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鲁科版五四制九年级(初三)物理下册全套课件.ppt

509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88368134
  • 上传时间:2024-09-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1.15MB
  • / 50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鲁科版五四制九年级(初三)物理下册全套PPT课件1 磁现象 观察与实验:观察基本的磁现象演示基本的磁现象,做一做,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1)知道磁体、磁极的概念;(2)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知道用磁化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获得磁性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现象;(4)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学习目标 一、磁性 磁极  公元1世纪初,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中国人很早就利用罗盘(指南针)在航海中指示方向 一、磁性 磁极1.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各种各样的磁体 一、磁性 磁极2.磁体上吸引能力最强的两个部位叫磁极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或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或N极演示1 一、磁性 磁极3.磁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演示2 二、磁化观察与实验:钢棒、铁棒被磁化N软铁棒软铁棒软铁棒软铁棒甲甲乙乙 一些物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你还知道哪些?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与实验:磁场 如果把几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磁针所指的方向相同吗? 三、磁场磁针受到了力的作用。

      1.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称为磁场  将磁针放到磁体附近,磁针指向发生偏转,说明什么?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磁体和磁针没有接触,怎么会有力的作用呢?思考 三、磁场将几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的不同地方1)磁针所指的方向相同吗?(2)小磁针所受磁力的方向相同吗?(3)这样的现象反映了磁场有什么性质?2.物理学中把磁场对小磁针作用力的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实验1 三、磁场在磁体周围放很多小磁针  如果我们想知道磁体周围整个磁场的分布,要怎样做?思考 三、磁场  在磁体上面放一块有机玻璃,玻璃上均匀地撒一些铁屑,轻敲玻璃,观察实验2•  磁化后的铁屑就像一个个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形象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 三、磁场3.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排列情况,用一根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三、磁场磁感线的特点①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②磁感线是描述磁场的方法,并不存在③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四、地磁场  磁针受力转动是磁场作用的结果,那么指南针在世界各地都能够指南北又是谁的磁场在施加作用呢?思考 四、地磁场1.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2.研究表明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 四、地磁场1)地磁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地磁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2)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相反,且并不完全重合3.地磁场特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小结一、磁性 磁极1.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2.磁体上吸引能力最强的两个部位叫磁极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3.磁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二、磁化: 一些物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三、磁场1.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称为磁场2.磁感线及磁感线的特点四、地磁场及地磁场特点 随堂练习1.一根条形磁铁不小心摔成两段后,出现的磁极个数为(  )A.1B.2C.3D.4D 2.一根钢条靠近磁针的磁极,磁针被吸引过来,则(  )A.钢条一定具有磁性B.钢条一定没有磁性C.钢条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C 3.标出磁极的名称和A、B两点的磁场方向NSNN 4.关于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磁感线是由小铁屑形成的   B.磁场中有许多曲线,这些曲线叫磁感线   C.小磁针在磁感线上才受力,在两条磁感线之间不受力  D.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而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D 谢 谢 电生磁 奥斯特实验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它旁边的磁针发生了偏转。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的关系学习目标 一、电流的磁效应观察与实验:电流的磁效应 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你能看到什么现象?改变电流的方向,又能看到什么现象? 一、电流的磁效应  这个磁场与地磁场方向不同,所以磁针转动1)磁针通电后转动说明了什么? 通电后磁针转动,说明电流周围有磁场 一、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2)磁针改变电流方向后转动说明了什么? 一、电流的磁效应        1.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2.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将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通电后各圈导线磁场产生叠加,磁场增强螺线管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演示: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观察指针指向,轻敲纸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实验改变电流方向,两侧小磁针的指向反转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实验:把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周围不同位置,在图上记录磁针N极的方向。

      •  结合以上两个实验,对比右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仔细观察螺线管的绕线方法,并画出示意图,并判断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标示在示意图上预想可能的不同种情况,小组间交流做一做 NSNSNSNS通过实验,判断螺线管的N、S极,并标在图中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其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三、安培定则  你能用一个巧妙的方法把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其中的电流方向的关系表述出来吗? 猴子用右手把一个大螺线管夹在腋下,说:如果电流沿着我右臂所指的方向流动,N 极就在我的前方 蚂蚁沿着电流方向绕螺线管爬行,说:N 极就在我的左边 三、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小结一、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其中的电流方向有关三、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随堂练习1.判断下面螺线管中的N极和S极:2.判断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NSSNNS 3.根据小磁针静止时指针的指向,判断出电源的正负极       电源电源SNNS+— 谢 谢 电磁铁 永磁体电磁铁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2)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并能简单应用(3)知道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应用学习目标 一、电磁铁线圈线圈铁芯铁芯演示电磁铁的工作1.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称为电磁铁2.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失去磁性 二、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磁性强弱可能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和有无铁芯有关 应用电流磁效应,应该与电流大小有关 线圈是主要部件,应该与线圈的形状、匝数有关问题猜想 刚学习过电磁铁,应该与是否插入软铁棒有关 二、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Sa判断磁性强弱方法:  根据吸引铁钉、曲别针等的多少来判断螺线管的磁性强弱1)是否插入铁芯;(2)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3)改换不同匝数的螺线管设计实验 二、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SaSa演示1现象:•结论:匝数和电流一定时,插入铁芯时线圈的磁性越强。

      SaSa演示2•结论:匝数一定时,通入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现象:二、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 现象:Sab演示3•结论:电流一定时,螺线管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二、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 三、电磁继电器1)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2)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通断的装置 三、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四、磁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所用的磁体大多是通有强大电流的电磁铁是一种靠安装在车厢和轨道上的磁体的相互作用悬浮和高速运动的,由于磁力使其悬浮在轨道上方几厘米高度,行走时不需接触轨道,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500 km以上  2003年,上海浦东机场到市区的磁悬浮铁路成为我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磁悬浮铁路磁悬浮列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小结一、电磁铁1.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称为电磁铁2.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失去磁性二、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和有无铁芯有关 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通断的装置。

