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讲 隐喻主义建.ppt
44页第三讲 隐喻主义建筑观本讲内容:1.隐喻与隐喻主义建筑; 2.当代建筑设计中的隐喻手法; 3.隐喻思维的建筑语言表达; 4.隐喻思维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一) 隐喻的概念 1隐喻本属于语言学的范畴,隐喻是语言学修辞的一种手法从词源上看,“隐喻”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意义的转换”,即赋予一个词它本来不具有的涵义;或者,用一个词表达它本来表达不了的意义它是指一套特殊的语言学程序,通过这种程序,一个对象的诸方面被“传送”或者转换到另外一个对象,以便使第二个对象似乎可以说成第一个 对隐喻形象进行论述的第一人是亚里斯多德他在诗学第20章中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而构成的,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一、隐喻与隐喻主义建筑 2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隐喻是由三个因素构成的:“彼类事物”、“此类事物”和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本体、喻体以及比喻词 隐喻的本体是指被比喻的事物,对应的是建筑隐喻中的建筑实体、空间和构成元素;喻体是指作比喻的事物,对应的是建筑隐喻中设计者试图唤起的形象、感受以及观者透过建筑实体所体会到的隐喻含义;比喻词是指表达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对应的是建筑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的联系方式. 二)建筑隐喻的概念 由亚里斯多德的隐喻概念出发,我们不难定义建筑隐喻即用建筑的语言、手段去表达某种其他领域的含义。
它是指人通过建筑本身所显示的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关系 所谓建筑的语言、手段包括建筑的空间形态、色彩、材质和装饰构件等等组成部分在建筑隐喻中这些建筑语言和手段被赋予某种意义,人们通过它的中介,达到对隐喻的认知一方面,建筑语言、手段和建筑隐喻存在着对照关系,另一方面,隐喻的认知则依赖或主要依赖文化的经验和某种提示的背景 隐喻反映的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常见的相似关系有形状相似和结构相似两种类型,一般是以较具体的意义为基础来构建较抽象的意义,在不同的意义领域之间建立起相似关系 建筑的隐喻性包含着某个时代的或个人独特的各种建筑意象构成结构及形态基本特征,对于同一时代的建筑,由于社会交往的网络的关系,一般会形成大致类似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就作为这个时代的建筑隐喻而被社会通过并一代代人传递下来 同时,建筑隐喻会在不同的文化场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对隐喻的多义性理解决定于人类经验的差异既然在建筑中,隐喻概念是由建筑语言、手段来确定的显示,并通过人的经验系统的交互作用于人自身而获得的,那么由于人的经验与文化背景的不同理解的多义性就是必然的了 三) 隐喻主义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1 文艺复兴以前的隐喻性建筑 1)古埃及 :金字塔与永恒的秩序及超凡的威力; 2)古希腊 :柱式与人本主义; 3)古罗马: 凯旋门、记功柱与皇帝的权力; 4)中世纪:垂直的尖券、尖塔与天国; 5)文艺复兴:古典柱式与古典文化; 2 现代与后现代的隐喻主义建筑 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伍重的悉尼歌剧院;小沙里宁的纽约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北 京 天 坛 四)建筑隐喻主义理论 建筑隐喻主义理论的提出:隐喻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在罗伯特.斯特恩1977所著的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他把后现代建筑分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
