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docx
47页2024-2025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汉代文人音乐的标志是()A.礼教B.乐教C.歌舞D.琴学【答案】 D2、“在欣赏拉威尔《波莱罗舞曲》时,老师引导学生听辨‘演奏同一主题的不同乐器’”,其教学重点是( )A.音高B.速度C.音色D.力度【答案】 C3、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的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手阳明大肠经D.足太阳膀胱经E.手太阳小肠经【答案】 D4、秦腔的领奏乐器是()A.京胡B.高胡C.板胡D.坠胡【答案】 C5、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编钟属于( )A.秦晋音乐文化B.齐鲁音乐文化C.荆楚音乐文化D.燕赵音乐文化【答案】 C6、音乐教师依据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自主开发,并在本校实施的课程是( )A.临时课程B.国家课程C.地方课程D.校本课程【答案】 D7、某些化学药品与某些适当的中药合理联用,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还可以降低某些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和用药剂量A.黄连.黄柏与呋喃唑酮B.甘草与呋喃唑酮C.磁朱丸与诺氟沙星D.参茸片与格列本酮E.防风通圣丸与阿司匹林【答案】 A8、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雪绒花》这一课,在课程快结束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歌曲内容以及创作背景,编排一个音乐剧,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编排音乐剧属于什么教学活动?( )A.比较教学B.创编活动C.小组合作教学D.综合活动【答案】 B9、下列不属于同声合唱类型的是( )A.童声B.混声C.女声D.男声【答案】 B10、学生在音乐技能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如在音乐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并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一般称为( )A.平衡期现象B.平稳期现象C.高原期现象D.徘徊期现象【答案】 C11、“学习《东方红》这一课时,在学生能够完整演唱这首歌曲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把全班学生分成舞蹈、器乐伴奏、唱歌等几个小组,用作曲家写的歌曲共同创编《东方红》的舞蹈作品先讨论一个总体构思,然后分组创编、排练,再总排合成案例中,教师的做法遵循了哪种音乐教学原则?( )A.情感性原则B.形象性原则C.音乐性原则D.创造性原则【答案】 D12、电影《城南旧事》采用了下列哪首学堂乐歌作为插曲()A.《体操——兵操》B.《送别》C.《春游》D.《秋游》【答案】 B13、下面谱例出自歌剧《卡门》,其体裁是( )A.哈巴涅拉B.玛祖卡C.进行曲D.谐谑曲【答案】 C14、下列哪种音乐体裁起源于16世纪的牧歌?( )A.清唱剧B.康塔塔C.艺术歌曲D.声乐套曲【答案】 D15、连谱号中的()为钢琴、风琴、手风琴、竖琴、扬琴、琵琶等乐器记谱使用。
A.垂直线B.辅助括号C.花括线D.直括线【答案】 C16、下面属于梆笛的代表曲目是( )A.《五梆子》B.《森吉德玛》C.《寒鸦戏水》D.《百鸟朝凤》【答案】 A17、下列为回旋曲式结构的是()A.A+B+AB.A+B+C+AC.A+A1+A2+A3D.A+B+A+C+A【答案】 D18、白沙细乐是我国( )族的传统音乐A.傣B.侗C.藏D.纳西【答案】 D19、我国的古代乐器埙是用()材质制作的吹奏乐器A.金属B.石头C.陶土D.竹子【答案】 C20、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调节教育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是教师对自身()的调控A.心境B.教案C.主体D.计划【答案】 C21、《非洲赞歌》是一首由加纳罗比部落著名音乐家卡拉巴罗比演唱的歌曲卡拉巴罗比被称为非洲西部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演唱伴以非洲古老的( ),歌词大意为赞颂美好、广袤的阿非利加大地A.非洲鼓B.马林巴C.姆比拉D.卡曼贾【答案】 B22、下列抗日救亡歌曲创作时间最早的是( )A.《义勇军进行曲》B.《抗敌歌》C.《救国军歌》D.《游击队歌》【答案】 B23、张老师在教授欣赏课《保卫黄河》一课时,用了20分钟的时间去教授交响曲的曲式结构,讲课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直呼没有意思。