      三、电磁继电器 随堂练习1.图中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原理图试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2.图中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制作水银温度计时在玻璃管中封入一段金属丝,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铃就响起来,发出报警信号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3.图中是直流电铃的原理图B是衔铁,A是弹性片试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谢 谢 电动机 车床水泵电风扇电力机车洗衣机内部电动机通电后为什么能够转动呢? (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2)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 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导线是不是也会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呢?SNI+_磁体周围存在什么?通电直导体周围存在什么?磁场磁场磁体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观察与思考 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观察与实验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金属导轨直导体+-① 闭合开关,观察铝制直导体运动 ② 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磁场方向不变,改变电流方向,磁场中导体运动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闭合开关,原来静止在磁场中的导体发生运动  电流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磁场中导体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NIF甲SI乙FNSIF丙NS实验现象 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实验结论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 二、换向器  实验中的导线运动一段距离就会离开磁场,很难持续地运动那么线圈可以持续地转动吗?问 题 二、换向器  通电线圈可以在磁场里转动过一定角度,但不能持续转动为什么线圈不能持续转动呢?演示实验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两边受力,但方向相反,发生顺时针转动     当线圈的平面与磁场垂直时,通电线圈受平衡力作用,达到平衡位置这时由于惯性,线圈还会继续转动 线圈靠惯性越过平衡位置后,磁场力作用的结果使线圈逆时针旋转 通电线圈最后静止在平衡位置 学做小小电动机  如果圈越过平衡位置后停止对线圈供电,由于惯性,线圈继续转动转动半周后再继续供电,线圈不就可以持续转下去了吗?想想做做二、换向器 二、换向器1.机由两部分组成:  能够转动的线圈,也叫转子  固定不动的磁体,也叫定子  如果圈转动的后半周,不是停止给线圈供电,而是设法改变后半周的电流方向,使线圈在后半周也获得动力,线圈不就能转得更平稳了吗?想一想 2.换向器通过换向器可以使线圈中电流每半周改变一次两个铜半环电刷换向器二、换向器 3.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二、换向器 三、生活中的电动机 电动机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可大可小,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小结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二、换向器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 随堂练习1.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该实验现象揭示的原理制成了电磁继电器B.利用该实验现象揭示的原理制成了电磁铁C.利用该实验现象揭示的原理制成了发电机D.将该装置中的电源换成电流表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D 2.如图所示是直流电动机的模型,闭合开关后线圈顺时针转动现要线圈逆时针转动,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只改变电流大小B.只改变电流方向C.对换磁极同时改变电流方向D.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B 谢 谢 磁生电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许多科学家都在思索:既然电流能产生磁,那么磁能否产生电呢?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0年中做了多次探索,1831年终于取得突破,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在1821—1831年间,法拉第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

      2)知道磁生电的条件学习目标 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观察与实验 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磁场 检测是否有电流闭合电路  组成以上的电路,做各种尝试,看能否产生电流?如果不能,可能是因为什么?有可能是电流太小或方法不对 检流计增强磁场线圈 问题1:如果是因为电路中产生的电流太小,你有什么办法改进实验?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导线运动情况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水平向左向右摆动向左摆动摆动摆动基本不动水平向右斜向上运动斜向下运动上下运动 问题2:是不是导体在磁场中做什么样的运动都可以产生电流呢? 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实验结论        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线中就会产生电流 二、电磁感应现象  把磁感线想象成一根根线,导线想象成一把刀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2.电路中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二、电磁感应现象3.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变压器自行车测速器不用电手电筒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小结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二、电磁感应现象 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线中就会产生电流。

      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随堂练习1.几位同学讨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时,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只要在磁场中运动就能产生感应电流B.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能产生感应电流C.闭合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能产生感应电流D.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能产生感应电流D 2.要使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可采用的措施有A.把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运动方向都反过来(       )B.保持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不变,再把磁场方向反过来C.将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运动方向都改变D.保持磁场方向不变,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改变BD 谢 谢 发电机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0年中做了多次探索,1831年终于取得突破,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根据这个发现,后来发明了发电机,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可能,开辟了电气化的时代 (1)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结构及能量转化过程2)了解生活中的发电机学习目标 一、发电机原理发电装置示意图1.交流电流 如果导线左右往复运动,电流表指针来回摆动,就产生了交变电流,简称交流(AC) 一、发电机原理2.交流电的产生手摇发电机(1)观察手摇发电机的构造;(2)观察发电机对小灯泡亮度的影响。

      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了电流观察与实验 手摇发电机 一、发电机原理3.交流电的方向(3)把手摇发电机跟电流表链接起来,观察电流表指针怎样摆动;        电流表的指针随着线圈的转动而左右摆动,标明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的方向是变化的观察与实验 手摇发电机 一、发电机原理4.发电机工作原理  当线圈在前半周转动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表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当线圈在后半周转动时,切割磁感线方向相反,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相反铜环电刷发电机发电的过程是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二、生活中的发电机柴油发电机家用小型发电机水力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小结一、发电机原理 发电机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发电,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 随堂练习1.如图所示,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B.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C.线圈在转动过程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不变D.线圈在转动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B 谢 谢 古代传递信息飞鸽传书  政府配置的驿站、民间代捎书信 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传递信息 以灯光,火光,如孔明灯,烽火等传递信息  飞鸽传书家书抵万金烽火戏诸侯课前导入 现代传递信息有线通信:、电报、电视无线通信:收音机、对讲机  数字化通信:互联网、数字电视  纸张通信:书信、报纸  课前导入 (1)了解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2)了解交换机的用处。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1876年贝尔发明了        1892年,贝尔在纽约至芝加哥的开通仪式上的发明新知探究 女孩说话的声音是如何传到男孩耳朵中的?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新知探究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1.的基本结构新知探究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2.的工作原理女孩的话筒男孩的听筒新知探究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女孩说话话筒膜片振动炭盒电阻变化回路电流变化磁性强弱变化 听筒膜片振动男孩听到声音3.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新知探究 二、交换机(1)需要多少条线?(2)怎样才能减少线的数量?想一想 画一画甲乙新知探究 发明交换机, 提高线路效率交换机工作示意图二、交换机新知探究 二、交换机程控交换机和操作台新知探究 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1)模拟信号 以信号为例: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新知探究 (2)数字信号      以电报信号为例:用点“ · ”和画“—” 的组合代表各种数字,一定的数字组合代表一个汉字1  ·----            A ·- 2  ··---              B -··· 3  ···--                 C -·-· 4  ····-                    D -··5  ·····                       E ·   发声、发光的长短,电压、电流的有无,数字0和1,磁体的N、S极等不同符号信息都可组成数字信号。