同年,查尔斯.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也提到了隐喻,他把朗香教堂和悉尼歌剧院都认为是后现代建筑语言的开始隐喻主义最初的形式是后期现代建筑的形喻和抽象隐喻,逐步发展为以符号学为基础的后现代隐喻主义 舒尔茨西方建筑的意义:建筑是一种有意义的符号形式;建筑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体系 二、当代建筑设计中的隐喻手法 1.“象形”的隐喻表现手法 所谓“象形”就是指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的局部在外部形态上或者内部空间形态上试图隐喻某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我们把对具体事物的隐喻称之为“形似”,把对抽象事物的隐喻称之为“神似 1)“形似” “形似”指的是设计者用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的局部的形态去隐喻某种具体的事物,一般表现为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的局部和所隐喻之物形态上的相似这种隐喻类似明喻,但它不象明喻那么一目了然,也不是明喻那样简单的模仿,而是运用建筑语言对所隐喻之物高度抽象其特征,将之建筑化 2)“神似” “神似”指的是设计者用建筑物外部或者内部的空间形态去隐喻某种抽象的事物,诸如情感、气氛等等一般表现为建筑物外部或者内部的空间形态能营造某种特定的空间氛围唤起人们心中某种情感反应这种隐喻是用有形之物去隐喻无形之物,借助的是特定的图式对观者心理起到的相似作用,当然由于观者的个人经验不同,其情感反应也不尽相同。
这种抽象的隐喻一般也不涉及历史典故或者传统主题 矩形的混凝土方盒子经由一个带有雨棚的入口进去,然后穿过一片微光依稀的楔形空间,最终导向一黝黑的教堂室内就在这种非常抽象的文脉中,光被安藤用来创在了一种出乎人们想象的用途一个巨大的、火焰般燃烧的“光的十字”缝隙,被深深切刻在圣坛背后的墙壁上,不由得使人感到它仿佛连接了另一个神秘的精神世界 光的教堂是这类建筑中的重要代表作该建筑具有高度的艺术纯粹性,充分体现了安藤有关光明与黑暗对比并存的设计理念 2 “母题”与“原型”的隐喻手法 “母题”的隐喻手法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反复运用某一个主题,这一主题是某种建筑构件、建筑形态、雕塑、绘画等等建筑构成元素它们在使用的时候形态是固定不变的,几乎不做变形和抽象的处理母题”的反复出现是建筑师强调自己的某种个人体验或者个人情感的手法,极具个人色彩,表现了建筑师独特的建筑、哲学视野和鲜明的建筑个性 原型是集体无意识内容的、可以具体外化表现的基本形式建筑上原型是指历史上存在并一直保留下来的某种特定的建筑形式,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形态以及建筑构件等等它是过去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的典型体现 佩鲁贾社区中心社区中心入口狭而高的亭状建筑迪斯尼办公建筑群 3 古典主义的隐喻手法 古典主义的隐喻手法指的是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古典主义的符号(包括装饰符号、结构符号、空间符号)来进行对历史文化的隐喻。
貌似复古的古典主义隐喻手法其实是要在日渐单调乏味浅薄的现代建筑丛林里寻找历史文化的脉络,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怀念和尊重在古典主义的隐喻设计中,并非是将建筑物彻底的复古,而是将古典建筑的元素和现代建筑的元素糅合起来,创造一种古今结合、交融的建筑形象对古典主义隐喻的认知要求观者对该古典主义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唤起其心中的共鸣 母亲住宅(1962)文丘里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 摩尔在斯图加特美术馆的设计中,斯特林将古罗马斗兽场、古埃及神庙等古代元素同构成主义的雨篷、高技派的玻璃墙和管道、大众商业化的室内顶棚等现代元素并置为一体,各种元素不和谐地相互碰撞,制造出了一种富有魅力的“杂乱无章”的感觉 斯图加特美术馆设计很好地完成了城市中心区的博物馆建筑所面临的“任务”,即在树立自身形象的同时,还要重视市民的参与性新馆将这一问题解决体现在建筑空间与街道形态的融合与优化上,并成功地推行了一种带有露天雕塑广场,室内外相结合的、与城市生活互动的美术馆模式 4 叙事的隐喻手法 叙事的隐喻手法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建筑空间氛围营造,来达到建筑空间形态对历史事件或者民间传说的隐喻,这是一种难度高超的隐喻技巧,是运用建筑语言的叙事功能,通过空间的序列来完成的。
观者在设计者有意安排的路线指引下,经由序列空间的刺激,同时还结合受到光线、色彩、雕塑、文字说明等等辅助的叙事手段的刺激,达到对隐喻的认知对这种隐喻的认知对观者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验有着一定的要求,只有具备相应的文化背景的观者才能完成对隐喻的认知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里伯斯金 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令人深感不快 该建筑物共有四个隐喻情节,其一,他执著的追求曾对犹太人的传统和日耳曼文化做出贡献的作家、音乐家和艺术家们的生活踪迹,并将其模式化其二是根据作曲家阿诺德.施昂拜格未完成的歌剧“摩西和阿龙”的脚本而构成的在此处,表现了由于歌的存在,而歌词不清,相反,歌不存在,而能帮助对歌词的理解的不合情理性第三,在大屠杀年代被驱逐出柏林,在里加和乌奇的强制收容所中死亡人的名字和死亡地名第四,是以瓦特.本杰明的“一侧通行路”形成的普拉默(H.Plunmer)在日本建筑中的光一文中曾对水御堂的用光给予高度评价 “水御堂中体验到的这种空间序列,并不仅仅意味着要达到一种内在精神,而且也通过一种色光的逐渐引导变化,最终给参拜者以理想境界的感受。
