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石潭记》教案设计.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35013748
  • 上传时间:2023-03-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石潭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 诵读课文,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 3. 学会欣赏山水景色之美,陶冶美好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寓情于景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师生互动探究 第一课时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 字词过关(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给下列字注音 冽( ) 坻( ) 嵁( )佁( )俶( ) 翕( )悄怆( ) 自己还不会读的字———————— 2、 根据课下注释自己翻译,不懂的划出.(二读课文,读懂文意) (1)翻译下列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 (2)不会翻译的句子¬¬¬—————————————— 3、根据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读课文,读出意境、感情) (1)用课文原句回答 •文中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文中表达作者悲苦心情的句子---------------------------------- (2)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句子 4、话题梳理 (1)课文抓住小石潭的什么特点描写的?请试着分析一下描写顺序。

      (2)你认为作者观赏小石潭的过程中心情有没有变化?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 (二)课堂学习 1、导入新课(小石潭美景配乐图导入) 2、作者,背景简介,解题幻灯片) •“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柳” •“永州八记”之四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朗读课文 (配乐范读) 检测预习(幻灯片) 4 、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小组合作解释、翻译课文 •老师点拨强调常见文言现象 (幻灯片) (1) 古今异义 去: (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 (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 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3)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③斗折蛇行(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④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那样) ⑤凄神寒骨(凄、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第二课时5、整体感知 齐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1)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3)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4)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小组合作回答(要求:尽量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6、赏读课文 小组合作交流、老师点拨 (1)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点拨: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2)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点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3) 文中的“动”与“静” 点拨:①游鱼的“怡然不动”及“俶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就小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

      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4) 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5) 文中的“景”与“情” 点拨: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6) 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点拨: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7、探究作品 创造阅读 假如你是一位优秀的导游或园林设计师,请你为小石潭设计景点 指导:仿照曲苑风荷景点的设计 曲苑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有上百个品种的荷花,红莲、白莲、洒金莲、并蒂莲等,莲叶田田,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8、课堂小结 说说学习文章后有什么收获? (1)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正确读原文:•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读出节奏,停顿正确; •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会读文章:读相关材料:读作者介绍 读写作背景 读文史常识 疏通文意:猜、看、查 理解文意:结合背景体会作者感情,原文中找依据 (2)小结本文: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三)课外作业 (1)、根据写作思路背诵课文: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游潭之人 (2)、课外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与本文对比,从写景特色、思想感情角度对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