      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新知探究 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模拟通信的缺点:  易受干扰  放大失真  形成噪音数字通信的优点:  信号失真小  便于存储  传输数据处理简便(3)比较两种信号传输的优缺点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 (2)数字信号通信除了传输语音信号,还能传输文字、图片(2G信号)(1)模拟信号通信只能用来传输语音信号(1G信号)新知探究 模拟信号第一代“大哥大”数字信号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新知探究 数字通信是当今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向3G数字网络(已普及)4G数字网络(将普及)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新知探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小结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二、交换机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本课小结 谢 谢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想想议议 打开收音机就能听到声音 电脑可以实现无线上网 与外界没有导线相连,却可以打课前导入这些信息是靠什么来传递的呢?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波长、波速、频率有何关系?移动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电视信号的传播依靠电磁波课前导入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2)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4)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一、电磁波的产生观察与实验:验证电磁波的存在新知探究连续调节台灯亮度旋钮导线时断时续接触电池的一极收音机:发出“喀喀”声听一听 实验演示:电磁波产生实质:电磁场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电磁波结 论一、电磁波的产生新知探究 二、电磁波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把一个移动放入真空罩中,拨打这个的号码,有反应吗?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观察与实验结 论新知探究 2.电磁波的几个要素(1)波长: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   单位:米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波峰波谷波长波长二、电磁波的传播新知探究 二、电磁波的传播3.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真空中:c =2.997 924 58 ×108  m/s      空气中:接近真空光速(3)波速:波传播的快慢    单位:米/秒(2)频率:在1 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     单位:赫兹(Hz)        千赫(kHz)        兆赫(MHz)新知探究 三、电磁波的应用宇宇宙宙射射线线 射射线线X射射线线紫紫外外线线可可见见光光红红外外线线微波微波毫毫米米波波厘厘米米波波分分米米波波超超短短波波短短波波中中波波长长波波无无 线线 电电 波波10-12 10-10 10-4 10-2 102 104 106 λ(cm) 3×1022 3×1016 3×1014 3×1012 3×104 f (Hz) 新知探究 三、电磁波的应用760 nm400 nm 可见光可见光红外线红外线 紫外线紫外线 射射 线线X射线射线长波无线电波长波无线电波频率频率Hz波长波长m短波无线电波短波无线电波1001021041061081010101210141016101810201022102410810410010-410-810-1210-16 电电 磁磁 波波 谱谱新知探究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速即为电磁波传播速度真空光速:c =3×108 m/s      三、电磁波的应用新知探究 四、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雷达工作依靠电磁波新知探究 四、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微波炉 表面和内部同时加热(水分子共振);将电磁波的能量转化为食物的内能。

      风扇波导管控制面板屏蔽网门磁控管新知探究 四、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广播和电视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新知探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小结一、电磁波的产生二、电磁波的传播三、电磁波的应用本课小结四、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 谢 谢 无线电通信 想想议议课前导入声音和图像是怎样从电(视)台传来的? (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2)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3)了解移动是怎样工作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新知探究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 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麦克风——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调制器——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天 线——产生电磁波将高频载波信号发射 到空中新知探究 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2.收音机负责信号的接收与还原新知探究 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天 线——接收各种各样的电磁波调谐器——选择需要电台的载波信号(解调)解 调——从载波信号中复原音频信号扬声器——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新知探究 二、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学校的电视演播室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和声音信号新知探究 1.图像信号工作过程摄像机——将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发射机——将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天 线——将高频信号发射到空中二、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新知探究 2.电视接收机工作过程接 收 机——取出并放大图像和音频电信号显 示 器——复原图像信号天  线——接收包含声、像信息的高频信号音频放大——将微弱音频电信号放大并输出二、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新知探究 三、移动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1.移动:(发射接收二合一)新知探究 三、移动1.移动:基地台的天线新知探究 三、移动1.移动:和座机借助基地台进行交流基地台座机新知探究 三、移动1.移动:和通过基地台进行沟通新知探究 三、移动工作区域在几十米至几百米的范围座机接在市话网上,相当于小型基地台2.无绳新知探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小结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二、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三、移动本课小结 谢 谢 现代通信 课前导入5分钟内,放电影比讲故事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多  相同时间内,电视广播比电台广播能传递更多的信息 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1)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2)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3)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发电子邮件的方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一、微波通信新知探究微波信号的波长在10m ~1mm之间;微波信号的频率在30MHz ~3 ×105  MHz之间 微波几乎沿直线传播微波中继通信示意图一、微波通信新知探究 二、卫星通信答案:太远,不方便解决方案:  人造卫星通信问题:能否用月亮做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新知探究 二、卫星通信通信卫星大多相对地球“静止”——同步卫星新知探究 二、卫星通信三颗同步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信新知探究 二、卫星通信用碟形天线(大锅)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新知探究 二、卫星通信相关链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知探究 三、光纤通信  光是比微波频率高得多的电磁波。

        光通信的“高速公路”更宽广  利用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激光进行通信,效果很好新知探究 三、光纤通信光纤通讯技术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锟首次利用无线电波导通信的原理,提出了低损耗(20db/km)的光导纤维(简称光纤)的概念•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次研制成功损耗为20 db/km的石英光纤,它是一种理想的传输介质•1970年,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振荡的半导体激光器(LD)从此,开始了光纤通信迅速发展的时代 新知探究 三、光纤通信各种光导纤维新知探究 三、光纤通信观察与实验:光能沿着水流传播吗?光沿着水流传播新知探究 三、光纤通信光导纤维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新知探究 三、光纤通信光纤通信的优点(1)传输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很大;(2)光纤衰减小,无中继设备,传输距离远;(3)频率稳定,信号传输质量高;(4)光纤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 新知探究 四、网络通信 计算机可以高速处理各种信息,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可以进行网络通信新知探究 四、网络通信  通过因特网可以收发电子邮件,看到不断更新的新闻,查到所需的各种资料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送越来越大的信息量,信息传送的速度甚至能够满足电视等活动画面的需要,我们已经可以轻松地在网上看电视了。

