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知识整理 新人教版.doc
1页第13课 东汉的兴亡一、知识梳理1.光武中兴(1)新朝: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各地农民起义,其政权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2)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3)“光武中兴”: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2)影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3.黄巾起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二、重难讲解“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比较比较“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朝代西汉东汉皇帝汉文帝、汉景帝光武帝措施①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①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共同点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三、学法指导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可以采用以下示意图进行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