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舒兰市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21页吉林省舒兰市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如图,丝带重叠的部分一定是( )A.菱形 B.矩形 C.正方形 D.都有可能2.弹簧挂上物体后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kg)之间的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体的质量(kg)012345弹簧的长度(cm)1012.51517.52022.5A.在没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B.弹簧的长度随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物体的质量是因变量,弹簧的长度是自变量C.如果物体的质量为mkg,那么弹簧的长度ycm可以表示为y=2.5m+10D.在弹簧能承受的范围内,当物体的质量为4kg时,弹簧的长度为20cm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的值为( )A.2 B.-1C.- D.-25.式子,,,,中是分式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6.如图,直线y1=mx经过P(2,1)和Q(-4,-2)两点,且与直线y2=kx+b交于点P,则不等式kx+b>mx的解集为( )A.x>2 B.x<2 C.x>-4 D.x<-47.如果点A(﹣2,a)在函数yx+3的图象上,那么a的值等于( )A.﹣7 B.3 C.﹣1 D.48.下列各曲线表示的与的关系中,不是的函数的是( )A. B.C. D.9.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10.如图,直线与的交点的横坐标为,则关于的不等式的整数解为( ).A. B.C. D.11.如图,正方形ABCD中,AB=12,点E在边CD上,且BG=CG,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下列结论:①△ABG≌△AFG;②∠EAG=45°;③CE=2DE;④AG∥CF;⑤S△FG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12.若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2倍,则斜边扩大为原来的A.2倍 B.3倍 C.4倍 D.5倍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如图,菱形中,,点是直线上的一点.已知的面积为6,则线段的长是_____.14.如图(1),已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把它的各边延长一倍得新正方形;把正方形边长按原法延长一倍得到正方形如图(2);以此下去⋯⋯,则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15.八年级(4)班有男生24人,女生16人,从中任选1人恰是男生的事件是_______事件(填“必然”或“不可能”或“随机”).16.在一个矩形中,若一个角的平分线把一条边分成长为3cm和4cm的两条线段,则该矩形周长为_________17.某水池容积为300m3,原有水100m3,现以xm3/min的速度匀速向水池中注水,注满水需要ymin,则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18.若函数的图象经过A(1,)、B(-1,)、C(-2,)三点,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如图,将一个三角板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上,并使它的直角顶点在对角线上滑动,直角的一边始终经过点,另一边与射线相交于点.(1)当点在边上时,过点作分别交,于点,,证明:;(2)当点段的延长线上时,设、两点间的距离为,的长为.①直接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写出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能否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直接写出相应的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20.(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a,BE∥AC,DE交AC的延长线于F点,交BE于E点.(1)求证:DF=FE;(2)若AC=2CF,∠ADC=60°,AC⊥DC,求BE的长.21.(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函数的图象与直线交于点A(3,m).(1)求k、m的值;(2)已知点P(n,n)(n>0),过点P作平行于轴的直线,交直线y=x-2于点M,过点P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函数 的图象于点N.①当n=1时,判断线段PM与P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PN≥PM,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22.(10分)如图,直线y=k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E,F,已知点E的坐标为(-8,0),点A的坐标为(-6,0). (1)求k的值;(2)若点P(x,y)是该直线上的一个动点,探究:当△OPA的面积为27时,求点P的坐标.23.(10分)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x的所有整数解.24.(10分)已知二次函数y=x2-2x-3. (1)完成下表,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图像. x … … y … …(2)结合图像回答:①当时,有随着的增大而 .②不等式的解集是 .25.(12分)解分式方程:+1.26.先化简(-m-2)÷,然后从-2<m≤2中选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m的值代入求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A【解析】首先可判断重叠部分为平行四边形,且两条丝带宽度相同;再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得邻边相等,则重叠部分为菱形.【详解】解:过点A作AE⊥BC于E,AF⊥CD于F,因为两条彩带宽度相同,所以AB∥CD,AD∥BC,AE=AF.∴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S▱ABCD=BC•AE=CD•AF.∴BC=CD,∴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一组邻边相等是解题关键.2、B【解析】因为表中的数据主要涉及到弹簧的长度和所挂物体的重量,所以反映了所挂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长度之间的关系,所挂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由已知表格得到弹簧的长度是y=10+2.5m,质量为mkg,y弹簧长度;弹簧的长度有一定范围,不能超过.【详解】解:A.在没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根据图表,当质量m=0时,y=10,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反映了所挂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长度之间的关系,所挂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当物体的质量为mkg时,弹簧的长度是y=12+2.5m,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C中y=10+2.5m,m=4,解得y=20,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函数关系式,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和结合几何图形列函数关系式.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3、C【解析】要找出正确命题,可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分析找出正确选项,也可以通过举反例排除不正确选项,从而得出正确选项.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直角梯形、总之,只要有一个角是直角即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详解】A. 应为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直角梯形、总之,只要有一个角是直角即可;C. 符合菱形定义;D. 应为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命题与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理.4、D【解析】由题意得,,,∴=.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为方程的两个根,则x1,x2与系数的关系式:, .5、B【解析】,,,,中分式有,两个,其它代数式分母都不含有字母,故都不是分式.故选B.6、B【解析】从图象确定kx+b>mx时,x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从图象可以看出,当x<2时,kx+b>mx,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准确的确定出x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D【解析】把点A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得a的值.【详解】根据题意,把点A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a(﹣2)+3=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是基础题型.8、D【解析】根据是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若是的函数,则一个自变量x对应一个因变量y,故D错误.【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函数图像的识别,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函数的定义.9、D【解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后与原图重合.10、D【解析】满足不等式-x+m>nx+4n>0就是直线y=-x+m位于直线y=nx+4n的上方且位于x轴的上方的图象,据此求得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当时,对于,则.故的解集为.与的交点的横坐标为,观察图象可知的解集为.的解集为.为整数,.【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1、D【解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可证Rt△ABG≌Rt△AFG;根据角的和差关系求得∠GAF=45°;在直角△ECG中,根据勾股定理可证CE=2DE;通过证明∠AGB=∠AGF=∠GFC=∠GCF,由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G∥CF;求出S△ECG,由S△FCG=即可得出结论.【详解】①正确.理由:∵AB=AD=AF,AG=AG,∠B=∠AFG=90°,∴Rt△ABG≌Rt△AFG(HL);②正确.理由:∵∠BAG=∠FAG,∠DAE=∠FAE.又∵∠BAD=90°,∴∠EAG=45°;③正确.理由:设DE=x,则EF=x,EC=12-x.在直角△EC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12﹣x)2+62=(x+6)2,解得:x=4,∴DE=x=4,CE=12-x=8,∴CE=2DE;④正确.理由:∵CG=BG,BG=GF,∴CG=GF,∴∠GFC=∠GCF.又∵Rt△ABG≌Rt△AFG,∴∠AGB=∠AGF,∠AGB+∠AGF=2∠AGB=∠GFC+∠GCF=2∠GFC=2∠GCF,∴∠AGB=∠AGF=∠GFC=∠GCF,∴AG∥CF;⑤正确.理由:∵S△ECG=GC•CE=×6×8=1.∵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