      新知探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小结一、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通信频率越来越高,信息之路越来越宽二、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本课小结 谢 谢 温度 观察下面图片,感受物质的不同状态课前导入 这些状态之间如何转化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知这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吧! (1)知道温度及摄氏度的规定;(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4)了解体温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一、温度新知探究   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如上图所示,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试一试一、温度新知探究 想想做做:自制温度计  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二、温度的测量 温度计: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新知探究 热水冷水1)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2)然后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自制温度计:新知探究二、温度的测量 讨论: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想想看,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温度的?结论: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新知探究二、温度的测量 定义:1)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2)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3)0℃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三、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温度规定:新知探究   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请你写在黑板上,并读出来  我国漠河的最低气温为-52.3℃,这个温度值怎么读呢?  这些温度值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  你能想办法给“自制温度计”标出刻度吗?三、摄氏温度新知探究 讨论:在细管上的什么位置标 0℃?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100℃标在什么位置呢?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100℃0℃三、摄氏温度新知探究   将0℃和100℃之间均匀地分成10个格,每格代表多少℃ ?  如果均匀地分成100个格,每格代表多少℃ ?  常用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有什么不同 ?1009080706050403020100三、摄氏温度新知探究 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新知探究四、温度计的使用 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新知探究四、温度计的使用 测量温度前:1.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2.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3.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四、温度计的使用新知探究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测量温度时:四、温度计的使用新知探究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测量温度时:四、温度计的使用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新知探究 注意事项 量程、分度值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的底或壁;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1)二看 2)一不 3)四要 新知探究四、温度计的使用 体温计的结构 新知探究五、体温计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  思考: 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后再读数?试着从书中找到答案五、体温计新知探究 体温计的工作原理 新知探究五、体温计 体温计的使用 新知探究五、体温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小结一、温度的测量本课小结二、摄氏温度三、温度计的使用四、体温计 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温度 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图 140℃3036 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图 210℃20-14随堂练习随堂练习 3.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4.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 图 3热胀冷缩 36.9 随堂练习 5.如图4所示,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图 4ABCDB 随堂练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 作业:2.思考:把一支无刻度的温度计放入冰水温合物中时,水银柱稳定后长20cm,把它插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水银柱稳定后长为40cm,将它放入某液体中,水银柱稳定后长25cm,此液体的温度是______℃  谢 谢 熔化和凝固 工厂里铸造金属零件 火山爆发喷发的液体,冷却后成为固体 学习目标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3.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一、物态变化观察与实验:观察蜡的状态变化1)蜡油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2)蜡的状态为什么会发生改变呢? 固态 液态 气态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一、物态变化 熔化凝固固态 液态 气态熔化和凝固现象二、熔化 凝固 河水结冰火山熔岩浇铸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固态液态熔 化凝 固提问:(1)物质的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2)不同的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二、熔化 凝固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温度关系是否相同?2.建立假设和猜想:不同物质的熔化相同或不相同?3.制定计划:仪器、海波和蜂蜡熔化实验二、熔化 凝固 观察与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蜂蜡 如图所示,分别在盛有海波和蜂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观察海波和蜂蜡的变化情况及温度计示数的变化二、熔化 凝固 时间/分0123456789101112温度/℃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56海波熔化过程记录表温度/℃时间/分02468 10 12 1440455055海波熔化的图像ABCD1.AB段:固体2.B点:固体3.BC段:固液共存4.C点:液体5.CD段:液体 时间/分0123456789101112温度/℃4040.3 41.8 42.4 43.8 45.3 46.8 48.85154565860温度/℃时间/分02468 10 12 1440455055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温度蜂蜡熔化曲线时间温度海波熔化线海波和蜂蜡熔化曲线对比二、熔化 凝固 4 .讨论:海波和蜂蜡的熔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点:(1)从固态变成了液态                  (2)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不同点:(1)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2)蜂蜡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二、熔化 凝固 像海波、金属等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为它们的熔点1 .熔点三、熔点和凝固点 2 .晶体与非晶体 根据各种固体熔化的特点不同,可以将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1)像海波那样,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叫做晶体                 2)像蜂蜡那样,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叫非晶体三、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 1.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非晶体没有熔点2.凝固中:晶体有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注意 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三、熔点和凝固点 -259固态氢48硫代硫酸钠1083铜-218固态氧232锡1200左右各种铸铁-210固态氮327铅1300-1400各种钢-117固态酒精660铝1535纯铁-39固态水银962银3410钨0冰1064金80.5萘熔点物质熔点物质熔点/℃物质几种晶体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三、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1)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

      2)反过来,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放热,但是温度不变2.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吸热或放热,但是温度改变l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有熔点和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和熔点 3.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 随堂练习1.在南极,气温常常达到零下40摄氏度,请问,在那里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气温吗?那么水银温度计呢?2.有句话叫“下雪不冷,化雪冷”你是如何理解呢? 3.一杯冰,一部分已熔化,把它放在太阳下晒,在冰还没有全部熔化时,问这冰的温度为多少?若放在-10°C的房间里,水没有全部结成冰呢?(大于0°C 、等于0°C、小于0°C) 温度时间OABC思考:         A点和B点的物质状态?AB段的物质状态?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 谢 谢 汽化和液化 复习回顾液态固态凝固(吸热)熔化(放热)气态?? 学习目标l1.知道汽化的概念,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l2.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三种因素,知道沸腾的特征及沸点;l3.知道液化的概念;l4.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观察与实验:观察水的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一、蒸发想一想:湿衣服变干是什么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一、蒸发观察与实验:观察酒精的蒸发l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在蒸发时需要吸热 一、蒸发l想想议议蒸发吸热上海世博会期间,设置喷雾系统来降低温度 一、蒸发观察与实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l 液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就越快 思考:晾晒衣服有什么诀窍?2)将衣服展开,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1)在太阳下晒,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3)在通风处,液体的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一、蒸发 思考: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的原因? 管道输水与传统的土筑明渠输水相比,减小了渗漏,也减小了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即减慢了蒸发起到了节约用水的效果一、蒸发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改变蒸发快慢的例子? 加快蒸发减慢蒸发一、蒸发 想一想:你知道水开是什么现象么?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二、沸腾 想一想: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越来越高呢?观察与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如图所示,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用酒精灯给水加热。

      观察水的沸腾情况并且在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时再继续观察3min二、沸腾 实验探究:沸腾的规律时间/min012355678…温度/℃8051051009590温度/℃时间/min010ABC1.AB段:吸收热量,温度升高2.BC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温度为水的沸点) 沸腾前沸腾时想一想:水在烧开的过程中气泡有什么特征?二、沸腾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物质的沸点?液态铁液态铅水银亚麻仁油27501740357287甲苯水酒精液态氨11110078-33.4液态氧液态氮液态氢液态氦-183-196-253-268.9部分液体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二、沸腾 蒸发沸腾发生部位温度条件剧烈程度液温变化相同之处只在液体表面同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任何温度达到某一特定温度(沸点)缓慢剧烈自身和周围 温度降低沸腾时温度不变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方式不同点总结:两种汽化方式的异同点?二、沸腾 三、液化想一想:冬天玻璃上的水珠是怎么形成的? 冷玻璃上的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 三、液化思考: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汽是什么? “白汽”是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在壶口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玻璃用以搜集小水珠形成的水滴。

      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就会液化成小水珠 想一想:冰棒冒的白汽又是什么呢? 冰棒冒的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三、液化 想一想:液化的方法有哪些?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压缩乙醚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气体的体积三、液化 科学 技术 社会:电冰箱的工作循环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汽化(1)蒸发:在液体表面,任何温度下都在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有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通)(2)沸腾:在液体内部,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沸点)二、液化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气体的体积物质由气态变液态的过程;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物质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1.水烧开时,壶嘴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是(      )A.水蒸气                B.小水珠C.热空气                D.白烟2.关于蒸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只能在15℃以上才能进行B.蒸发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C.只有对液体加热液体才会蒸发D.蒸发会使液体自身的温度降低随堂练习BD  3.下图是水的沸腾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图像的AB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B.在图像的BC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C.在图像的AB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D.在图像的BC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D 4.火箭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高达几千摄氏度,可能使火箭头部被烧坏。

      在火箭头上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可防止火箭头被烧坏 其原理是                                                                         熔化和汽化要吸热,使物体温度降低5.把一根烧红的铁棍投入冷水中,会发出“吱吱”响声,并会冒出“白气”这是因为先_____后______汽化液化 谢 谢 升华和凝华 复习回顾液态气态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固态?凝固熔化(吸热)(放热) 学习目标l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含义;l2.认识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l3.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想想议议:舞台上的烟雾是怎么来的? 一、升华和凝华观察与实验:观察碘的升华 如图所示,连接装置在烧瓶里放入少量固态碘,烧瓶口用玻璃片盖住,对烧瓶微微加热,观察现象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一、升华和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观察与实验:观察碘的升华 一、升华和凝华固态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加热后碘是什么状态?气态变化条件:吸热思考:碘在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放热升华吸热 一、升华和凝华固态 停止加热冷却后试管壁上的碘是什么状态?加热时碘是什么状态?放热气态变化条件:凝华放热思考:碘在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放热 二、升华和凝华的实例想一想:你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吗?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成了水蒸气,因此可以直接晾干。

