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文-解析《红楼梦》中之梦.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38623053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解析红楼梦"中之梦摘 要:作为梦文学巅峰之作的"红楼梦"共有三十几个梦,每一梦都不尽一样,写梦之多,可谓世界罕有本文按照中国古代梦文学理论对小说中出现的假设干个梦进展界定,共区分出了34梦并对这34梦进展了分类,共分为三类:预言梦、"思梦〞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类梦此外,这34梦又以太虚幻梦为主线展开,明确的表达出了"人各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笔者对这34梦进展系统解析,进而挖掘作者在文本中表达出来的对人生的虚幻感关键词:"红楼梦" 梦系统 预言梦 同梦梦与文学的关系已是由来已久早在诗经"小雅·斯干"和"无羊"中就有了梦熊罴虺蛇、蝗鱼旐旟的描写,除此之外"关雎"中也有"寤寐求之〞的相思梦的描写;屈原的"惜诵"中也有"昔余梦登天兮〞的诗句,宋玉的"神女赋"、"高唐赋"也是以楚王梦神女为主题;"左传"、"史记"更是将梦作为史实材料加以记载;魏晋南北朝小说也记载了大量的梦兆、梦占,有时甚至杜撰了不少梦兆、梦占;唐代的诗也有不少记梦的诗篇,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梦李白二首"、白居易的"梦仙"等,除了诗之外,唐传奇中也有不少像"南柯太守传"、"枕中记"这样以写梦为主体的小说;宋词中可以看到与梦有关的词牌,苏轼、陆游也有许多记梦、述梦的诗作;宋元明清的戏剧中以写梦为主的作品更是随处可见,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等等;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曲中以梦为题的作品也是屡见不鲜,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高唐梦"、"昭君梦"等都是以写梦为主的戏曲,小说中的"聊斋志异"狐鬼花妖也常常如梦而来,"三国演义"、"西游记"中也林林总总引梦不少,"红楼梦"〔以下简称"红"〕更是被称之为中国古代梦文学的巅峰之作。

      "红"以梦始,以梦终,全书大大小小、简简凡凡共写了三十多个梦,脂砚斋曾在香菱梦中批语:"一部大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是梦,秦之家计长策是梦,今作诗也是梦,一并【柄】风月鉴亦从梦中所有,故红楼梦也〞【1】"红"记梦之多实为古今中外小说作品所仅见且"红"不仅记梦多,写法也是千奇百种、不拘一格,同时也将所写的这三十多个梦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梦中奠定了故事的走向以往已有不少学者对"红"中梦的描写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分析,但是他们多是单一、孤立的来对待"红"中梦,较少将它们做为一个系统来进展分析,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简要的分析:一、"红楼梦"中的梦及其分类1、"红"中的梦元素"红"中到底有多少个梦.许多学者都做了统计,但是由于根据不同,到现在为止任然是众说纷纭,"**船舶图书馆辑为32梦,前80回20个,后40回共12个;周冠生在"作家缘何爱写梦"中又认为是21梦;杜景华在"红楼梦的心理世界"析梦时则列为33梦;谭立刚的"谁解红楼梦中梦"却认为真正可算作梦的只有18个〞[2]由于鉴定标准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结果,笔者根据中国古代传统的梦理论对此进展了划分,划分出共34个梦:编号回目内容编号回目内容1第1回人生大梦18第66回柳湘莲梦三姐辞行2第1回甄士隐梦识通灵玉19第69回尤二姐梦三姐劝斩妒妇3第5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20第73回凤姐夺锦之梦4第12回贾瑞梦淫而死21第73回宝玉读夜书,小丫头梦中惊醒5第13回秦氏托梦与凤姐22第77回晴雯向宝玉辞行6第13回宝玉梦秦氏死23第79回宝玉梦幻晴雯7第16回秦钟死前鬼差梦拘魂24第82回病潇湘痴魂惊恶梦8第19回万儿名字的由来25第83回宝玉梦中嚷心疼9第24回小红梦贾芸26第86回元妃托梦10第30回袭人被踢后梦中叫哎哟27第89回黛玉听人唤"宝二奶奶〞11第34回宝玉挨打后梦蒋玉菡和金钏儿28第93回甄宝玉入幻境12第36回绛云轩之梦29第98回宝玉寻黛玉之梦13第48回香菱梦而得诗30第98回宝玉梦黛玉南归14第51回宝玉梦中唤袭人31第101回李妈梦中惊醒15第56回贾宝玉梦甄宝玉32第116回宝玉梦中得仙缘16第57回宝玉梦中惊醒33第117回道婆梦妙玉被杀17第62回史湘云醉卧梦诗34第120回袭人梦宝玉上述34梦中,除第1梦、第4梦、第7梦外,其余31梦书中均明确点出其为梦,因而在此不多做表达。

