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装用干燥剂》.docx
19页BB/T 0049—××××包装用干燥剂Desiccant for packaging(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BB/T 0049-20XX代替:BB/T 0049-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包装行业标准BBICS 55.040A 8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BB/T 0049-2008《包装用矿物干燥剂》,本标准与BB/T 0049-2008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包装用干燥剂》——对BB/T 0049-2008第1章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增加了按材质不同进行分类的分类法、各不同材质干燥剂的定义及其常见产品见4.1)——将对袋装干燥剂的要求分为对干燥剂的要求和对干燥剂袋的要求,新增硅胶干燥剂、分子筛干燥剂、纤维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高性能复合干燥剂等五类干燥剂的理化指标要求见5.1,5.2)a) 对BB/T 0049-2008第5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删除了对干燥剂活化后吸附能力和速度的要求,增加了附录A见5.1,附录A)b) 对BB/T 0049-2008第6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删除了干燥剂活化后吸附能力和速度测定的试验方法,增加了吸湿率、比电阻、含水率、强热减量、消石灰残渣含量、抗跌落性、表面电阻和摩擦电压的试验方法,修改了吸附能力、吸附速度、干燥失重和pH值的试验方法。
见第6章)c) 增加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d) 对BB/T 0049-2008第7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见第8章)e) 增加了附录B,干燥剂用量的计算见附录B)——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BB/T0049-2008BB/T 0049-20XX9包装用干燥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包装用干燥剂(以下简称“干燥剂”)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干燥剂的生产、研制及检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037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 杯式法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1000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 17497.2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第2部分塑料与金属箔类GJB 2494 湿度指示卡规范GJB 2714 包装用静态吸湿袋装活性干燥剂HG/T 2524-2010 4A分子筛HG/T 2765.1 A型硅胶YBB 00122005-2015 固体药用纸袋装硅胶干燥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包装用干燥剂desiccant for packaging装裹在用纸塑复合材料或塑料等制成的干燥剂袋里,用于防潮包装的干燥剂或具有一定吸湿性能,可以直接用于包装的干燥剂3.2 单位干燥剂unit desiccant在25±2℃、20%相对湿度(或40%相对湿度)的平衡气温条件下,至少能够吸附3.00g(或 6.00g)水蒸气的干燥剂数量,确定为一个单位的干燥剂3.3吸湿率 moisture rate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一定数量的干燥剂在平衡状态下吸附水蒸气的质量与未吸湿时干燥剂质量的百分比4 分类4.1 按材质分类干燥剂按材质分为硅胶、矿物、分子筛、纤维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和高性能复合干燥剂六种常用类型,见表1表1干燥剂分类(按材质分类)种类定义常用产品硅胶干燥剂以硫酸和硅酸钠为原料制成的干燥剂A型硅胶蒙脱石干燥剂以硅酸盐矿物为原料的干燥剂蒙脱石分子筛干燥剂由人工合成水合硅铝酸盐或天然沸石制成的干燥剂4A分子筛纤维干燥剂以纯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制成的改性植物纤维干燥剂纤维袋片、覆膜纤维干燥剂片生石灰干燥剂以生石灰(CaO)为原料制成的,通过化学反应达到干燥目的的干燥剂袋装生石灰干燥剂高性能复合干燥剂以CaCl2、MgCl2等具有高吸湿性的材料制成的复合型干燥剂。