这种礼仪化的行程实际上是神秘而迷茫的,它构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探险,而这对于灵魂的洗礼是必要的这一行程始于一纯化的白色通道,它使人们摆脱尘世,进入一个空灵的世界;接着,伴随着微弱的蓝色光线和逐渐加重的黑色,人们就进入到地面以下在这里,最终出现了一象征性的死亡和再生,我们和我们的世界沉没消亡在黑暗之中而当我们突然看到一片强烈的、超自然的明媚红光时,瞬时死而复苏” 水御堂当代西方建筑设计隐喻表现手法横向比较 三、隐喻思维的建筑语言表达 建筑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如何在建筑语言中得到表现的呢? 从本体的选择,喻体的选择,以及本、喻体的关联来剖析隐喻思维的建筑语言表述是深入了解建筑设计中隐喻构思形成的关键 1 本体的选择 : 1)本体是建筑的外部形态; 2)本体是建筑的内部空间; 3)本体是建筑物的某些细部 2 喻体的选择: 1)喻体是具体的事物; 2)喻体是抽象的事物; 3)喻体是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理性思维(对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个人体验等等的抽象反映) 3 本体和喻体的关联 从本体到喻体其间的联系时通过“比喻词”来实现的,在建筑隐喻中的“比喻词”就是本、喻体之间关联的手段建筑师对本体操作的具体手法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种手法: 1)对本体进行“形似”的操作,使之尽量模仿喻体的形态和特征。
模仿并非抄袭和照搬,这就需要建筑师对喻体进行抽象化,建筑化,用建筑的语言表述喻体的形态; 2)对本体空间体量、色彩、光线、序列等等“虚”的部分进行“塑造”来隐喻抽象的喻体,力求达到“神似”这需要设计者对建筑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充分把握空间体量、色彩、光线、序列等等对观者的心理作用,加以控制和调节,达到唤起观者对喻体的认知,与设计者产生共鸣; 3)对喻体的充分认知和符号化,再转换为建筑语言,找到合适的建筑载体作为本体 符号在很多建筑隐喻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许多建筑师通过符号来进行对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的隐喻文化符号种类繁多,如何斟酌选取这些符号来为建筑隐喻服务呢?建筑师在选取这些符号的时候通常遵循以下的原则: 选取的符号具有对特定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的代表意义; 历史上的传统建筑构件通常作为特定的符号被移植过来,通常也具有实在的功能作用; 将隐喻的喻体符号化,进行一次抽象的加工,再运用到建筑之中;或者提取其具有代表意义并且易于移植的部分引入到设计的建筑之中; 文化符号大多出现在建筑的装饰构件之中,操作具有简便性 四、隐喻思维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隐喻思维在建筑设计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在国际式流行的年代里一些建筑师试图否定建筑的隐喻,但这股思潮短暂风靡之后,建筑设计中的隐喻思维也开始复苏这种思维渗透到了当代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影响1)注重建筑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关系;(2)注重建筑的叙事功能以及建筑与人的交流;(3)注重建筑的实体和内部空间的塑造;(4)注重建筑的装饰;(5)注重建筑的内在精神 总结: 建筑隐喻就是建筑表意的一种重要手法,它不仅仅是一种从修辞学移植过来的手法,也是创作者的一种自我表达通过建筑隐喻,设计者可以抒发建筑设计的“言外之意”,传达建筑的内在精神 研究和了解建筑的隐喻对建筑设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研究隐喻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建筑师试图通过建筑空间传达给我们的深层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