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全生产_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doc

49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1277075
  • 上传时间:2019-06-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3M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X-2012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报批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年 月 日我们总羡慕别人的幸福,却常常忽略自己生活中的美好其实,幸福很平凡也很简单,它就藏在看似琐碎的生活中幸福的人,并非拿到了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而是珍惜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用感恩的心态看待生活,用乐观的态度闯过磨难 前 言2008年4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了《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起草任务书,2008年5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修订工作起草组并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了《规程》起草的原则、重点内容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2008年10月、2009年3月,起草组在北京召开了二次工作会议,经讨论修改,形成了《规程》征求意见稿2010年9月,起草组在上虞召开了第三次工作会议,对形成的《规程》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相应的修改特种设备局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审查后,以质检特函[2011]19号文上网征求意见。

      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起草组于2011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工作会议,对《规程》征求意见稿形成了修改意见2011年12月起草组根据第四次工作会议的精神修改并形成《规程》送审稿2012年5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2012年10月,本《规程》的报批稿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本《规程》起草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的有关规定,在充分吸取和结合多年来气瓶监察工作实际情况和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加强气瓶的安全监察,保障气瓶安全使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在材料、设计、制造、气瓶附件、充装和使用、定期检验等环节提出气瓶安全监察工作的具体规定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目 录1 总则 (1)2 材料 (5)3 设计 (8)4 制造 (17)5 气瓶附件 (20)6 充装和使用 (21)7 定期检验 (26)8 附则 (29)附件A 本规程所覆盖的主要气瓶品种、品种代号及现行产品标准 (30)附件B 气瓶标志 (32)附件C 常用瓶装气体的饱和蒸气压、充装系数及物性 (37)附件D 气瓶定期检验报告 (43)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 总则1.1 目的为了保障气瓶安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的有关规定,制订本规程。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正常环境温度(-40℃~60℃)(注1-1)下使用的、公称容积为0.4L~3000 L新兴能源装备开发的720外径长管拖车已经投放市场,容积超过3000L,是否考虑将该容积增大公称工作压力为0.2 MPa~35MPa (表压,下同)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L,盛装压缩气体、高(低)压液化气体、低温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吸附气体、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60℃的液体以及混合气体(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的无缝气瓶、焊接气瓶、焊接绝热气瓶、缠绕气瓶、内部装有填料的气瓶等及其附件本规程也适用于下列气瓶:(1)消防灭火器用气瓶的设计、制造;(2)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用大容积气瓶(含置于独立托架上的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的设计、制造;(3)气瓶集束装置参照本规程及相关标准进行安全管理本规程所覆盖的主要气瓶品种、品种代号及相关产品标准见附件A注1-1:车用气瓶及消防灭火用气瓶的温度范围,按相应标准的规定1.3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本规程1.2范围内气瓶的附件,除符合本规程外,还应当符合《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车用气瓶,除符合本规程外,还应当符合《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1.4 不适用范围本规程不适用于仅在灭火时承受瞬间压力而储存时不承受压力的消防灭火器用气瓶、机器设备上附属的瓶式压力容器、站用压缩天然气钢瓶以及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的气瓶1.5 与标准和管理制度关系本规程规定了气瓶的基本安全要求,有关气瓶的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要求 气瓶产品应当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未制订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或者气瓶设计超出现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范围的,可由制造单位制订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当采用或者参照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并经过中国气瓶标准化专业机构进行技术评审(以下简称为,经评审的企业标准),中国气瓶标准化专业机构(以下简称为,气瓶标准化机构)应当根据本规程附件A明确气瓶的品种代号1.6 不符合本规程的特殊处理规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有特殊使用要求的气瓶,不符合本规程要求时,相关单位应当将有关的设计、研究、试验的依据、数据、结果及其型式试验报告和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的有关行业组织或者技术机构进行技术鉴定的结果报国家质检总局,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方可进行试制、试用。

      试制品所遵循的产品标准应当符合本规程1.5的规定1.7 引用标准本规程的主要引用标准(注1-3)如下:(1)GB15383《气瓶阀出气口连接型式和尺寸》;(2)GB8337《气瓶用易熔合金塞装置》;(3)GB 7144《气瓶颜色标志》;(4)GB l6804《气瓶警示标签》;(5)GB14193《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6)GB11638《溶解乙炔气瓶》;(7)GB 13591《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规定》;(8)GB8334《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注1-3:本条款中引用标准是指除附件A所列产品标准外的其他引用标准引用标准中,凡是注明年号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明年号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1.8 设计文件鉴定与型式试验 气瓶产品应当按照《气瓶设计文件鉴定规则》(TSG R1003)、《气瓶型式试验规则》 (TSG R7002)的规定,进行气瓶产品设计文件鉴定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的结果应当作为设计文件鉴定的依据对首次申请制造许可的气瓶制造单位或者需申请增项的气瓶制造单位,必须在所涉及的气瓶产品通过了设计文件鉴定和型式试验后,方可进行制造许可评审。