      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凝华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 二、升华和凝华的实例想一想:你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直接凝华成了小冰晶 灯泡里的钨丝受热先升华成了气体,冷却后气体又凝华成固体,附着在灯泡壁上 二、升华和凝华的实例想一想:你能解释舞台的烟雾吗? 舞台上喷出的干冰瞬间升华,从周围吸热,导致温度下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即我们所见到烟雾 二、升华和凝华的实例想一想:你了解干冰吗?干冰即是在大气压下-78.5℃存在的固体二氧化碳 二、升华和凝华的实例想一想:你知道干冰还有哪些用处吗? 撒在冷云层中的干冰很快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部分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熔化形成雨点 l陆地水循环①②③④⑤海洋水循环海陆间循环水循环的途径:①蒸发②降水③水汽输送④径流⑤蒸腾海洋海洋陆地陆地⑥下渗⑥科学 技术 社会:水循环 熔化冰山蒸发水蒸气水凝 华雪凝固云液化、凝华雨液 化霜凝 华露液 化水冰总结: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一、升华和凝华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二、升华和凝华的事例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3)升华过程中吸热,凝华过程中放热。

      三、水循环 1.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的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户外侧,由水凝华而成A随堂练习 将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在相应的现象后面的横线上 1.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消失:            ;2.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结成针状的霜:                  ;3.夏天冰棒冒着“白气”:                     ;4.冬天冰冻的衣服自然凉干:                                   升华凝华液化升华 谢 谢 物质的分子构成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了解这广袤的星空吗?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道原子的结构2.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3.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一、大宇宙  小粒子新知探究地心说日心说了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一、大宇宙  小粒子新知探究了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银河系是宇宙中上千万个星系中的一个,银河系非常的大,直径约有10万光年。

      一、大宇宙  小粒子新知探究了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太阳是几千亿银河系恒星中的一员,太阳系直径数十甚至上百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约1.496×108km)拥有九大行星地球直径约为12756km  新知探究一、大宇宙  小粒子想一想: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新知探究一、大宇宙  小粒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和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9m,电子直径约10-18m想一想: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新知探究一、大宇宙  小粒子思考:你知道原子的结构吗?核外电子原子核+++–––1.原子结构图:如右图3.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 电子带负电,核外电子绕着原子核不停转动 新知探究一、大宇宙  小粒子思考:你知道原子核的结构吗?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正在一步步加深 新知探究一、大宇宙  小粒子想一想:你能按尺寸大小对物质世界排序吗?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物质宇宙的空间尺度(由大到小)微观世界的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或中子) 新知探究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想想议议:物质从液态变固态时的体积变化 液态蜡凝固后体积变小 液态水凝固结冰后体积变大水的特殊性质 新知探究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物质三种不同的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这种转化往往引起物质体积的变化,体积变化主要是由于在三态转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新知探究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总结:物质三态的微观特征状态状态宏观特征宏观特征微观特征微观特征分子排列微观模型分子排列微观模型固态物质         有一定的体积与形状,没有流动性,很难被压缩 分子间距离很小,粒子间作用力很大液态物质 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较难被压缩 分子间距离较小,粒子间作用力较大气态物质 没有一定的体积与形状,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分子间距离很大,粒子间作用力很小,几乎为零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课小结1.大宇宙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按尺寸由大到小排列为2.小粒子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物质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按尺寸由大到小排列: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或中子) 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大雾天,我们看到的许多小水珠就是分子 C.机床将一根铁棒磨成铁粉,就成为了很多的铁分子 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 D 随堂练习随堂练习2.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结构图,则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的是甲 B.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的是乙 C.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的是丙 D.三种状态分子间作用力相同 C 谢 谢 分子热运动 亲爱的同学们,香气是如何传到鼻子里的?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新知探究一、扩散现象想一想:什么是扩散?打开香水瓶,满屋飘香 煲汤放盐,整锅汤变咸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一、扩散现象新知探究观察与实验:观察扩散现象结论:气体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想一想:可以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放在上面进行实验吗? 新知探究一、扩散现象  10日后日后    20日后日后 30日后日后想一想: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吗?结论:液体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新知探究一、扩散现象想一想: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吗? 存放煤的墙角,几年后墙壁表面厚厚的一层都变黑了结论:固体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新知探究一、扩散现象想一想:扩散现象的发生表明了什么?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一、扩散现象想一想:下列现象是扩散现象吗?水变浑浊尘土飞扬雪花飘飘 新知探究一、扩散现象想一想:为什么热菜比凉菜更容易闻到味道?观察与实验:扩散与温度注意: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仅仅是速度的不同而已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和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 新知探究二、分子间的作用力想一想:组成固体的分子为什么没有分散开?观察与实验:分子之间是否有引力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新知探究二、分子间的作用力想一想:分子间存在斥力吗?气体、液体和固体在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结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新知探究二、分子间的作用力思考:为什么铅笔很难被拉伸也很难被压缩呢?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新知探究二、分子间的作用力思考:不同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否相同?相同粗细的一根铁丝比稻草更不容易被拉断 不同物质分子间的引力大小不同,同样的,不同物质之间的斥力大小也不同。

      新知探究(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毒品“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我国采用“禁种、禁贩、禁制、禁吸”四禁并举的禁毒方针 经过训练的警犬凭什么可以从旅客的行李箱中发现夹带的海洛因、摇头丸等毒品?利用扩散现象想一想新知探究 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分子间存在引力想一想新知探究   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早就利用了分子引力,来进行金属焊接了一般焊接是靠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近代还有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新知探究 1.扩散现象表明: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热运动)2)分子间存在间隙本课小结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脏水中有许多小虫在乱动,毫无规律                      B.衣箱里放樟脑丸,过些日子衣服上也有了樟脑味 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D.洗过的湿衣服,过些日子变干了B随堂练习随堂练习 2.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B.打开醋瓶后,很快嗅到醋味C.有手压面包,面包体积变小了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D随堂练习 3.吸烟有害健康,国际卫生组织规定了“世界戒烟日”,无烟场所的标志也处处可见。

