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互性教学与传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对照分析.doc
9页交互性教学与传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对照分析单岩郑州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校教务[2009]20号 作者简介:单岩(1969-),女,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博士,从事内科护理教学工作,工作单位:450052,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联系方式: Email:sy110@ 刘晓辉 史小艳 李艳 孙会[摘要] 目的 比较交互性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差异性方法 我院2007级护理本科班92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08级护理本科班93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交互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内科护理学》为教材,由同一任课老师授课,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操作技能评价、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和临床实践能力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P < 0.01),临床实践能力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 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交互性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具有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的、通过一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方法,师生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种教与学的实践活动[2]随着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发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交互性教学在远程教育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而在学校教育中这方面的研究远远不够内科护理学作为临床护理学中一门主干课程,所阐述的内容对于护生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尝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开展交互性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对象 选择我校2007级92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08级93名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采用交互性教学法,两组学生年龄20.5±0.7岁,均为国家高考统招生在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对专业的爱好、平均成绩比较等因素上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 教学内容 以内科护理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教材,由同一任课老师授课,学时数相同3 教学方法3.1 传统教学法 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少,实验课多为教师示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答疑。 理论和实验课均可借助多媒体等进行教学3.2交互性教实施方法3.2.1教学前准备 将学生分成每5-6人为一小组,设小组长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及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同学们交流以确定下次课的内容和讲课形式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备课准备讲稿、制作多媒体课件、编辑与课程有关的病例和场景,并围绕问题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参考资料,如课程的重点、难点,相关的学科前沿知识和动态参考资料难度适中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自己所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网络、文献等资料初步学习,建构各自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护理3.2.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3.2.2.1交互演讲法[3] 即以教师演讲为主,以设置思考题激发学生思考、演讲为辅的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系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有效地讲述教材内容,同时在演讲的不同时段设置一些思考题,鼓励学生发表意见,进而重新建构学生的知识框架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笔者针对每个疾病的概述、病因病机、辅助检查和诊断治疗采用交互演讲法,如在讲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课前导入病例情景,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病例的信息,并提出思考题,如:你认为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依据有哪些,需要做哪些检查以确诊,治疗的要点有哪些等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病机、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的重点内容进行知识的建构,教师集中讲授完后,留10-15分钟的时间由各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并由各小组代表答疑,同时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答疑和提问的情况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做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3.2.2.2多向互动教学[3]主要采用设疑-自学-提问-释疑-总结-练习的模式,充分发挥“学为主体”的作用笔者选择疾病的护理部分内容采用多向互动教学,基于个案病人的护理开展交互性学习[4]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人的护理为例,具体做法:教师讲明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有关内容,约25分钟,剩余时间采用互问方式,有疑问的同学提出问题,教师做出全面回答最后教师就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问,如设计一个相关病例,根据病例中的情境提出问题:怎样对该病人进行护理评估,设计整体化护理方案,病人住院期间和出院时应该跟病人做哪些健康指导等问题,学生思考后随机点名提问,如回答正确说明对该问题有了很好的理解,当回答不完善时,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和重新建构知识 3.2.2.3小组汇报式讲课:通过前两种教学法的实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师生课下的互动交流,又提出了小组汇报式讲课的尝试具体实施方法:教师挑选难度适宜的内容让同学们讲课于课前一周布置讲课内容,如支气管扩张疾病的护理,各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共同预习讲课内容,对于难点大家共同讨论,查阅图书和网上信息,或者通过和E-mail联系同学和老师,利用计算机资源,将问题的解决思路、解决方案和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本组的观点和结论用PPT的形式进行课堂分析讲解,其他同学可作补充或提问,汇报人也可在讲解过程中向全班同学提问。 教师则扮演主持人角色,做适当引导课堂上由教师随机挑选某一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讲课,如挑选第一组代表汇报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和治疗,第二组代表汇报支气管扩张的护理措施,各小组汇报的内容的不确定性能够避免学生预习时仅局限于自己所讲的部分而不能系统的学习每组汇报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情况做出点评,重在表扬、鼓励学生,对于讲解不够深入的内容做出补充,同时对重点和难点做进一步解释,并对相关知识的前沿动态做一阐释3.3 教学评价 ①期终考试平均成绩比较 实行考教分离,按照教学内容、大纲要求,排除题量、题型和考试用时等干扰因素,在教学结束时进行测试考题从题库中随机抽选,考后试卷作保密处理,交给另一位教师统一改卷②操作技能评价 实验考试在实验室进行,分组抽签,评委由2名教研室其他教师组成,统一评分标准,当场给出成绩由研究者本人统计考分③学生对交互性教学模式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满分为10分按要求统一发放问卷,当场收回,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④临床实践能力评价 临床护理能力考试按临床实习鉴定表中带教老师所填分数为准(两组学生实习医院均为我院附属医院,带教老师及带教质量管理无差异性),主要包括学生的内科护理操作技术水平、内科护理学理论水平、健康教育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整体护理能力、应急事件应对能力、书写水平、授课能力、服务质量、综合素质等10项内容,每项满分为10分。 对两组学生的带教教师分别发放护生实习满意度评价表92份和93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68和96.77%3.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4结果4.1理论与实验考试成绩比较 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学生理论考核平均成绩P<0.01,差异有显著性,实验考核平均成绩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果表明采用交互式教学学生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表1 传统教学与交互式教学学生考试成绩比较表(±s) 组别理论考核平均成绩实验考核平均成绩传统教学法86.97±4.5872.75±10.20交互式教学法91.67±3.72 83.50±10.30±10.34.2学生对交互性教学模式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大多数同学对此种教学方法持赞同态度,认为交互性教学模式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的学习,能激发学习兴趣,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归纳能力等方面提高较大但同时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增加,学习负担加重表2 学生对交互性教学模式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s)评价项目交互式教学法组能提高学习兴趣9.34±1.13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9.14±1.00有利于提高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