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州恢河大桥主桥承台深基坑开挖与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
63页朔州市恢河大桥工程主桥承台深基坑开挖与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朔州恢河大桥项目部2015年4月20日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1第二章 编制依据 3第三章 总体施工安排 5第四章 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措施 8第五章 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 11第六章 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措施 18第七章 基坑监测技术措施 24第八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9第九章 保证措施 31第十章 应急救援预案 33 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朔州市开发路恢河大桥位于朔州市开发南路,该桥为双索面独拱塔斜拉桥,主桥全长240m,纵向步跨2×120m,全宽41m,跨越北同蒲铁路交叉角26°17′25″,桥墩为钢筋混凝土墩柱,基础为钻孔灌注群桩基础桥面道路为三幅路型式,主路宽18m,两侧分隔离带2.5m,两侧辅路宽6m,两侧人行步道宽3m主桥拱塔基础分布于北同蒲铁路两侧,东侧为1#承台,西侧为2#承台;每个承台下部设计24根桩径1.5米、桩长87米的钻孔灌注桩。
单个承台为平面尺寸15×27米的八边形,高5米承台上为拱塔基座,基座顶面尺寸为8*8米,底面尺寸为11*11米,高7.5米的四棱体根据现场实测资料,从现有地坪至承台底高差为8m,开挖深度较大,临近铁路线施工,属I级基坑根据设计图纸(《朔州市开发路恢河大桥跨越北同蒲线K130+922.5处相关配套工程》),铁路侧基坑支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加冠梁锚索;其余部分采用自然放坡形式,放坡系数为1:1.25,地下水处理采用井点降水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一)工程地质本区地貌格局是由燕山运动期形成雏形,经喜山运动期改造,进而形成现今地貌格局根据地形地貌较复杂程度、地质构造、岩性特征、风化剥蚀差异与沉积特征,可将本地区划分成黄土丘陵区、暂时性堆积河床与河漫滩、山麓侵蚀倾斜台地、倾斜冲洪积平原与构造侵蚀岩溶中山、恢河一级阶地五个地貌单元地层主要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第①层:杂填土,以粉土为主,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与杂物土层厚~米;地基土容许承载力80KPa第②层:粗砂,厚度6~7米上部含大量砾石、角砾、零星卵石,级配差,卵石最大粒径3cm左右,少量粉土充填中部含少量砾石,级配均匀,局部夹薄层细砂。
下部含零星砾石、圆砾,级配较均匀稍密,钻孔桩侧阻力标准值52Kpa,地基土容许承载力350Kpa第③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土质均匀,褐黄色,含云母、氧化铁、铝等,软塑—可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与韧性中等,具中等压缩性厚度5~6米;钻孔桩侧阻力标准值40Kpa,地基土容许承载力200Kpa第④层:细砂,褐黄、灰褐色,含石英、氧化物,颗粒级配较均匀,局部夹有薄层粉土,局部含零星小砾石,饱和,中密~密实厚度7~8米;钻孔桩侧阻力标准值55Kpa,地基土容许承载力280Kpa2)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第五层:粉质粘土,棕褐黄色,含云母、氧化铁、铝等,可塑,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具中等压缩性钻孔桩侧阻力标准值60Kpa地基土容许承载力330Kpa二)水文地质场地稳定地下水埋深为自然地坪下-2.0~-2.5米,位于第②层粗砂层中,由地表水渗入补给、地下水和恢河水流补给,其透水性较好三、施工项目与四周环境(一)施工项目:朔州市开发路恢河大桥上跨北同浦线(K130+657)主桥承台基础土方开挖二)基坑四周环境:施工范围为北同浦(K130+600——K131+000)两侧基坑周边存在道路与铁路既有线,经我单位与铁路局协商决定将影响施工作业的通信电缆和大西供电段10KV自闭线改迁,与施工操作现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三)临水临电情况:施工现场地势较平坦,厂区内有市区一趟高压线经过,经本单位与建设单位与供电公司协商,在施工现场南侧主桥桩基处设置400KV变压器一台,现场神朔铁路南侧设置200KV变压器一座,变压器旁边设总配电柜,从总配电柜引出各个供电系统供应施工机械、照明用电400KV配电室主要用于主桥施工现场所有电缆电线均采用埋地敷设,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施工用水取自市政给水管网,位于神朔铁路南侧由我单位自行接至施工现场第二章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由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出具的《朔州市开发路恢河大桥工程主桥工程》施工图纸2、由中铁三局集团太原勘测设计研究院出具的《朔州市开发路恢河大桥跨越北同蒲线相关配套工程》施工图纸3、《太原铁路局关于〈太原铁路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补充规定的通知》(太铁师〔2014〕745号)4、《路局、路局党委关于严格施工管理坚决杜绝“黑施工”的决定》(太铁办〔2012〕355号)5、《关于朔州市开发路恢河大桥上跨北同浦铁路K130+657下部施工方案审查的会议纪要》(太师工函〔2014〕3号)6、《太原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太铁师〔2012〕512号)7、《铁路营业线施工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8、《太原铁路局普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9、《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二、本方案引用的相关标准、规范主要有: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3、《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4、《建筑施工测量技术》GB50026-2007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T8-2007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第三章 