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动物生物学05原生动物门.ppt

65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49125566
  • 上传时间:2018-07-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20M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原生动物门(Protozoa)1.1.夜光虫夜光虫 2.2.大变形虫大变形虫 3.3.棘尾虫和游仆虫棘尾虫和游仆虫 4.4.团藻团藻 5.5.锥虫锥虫 6.6.眼虫眼虫 7.7.间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 8.8.披发虫披发虫 9.9.草覆虫草覆虫 ( (从左至右从左至右) ) 常见代表种类常见代表种类: :概 况原生动物广泛生活在海水、淡水、土 壤和空气中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可以在很多植物、 动物体内找到个体小,一般不超过250µm 最大的 一种中簇虫可达16mm目前已经命名的原生动物超过64,000 种,其中半数以上为化石种类巴贝斯虫 Babesia 孢子虫纲 利什曼原虫(绿色)被哺乳动物的巨噬细胞( 黄色)吞噬 一、主要特征1、是世界上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体型微小2、有类似高等动物的各种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排泄 、感应等3、体表具有细胞膜4、运动通过鞭毛、纤毛、伪足等来完成5、营养主要有三种方式:光合营养、吞噬营养、渗透营养 6、呼吸主要是通过体表直接与周围的水环境进行的,并通 过体表和伸缩泡排出部分代谢废物7、生殖多种多样8、具有包囊、适应广泛一、鞭毛虫纲代表动物:绿眼虫Euglena viridis Ehrenberg 生活环境:有机质较丰富的水沟、池沼、缓流中;温暖的春、夏季节大量繁殖,常使水成绿色。

      一)形态结构体型:体长75-115um,绿色梭形;前端钝圆,后端尖;表膜:体表被有的细胞膜;由许多螺旋形的条纹相互关联而成; 沟和脊是表面条纹的重要结构; 表膜有弹性,可保持虫体形状,可收缩作变形运动胞口:虫体前端 鞭毛:眼虫借鞭毛的摆动进 行运动眼点:红色,浅杯状;趋光性 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光合营养 储蓄泡: 伸缩泡:调节水分平衡 细胞核: 光感受器: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副淀粉粒:糖类的一种; 与碘作用不呈蓝紫色二)排泄生活过程中,进入细胞质中的多余水分,由伸缩泡收集(含溶解的代谢废物),排到储蓄泡,再到胞口,最后排出体外因为淡水原生动物原生质的渗透压较外界水环境的高,不断有大量的水份由体表渗入,或随食物进入,所以必须借伸缩泡将这些多余的水份排出去,以维持原生质固定的水含量,即起到调节渗透压的作用水份被排出的同时,溶解于水中的代谢废物也随同排出 (三)呼吸有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进行呼吸而呼 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又直接用来进行光合作用;无光: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氧,排出二氧化碳 (四)营养n植物性营养:眼虫叶绿体内含叶绿素,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n渗透营养:眼虫在无光条件下,可通过体表吸收溶于水中的有机物质。

      (五)生殖无性生殖:二裂生殖(纵二分裂) 核行有丝分裂;基粒复制为2;虫体从前端分裂,鞭毛脱去 ,同时由基粒再生出新的鞭毛(或一个保留,一个另生 出新的);再向后裂断开形成2个新的个体有性繁殖: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环境条件不良时眼虫形成包囊过程n形成包囊:在环境条件不利时,虫体分泌一种胶质物,形成包囊(刚形成包囊时,有眼点、绿色,以后变成黄色,眼点消失,代谢降低),将自身包围起来六)主要特征 1. 一般身体具鞭毛1-4根或稍多;2. 营养方式:自养:光合营养异养:渗透营养和吞噬营养;自由生活:眼虫、夜光虫、团藻等3.繁殖:无性繁殖:二裂 有性繁殖: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 (七)分类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虫体通常具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多数自由 生活常见种类:绿眼虫(Euglena viridis),夜光虫(Noctiluca) ,团藻(Volvox)夜光虫衣滴虫n n夜光虫夜光虫ØØ如果大量繁殖,引如果大量繁殖,引 起海水变色,称为赤起海水变色,称为赤 潮潮ØØ会导致水中缺氧;会导致水中缺氧; 生物残骸分解,发出生物残骸分解,发出 H2SH2S杀死其它生物杀死其它生物ØØ在代谢中产生有毒在代谢中产生有毒 物质,如二甲胺,通物质,如二甲胺,通 过鱼、虾被人食用,过鱼、虾被人食用, 引起中毒引起中毒海洋中鞭毛纲的夜光虫等大量速繁殖,形成赤潮 ,造成生成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对海 洋养殖带来很大危害。

