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信用社发展工作总结.docx
10页信用社发展工作总结 XX县区“十一五〞期间,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国发﹝xx﹞15号〕文件精神,6县〔区〕联社在省联社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行、银监的监管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改革与发展全局,牢固树立为“三农〞效劳的方向不动摇,忠实践行宗旨,积极承当社会责任,切实加强业务创新、效劳创新和产品创新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截止20xx年10月底,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为75.9亿元,比xx年的14.15亿元增长61.75亿元,增幅为436%;各项贷款余额为61.6亿元,比xx年的12.94亿元增长48.66亿元,增长376%存贷款增幅连续5年保持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位,存贷款市场份额自20xx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位各项收入3.95亿元,比xx年同期的0.87亿元增加3.08亿元,增幅为354%全市6县〔区〕联社“十一五〞期间,连续五年实现全面盈利,累计消化历年亏损挂账1.96亿元,彻底扭转农村信用社长期亏损的局面。
五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固定资产总额从6076万元增加到16231万元,增加10155万元,增幅达167.1% 全市农村信用社在xx年的根底上投资2300余万元,增设和恢复营业机构网点〔便民效劳点〕22个,并按照统一设计标准进行了全面新建和改、扩建其中增设、恢复乡镇网点22个〔固定网点12个,便民效劳点10个〕;在中心行政村增设网点5个截止20xx年10月底,增设和恢复网点共办理存取款业务115121笔,新增存款7249万元;累放贷款3864笔,金额4021万元全市农村信用社达127个机构网点,按照现代银行的标准,实现了通存通兑、实时电子汇兑、自动存取款机等效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消除金融效劳空白乡镇,得到国家银监会的高度肯定和地方各级党政的高度评价以及广阔群众的欢送20xx年11月,在贵阳参加全国金融效劳空白乡镇推进会的中财办、中农办、国办秘书二局、人总行、银监会、农总行、国家税务总局等10余个国家部委相关负责人以及重庆、内蒙、河北、广西等3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行、银监、农信社、农行、邮储的负责人到安顺,参观学习安顺农村信用社消除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经验及做法 为构建诚信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全市农村信用社积极实施信用工程创建工程,通过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组〕、评定信用户,彻底解决农户贷款难、企业贷款抵押难、农村信用社贷款收回难等一系列问题,换回社会诚信意识,截止20xx年10月,全市通过省联社验收的信用乡〔镇〕9个〔其中新增3个〕,达省联社任务数的150%;全市514400户农户中,完成建档492074户,建档面达95.66%,已评定信用等级农户405577户,评级面达96.17%,226594户农户获得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33.28亿元,农户贷款面达44.05%。
全市已为3xx名机关干部职工进行评级授信,创建信用单位2个,累计投放给全市机关干部各类消费贷款1.32亿元根本实现“稳固农村市场,占领XX县区市场〞的目标 为解决农民工金融效劳缺失的问题,20xx年,安顺办事处在全国率先成立农民工金融效劳中心,实施“效劳跟着农民走〞战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得到各级党政和中国银监会领导的高度肯定截止20xx年9月末,农民工金融效劳中心累计组织农民工汇款到社350755笔,金额20.6亿元;发放外出创业贷款9389笔,金额1.4亿元;发放返乡创业贷款10309笔,金额2.05亿元;清收不良贷款701笔,金额774.93万元;发放困难帮扶贷款66笔,金额96.95万元;支持中小企业195户,金额1.3亿元,带动就业5348人次,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2236条,维权信息1213条,协助处理农民工维权事件249起,追回赔偿金455.86万元;20xx年金融危机期间帮助23户中小企业恢复生产,投放贷款金额120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179人同时,省外效劳点积极帮助外出农民工提供法律维权、就业咨询、信息资讯等效劳,做出了突出成绩农民工金融效劳中心扎实有效的工作,形成农民工金融效劳工作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了“地方党政满意,农民工得到实惠,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社会各界认可〞的多赢效果,开创了农民工金融效劳工作的崭新局面。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金融时报等国内重要媒体屡次进行采访报道,XX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亲笔批示:可推广XX省委宣传部将安顺农村信用社效劳农民工的举措誉为“安顺经验〞,并下文要求在全省推广20xx年9月,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专门视察安顺农村信用社农民工金融效劳中心,并对“安顺经验〞给予高度肯定,并要求在全国推广 五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把“善贷且成〞作为企业的核心文化理念,把善于给予万物并成全万物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品位,凝聚员工,团结队伍,提升素质加大员工教育培训力度,采取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脱产学习和函授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鼓励员工接受教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参加职称考试并对高管人员采取挂职锻炼、专题培训、交流学习,选送参加高校专业培训班等方式进行提升和培训;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转岗培训、礼仪培训等通过一系列培训、教育,提高了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自xx年来,安顺农村信用累计培训信用社员工35802人〔次〕,到20xx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共有员工1300人,比xx年的848人增加452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370人,占28.46%,比xx年的35人增加335人,本科学历占比提高24个百分点;大专538人,占38.46%,比xx年的294增加244人,大专学历占比提高3.8个百分点;中专276人,占21.23%,比xx年的394人减少98人,中专学历占比降低25.23个百分点;高中以下116人,占8.92%,比xx年的125人减少9人,高中以下学历占比降低6.45个百分点。
