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信息技术课程.doc
3页《《注重信息技术课程注重信息技术课程““差异教学差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发展》》《《注重信息技术课程注重信息技术课程““差异教学差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实实 验验 方方 案案一、课题名称:注重信息技术课程“差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二、课题界定:本课题所表述的“差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满足学生分层学习的需要而采用某种方式或手段进行的教学,其实质是“培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发展是指促使每一位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尽可能得到全面发展,促使每个学生的发展都能达到自己最佳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三、研究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现代教育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此原则下,就应当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和发展不平衡课堂上,老师们明白学生有差异,如果仍按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位学生,就会出现好学生的优势素质得不到发展,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又得不到及时的补救。
因此,在差异存在且不可能消除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势必就要进行“差异教学”本课题的研究紧扣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差异的实际,在尊重学生信息技能的差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下,探寻信息技术课堂上“差异”学生整体最优发展的教学模式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在于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差异教学理论,而且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理论与差异教学理论的有机结合四、研究思路:1、理论假设:如果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就可以了解、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针对不同知识水平、情感水平的学生进行“差异教学”,从而探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途径,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2、指导理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知识及国内外先进的经验3、研究目标:A. 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开发研究能力,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B.探索和形成适合我区具体情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C.探索开展教学指导与评价策略,探究激发学生兴趣、组织与管理学生、调控课堂的有效方法D.培养学生在信息收集、判断、处理、创造、传递等方面的应用实践能力E.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信息科学,增强学生对信息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信息社会。
五、研究的基本内容:1、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资源的采集;2、针对学生的差异实施“差异教学”的探讨:A.如何制定教学目标;B.如何确定教学任务;C.如何设计课堂练习和作业;D.如何进行差异评价、及时反馈六、研究的基本原则:1、加强学生动手实践2、广泛应用多种媒体3、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4、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七、研究的方法:1、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基于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2、在实验阶段以调查法、教学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等进行实验八、具体实施步骤:1、实验课题的准备阶段:2007 年 9 月—2007 年 10 月制定课题设计报告、确定学校实验班级、制定实验计划、组建课题组、做好课题分工2、实验课题的实施阶段:2007 年 10 月—2007 年 11 月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具体开展实验、调查、经验总结等研究工作3、总结验收阶段:2007 年 11 月—2007 年 12 月 按照研究方案进行总结、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通过典型课例在一定范围内加以推广九、课题的组织管理:主持人:谢福基成 员:谢福基 袁洪宇十、预期研究成果形式:实验课照片、录像、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论文、教师上课的灵感记录、学生成果展示、实验研究报告等资料。
十一、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1、课题组成员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2、实验学校对本课题研究在组织、物力、时间、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3、实验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比较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