      赤潮动鞭亚纲(Zoomastigina)n 虫体一般无色素体,为异养型,多数种类与多细胞动物共生或寄生 n常见种类: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锥虫(Trypanosoma)对人有害的有杜氏利虫(L.donovani)、热带利虫 (L.tropica)和巴西利虫(L.braziliensis)三 种杜氏利虫通常由中华白蛉传播,会引起黑热病 锥虫的鞭毛演化为膜状,种类很多多寄生 于人、畜体内而引起严重病疫如由采采蝇传播 的冈比锥体虫(T.gambiense)能导致致命的昏 睡病,马媾疫锥体虫(T.equiperdum)则在马交 配时传播而引起生殖器官水肿和溃烂,世界性流 传 披发虫二、肉足虫纲n代表动物:大变形 虫Amoeba profeus Pallus n生境:清水池塘、 水流缓慢且藻类较 多的浅水中通常 在浸没于水中的植 物上 表壳虫 砂壳虫 球房虫 有孔虫 (一)形态结构体长200-600um;质膜:极薄;外质:无颗粒,均质透明;内质;具颗粒,流动凝胶质:相对固态溶胶质:液态(二)运动(二)运动变形运动:运动器官:伪足变形运动:运动器官:伪足l 原生质中的溶胶质和凝胶质的转换和流动,使虫体形成伪 足而运动叫变形运动。

      伪足的类型也比较多样(叶状、丝状、 根状等)变形运动的实质是肌动蛋白丝在肌球蛋白丝上滑动 形成的l伪足还有摄食作用二)排泄:伸缩泡可将渗透入、随食物进入细胞内的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三)摄食吞噬作用:形成食物泡,食物泡和溶酶体结合,整个 消化在食物泡内完成(细胞内消化)胞饮作用:必须有某些物质诱导四)呼吸在体表进行,渗透作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氧(氧分解细胞内复杂的有机物,释放能,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排出二氧化碳、含氮废物五)生殖n二分裂繁殖(典型的有丝分裂);n某些变形虫不良条件下形成包囊(六)主要特征 1. 运动器官——伪足,运动和摄食;2. 体表具有极薄的质膜;细胞分化为明显的外 质和内质;3.生殖为二分裂或形成包囊,有的具有有性生殖;4.腐生性营养七)分类痢疾内变形虫(Entamoba histolytica)即痢疾阿 米巴除能引起痢疾外,还会造成肝脓肿当药物进入肠 道时,它们会形成孢子而随粪便排出体外,经人、畜饮 水后再进入寄主体内 砂壳虫 经常漂浮在水中,浮游生物的组成 部分有孔虫放射虫(Radiolaria) :具有矽质骨骼太阳虫(Actinophrys )三、纤毛虫纲大草履虫 Paramecium caudatum Ehrenberg n生境:淡水中,池塘、小河中均可采到。

