浓度把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水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涨破,使细胞膜内的物质流出来,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得到细胞膜 3、方法和步骤 ⑴将红细胞稀释液制成装片 ⑵在高倍镜下观察,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⑶红细胞凹陷消失,体积增大,最后导致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⑷利用离心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2.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整理 篇二 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整理 篇三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普遍性 二、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_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4.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整理 篇四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比较项目运输方向是否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代表例子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消耗O2、CO2、H2O、乙醇、甘油等 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消耗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消耗氨基酸、各种离子等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5.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整理 篇五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二、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有浓度差 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6.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整理 篇六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2、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3、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4、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研究的是鼠的个体大小,注入的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启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5、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7.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整理 篇七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转基因超级淑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7.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8.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整理 篇八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_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9.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整理 篇九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10.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整理 篇十 一、相关概念: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NH2|R―CH―COOH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②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肽链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