      对已经取得制造许可的气瓶制造单位,其新开发的气瓶产品在批量制造前也必须通过设计文件鉴定和型式试验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或相应标准规定应进行型式试验的气瓶附件,应当在相应附件通过所要求的型式试验后方可进行相关的气瓶型式试验1.9 进口气瓶及其附件进口气瓶及其附件除符合进口设备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当满足本节要求1.9.1 制造许可 进口气瓶及其附件的境外制造单位,应当取得中国特种设备制造许可并满足本规程1.8的要求,进口气瓶及其气瓶阀门的型号及规格应当在型式试验报告的覆盖范围内1.9.2 设计制造遵循的规范及其标准境外气瓶制造单位设计、制造的在中国境内使用的各类气瓶,应当符合如下规定:(1)按照中国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的中国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制造;(2)对于中国国家标准没有包括的气瓶品种或者气瓶依据的标准与中国国家标准不一致时,其所依据的气瓶产品标准和相关技术文件应当经过气瓶标准化机构技术评审,并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方可用于气瓶产品的设计、制造对涉及气瓶安全性能的关键技术要求及试验项目,若与本规程及相关中国标准(含经评审的企业标准)的要求不一致,应当由气瓶标准化机构提出附加要求安委会审查时有委员建议删除原下划线部分,我进行了修改,倾向保留为好,对国内企业有利,请各位专家给出意见)1.9.3 进口气瓶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所有进口气瓶应当经口岸地或使用地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所依据的标准应当符合本规程1.9.2的规定,其中进口气瓶的制造标志、检验标志、出厂文件还应当分别符合本规程1.15.1、1.15.2、4.9的规定。

      1.9.4 临时进口的境外气瓶使用境外制造的气瓶,无论是在境内充装后出口,或在境外充装后进口并在瓶内气体用完后再出境的气瓶,都属于临时进口境外气瓶,应当符合如下规定:(1)应当使用由取得了中国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制造单位生产的气瓶;(2)办理临时进口境外气瓶的单位,应当向进口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检验检测机构提供气瓶产权所在国家(或地区)官方授权检验机构出具的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文件;(3)由口岸地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临时进口的境外气瓶进行安全性能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如入境时无法实施安全性能检验,应当在气瓶内气体用尽后再对其进行安全性能检验,安全性能检验合格有效期为1年;因气体特性等原因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气瓶,进口单位应当提供气瓶产权所在国家(或地区)检验机构出具的定期检验合格证明文件(应在该气瓶所依据的相应标准或规范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确认其有效后可仅进行外观检查和壁厚测定,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安全性能检验或外观检查和壁厚测定不合格的气瓶,不得再进口;(4)符合本条(1)、(2)、(3)要求的气瓶出境或再次进口时,只要具有有效的气瓶安全性能检验合格证明文件,可不再进行安全性能检验。

      对仅进行了外观检查和壁厚测定的气瓶,再次进口时应当按照本条(3)的要求进行安全性能检验5)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应督促涉及临时进口气瓶的企业,建立临时进口境外气瓶档案1.10 出口气瓶出口气瓶除应当符合出口设备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当满足本节要求1.10.1 制造许可 制造出口气瓶的单位,应当取得中国特种设备制造许可1.10.2 设计制造遵循的规范及其标准 对出口气瓶,应当依据合同约定的规范或产品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和监督检验出口气瓶被用于中国境内的,必须满足本规程1.5和1.9有关境外气瓶产品的标准批准、气瓶设计文件鉴定和型式试验的要求1.11 瓶装气体介质瓶装气体介质分为以下几种:(1)压缩气体,是指在-50℃下加压时完全是气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Tc)低于或者等于-50℃的气体,亦称永久气体; (2)高(低)压液化气体,是指在温度高于-50℃下加压时部分是液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Tc)在-50℃~65℃的高压液化气体和临界温度(Tc)高于65℃的低压液化气体;(3)低温液化气体,是指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低而部分呈液态的气体,临界温度(Tc)一般低于或者等于-50 ℃。

      亦称为深冷液化气体或者冷冻液化气体;(4)溶解气体,在压力下溶解于溶剂中的气体;(5)吸附气体,在压力下吸附于吸附剂中的气体1.12 气瓶公称工作压力(1)对于盛装压缩气体的气瓶,系指在基准温度(20℃)下,瓶内气体达到完全均匀状态时的限定压力;(2)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系指温度为60℃时瓶内气体压力的上限值;(3)对于盛装溶解气体的气瓶,系指瓶内气体达到化学、热量以及扩散平衡条件下的静置压力(15℃);(4)对于焊接绝热气瓶,系指在气瓶正常工作状态下,内胆顶部气相空间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气瓶公称工作压力的选取应当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