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长江之歌》教学设计.doc
3页长江之歌【图解教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终两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宏大人格 3、学会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蒙眬、询问、阅读、简朴、一小碟 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及课文两段是如何对应着写的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和简朴生活的崇高品质 2、领悟课文选用生活小事、以平实文字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教学打算】生字卡片、教学课件【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人新课1.今日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讲解:出示地图,同学们,(指着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很多多支流,形成一个浩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大河。
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2.谈一谈你对长江的了解3.《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观赏指导朗读课题二、深化研读,理解歌词一)学习第一节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2.说说你读课文后的感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气概恢弘、雄壮豪迈,读起来有荡气回肠之感……)领悟歌词基调,参照“我的视角”中丁丁说的话:朗读《长江之歌》,我豪情满怀3.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雄伟、壮丽的气概,请听《长江之歌》,让我们一起再次感受长江的磅礴气概4.练习朗读课文1)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导读:从祖国的最西部“雪山” 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东海” 奔去,她有无穷的源泉,无尽的力气再读这几句2)指名读——评价——再次练习读从雪山走来,带着无穷的源泉,是那样从容;向东海奔去,是那样大气恢弘读书时要由轻到重,语气渐渐加强突出长江的改变3) 你用甘甜的乳汁, 培育各族儿女; 你用塑身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这几句用比方和拟人的手法对长江进行了赞美,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培育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宽敞;把长江拟人化,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塑身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别。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培育、挽起”的意义指导朗读:读出深情、大气的语气4)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人母亲的情怀引读:长江,你一泻千里,源远流长,滋润两岸的土地,培育各族儿女,我们赞美长江……(学生接读); 我们赞美长江……(学生接读);我们赞美长江……(学生接读) 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5)自由练习朗读第一节,读出感情的改变6)汇报朗读,升华情感7)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二)学习其次节1)自由读思索: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远古”是指遥远的古代,她有悠久的历史,她从远古走来,向将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恒久奔腾不息,她那磅礴的气概震天动地,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母爱是纯净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浇灌着如花般漂亮的国土,滋润着两岸的人民她有着青春的活力,她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行估量的作用)(2)指导朗读第2节3)背诵第2节4)体会课文的两段是怎样对应着写的请同学找寻两段中一样的部分,用斜线画出第一部分的“走”、“奔”句 与其次段中第一句“走”、“奔”句对比,体现了长江的雄伟气概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两部分都用:“你用……”句式,她哺育人民,浇灌国土,推动时代发展……表达了长江母亲的博大无私,抒发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两部分最终5、6句相同,反复吟诵,更加深情地赞美长江,使人在感受长江的宏大的同时,有一种剧烈的时代感三)朗读全诗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奔腾浩荡的特点生发开去,给予长江一种豪迈、奋进的精神气质她雄伟博大、多姿多彩;她古老悠久、气概磅礴、力气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忱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宏大母亲的依恋之情2、练习朗读3、学唱歌曲 源远流长——实写培育 挽起赞美 依恋历史悠久——虚写浇灌 推动赞美 依恋【评价方案】1·达标测评参评人数( )项目内容达标人数达标率识字与写字会认会写阅读与积累朗读积累表达与习作口语写作综合性学习搜集合作2·教学反思学生参加程度目标达成度阅历积累问题分析改进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