总体施工安排一、工程工期计划: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工程工期目标为:63天(详见附件1:工期计划横道图)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实现工程施工全过程“五无”,即无重伤、无死亡、无火灾、无中毒、无倒塌事故发生。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达到省级安全文明标化工地标准三、总体施工顺序降水→第一步开挖(整体标高降至冠梁底标高)→锚索施工→→冠梁→锚索张拉→第二步开挖(有支护侧垂直开挖,无支护侧自然放坡,开挖至承台底以上3米处,边开挖边破桩)→第三步开挖(开挖至承台底,边开挖边破桩)→人工清槽→基底验收→承台施工→土方回填→停止降水四、人员、机械、材料的配备1、人员配备为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项目部的管理人员由公司调配,现场作业工人由项目部统一安排土方开挖、支护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表序号职 务人数职 责备注1项目经理1全面管理张建勇2副经理1生产管理王茂盛3项目工程师1技术管理张亮4施工员2施工现场管理赵武博、宋红兵5质检员1工程质量检验郭宇飞6安全员3现场安全管理张娟峰、张晓飞、王康7材料员2材料进场与堆放郭贵生、刘涛8实验员1原材料取样复验王睿9预算员2成本预核算李玉玲、岳乔10测量员2工程测量放样刘小勇、孙宇涛11劳资员1资金计划使用徐爽12电工1现场用电管理刘铭小13机管员1施工机械管理贾耀武14挖机司机4主桥基坑开挖——15汽车司机6开挖土方运输——16基坑支护队伍16冠梁锚索、钢板桩施工——14降水4监测水泵、降水16壮工10破桩头、清底2、施工机械材料配备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是保证施工顺利的重要环节。
设备型号数量选择的原则是:能满足工程施工的挖运强度、基坑支护要求;适应地层特点和施工方法的要求;适应施工现场的场地的大小、工期要求等根据本工程工期要求和场地现有条件计划投入设备有:主要机械材料设备计划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能力备 注1全站仪拓普康1台测量2水准仪S32台测高程3反铲挖土机300型2台挖土4装载机ZL50D2台短距离运土5自卸车6辆土方外运6潜水泵26台降水7排污泵2台排污8履带式锚索钻机1台锚索施工9注浆机1台锚索施工10搅拌机1台制作砂浆11电动油泵1台锚索张拉12千斤顶1台锚索张拉13台秤1台砂浆配合比3、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周边的环境,对场地设施、施工机具、施工用水用电以与施工运输道路进行合理布置施工时,现场设专人负责管理施工平面布置,使各项机具、材料等按已审定的平面布置设置、堆放,以做到现场整齐、文明施工,道路畅通,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第四章 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措施一、施工部署1、待降水已达到要求,支护结构完成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除有支护部位垂直开挖外,其余部位采用自然放坡方式进行开挖,坡比为1:1.25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土方开挖分三层进行,第一层开挖至标高1082.0m处,第二层开挖至1080m处,第三层开挖至1077.1m处,剩余20cm采用人工挖土至承台底标高。
见图23、合理规划堆(弃)土场地以与行车路线见图14、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挖运土,现场附近考虑堆土场,以备基坑回填与场地平整用二、土方开挖平面布置图与立面布置图图1 土方开挖平面布置图图2 土方开挖立面示意图三、施工流程放开挖边线→机械挖土第一层→修整边坡→机械挖土第二层→修整边坡→机械挖土第三层→修整边坡→人工清槽→基坑验收→混凝土垫层封底四、施工方法1、开挖边线确定:首先,测量人员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定出本工程基坑轴线;然后按基底砼垫层外边线每边加工作面1000㎜定出基坑开挖下口线,再根据实际高程按1:1.25坡比确定基坑开口线位置,撒白灰线进行标记2、土方开挖从上到下分层进行土方分三层进行开挖,第一层先用挖掘机挖除表层2~m厚的杂土层(设计标高为1083.0m),用自卸汽车全部运出施工现场,第二层开挖至1080m处,用自卸汽车运至现场堆土场,第三层开挖至设计标高1077.1m处,土方视开挖土质情况确定是否外运,剩余部分采用人工清底,边挖按要求留置坡度3、1#基坑挖机由北向南、2#基坑由南向北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一侧装运土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超挖或错挖。
4、挖掘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1/2,至少不能少于2m5、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基槽和边坡的状态,根据土质变化情况,与时调整放坡比例,如发现基坑边坡土体裂缝,与时进行加大放坡处理6、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7、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时,暂时预留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