      至于,第1、4、7梦或许有些争议,因此在本文中稍做解释〔1〕人生大梦关于"红楼梦"故事来源于何处,学界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即是"红楼梦"中贾府是以现实生活中曹雪芹的家族为原型设立的,贾府的兴衰故事也是曹家兴衰的隐射在本文中姑且采用此种说法,因而,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第一回写到"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3]梦本就是虚无飘渺的,是一种虚幻的东西,曹雪芹将人生当做一场梦,直言不讳的写出了人生的虚幻感由这一点看来,曹雪芹人生如梦的思想是受到庄子的影响庄子,中国古代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人生如梦就是其重要理论之一,"他否认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视生如死,甚至认为生不如死,以生为苦,已死为乐〞[4]是一种极端消极主义的态度郭沫假设先生曾指出庄子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是的社会根源是:"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而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所谓‘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5]同时也指出,庄子的这种思想"悲观是很悲观,但在当时也不失为一种沉痛的批判〞[6],是一种对社会的批判。

      曹雪芹的这种人生如梦的观念虽然没有庄子的这一理论则悲观,但是他同样指出了人生的虚幻和飘渺,他在书中所描写的贾府子弟的骄奢淫逸、秦钟死前鬼差的势力面孔、宫中太监所要贿赂,这种种社会现实无疑是对他所处朝代社会现实的"一种沉痛的批判〞对社会的失望,以及亲身感受到人生的虚幻感,使得曹雪芹在"红"中开篇即云,此书是作者"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撰写而成的,更在书中屡次强调"篇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此书本旨〞,因此说"红楼梦"这一部书就是一场人生大梦〔2〕贾瑞淫梦梦与性爱,可谓古已有之诗经"小雅·关雎"中就出现了"寤寐求之〞的诗句;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也有涉及;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惊梦"一出中也写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在梦中缠绵;清代"聊斋志异·画壁"中也有类似描写傅正谷先生在其著作"中国梦文化"一书中将梦与性爱划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梦者由于性爱的勃动而梦见与人交合〞[7];一类是"梦与性爱的变异形态〞,"主角并没有真梦,而不过是一种自我设想、设计的白日梦〞[8]贾瑞在"风月宝鉴〞中与凤姐交合就属于第二类,他并没有真梦,而是他自己虚幻出来的白日梦,庄子称之为"神游〞,或者说是"出神〞、"愣神〞。

      作者在这里运用白日梦来进展描写,防止了出现了"梦觉之后记忆消失,常使梦中的情节残缺不全〞[9]的情况,将贾瑞因为贪恋凤姐美貌,以致性命不保这一情节完整、生动的表现出来所以,我将这一梦看做白日梦,也可称之为幻梦或"寤梦〞〔3〕秦钟死前鬼差拘魂秦钟死前,书中是这样表达的"……那秦钟早已魂魄离身,只剩得一口悠悠余气在胸,正见许多鬼判持牌提索来捉他那秦钟的魂魄那里肯去.又记挂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因此百般求告鬼判……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鬼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子,小名宝玉儿’……〞[10]看这段表达这并非是秦钟在睡梦中出现的场景,在这时秦钟的魂魄已经离体了,然而我任然将它看做是一梦,可称之为"鬼梦〞在中国古代梦理论中,有一种观念被叫做梦魂观念,"就是用灵魂来解释人的睡梦〞[11],"人在白天活动时,灵魂寓居在人的肉体当中;夜间睡眠时,灵魂则会离身外游灵魂离身外游即做梦〞[12]王充在"论衡"中说:"人之梦也,占者对此谓之魂行〞[13],可为什么"魂行〞就会做梦呢.王充答曰:"精神行,与人、物相更。

