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课件.ppt
82页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自然资源的稀缺和冲突已成为当代全球性问题,如果人类按照目前的速度消耗地球资源,那么到2050年人类将消耗掉相当于两个地球才能提供的全部自然资源 2006地球生命力报告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06-10-24),第一节 自然资源稀缺与冲突:中国态势,一、自然资源基本特点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一、自然资源基本特点,1、总量大、类型多 从耕地、森林、草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太阳能、煤炭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体现 2、人均资源量少 从人均耕地、森林、草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煤炭资源等方面体现 3、空间分布不均 东西差异:耕地、森林、水资源(东部);能源、矿产、草地(西部) 南北差异:耕地、能源(北方);有色金属、水资源(南方),,4、资源禀赋欠佳 除林地资源外,大部分资源质量较差 5、资源潜力可观 地质演化历史复杂,成矿条件良好,预示着巨大的找矿远景和资源潜力; 存在着大量矿产资源调查的空白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深部地段(矿山:700-1000m) 能源和矿产资源利用率低,资源节流潜力巨大。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1、矿产资源 供给保障程度不足 需求压力持续增大 2、耕地资源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化工业化驱动;水土流失、沙漠化 人均耕地面积锐减 3、水资源 短缺、浪费现象严重,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4、海洋资源 5、草地资源 6、旅游资源,主要海洋资源,,形成条件:,渔场:,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海盐生产国,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其它还有苏北沿海、台湾西部(布袋盐场)和海南岛西部(莺歌海盐场)等也是良好的晒盐场所 海盐:,海洋资源,近海石油 :,1、宽浅大陆架,水温适宜我国近海石油丰富,目前已在渤海、东海、南海等部份海域开采出海底石油采用国际招标是海底油气开发的可行性方式我国海域辽阔、条件优越、资源丰富2、河流注入带来丰富有机质、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也使营养盐类丰富 舟山渔场:,我国最大渔场其他渔场:黄渤海渔场、南部沿海渔场、北部湾渔场水资源和水能资源,(1)水资源特点,(2)水能资源特点,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各年之间的变率大,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地区分布不均。
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 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 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水能资源,,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特点 :,开发:,,长江水系:三峡、葛洲坝(长江干流)、丹江口、安康(汉江)、二滩(雅砻江)、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龚嘴(大渡河)等,黄河水系: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大峡、青铜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珠江水系:龙滩、岩滩、天生桥、大化,其它:白山(松花江)、新安江(新安江)、漫湾、大朝山(澜沧江)、水口(闽江)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短缺与解决措施:,表现:,原因:,解决途径:,我国人均水资源少;北方城市严重缺水(“资源型”缺水), 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时空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近年来降水有所减少;,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增多;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管理不善等。
问题探究,华北地区为什么成为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降水少, 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增加,需水量大 水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著名的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北水南调,2.调水的原因: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 地区间的经济差异,3.南水北调的意义: 形成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保障我国粮 食安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 意义森林资源,(1)特点: 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 森林覆盖率低(16.55),林木蓄积量少(112.7亿m3)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2)主要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草场资源,1、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利用现状,,2、天然草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场沙化和碱化面积增加,3、草场载畜量越来越少,一些地区已达到饱和状态保护措施:,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大力建设人工草场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面积3亿公顷为耕地的3倍主要牧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土地资源,,分布,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草场资源普遍超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问题的对策:加强管理、开源节流、建设和保护,,,问题,措施,(1)特点,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较少;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注: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人均耕地0.795亩(折0.053 hm2)确定为人均耕地警戒线,特点,,2、分布广泛, 相对集中1、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煤、铁、石油产区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南方居多,3、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4、矿产资源形势严峻 :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矿产资源,能源矿产,,煤:,概况:,我国的煤60%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也不少南方除云南、贵州等少数地区外,煤炭资源较少,我国大陆上已开发的油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石油:,天然气 :,我国能源的储量和产量居第一位的是煤,其次为石油、天然气;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石油居世界第五位,发电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天然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蒙陕高原、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及东部浅海大陆架地区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在各省的分布,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磷矿南方居多,,,能源资源,水 能,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在中南地区.(长江干支流、黄河上游、红水河等)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水能资源较少。
煤 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 ;以南的广大地区约占6%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江南九省仅占1.6%天然气,陆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陆上资源量的43.2%和39.0%我国主要的能源问题与重要的能源工程 (1)能源问题: 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对环境影响大 进口原油超过1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 中国人均能源资源不足,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年年攀升,去年已占世界第二位,其中石油的需求量疾增,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从1993年起,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并且石油缺口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对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在进一步提高保证油气稳定可靠的供应,成为关系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国家战略安全问题 进口原油4/5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过分依赖水道,不稳定因素多 国内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2)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能源利用率 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替代技术,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 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保护海洋权益和保障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安全。
(目前在建的四大石油储备基地是浙江镇海、辽宁大连、山东黄岛、浙江岱山)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能放在首要位置 开设石油期货市场,规避国际价格风险,(3)我国的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西 电 东 送,西 气 东 输,北 煤 南 运,北煤南运,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三西”(即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水力资源则有70%在西南地区而东南沿海供电中,80%来自煤电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在京沪京广铁路线上,货运的40%运的是发电用煤黄金水道的30%、高速公路的四分之一运的还是发电的煤这个比率依然满足不了需求意义,对输入地区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优质、可靠、廉价的能源,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能够有效地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拉动国内需求风能发电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前景,风能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一项最有效的能源技术,风能既可以化解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危机,而且也可以解决并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据专家道: 地球上风能的蕴藏量是水能的10倍,只要能够将地球上 1% 的风能利用好,就能满足全球的能源需要中国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旅游资源,::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颐和园 、长城 、 天坛、承德避暑山庄、 平遥古城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丽江古城 、苏州园林 、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大足石刻、武当山古建筑、莫高窟 、 布达拉宫、龙门石窟 、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明清皇陵 、 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 、云冈石窟 、 庐山,材料一,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短缺表现,1. 人均占有量少,2 .水资源分配不均,3.水污染普遍,浪费严重,小结,干旱缺水的代价,1、危及我国农业稳定发展 2、影响我国城市生产生活 3、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总结,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1.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加速发展基本因素,3.水资源浪费和污染,流域植被和湿地毁坏 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客观因素,思路拓展,1.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治理水污染,3.修建水利设施,实行跨流域调水,4.植树造林,提高含蓄水源能力,5.发展海水淡化技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措施,我国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1 建设占用耕地 2.耕地转化为其他用途 3 灾毁耕地,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是暂时的 建设占用和灾毁耕地是实质性的,生态退耕 农业结构调整,,主要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低,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矿产资源总量只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三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58%,特别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第80位三)矿产资源问题,材料一,对45种重要矿产资源可供性新一轮论证的结果表明,到2020年,国内可开采储量能保证需求的只有煤、天然气、稀土等14种,石油、铁、锰、铅等9种只能保证需求的40%-70%矿产后备资源不足,材料二,材料三,目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