      因为在公共场所一个人抽烟,其他人也会“被动抽烟”,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答:气体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它能到达它所能到达的空间随堂练习 谢 谢 内能及其改变 课前导入为什么水开的时候壶盖会跳起来?妈妈,水开啦!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新知探究一、内能想想议议:开水瓶塞跳起来的能量来自哪里?开水内部存在一种能量 热死了,我们出去凉快凉快吧! 新知探究想一想:你认识这种能量吗?运动的篮球具有动能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呢? 我们有质量,我们会运动物体内部永不停歇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一、内能 新知探究一、内能想一想:这种能量只是动能吗?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具有势能 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分子呢?物体内部存在相互作用力的分子具有势能 我们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新知探究一、内能想一想:如何定义这种能量呢? 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叫机械能 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什么?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新知探究一、内能Tips:那些年关于内能的注意事项T1:内能是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T2:一切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具有内能T3: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T4:物体的内能可以发生改变班花是大家的,不是一个人的!暖男和冷酷男的内心都是火热的 一、内能想一想: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哪些?质量物体内部分子数的多少温度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体积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种类分子大小、结构,作用力不同状态分子间距离、相互作用力不同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一、内能想一想: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内能内能机械能机械能概念影响因素研究对象存在条件联系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整个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状态、材料 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或形变的程度)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宏观世界的所有物体永远存在 运动或在高处或发生弹性形变 物体的内能与运动状态无关,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但具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新知探究二、物体内能的改变想想议议: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一根铁丝引发的血案1. 用火焰加热 2. 太阳晒3. 用手搓     4. 用手焐5. 在地上摩擦 6. 用锤子不断敲击7. 反复弯折  8. …… 新知探究二、物体内能的改变想一想:你能对上述做案手法进行分类吗? 用温度更高的物体使铁丝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运动热传递做功使铁丝温度升高1.用火烧2.太阳晒4.用手焐3.用手搓5.在地上摩擦6.用锤敲7.反复弯折 新知探究二、物体内能的改变想一想:生活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现象 发生热传递的过程中,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

      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焦耳)注意:热传递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 新知探究二、物体内能的改变想一想:热传递中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只发生热传递时晶体熔化的过程晶体凝固的过程 注意: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在发生热传递的过程中才讨论热量 新知探究二、物体内能的改变观察与实验:演示物体内能的改变演示1 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被压缩,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新知探究演示1二、物体内能的改变观察与实验:演示物体内能的改变 瓶内的空气推动瓶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当只有做功过程时,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新知探究二、物体内能的改变想一想:生活中利用做功改变内能的现象 从滑梯上滑下时屁股会感到发热 金属切割机切割时发出火花做功的两种方式:1.克服摩擦做功                          2.压缩气体做功 新知探究总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二、物体内能的改变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结果是等效的 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 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课小结一、内能1.定义2.相关因素:温度、质量、状态、体积等二、改变内能的方式1.热传递2.做功 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C 随堂练习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   B.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D 随堂练习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B.物体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C.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 谢 谢 比热容 课前导入 炎炎夏热,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的烫脚,而海水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是为什么呢?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知道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4.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新知探究一、比热容观察与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想一想: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升高相同温度的吸热时间 新知探究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一、比热容观察与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结论 新知探究一、比热容知道:用物理语言描述这种吸热能力的差别 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及温度变化量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Q:热量—焦(J)m:质量—千克(kg)△t: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摄氏度(℃)C:比热容—焦每千克摄氏度[J/(kg·℃)]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c=Qm △t|比热容 新知探究一、比热容Tips:有关比热容概念的理解T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与它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相等,在数值上都等于它的比热容T2:比热容的单位是由质量、温度、热量的单位组合而成的复合单位T3: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随物质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形状、质量、温度、地点均无关,只与状态有关。

      新知探究一、比热容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比热容C/[J·(kg·℃)-1]物质比热容C/[J·(kg·℃)-1]水4.2×103铝0.88×103酒精2.4×103干泥土0.84×103煤油2.1×103铁、钢0.46×103冰2.1×103铜0.39×103蓖麻油1.8×103水银0.14×103沙石0.92×103铅0.13×1031.水的比热容最大2.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的比热容大3.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TipsTipsTipsTips 新知探究一、比热容想一想:生活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特点的实例寒冷的冬天用水取暖工作的发动机用水冷却 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大 一、比热容想一想:生活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特点的实例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冻伤,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你能解释原因吗? 夜晚,等质量的水和干泥土相比,在放出同样多的热量后,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所以水下降的温度小,因此可以保护秧苗不被冻坏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想一想:你可以解释沙滩问题了吗一、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沙子的温度变化较大。

      新知探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因比热容不同带来的差异一、比热容火焰山的温度计沿海地区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新知探究二、热量的计算想一想:如何用比热容计算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大小?Q=cm△tQ吸=cm(t-t0)Q放=cm(t0-t)t表示物体原来的初温,t0表示吸热后的末温1.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统一;2.公式适用于物态不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吸放热计算;3.注意题中字眼“升高到”,“升高了”与“升高”的区别TipsTipsTipsTipsc=Qm △t| 新知探究二、热量的计算例题 要把2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至少需供给多少热量?解:Q吸=cm(t-t0)      =4.2 ×103J/(kg·℃ )×2kg ×(100℃ -20℃ )      =6.72 ×105J 新知探究二、热量的计算了解:热平衡方程的应用Q放=Q吸 吃早饭的时候,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袋装牛奶,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12℃升高到42℃,妈妈至少要用 60℃的 热 水 多 少 千 克 ? [水 的 比 热 容 是 4.2× 103J/(kg·℃),设牛奶的比热容为2.5×103J/(kg·℃),不计热量损失]试计算 新知探究二、热量的计算解:牛奶的质量m1=250g=0.25kg,             牛奶的初温t1=12℃牛奶的比热容c1=2.5×103J/(kg·℃),  水的初温t2=60℃水的比热容 c1=4.2×103J/(kg·℃)混合后的温度为t =42℃牛奶升温吸收的热量:Q吸=c1m1(t-t1)                                              =18750J热水由60℃降低到42℃放出的热量Q放=c2m2(t2-t)在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Q放=Q吸所以m2=Q吸/[c2(t2-t)]             =0.248kg 一、比热容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二、热量的计算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特点: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Q= cm(t-t0)本课小结Q放=Q吸 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C.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D.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     D 随堂练习A B DA                      B                      C                     D2.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有很大关系的是(              )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B.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C.生活中用水洗衣服    D.滩涂湿地温差小 随堂练习3.一个质量为250g的钢件,加热到56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这个钢件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 Q放 = cm(t0-t1)   =0.46×103J/(kg·℃)×0.25kg×(560℃-20℃)      =6.21×104J钢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解: 谢 谢 热机 你知道这些漂亮的车是靠什么发动的吗? 学习目标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原理的相同与不同点。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4.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5.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效率 一、热机观察与实验:水沸腾后会出现什么现象1.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内能通过热传递转移给水和水蒸气3.水和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一、热机想一想:试利用上述实验总结内能的两种应用一、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二、利用内能来做功 将由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统称为热机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 了解:两种常见的内燃机 使用汽油作为燃料的叫汽油机二、内燃机 使用柴油作为燃料的叫柴油机 汽油机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活塞连杆曲轴气缸结    构 汽油机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此过程无能量转化 汽油机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汽油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汽油机排气冲程此过程无能量转化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柴油机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活塞连杆曲轴气缸结    构 柴油机吸气冲程此过程无能量转化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运动,空气进入气缸 柴油机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活塞把空气的体积压缩得很小,空气的压强增大,温度升高,该冲程末,缸内空气的温度已经超过柴油的燃点 柴油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从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柴油遇到热空气立即燃烧起来,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柴油机排气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此过程无能量转化 总结: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比较比较汽油机汽油机柴油机柴油机  TipsTips: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圈,飞轮转两圈,做功一次燃料汽油柴油一个工作循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只吸入空气 压缩程度较小(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压缩程度较大(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点燃式(火花塞点火)(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压燃式(柴油遇到高温高压的热空气而燃烧)(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排出废气排出废气轻巧、效率较低笨重、效率较高小汽车、飞机等载重汽车、火车等主要特点适用范围 不同燃料燃烧放出能量的本领相同吗? 四、燃料的热值想想议议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否相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不相同的 热值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符号:qQ:热量—焦(J)m:质量—千克(kg)q:热值—焦每千克 (J/kg)四、燃料的热值知道:用物理语言描述这种差别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每种燃料都有自己的热值q=Qm_ 四、燃料的热值Tips:有关热值概念的理解T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在数值上等于燃料的热值T2:若气体燃料单位是J/m3,则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用Q放=VqT3: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均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四、燃料的热值物质热值q/(J/kg)物质热值q/(J/kg)干木柴4.2×103柴油0.88×103烟煤2.4×103煤油0.84×103无烟煤2.1×103汽油0.46×103焦炭2.1×103氢(液态)0.39×103木炭1.8×103煤气0.14×103酒精0.92×103沼气0.13×103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燃料的热值 根据热值表,计算一下10吨氢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氢的热值是1.4×108 J/kg放出热量Q = 热值×质量                  =1.4×108 J/kg× 10×103 kg                  =1.4×1012 J四、燃料的热值做一做:有关热值的计算火箭用氢作燃料 试一试:若用干木柴完全燃烧来获得这些热量,需要多少吨干木柴? 五、热机的效率想一想:你知道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的来源吗? 燃料很难完全燃烧,尾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燃料未完全燃烧的产物。

