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临床医学论文.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4643527
  • 上传时间:2022-06-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_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方法 对32例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原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为31.4%,便秘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缺乏活动、饮食不合理、液体摄入不足、个人排便习惯改变 、合并躯体疾病、老年人等结论 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 教育 ,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减少便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便秘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 [1] 便秘是精神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而且影响患者的正常 治疗 本文对九龙坡区第一人民 医院 精神科住院的32例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原因进行回顾性研究,对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减少便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设计精神病患者便秘原因的问卷调查表,对本科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住院的102例精神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       1.2 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1可知,102例精神病患者中有32例发生便秘,其中男性多于女性,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居首位,便秘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的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缺乏活动、饮食不合理   2 便秘的原因   2.1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许多抗精神病的药物均有抗胆碱能的不良反应,此类药物可选择性地阻断M受体,因而能对抗胆碱能神经递质或拟胆碱药的M样作用,可抑制腺体分泌,抑制结肠前伸运动,导致便秘如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硫利达嗪、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塞平、丙咪嗪、氯丙咪嗪、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尤其是抗精神病药合并抗胆碱药物及三环抗抑郁药治疗时更易发生便秘   2.2 缺乏活动 精神病患者由于长期住院,生活懒散,不愿意活动;部分患者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至嗜睡、乏力,睡眠时间长,活动时间少;老年体弱、木僵、股骨骨折伴精神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缺少活动使胃肠道肌肉张力减退,肠蠕动减慢导致排便困难   2.3 饮食不合理、液体摄入不足 多数精神病患者由于 经济 条件差,集体伙食标准低,食谱单一,营养素摄入不合理,三大营养素中碳水化物、动物脂肪摄入过多,动物蛋白质摄入不足,蔬菜、水果摄入量少。

      少数经济条件稍好的患者,由于没有自控能力,不懂得 科学 营养知识,除食用标准伙食的食物外,自己花钱加小炒,只增加肉食品,不增加蔬菜,认为只有肉有营养,蔬菜没有营养由于集体伙食,众口难调,部分患者对喜欢吃的就多吃,不喜欢吃的就少吃或不吃;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咀嚼、吞咽困难,进食量及蔬菜较少;少数患者由于疾病原因,拒绝进食、进水,如:有被害妄想的患者,认为食物和水有毒,拒绝进食;有罪恶妄想的患者,认为自己有罪,不肯进食;有疑病妄想、牵连观念的患者,忧郁不欢、消极自杀、否认有病而不肯进食;阵发性行为紊乱、躁动不安的患者不肯进食;木僵、紧张综合征的患者拒绝进食;对伴有发热、内科疾病的患者,因食欲不佳而不愿进食 [2] 当摄食量过少、食物中缺少纤维或水分不足时,肠道中无法产生足够的粪便容积和液化食糜,食糜通过回肠速度减慢、时间延长,水分的再吸收增加,导致粪便变硬、排便减少而发生便秘 [3]    2.4 年龄 老年人随年龄增加,腹壁肌肉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慢,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导致肠道控制能力下降而出现排便功能异常;由于消化器官功能减退,咀嚼、吞咽困难,进食过少、过精,食物中的纤维素和进水量少,使粪便量少、粪便中的含水量少而使粪便过干过硬;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缺乏活动,肌张力减退,肠蠕动减慢,食糜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延长,水分的再吸收增加,导致粪便变硬、排便减少而发生便秘;老年患者由于并发多种躯体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有些药物也可引起便秘。

         2.5 个人排便习惯改变 新入院患者,由于环境的改变,打破原来的排便时间、排便使用的便具和排便时所从事的某种活动如阅读等,因此影响正常排便而致便秘   2.6 合并躯体疾病 精神病患者常合并躯体疾病,如痔疮、肛裂、肛周脓肿和溃疡等直肠与肛门疾病引起括约肌痉挛,排便疼痛造成惧怕排便;营养不良、体质衰弱者排便无力;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等全身性疾病使肠肌松驰,排便无力;躯体疾病使用吗啡类药物、抗胆碱能药、钙通道阻滞剂、神经阻滞剂及含钙、铝制酸剂等使肠肌松驰引起便秘 [4]    3 干预措施   3.1 健康 教育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意义和获得相关知识   3.2 合理使用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便秘多出现在服药初期,多数患者在 治疗 过程中可自行消失,如反应严重者,经减药或停药即可恢复,如病情不允许减药,可采取其他措施防治便秘使用缓泻剂虽可暂时解除便秘,但长期使用或滥用又可使个体养成对缓泻剂的依赖,导致慢性便秘的发生因此,对缓泻剂不可经常使用   3.3 鼓励患者适当活动 对有活动能力的患者,组织有 规律 的文体活动,如做广播体操、打乒乓球、羽毛球、散步等;对卧床患者可进行床上活动,如鼓励患者做腹式呼吸,勤翻身,作平卧抬腿,抬高臀部等活动,增强腹肌和盆底部肌肉的运动,增加肠蠕动和肌张力,促进排便。

         3.4 合理安排膳食、增加饮水量 多摄取可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以刺激肠壁蠕动,促进排便,同时纤维素在肠道不被消化,可吸收水分自我膨胀,增加肠腔容积而刺激肠壁产生蠕动;餐前饮开水或果汁可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反射;适当饮酸梅汁可促进排便;多饮水,病情许可每日至少饮水2000 ml,以保持胃肠道足量的水分,软化粪便;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当食用油脂类的食物,如花生油、芝麻油等,油脂可润滑肠腔,利于粪便的排泄;食用蜂蜜也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3.5 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 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理想的是饭后(早餐后最佳),因此时结肠反射最强,每天固定在此时间排便,不随意使用缓泻剂及灌肠   3.6 指导患者腹部环形按摩 排便时用手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行按摩,可促使降结肠的内容物向下移动,并可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指端轻压肛门后端也可促进排便   3.7 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 缓泻剂可使粪便中的水分含量增加,刺激肠蠕动,加速肠内容物的运行而引起导泻对老年人、小孩应选择作用缓和的泻剂,慢性便秘的患者可选用蓖麻油、番泻叶、果导、大黄等接触性泻剂。

         3.8 使用简易通便剂 常用开塞露、甘油栓通便,可起到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的作用3.9 如以上方法无效时,可遵医嘱给予灌肠或进行人工取便       参考 文献   [1] 殷磊.护 理学 基础.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3.   [2] 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8.   [3] 殷磊.护理学基础.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2.   [4]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