CaCl2干燥剂、MgCl2干燥剂等4.2 按用途分类干燥剂按用途分为两种类型:I型——微量粉尘;II型——无粉尘5 要求5.1 干燥剂5.1.1 吸湿性干燥剂对水蒸气的吸附能力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5.1.2 腐蚀性袋装干燥剂的腐蚀性应按6.4条的规定进行试验,与钢、黄铜、镁合金、铝合金接触时,应不产生腐蚀不适用于生石灰干燥剂、高性能复合干燥剂)5.1.3 粉尘Ⅰ型干燥剂产生的粉尘量应符合GJB 2714的规定Ⅱ型干燥剂,无论包装规格大小,产生的粉尘量应不大于0.5mg5.1.4 抗跌落性袋装干燥剂的抗跌落性应按6.12条的规定进行试验,盛装干燥剂的袋子应无泄漏或损坏5.1.5 湿度控制在防护包装的有效期内,防护包装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应控制在60%以内具有特别要求的情况可参照附录B计算所需干燥剂用量5.1.6 理化指标除干燥剂供需双方合同约定的特殊指标要求外,各种常用干燥剂的理化指标要求见表2-表5表2 硅胶干燥剂理化指标要求指标要求吸湿率相对湿度20%相对湿度50%相对湿度90%≥7.0%≥20.0%≥30.0%pH值4-8(部分变色硅胶不在此范围内)比电阻≥3000Ω·cm干燥失重≤5%注1:药用硅胶干燥剂的吸湿率、干燥失重指标可参照YBB 00122005-2015的规定。
注2:橙胶的pH值应在1.5~2.5之间表3 蒙脱石干燥剂理化指标要求指标要求吸湿率相对湿度20%相对湿度40%≥6.5%≥13.0%pH值6-8.5干燥失重≤3%表4 分子筛干燥剂理化指标要求指标要求吸湿率相对湿度20%相对湿度40%≥17.0%≥19.0%含水率≤4%表5 纤维干燥剂理化指标要求指标要求吸湿率相对湿度20%相对湿度50%相对湿度90%≥8.0%≥20.0%≥70.0%干燥失重≤10%表6生石灰干燥剂理化指标要求指标要求吸湿率38℃,相对湿度90%≥30%消石灰残渣含量≤10%强热减量小于等于5%表7 高性能复合干燥剂理化指标要求指标要求吸湿率25℃,相对湿度90%≥150%干燥失重≤4%渗漏性吸湿饱和后,干燥剂袋不得出现渗漏5.1.7 卫生安全要求用于药品包装的干燥剂应符合YBB00122005-2015的规定;用于食品包装的干燥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等卫生指标、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5.2 干燥剂袋5.2.1 包装材料干燥剂袋可选用纸塑复合材料、纤维无纺布或塑料等具有一定强度和水蒸气透过率的包装材料5.2.2 感官要求干燥剂袋应表面平整、无破损,热合牢固、无缝隙,印刷清晰、无污迹。
5.2.3 理化指标干燥剂袋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8的要求表8干燥剂袋理化指标要求指标要求水蒸气透过率≥20g/(m2·24h)热合强度应符合5.1.4中对干燥剂抗跌落性的要求5.2.4 印刷墨层结合牢度特殊用途的干燥剂袋,印刷墨层结合牢度应符合GB/T 17497.2的要求5.2.5 防静电干燥剂袋特殊要求对防静电性能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包装用干燥剂应满足以下要求:5.2.5.1 表面电阻干燥剂袋外表面电阻应小于1.0×1012Ω5.2.5.2 摩擦电压干燥剂袋的摩擦电压应小于100V5.2.6 生石灰干燥剂袋特殊要求用于儿童产品包装的生石灰干燥剂袋应不易被幼儿、儿童撕裂6 试验方法6.1 吸附能力的测定6.1.1 试验步骤试验装置可采用恒温恒湿箱该试验箱在25℃时具有20%~90%的相对湿度的范围,湿度偏差控制在±2.5%常规试验时,试验箱的温度控制在25℃±2℃;仲裁试验时,试验箱温度应控制在25℃±1℃拆去干燥剂袋,将6~10g干燥剂样品在一个恒重的玻璃盘中称重,精确到0.001g要注意使材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尽可能短然后将盘子放入环境试验箱,定期从试验箱中取出盘子并称重。
此过程反复进行,直到约1h间隔的两次连续称重相差不超过5mg6.1.2 试验结果的计算在规定的相对湿度下,干燥剂吸附能力用式(1)来计算,精确到0.00lg……………………………………(1)式中:U——单位重量,g;G——样品的增重,g;W——取样的原始重量,g6.2 吸附速度的测定6.2.1 试验步骤作为单位吸附能力测试的环境试验箱或恒温恒湿箱,应满足试验温度、湿度可以调节的功能,要求温度可控制在25℃,温度变化控制在±2℃,湿度范围20%RH~90%RH,湿度变化控制在±1%RH样品悬挂或架空放置在环境试验箱内,允许空气在装有干燥剂的袋的所有表面自由流动,且试验箱内壁不得与袋的任何部分接触将袋装干燥剂准确称重,精确至0.001g,然后马上用捆扎带或弹性夹等将袋悬挂在环境试验箱内,7h后将袋装干燥剂取出称重6.2.2 试验结果的计算单位吸附速度用每单位干燥剂7h吸附的水蒸气量表示,精确到0.001g,由式(2)计算……………………………………(2)式中:G——样品的增重,g;U——袋标记的单位数6.3 吸湿率的测定6.3.1 试验步骤按6.1.1进行试验操作注:对高性能复合干燥剂进行吸湿率测定时,可不拆去干燥剂袋。
6.3.2 试验结果的计算吸湿率按式(3)计算:吸湿率式中:m1——样品达吸附平衡后的质量,g;m——样品未吸湿的质量,g;6.4 腐蚀性粉碎20g干燥剂,把通过40号筛、不通过80号筛的部分保留,放进恒温恒湿箱,在25℃、相对湿度为60%下至少放置24h制备50mm×25mm×3mm和300mm x100mm x6mm的金属试片(棒),材料分别为符合GB/T 699要求的低碳钢、符合GB/T 2040要求的H62号黄铜、符合GB/T5154要求的AZ40M镁合金和符合GB/T3191要求的2A12铝合金都要打磨和抛光出一个表面粗糙度Ra为0.100μm~0.200μm表面每种金属的两个试片(棒)按下列顺序进行清洗处理:a) 洗涤汽油,常温浸洗两遍;b) 95%的乙醇浸洗;c) 无水乙醇,迅速漂洗清洗过程中及清洗以后只允许用镊子夹持金属试片(棒)表面,或用金属线穿过试片(棒)边、角上预先钻好的孔进行操作不得擦干,而是在无水乙醇漂洗后马上用冷风吹干每个小试片(棒)用未装袋的干燥剂覆盖一半,每个大试片(棒)用装袋的干燥剂覆盖一半把金属试片(棒)放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