      五、热机的效率想一想:做饭的时候感觉到热是为什么? 热量并没有被完全利用来煮饭,很多热量都散失了 五、热机的效率想一想:在内燃机中,燃料释放的热量都去了哪?燃气内能无用的机械能损失的内能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有用机械能  蒸汽机的效率只有6%~15%柴油机的效率为30%~45%五、热机的效率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热机的效率 汽油机的效率为 20%~30% 五、热机的效率(1)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提倡:提高热机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2)提高效率的途径    提高燃料利用率,使燃料充分燃烧;    改进热机,减少各种能量损失;    利用废气的能量 一、热机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将由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统称为热机二、汽油机结构和工作原理三、柴油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四、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 本课小结五、什么是燃料的热值?焦耳/千克六、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如何计算?七、提高热机的效率与节能环保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随堂练习1.如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的示意图,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丁、乙、丙                      D.甲、丙、乙、丁 C 2.某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转速是2400r/min。

      关于此热机的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四个冲程中曲轴转动2圈,同时做功2次 C.此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10次 D.此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20次 D C3.对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理解的是 (   ) A.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B.燃料没燃烧时就没有热值C.就某种确定的燃料而言,它的热值是一个确定的值, 跟燃料的质量及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无关D.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4.关于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机效率越高,即热机做的有用功多 B.热机效率越高,即热机的功率越大 C.要提高热机效率,就要尽量减少各种能量损失,并且要保证良好的涧滑 D.提高热机效率,有利于环保减排   C D 谢 谢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课前导入拉长的橡皮筋你能说出下面物体都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吗?山巅的危石运动的足球西藏羊八井地热池   食  物   太阳光认识能量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3.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4.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新知探究一、能的转化观察与实验:能量的转化想一想:能量是如何转化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光能转化为内能 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新知探究一、能的转化想一想:你可以完成下面这张图吗? 新知探究一、能的转化知道: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动机带动水泵把地下水送到地面        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钻木取火 新知探究一、能的转化知道: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手摇交直流发电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灯泡发光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新知探究一、能的转化知道: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电风扇转动风力发电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新知探究一、能的转化想一想:同种能量之间有无传递? 同种能量之间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热传递中发生内能的转移 新知探究二、能量守恒定律观察与实验:秋千和弹性小球的能量哪里去了 小球跟空气和地面摩擦,一部分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秋千跟空气摩擦,一部分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没有丢失 新知探究二、能量守恒定律  大量事实表明,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新知探究二、能量守恒定律了解:形形色色的永动机 本课小结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二、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守恒的三、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永动机不可能实现 随堂练习随堂练习  C1.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属于内能的转移的是(        )A.用电灯照明B.光合作用C.用暖水袋取暖D.天然气的燃烧 随堂练习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天对着手哈气,手变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高速行驶的汽车爆胎是很危险的,从能量角度来看,是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D.滑冰时冰刀与冰之间相互摩擦,出现一道痕迹,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谢 谢 能源 你会给这些能源分类吗? 学习目标l1.了解什么是能源;知道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并能说出哪些能源属于一次能源,哪些能源属于二次能源。

      l2.会区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l3.了解我国能源的现状 一、能源分类想一想:什么是能源?机械能内能电能核能化学能 凡是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叫做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 一、能源分类想一想:能源与能量的区别?能源能源能量能量定义本质联系 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物体做功本领的量度 可以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 与物质及其运动相联系的,对应不同形式的运动,有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内能、化学能等 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一、能源分类想想议议:如何给能源分类?都市夜景风力发电开采石油生物质能开采煤矿水力发电 一、能源分类按能源的来源分按是否可以再生分按提供能源的物质分按开发的先后分 按提供能源的物质分一、能源分类 生物质能、化石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等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人类生活中,广泛利用食物等生命物质中储存的化学能这类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 一、能源分类按能源的来源分一次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 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电能、汽油、柴油、焦炭酒精、沼气、液化石油气 一、能源分类按是否可以再生分可再生可再生能源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化石能源、核能 一、能源分类按开发的先后分常规能源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和水能风能等核能、太阳能、原子能、地热能、潮汐能 二、我国能源现状2011年我国和世界平均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了解: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对比 我国能源的储存量位居世界前列,是能源生成和消费大国,但是人均能源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10%。

