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分享.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x****妹
  • 文档编号:254627300
  • 上传时间:2022-02-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0.18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 摩尔定律:(书 82)指 IC 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摩尔定律并非数学、物理定律,而是对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预测,同时为数字化生存提供了技术论证2. 拟态环境: (书 78 页) 由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 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3. 公民新闻:(书 131 页) “公民新闻” (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 年代的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 个人通讯工具, 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 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4.数字鸿沟 : (书 137 页) 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 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数字鸿沟现象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

      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 ,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在英文里面, 数字鸿沟大多数时间统称Digital Divide,也有时候叫做Digital Gap或者 Digital Division,本意是数字差距或者数字分裂二、简答题1. 新媒体主要类型:1. 互联网新媒体:博客、播客、维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2. 新媒体:报、电视3. 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与户外新媒体2. 新媒体从以下方面改变了媒介生态(书92)(1)打破传统媒体霸权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地冲击(2)报纸的发行量、广播的收听率、电视收视率的下降新媒体能够迅速及时地提供大量信息, 大容量, 可互动的特点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对传统媒体构成内容资源的挑战A.发达国家报纸发行量下降B中国报纸发行增速减缓C广电收听收视率下降(3)经营收入变化 1. 中国传统媒体广告增速下滑2. 西方报业出现经营困境3. 新媒体广告收入高速增长(4)受众结构变化1. 受众人数和时间减少2. 年龄结构变化3. 网络媒体分流传统媒体受众(5)阅读习惯变化(6)报纸消亡论,寒冬论与春天论(7)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生共荣3. 报的运营模式(书36) :报是依托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它的实质是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

      具体来说, 报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上,从而在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 (上网浏览)等功能运营模式: 内容提供商、 技术提供商、 电信运营商和报用户之间共同构成产业链,并由此完成报的采集和传输操作模式: 1. 彩信报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传统纸媒,就是报纸通过电信运行商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终端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2.WAP网站浏览模式: 报订阅用户访问报的WAP 网站, 浏览信息, 类似于上网浏览的方式 赢利模式: 1. 对彩信订制用户收取包月订阅费2. 对 WAP网站浏览用户按时间计费3. 沿用传统媒体的赢利方式,通过吸引用户来获取广告投入4. 媒介融合特征: (书 191 页)一技术化与全能化1. 媒介融合首先是技术的融合;融合的界限已经从原来的三网融合扩张为语音,数据,视频与移动的四重融合,2. 媒介融合整合不同媒介功能二集约生产与全民写作1. 变单一的内容生产为集约化生产2. 变传统媒体组织的内容生产为全民生产三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1. 内容融合实现内容增值2. 渠道融合打造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三、论述题(书123 业)1. 新媒体主要盈利模式:广告盈利、销售盈利、渠道盈利、增值服务盈利。

      对优酷或者其他相关的莫个新媒体进行详细的论述,尤其是从盈利模式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2. 公共领域的概念: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 是指“允许市民自由发表和交流意见,以形成共识和公共舆论的地方公共领域向公众开放,所有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力和机会,在这块地方自由讨论有关公共利益的任何事务”公共领域的构成:(1) 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2) 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因为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决定着信息的流量单向的非沟通媒体将导致信息的匮乏和意义的缺失,在此基础上私人的“独立”与“理性”也就失去了意义; (3) 能够就普遍利益问题自由辩论、充分交流,进行理性批判达成共识,形成公共舆论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指出: 所谓公共领域,首先是指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到了保障也就是说, 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务有聚会、结社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在一个大型公共团体中,这种交流需要特殊的手段来传递信息并影响信息接受者今天,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当公共讨论涉及与国务活动相关的对象时,我们称之为政治的公共领域,以相对于文学的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存在的前提条件是: 国家与社会分离,在此基础上, 形成一个既不依附于国家也不依附与社会的私人领域这样, 私人才能独立于任何“旧权力”, 才能建立起超脱个人私利的“公共领域”因此, “公共领域”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l)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 并且他们的声音是可以被听见的;(2)拥有自由交流, 充分沟通的媒介这点也不容忽视因为,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决定着信息的流量单向的非沟通的媒介将导致信息的匾乏和意义的缺失,在此基础上私人的“独立”与“理性”也就失去了意义;(3)能.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