      (一)形态结构 n1.外型:草鞋,前圆后尖全身长满纵行排 列的纤毛 纤毛:细胞质的丝状突起,基本结构与鞭毛相近,是运动胞器 纤毛的基部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控制和协调纤毛的运动纤毛的运动表膜表膜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前端开始,斜着伸向身体中部胞口、胞咽和胞肛口沟胞口胞咽胞肛食物泡的形成: 口沟内侧有波动膜,摆时可使食物随水流进 入胞口,然后经胞咽通入内质,形成食物泡食物泡在胞质 中循一定路线环流,在此过程中与溶酶体融合,在食物泡内 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由身体后部的胞肛排出 食物泡刺丝泡:为纺缍形小杆状结构,有小孔开口于表膜当受到外来刺激时,能释放出内含物,吸水后聚合成丝,能麻庳敌害,有防御功能 外质:表膜下面的一薄层,较透明内质:有流动性,内含颗粒状结构细胞质刺丝泡伸缩泡:内外质之间, 2组,身体前、后部各一个交替收缩伸缩泡收集管功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伸缩泡收集管细胞核:大核: 1个,营养核, 肾形,为多倍体 ,位 于胞咽附近功能:主管营养代谢、细胞分化小核:一个或多个,位 于大核凹陷处功能:主管生殖、遗传,称为生殖核大核小核(二)呼吸主要由体表通过扩散作用完成,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体内多余的水分及部分代谢废物由伸缩泡排出: 每个伸缩泡有6—1l条放射状排列的收集管,收集管与内质网相通在收集管和伸缩泡上均有收缩丝,其 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和可溶性代谢废物,通过收集管进入伸缩泡,再由表膜上固定的小孔排出体外前后 两个伸缩泡及伸缩泡和收集管均交替收缩,以调节水分 平衡体表扩散(三)排泄(四)生殖无性生殖:横二分裂:小核先有丝分裂,大核再作无丝分裂,各自延长,分成二部分虫体从身体中部横缢,形成2 个子体有性生殖:接合生殖:Conjugation:通过接合生殖,2个母细胞交换了部分核物质,经过一系列分裂变化后,形成8个子细胞接合生殖:为原生动物中纤毛虫所特有,接合时两 个个体以口沟部分相结合,表膜溶解,细胞质通连, 细胞核交换,相互融合接合生殖(五)主要特征 1.运动器官为纤毛;成体或生活史中某时期有纤毛;2. 结构较复杂,细胞核一般分为大、小核 ;3.大部分有摄食的胞器;4.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六)常见种类大部分是 浮游生物的组 成部分,鱼类 的饵料 四膜虫 喇叭虫 长颈虫 游仆虫 钟形虫 聚缩虫 四、孢子虫纲(Sporovoa) 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Plasrnodium vivax Grassi&Feletti) 间日疟原虫环状体 :实物照片间日疟原虫大滋养体:实物照片间日疟原虫早期裂殖体: 成熟裂殖体:间日疟原虫的形态决定 疟疾症状 反复发作 的间隔时 间。

      五、原生动物的分类运动和附着器官 营养方式 代表动物鞭毛虫纲 鞭 毛 植鞭亚纲 自养 眼虫动鞭亚纲 异养 锥虫纤毛虫纲 纤毛 异养 草履虫肉足虫纲 伪足 异养 变形虫孢子虫纲 顶复合器 异养 疟原虫六、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体 寄生部位引起疾病症状传播媒介痢疾内变形虫肠道痢疾大便血多脓少经口利什曼原虫巨噬细胞黑热病肝脾肿大、发烧白蛉锥虫脑、脊髓非洲睡眠病昏睡、致死舌蝇阴道滴虫泌尿生殖系统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尿道膀胱炎白带增多,外阴瘙 痒,月经不调 尿频、血尿,排尿 灼样疼痛接触1.2.海洋中鞭毛纲的夜光虫等大量速繁殖,形成赤潮,造成生成鱼、2. 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对海洋养殖带来很大危害3.原生动物对人类是有益的,浮游的原生动物种类是鱼类等的天然饵料 4.在环境保护中,可利用某些原生动物净化污水并作为水质的指示动物 。

      5.原生动物被用作研究真核细胞细胞器的起源,它涉及到细胞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