      二、我国能源现状了解: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煤炭消费占所有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0.4%,而可再生能源消费只占一次消费总量的0.7% 二、我国能源现状了解:世界平均水平能源消费现状 世界平均水平能源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者为主三者的以石油最多,煤炭次之,天然气最少,可再生能源消费占一次消费总量的1.6% 二、我国能源现状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2011年我国的原产油2.01亿吨,进口2.54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6%原油进口和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了解:我国石油能源现状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能源三、我国能源现状二、能源的分类 随堂练习1.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A 谢 谢 核能 亲爱的同学们,你了解核吗? 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原子核结构;2.知道获取核能有两个途径──重核裂变、轻核聚变;3.了解核电站的常识,知道核能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一、核能想一想:原子的结构原子核(正)核外电子(负)质子(正)中子(不带电) 一、核能A.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试一试:分析水分子的结构H2O分子 一、核能B.氢原子由原子核和一个核外电子组成试一试:分析水分子的结构H 原子核有一个质子,质子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二者电荷量相同 一、核能B.氧原子由原子核和八个核外电子组成试一试:分析水分子的结构O 原子核有八个质子和八个中子,由于中子不带电,所以正负电荷量仍然相同 一、核能想一想:核能与原子核有什么关系? 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都是极其困难的 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时,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二、核裂变 1938年,科学家用中子轰击质量比较大的铀235原子核,使其发生了裂变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t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了解: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之一重核裂变发生裂变的条件:用中子轰击铀核 二、核裂变想一想:假如外界中子停止轰击,怎样使裂变继续? 将火柴搭成如图所示结构,点燃第一根火柴后,会发生什么? 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在分裂时,会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会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会继续轰击其他铀核。

      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这就是裂变中的链式反应 二、核裂变了解:裂变的利用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 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原子核发生链式反应的场所  1942年,人类利用核反应堆第一次实现了可控制的铀核裂变 三、核聚变了解: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之二轻核聚变氘氘氚氚氦核氦核中子中子能量能量聚变聚变 氘核与氚核在超高温下结合形成氦核和一个中子,能释放大量核能这一过程就是聚变 三、核聚变 氘核和氚核都属于氢核的一种大量氢核的聚变,可以在瞬间释放惊人的能量氢弹利用的就是聚变瞬间释放的能量了解:聚变的利用 可控聚变尚未实现,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氘核,科学家预言,通过可控聚变来利用核能,将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 四、核能源进展和平利用核能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核能三、核能源进展二、核裂变与核聚变 随堂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裂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核聚变时消耗巨大的能量B.核电站利用核聚变获取能量 C.原子弹利用核裂变释放能量 D.氢弹利用核裂变释放能量 C 谢 谢 太阳能 l 日出日落,空气和阳光成为了生活中最廉价也最奢侈的物品,你了解太阳吗?如果太阳消失了,世界会怎样? 学习目标1.知道太阳能的由来及特点;2.知道太阳能是我们使用的大部分能量的最初来源;3.知道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会解释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应用。

      一、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了解:太阳的结构         太阳距地球1.5亿千米,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一、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 一、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了解:太阳能量的传递方式 太阳核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太阳核心释放的能量向外扩散,经过数千年的时间传递到太阳表面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传递到地球被地球接收 二、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了解:人类能源的来源 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中,只有约二十亿分之一传递到地球地球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 二、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了解:人类能源的来源 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接收的太阳能 远古时期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内的化学能 经过地壳的不断运动,死后的动植物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

      经过几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变成了煤、石油、天然气 三、太阳能的利用想想议议:太阳辐射到地球能量的利用 三、太阳能的利用光电转化光热转化光化转化 用集热器收集阳光中的能量来加热水等物质实现了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先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再转换为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直接利用了解:太阳能利用的方式 三、太阳能的利用了解:光电转化方式 在航空、航天、交通、通信等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电能 三、太阳能的利用了解:光热转化方式太阳能内能 集热器原理三、太阳能的利用热水冷水水箱集热器太阳光了解:光热转化方式 三、太阳能的利用了解:光化转化方式太阳能化学能内能电能 三、太阳能的利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了大量先进的太阳能科技,整座世博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每年预计节电约42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4100吨了解:太阳能的优越性 三、太阳能的利用了解:太阳能的优越性 帕赛尔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之一它在一个阳光明媚日子的正午时分,可以产电11兆瓦,足以为8000个家庭供电每年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1.3万吨 三、太阳能的利用能源易获取不排放CO2能源量大可持续性强能源分散受自然条件限制转化效率低成本较高总结:太阳能的优缺点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太阳能的由来三、太阳能的利用二、太阳能的传递方式 随堂练习1.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______,释放出巨大的_________能。

      2.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太阳能硅光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被转化为_______能  聚变核内电化学 谢 谢 能源革命 l你了解能源的发展历程吗? 学习目标1.了解能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了解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一、能源的三次革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l了解:能源的三次革命 一、能源的三次革命l 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革命,是人类的第一次革命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促使了以柴薪为主要能源时代的到来l了解:能源的第一次革命 一、能源的三次革命l了解:能源的第二次革命l 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是人类第二次能源革命的开始,人类的主要能源由柴薪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转化 一、能源的三次革命l了解:能源的第二次革命l 随着利用化石燃料的各种新型热机的问世和使用,使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日益加深 一、能源的三次革命l了解:能源的第二次革命 电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而来的二次能源,最终还要转化为光能、内能、动能等其他形式的能,为人类所用现代社会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器。

      一、能源的三次革命l了解:能源的第三次革命 20世纪40年代,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 二、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既然能量是守恒的,那地球上的能量就不会减少了,为什么还需要节约能源?l思考 二、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化学能内能内能机械能这些机械能、内能无法再转化回可以被利用的能源l讨论 我们从石油中提炼出汽油,内燃机把能源中储备的化学能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内能,这些能量还可以再转化重复利用吗? 二、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l讨论 火力发电厂把煤中贮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光能、机械能多种形式的能后这些能量还可以再转化重复利用吗?化学能内能内能电能这些能量无法再变回能源 二、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l知道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如果要使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就需要消耗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电冰箱就需要消耗电能 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这些消耗的能量不能再自动地被用来驱动汽车二、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l知道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有些能量可以利用,有些则不能。

      我们所能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节约能源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能源的三次革命二、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随堂练习下列有关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内燃机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冷天搓手感到手掌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机械能转移为内能 B 谢 谢 能源与环境 l从这两幅漫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告别终于找到家了 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2.认识伴随大量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3.了解未来理想能源的特征;4.通过了解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认识能源的利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提高节能和环保意识 一、21世纪的能源趋势l了解:世界能源消耗 近几十年世界能源消耗急剧增长如果把全世界的能源消耗量折合成热值为2.93×107 J/kg的标准煤来计算,消耗情况如右图能源消耗量迅速增长,可能会出现能源危机 一、21世纪的能源趋势l了解:世界能源消耗 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如果长期大量开采就会消耗殆尽,而且在开采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因意外而对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

      一、21世纪的能源趋势l了解:中国能源消耗 中国的能源总量较大,但人均能源很低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非常大而且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偏重煤炭等化石能源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 一、21世纪的能源趋势l想一想:如何有效的解决能源问题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l局部影响 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l地区影响酸雨漏油污染海洋土地侵蚀造成河道淤塞核事故造成放射性污染 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l全球影响 三、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污染环境l了解:未来理想能源的条件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未来的能源趋势二、未来的理想能源 随堂练习D         2013年6月17日是第一个“全国低碳日”在践行“节能低碳”的今天,应特别重视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A.煤炭和石油 B.石油和柴薪 C.天然气和石油 D.太阳能和核能  谢 谢 谢 谢! 谢 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