      〞[14]也就是说,灵魂外游时遇见人就会梦见人,遇见物就会梦见物此外,王充还指出:"人之死也,其犹梦也梦者,殄之次之;殄者,死之比也人殄不悟则死矣案:人殄复悟,死从来者,与梦相似然则,梦、殄、死一实也〞[15]在王充看来,人的死亡与睡眠、做梦是一样的;睡眠、做梦又同神志昏迷相似;神志昏迷又与死亡时相近的,因此死亡、做梦与昏迷其实是相似的这种思想并不是在王充这里才产生的,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就将人死亡视为"长眠〞,并试图用这种思想来解释人为何会死亡故而,秦钟死前魂魄离体所看见的一切也可视为一梦2、"红"中梦的分类"周礼"将梦分为"正梦〞、"噩梦〞、"思梦〞、"寤梦〞、"喜梦〞、"惧梦〞六种;"梦列"又将梦分为"直梦〞、"象梦〞、"精梦〞、"想梦〞、"人梦〞、"感梦〞、"时梦〞、"反梦〞、"病梦〞、"性梦〞这"十梦〞;佛教中也有"四梦〞、"五梦〞之分"红楼梦"写梦34种,每一梦均有不同,我们也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对小说中人物、家族的命运提前做了预示,这一类可以称其为预言梦,所谓预言梦也称"预兆梦〞"从一开场,梦就是被中国古代统治者、占梦官、圆梦家视为上天、鬼神对人间吉凶祸福的一种预示〞[16],所谓预示,即预兆,当事情尚未发生时的一种征兆。

      古时候的人,都认为梦是上天给予的一种对于*事的最普遍的预示中国古代有关于梦的预示作用的记载比比皆是,在文学作品中虚构出的预兆梦也是随处可见,如"红"第2、3、5、26这四梦一种是人物心之所想而致梦,这一类可以称其为心理梦,也是"周礼"中所说的"思梦〞何谓"思梦〞.*玄注曰"觉〔醒〕时思念之而梦〞,是由想念所致,即俗话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思〞在先秦和秦汉时期的语言中,不只包含了思念、想念的含义,还包括了谋略、愿望、忧伤等多重意义,所以"周礼"中所讲的"思梦〞范围十分广泛书中34梦除前述四梦和第一梦外均属此类然而在预言梦中有两梦较为特殊,一梦是秦氏托梦与凤姐,一梦是元妃托梦与贾母这两梦即可算是预言梦,又可算是"想梦〞,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看秦氏所托之梦秦可卿托梦与凤姐,在梦中说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的道理,又向凤姐道出了几个持家长策首先,从书中前文的描写可以看出,秦氏出身书香门第之家,并不像王熙凤那样精明、干练,宁国府也多是尤氏在打理,那她为何能提出"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将家塾亦设于此会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

      如此周流,有无竞争,亦不有典卖等弊便是有了罪,凡物皆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17]这样的持家长策再者,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就已提到贾府已是外表风光,内里空虚了,现在的贾府已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样的情况一个外人都已有所觉察,王熙凤在荣国府中操持家务,她不可能不知道,否则她也不会放外债以补内需了第三,在秦可卿向凤姐讲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是,凤姐的反响是"心胸不快,十分敬畏〞[18]要知道秦秦可卿并非贾母、王夫人,她是凤姐的侄媳妇,比凤姐还要小一辈,既然是心中不快,对着秦氏凤姐完全可以发泄不满,又为何是"十分敬畏〞.这样来看可以有一种解释,秦氏所说的道理,凤姐都非常明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