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键盘基础知识培训.ppt

24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112825099
  • 上传时间:2019-11-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39M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键盘基础知识培训,深圳市兰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讲:刘永忠,2,引言:,键盘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外部输入设备之一,是计算机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使用计算机的主要工具,键盘随着操作系统及主机板的发展而更新换代人们依靠键盘向计算机输入各种指令,指挥计算机工作;依靠键盘向计算机输入程序、资料;依靠键盘修改、调试程序,人们甚至可以依靠键盘来进行引人入胜的各式游戏为了使大家能够对键盘这一重要输入设备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下面就来简略介绍键盘的发展过程及方向、基本结构、原理、功能等一系列基本知识3,键盘的发展过程一,(一) 键盘的结构: 第一代键盘: 机械式,90年代以前; 现一些高档产品用此种结构 特点: 击键响声大,击键时用力较大,人的手指关节易疲劳及疼痛,键盘损坏较快,成本较高 第二代键盘: 电容式(即采用薄膜开关式),80年代以后;这就是现在的主流键盘 特点: 击键声音小,击键时用力较小,可较好的保护人的手指,避免指关节疲劳及疼痛,寿命较长4,键盘的发展过程二,(二) 按键的数目(以标准的US版排列计算)随着计算机技 术的发展也有所不同 1、PC XT/AT时代的键盘主要以83键为主,并且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近几年除在笔记本上还有应用外,已被淘汰。

      2、到后来的 101、102 键,MICROSOFT 于1994年制定了新一代的计算机键盘,就是在键盘增加了三颗按键, WIN L、 WIN R 、APPLICATION等三键,即为 104 键的 win95 键盘 3、1997年MICROSOFT又修改操作系统规格,建议在键盘上新增3颗ACPI按键,即POWER 、SLEEP、WAKE UP等三颗,其余功能不变,即为 107 键的win98 键盘 4、Windows2000多媒体键盘,多了一些上网、多媒体播放等,共增加18个热键5,键盘的发展过程三,(三) 键盘的接口发展过程: 早期出现 AT 接口,即为5PIN,也称“大口”;此种接口的键盘随着带AT接口主板的消失而消失 现在有很多较新的主板没有 AT 接口,只有 PS/2 的接口,即为6PIN,也称“小口”如果想用 AT 接口的键盘,还需用一个“PS/2转AT”转接头就可以了)此为主流的接口键盘 Win98以后的操作系统均支持即插即用的USB接口,故目前USB接口的键盘也逐渐流行起来如果想用 PS/2 接口的键盘,针对USB+PS/2 COMBO键盘只需用一个“USB转PS/2”转接头就可以了,但纯USB键盘则不支持转换PS/2功能。

      且键盘接口不支持低端(PS/2)向高端(USB)转换的功能6,键盘的发展过程四,(四)键盘的LAYOUT语文别键盘语文常用的有五十几种,总的可归纳为五种: US版-标准104键 :美洲英文 、俄文、土尔其文、大易中文等 UK版-标准105键:欧洲英文、希腊文、意大利文、匈牙利文等 KR版-标准106键:韩文 BR版-标准107键:巴西文 JP版-标准109键:日文7,US(美洲、亚洲)版,8,UK(欧洲)版,9,BR(巴西)版,10,KR(韩文)版,11,JP(日文)版,12,键盘的结构组成,1、塑胶件类包括:上盖、下盖 、中板、脚架、键帽、盖板、 透明光罩等(透明ABS、ABS、HIPS、PC) 2、五金件类包括:铁压条、中铁板、螺丝、平衡杆、弹簧、电池弹片 3、硅胶件类包括:单颗硅胶 、联体硅胶、硅胶压条、脚垫 4、电子件类包括:PCB板半成品、电源线、三片式导电膜 5、包材类:铭牌贴、PE袋、内盒、外箱、说明书等等13,键盘的组装流程,物料准备—键孔打油—筛单颗硅胶—排单颗硅胶—焊电源线—放PCB—放导电膜—锁铁压条—盖底板—锁螺丝—压(插)键帽—电性测试—外观检验—装脚架—装脚垫—贴后贴—镭射或丝印—装PE袋—包装,14,键盘的工作原理,1、电路板是整个键盘的核心,主要担任键盘扫描识别、编码和信号传输接口的工作。