张老师也十分郁闷:自己辛苦讲出来的东西,学生为什么都不喜欢呢?这位老师的做法违背了( )的理念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B.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多样性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D.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答案】 A24、下列不属于学堂乐歌的作品是( )A.《春游》B.《竹马》C.《体操——兵操》D.《海韵》【答案】 D25、音乐欣赏教学时,“不要用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该陈述体现的教学理论是()A.重视音乐体现的同一性B.重视音乐的实践C.重视音乐的技能训练D.重视音乐体验的独特性【答案】 D26、教师在课后反思的评语中,这样写道“本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并且心肺功能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我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带领学生进行模仿哼唱,保护学生的声带”评语中体现了这位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依据了( )进行展开A.教学方针B.音乐课程标准C.学生身心特点D.教学方法【答案】 C27、针对音乐了解程度较浅的学生,理解音乐基本要素节拍,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是( )A.实践体验B.教师讲解C.学生做题D.相互讨论【答案】 B28、“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
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这属于( )教学法A.达尔克罗兹B.奥尔夫C.柯达伊D.铃木镇一【答案】 A29、患者,女,25 岁,怀孕5 周因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医生根据病情,结合妊娠用药禁忌开具处方A.三七B.人参C.薄荷D.茯苓E.鳖甲【答案】 A30、某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唱一首歌时,请学生聆听、感受音乐之美,之后为学生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最后带着学生演唱歌曲上述案例中体现了音乐课程核心素养,下列选项中,对于核心素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B.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情感表达C.审美感知、实践体验、文化理解D.人文内涵、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答案】 A31、下列属于综合性艺术形式的是()A.绘画B.歌剧C.舞蹈D.音乐【答案】 B32、下列关于乐府的描述错误的是( )A.乐府是秦汉时期的音乐机构B.乐府的主要任务是大规模、大范围的采集民间歌谣C.乐府因公元前7年汉哀帝罢乐府而由盛转衰D.乐府的著名乐工李龟年根据西域音乐创作了“新声二十八解”【答案】 D33、欣赏海顿《“惊愕”交响曲》时,老师说:“在平静的音乐中,时不时会出现一声突响,这种突响一共出现了几次?”这一教学活动突出了哪一种音乐要素( )A.力度B.速度C.节奏D.音高【答案】 A34、下列属于变化音程的有( )。
A.减七度B.减五度C.增四度D.纯八度【答案】 A35、下列选项中,歌曲名称与其音乐风格来源配对错误的是( )A.《给你一点颜色》——华阴老腔B.《好汉歌》——鲁豫民歌C.《鸿雁》——蒙古呼麦D.《东方红》——陕北民歌【答案】 C36、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A.江南丝竹——江、浙、沪地区B.广东音乐——珠江三角洲地区C.南音——海南D.潮州弦诗——潮汕地区【答案】 C37、圆舞曲是一种节奏鲜明而轻快的舞曲,它常用的节拍是( )A.3/4、3/8B.2/4、2/8C.4/4、4/8D.6/4、6/8【答案】 A38、首创了返始咏叹调的是()A.亨德尔B.斯卡拉蒂C.弗朗克D.萨拉萨蒂【答案】 B39、一位老师课上为学生播放京剧选段,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到了京剧的唱腔特点以及风格,了解了京剧的相关文化,这一活动的组织为平时课业繁忙的学生感到身心愉悦接下来这位高中老师的做法符合“强调音乐实践”这一基本理念的是( )A.老师组织学生合作演唱该视频片段B.老师继续讲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深入掌握知识C.老师请学生说一说对京剧的感悟D.提醒学生在理解民族音乐的同时尊重世界音乐【答案】 A40、下面属于梆笛的代表曲目是( )。
A.《五梆子》B.《森吉德玛》C.《寒鸦戏水》D.《百鸟朝凤》【答案】 A41、下列哪首作品是福建南音的代表作( )A.《八骏马》B.《步步高》C.《雨打芭蕉》D.《行街》【答案】 A42、下列有关格里高利圣咏描述正确的是( )A.以拉丁文演唱B.结构强调对称与均衡C.用复杂精巧的各种对位技术写作的混声合唱D.通常以琉特琴伴奏【答案】 A43、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巴赫创作的钢琴作品?( )A.《众赞歌前奏曲》B.《英国组曲》C.《平均律钢琴曲集》D.《赋格的艺术》【答案】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