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清单.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蓝****0
  • 文档编号:349523970
  • 上传时间:2023-04-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7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 比  例一、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二、比例的基本性质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可以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3.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也可以解比例三、解比例1.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2.解比例的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3.解比例的方法: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为外项之积与内项之积相等的等式,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四、正比例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2.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yx=k3.正比例的图象:如果把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中相对应的数都看作是一个数对,在方格纸上把写这些数对相对应的点连起来,形成一条射线;反之,该射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的就是正比例关系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一组具体值五、反比例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xy=k3.反比例关系也可以用图象来表示,如果把成反比例关系的两个量中相对应的数都看作是一个数对,在方格纸上把写这些数对相对应的点连起来,会形成一条光滑的曲线;反之,该曲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的就是反比例关系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一组具体值六、比例尺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用公式表示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按照表现形式分,比例尺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两种比例尺可以互相转化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时,一定要统一单位3.按将实际距离缩小还是放大分,可以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4.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先统一单位,然后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式,并化简为比的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5.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可以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也可以把比例尺看作一个比值,用“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直接计算6.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计算,也可以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直接计算。

      7.应用比例尺画图:①先确定比例尺;②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③根据图上距离画出相应的平面图;④标明平面图的名称和比例尺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图形原有的形状没变化2.把图形按比放大或缩小,就是把图形的每一条边都按比放大或缩小八、用比例解决问题1.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都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解答2.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不变量,然后根据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将未知的量设成未知数,列出比例,再解比例提示: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既可以写成带比号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读法相同例如:2.4×40=1.6×60提示:如果4个不同的数能组成比例,那么这4个数一共能组成8个不同的比例提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不是解比例唯一的方法,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或其他方法解比例总结: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先找变量(两种相关联的量),再看定量(两种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最后作出判断例如:单价、总价与数量是互相关联的量,当数量一定时,总价÷单价=数量,总价与单价成正比例关系当单价一定时,总价÷数量=单价,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当总价一定时,单价×数量=总价,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关系如果两种量的和或差一定时,这两种量虽然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如:一本书已看的页数+未看的页数=书的总页数注意:数值比例尺是一个比,它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因此不能带计量单位提示:进行有关比例尺的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是否统一提示: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缩小比例尺的前项一般是1,但放大比例尺一般后项是1注意: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形状不变,相对应的角的度数也不变注意:有时在解比例中求出的未知量不是问题的所求,要根据未知量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写出解设,求出未知数后,还需根据问题所求进行进一步的计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2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2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5 解决问题(2)(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2 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3 逐层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金木水火土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第6单元).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 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3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5 解决问题(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3 乘加、乘减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6 解决问题(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