      2、上、中、下三层导电膜,上、下层分别印有电路连线及按键触点,中间隔层上有上、下触点层对应的圆孔(隔层的做用是防止上下层电路短路)导电膜与字键之间有一颗硅胶,硅胶上的凸出部位与字键相对应,按下按键后硅胶上的小凸点向下凹,使导电膜上、下触点层的圆形触点相接触(形似开关接通),送出按键信号,经IC扫描、编码,并送出相应按键字符的地址码经信号线(电源线)传输给电脑主机15,键盘的触感,触感设计是整个键盘的灵魂所在触感,就是手在操作键盘过程中对每一个按键产生的直观感觉这款键盘手感偏硬或手感偏软,这其中的“硬”和“软”就是指触感,有些人习惯使用触感偏软、按钮按下去似乎按入棉花里的键盘,而有些人习惯使用触感偏硬,按起来有一定阻力、卡塔作响的键盘触感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键程、材质等一系列因素,而且还必须与人体工程学的原理相结合 键盘主要参数: 按键力度:55g+-7g 按键寿命:10000万次 按键拉拨力:1kg,16,键盘的三段式触感,图为按键硅胶的曲线图,分别以 A、B、C、D、E、F 来表示它的曲线点: A点:手指刚刚按压在键帽上,为防止键帽左右晃动,设计时,预先给键帽施加一定的抗力,(预压小会晃键,预压大会感觉手感偏硬) A-B:曲线营造的是按下的感觉,随压力上升太快会影响手指的舒适性;过缓,又会,给人一种按键的迟缓感觉。

      一个缓缓下降 的阶段是很有必要的(段落感) B点是个转折点,它的力量大小直接影响键的软硬,45g~75g是人体最佳的承受范围,超过75g,就会使触感太硬;小于45g又会使触感太软(力度的,17,键盘的三段式触感,上限) B-C曲线的陡降,造成一种失,重感,回馈的信息就是按键已被压下去关键因素是BC点的落差过小没有明确的感觉,过大给人长时间的失重回馈,使用者会极不舒适(力回馈感) C点,许多厂商把它作为“动作点” ,它不能给使用者一个明确的回馈信息(力度的下限),D-F 作为最后一段曲线展示按下后的感觉采用了两段式设计,先缓后急,既不会感觉弹力量太大,又不会感觉键位反应过于迟缓,能够在手指结束用力后将其手指以一个合理的速度弹起,既省力又非常舒适(力回馈感),18,多媒体键,多媒体键盘共18个热键:主页、邮件、搜索、收藏夹、上一页、下一页、刷新、停止、播放器、播放/暂停、音量+、音量-、静音、上一曲、下一曲、播放停止、我的电脑、计算器 1、在Windows98系统,操作系统只支持三个多媒体键(音量+、音量-、静音)功能,其它15个多媒体功能键均需安装驱动程序后,多媒体键才有功能 2、在Windows2000系统,操作系统支持15个多媒体功能键,但不支持三个多媒体键(播放器、我的电脑、计算器)功能,若键盘上无此三个多媒体键,则在Windows2000系统中不需安装驱动程序,若键盘包括此三个多媒体键中任意一个,则Windows2000系统中需安装驱动程序。

      3、在Windows ME/XP/Vista/WIN7.0操作系统中不需安装驱动程序,18个标准多媒体键均有功能,操作系统本身就支持.,19,键盘的发展方向,目前市场以电容式、PS/2接口的多媒体键盘为主流,后续键盘的发展,将向外观个性、时尚化、多功能化、无线、即插即用、特殊用户群的键盘发展具体为: 1、外观个性化、时尚化:造型、装饰、布局更趋于时尚化,及更符合于人体工学设计如超薄、变小、携带、一体化,如V8100、V8500等等 2、多功能化:产品差异化,功能上趋向更多集成及简化操作方便的特点针对办公如OFFICE多媒体功能键、带SKYPE功能、带USB、MIC、SPK接口针对游戏玩家如发光键盘、分体式键帽结构、防水设计、专针对某几款游戏设计的键盘,魔兽专用、劲乐团专用如X7300、V8800等等 3、无线方面:无线主要分为四部分: A、红外线,简称IR ;因成本高,距离近,信号延迟,不可折射等问题,现已淘汰20,键盘的发展方向,B:27M无线(RF):以27 MHz频段为主,它的优点:成本低缺点:接收距离短、耗电现主要使用在低端产品上 C、2.4G无线(RF):以2.400-2.483GHz频段为主,特点:高传输效率2Mbps;采用自动调频技术抗干忧性强,双向传输模式避免27MHz单向传输容易出现信号断续的情况。

      它的优点:接收距离远,可达到10米以上,跳频不需对码,省电缺点:成本高 现无线产品应用最为广泛 D、蓝牙无线: 也是使用2.4GHz频段,它应用了全球统一的频率设定,使任意蓝牙技术设备一旦搜寻到另一个蓝牙技术设备,马上就可以建立联系,而无须用户进行任何设置但成本较高,主要使用在高端产品上 4、特殊用户群:如键盘上带指纹识别技术,可对文档、网页、登陆界面进行加密、解密,另还可加一些弹钢琴键等等21,无线技术比较,22,键盘的发展趋势,雷柏2900,罗技G19,罗技K350,罗技Edge,23,键盘的发展趋势,微软X6,翼通V8800灵翼无限,翼通V8800灵翼无限,24,谢谢大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