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论语》看孔子的学习之道.pdf
4页从《论语》看孔子的学习之道————读《论语》的感悟《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一万余字,但书中包含了政治、教育、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和智慧,《论语》中包含的思想和智慧虽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其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对当下社会和个人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下面分享一下 《论语》 中有关学习方面的思想智慧以及个人对此的感悟和体验一、什么是学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 “学习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思想、观点,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孔子是一位智慧之人,他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学习,《论语》开篇便向我们提出了孔子的学习之道, 我个人认为孔子关于学习在此至少向我们阐明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学习是学和习的统一,即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第二, 学习不能无友,即学习需要与他人交流探讨,这也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孔子所谈到的学习在今天仍然是我们重视和倡导的,在当前的教育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实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学而时习之”;我们强调在学习中要交流互动,要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容忍他人不同的不同观点,其实就是对孔子 “学习不能无友”观点的继承与发展。
令人惋惜的是, 我们的先哲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指明了学习之道,但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视而不见,在历经许多波折、挫折之后才重新审视它,发现其价值二、学习的内容1.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译文:孔子说:“立志要高远,行为要坚守道德,要富有仁爱精神,娴熟地掌握技艺”道、德、仁、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他提出的教育学习的内容志于道,据于德”体现了精神思想方面的要求,“依于仁,游于艺”体现了生活处世方面的要求,由此可看出孔子倡导的是全面的学习,既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也包括精神思想的提升,这在我们今天的教育就体现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2.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译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文:文化知识,历史文献行:行为规范,道德修养,社会实践忠:忠诚,尽心竭力信:讲究信用,言行一致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 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孔子“文、行、忠、信”这四个字的教育内容,在现在社会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个人学习修身的重要内容,也常常被用作校训、厂训等起着敦促、规范作用三、学习的目的和宗旨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译文: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研究,听到了正义的道理,却不能马上实行,身上的缺点也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2.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译文:孔子说: “熟读《诗》三百篇,让他处理政务,办不了;让他出使到别的国家,不能应对这样虽然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孔子阐述的学习目的包括自我修养和经世致用两个方面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品德修养一直被置于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学习而言首先在于自我完善和自我修养,其次才是经世致用、 贡献社会 个人只有完成自身的修养,在品行和技能上有所提升,然后再将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用应用于社会实践,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修养特别是思想品德的修养在今天来看仍然十分重要,对于社会公德的建立、良好社会风气风气的树立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现在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如乱扔垃圾、 随地吐痰、 破坏公物等, 推及到个人就是品德修养的问题。
四、学习的态度1.好学为己,不耻下问子曰: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谓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孔子说: “仲由啊!我教诲你道理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啊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 “我不是天生什么都懂的人,只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勉的学习这些知识罢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 “孔文子为什么谥号叫’文’呢 ?”孔子说:“他勤敏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谥号叫‘文’ ! ”孔子讲得好学在今天就是所谓的学习兴趣,只有具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可能去主动获取知识; 另外学习还要具有务实的态度,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敢于承认,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当然包括向不如自己的人去学习2.不能画地自缚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夫子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够,达不到那个高度和要求啊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是半途而废而你是现在还没有开始走路做事提前自我设限,要有勇气,敢于去尝试,学习也是一样对于学习中的困难,我们首先应该去尽力攻克,若果不尝试就放弃那是得不到真知的。
学术界、 科学界的许多成果、发明往往是在经历许多磨难、付出巨大艰辛后获得的,如果没有勇气, 不去探索, 那科学将会停滞不前,人类社会也不会进步3.见贤思齐,以多问寡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 “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效法的人,选择它的优点而学习,看到它的缺点而自我检查自己如有就予以改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者就应该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自我反省学习需要向他人学习,需要交流、 探讨, 遇到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我们不能嫉妒而是要向他学习, 对于别人的优点、长处我们不能打压而要努力学习、弥补,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不能自卑而要奋起直追、努力超越4.勤奋有恒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译文:孔子对颜渊说: “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子夏说:“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勤奋这是古今通用的学习之道,无论做什么学问不付出汗水是不会有建树的五、学习的方法1.学思兼顾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 “只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被蒙骗,只思考而不读书就危险了在学习上我们既要那里学习已有的知识、学习他人的理论观点,同时也要努力思考,将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有机子的见解, 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力思考,加深理解, 提出问题, 然后带着疑问再去学习,解决疑惑, 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正反法子曰: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译文:孔子说: “去攻读邪说,那就有害了 ”学习也具有选择性,学习歪理邪所、 迷信谬论, 不仅不能促使自己进步,反而会毒害自己,是自己走向歧途,危害他人和社会,一次在学习是要对说学知识进行筛选,吸收那些有益的知识,摒弃那些歪理邪说、谎言谬论3.温故知新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 文 : 孔 子 说 : “ 已 经 学 过 的 要 经 常 温 習 , 这 样 可 以 得 到 新 的理 解 , 就 可 以 为 人 师 了 ”复习时学习的重要步骤,通过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原有的知识,还可以在进一步理解思考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孔子的这些学如果我们能够合理的吸纳,在平时加以运用,我们的学习定会顺利许多、收获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