全市农村信用社取得技术职称的员工共456人,占35.08% 实行行业标识统一设计、网点装修标准统一、员工着装统一,效劳标准统一,树立全市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形象切实以宣传助推发展通过户外广告、媒体宣传、开展文体活动等树立了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社会形象五年来,累计制作户外广告牌、墙体广告、宣传海报等20余万幅〔块〕,制作电视、报纸专题广告100余次,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金融时报等国内各大媒体刊载农村信用社宣传稿件600余篇〔条〕积极组织各类文艺宣传活动,成功主办了“xx信合之春文艺晚会〞,成功组织了“职业团队培训〞、“温暖农民工万里行〞,即参与“春晖行动〞等大型活动其中,“20xx—乡亲、乡音、乡情温暖农民工万里行活动〞为全省农村信用社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次活动,整个活动以“会乡亲、传乡音、叙乡情〞为主题,通过慰问演出、召开座谈会、发送慰问品〔慰问金〕的形式,将地方党委政府和农村信用社的关爱、关心温暖到贵州籍外出务工的乡亲父老全团200余人、19台车辆、30余家单位〔企业〕横跨湘、黔、闽、赣、浙五省,慰问农民工数十万人〔次〕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贵州日报等19家媒体随团采访报道,社会各界反响热烈,效果显著。
同时,积极组织员工“业务技能比赛〞、“爱岗敬业演讲比赛〞和文艺调演等活动开展“送戏下乡〞、“文化下乡〞、“义务送春联〞等活动组织开展到贫困户家中“送温暖〞活动、到外出打工人员家中慰问、组织书法爱好者深入农村为农户免费书写春联等组织编辑,并公开出版了?农村金融知识普及读本?、?安顺农村信用社志?、?历程—农村信用社五十八年回望?等书籍和大型宣传画册?黔中信合风采录?同时,在全国首创信合陈列馆,填补全国农信社藏馆建设的空白,得到银监会、省联社和地方各级党政的高度肯定在20xx年度XX县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核中,安顺农村信用社获银行业系统第一名 发展不忘奉献,是农村信用社一贯坚持的发展观五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参与了20xx年“抗雪凝、保民生〞、20xx年“抗旱救灾〞,“5·12献爱心〞等活动,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达xx余万元特别是20xx年7月至20xx年5月,XX县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干旱持续时间最长,受灾范围最广,受灾群众最多,灾害损失最严重为历史罕见面对严重的旱情,全市农村信用社在安顺办事处的统一部署下,因地制宜,结合本县〔区〕实际,通过发放贷款支持老百姓购置抽水机、发电机、水管等物资;无偿捐赠款捐物帮助群众修水窖、建水池、建提灌、修水渠等抗旱根底设施;义务为受灾群众送水到户;帮助村民培育水稻秧苗;实行到期贷款展期、优惠贷款利率等措施,全力与旱魔作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向灾区群众发放抗旱救灾及春耕生产贷款5.7亿元其中: 1.65亿元投向抗旱工程建设和抗旱设备物资购置,新修水池〔水窖〕32个,兴修水渠和提灌站13处,支持农户、农机和水利部门购置各种设备3200套,寻找水源12处、购置柴〔气〕油32.4吨、水管1xx米,整治水渠5.8千米; 2.28亿元投向抗旱保苗种植,积极支持农民补种改种,实现抽水保苗13.5万亩,灌溉面积13570万亩,为夏季粮食作物的丰收奠定根底,千方百计减少因旱情造成的损失; 1.77亿元投向其它涉农项目,支持农户发展多种经营创收增收,实现大灾之年不减收同时,全市信合员工自发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52万元,组织送水1692人〔次〕,出动送水车600台次,义务送水3000余吨安顺农村信用社积极承当社会责任的举措得到XX县区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目前,安顺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全市资产规模最大、机构网点最多、效劳范围最广、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成效最显著的地方性第一大金融机构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安顺农村信用社开创了“广阔客户得实惠、地方经济大发展、社会各界赞誉、地方党政满意、农村信用社盈利的新局面,实现了由小到大、从弱向强的嬗变,实现了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目标。
未来的五年,是安顺农村信用社更好更快发展的五年,全省将实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带动战略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突出抓好扶贫开发、区域经济XX县区城经济、根底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经营转变目标这些难得机遇将给农村信用社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将给农村信用社提供更大的用武之地;将给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为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底为此,“十二五〞期间,安顺农村信用社将切实实现走商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路子,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变、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按照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切实加强“三农〞和扶贫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深入推进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全市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工作,不断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科学的劳动、人事、分配等项制度;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着力提升金融效劳水平,持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积极主动介入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密切关注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中多元化的需求,全面推动安顺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努力实现“三个100%覆盖〞,即针对农信社金融效劳的市场需求,覆盖100%的乡镇,覆盖100%的农民,覆盖100%的中小企业,努力打造农村信用社“农民的银行、中小企业的银行、社区的银行〞品牌。
二是努力实现“五个最〞即:把安顺农村信用社办成全市“资产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最得客户信赖、最讲社会责任、最具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实力〞的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三是全市6县〔区〕联社到达组建商业银行标准,力争实现以市为单位组建商业银行 为完成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