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师精讲班讲义-场地与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与详.doc
10页二级注册建筑师作图考试包括两门课:一是场地与建筑设计(6小时),二是建筑构造与详图(3.5小时) 第一章 建筑设计基础理论考试大纲总体要求为:应试者应具有建筑学领域有关学课理论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具有中小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实践能力熟悉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掌握低、多层住宅、宿舍及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的环境关系、功能分区、流线组织、空间组合、内外交通、朝向、采光、日照、通风、热工、防火、节能、抗震、结构选型及其他设计要点,以及建筑指标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并具有设计构思和实践能力能对试题作出符合要求及有关法律、规范规定的解答本章内容是按照考试大纲“建筑设计(知识)”的第一、第四两部分的要求编写的第一部分包括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构图原理,住宅设计原理、规范及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等级划分及各阶段设计深度要求以及建筑设计新概念等小节第二部分包括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各类型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和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小节本章涉及的教科书均采用最新版本,规范、标准均按照现行的版本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各种类型公共建筑的设计都立足于处理好功能要求、艺术形象和技术条件这三者的关系。
其中,物质功能和审美要求的满足是设计的目的,而技术条件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功能是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建筑功能涉及到建筑的空间构成、功能分区、人流组织与疏散以及空间的量度、形状和物理环境(量、形、质)等问题其中空间组织是问题的关键,空间组织是靠合理的动线(人流、物流、货流、设备流)来保证的一、公共建筑的单一空间设计功能是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所以功能对于单一空间的量、形、质就有相关的规定性:量——合适的大小(面积)、容量(体积);形——合理的形状质——反映空间品质的采光、通风、日照等条件一个空间要有合适的量、形,在此基础上要有合理的门窗设计,包括位置、数量、形状、开启方式、高度等,门窗设计是决定空间品质的基本因素,同样是建筑功能问题的重要方面,应在设计中综合考虑,统筹解决二、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三大部分设计中应首先抓住这三大部分的关系进行排列和组合,逐一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以求得功能关系的合理与完善在这三部分的构成关系中,交通联系空间的配置往往起关键作用1.主要空间(主要使用部分)所占的面积比较大者;面宽较长;高度较高;体量较大;造型特异。
2.次要空间(次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相对于主空间,在面积大小、高度、面宽、长短、体量及造型方面逊于主空间3.交通联系空间在空间特质上属于联系、协调、服务等地位的空间设计中应首先进行逻辑分析,把所有的构成空间进行概括总结,确定主要空间、次要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根据活动行为的展开抓住交通联系空间这一根本,主要空间、次要空间就成了随后的一系列排列和组合,在进行组合过程中逐一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以求得功能关系的合理与完善正是由于交通联系空间的形式灵活多变,才出现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也反映了建筑师的设计个性和思想,交通联系空间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未来使用的高效和管理的灵活,也就成了建筑方案的关键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1.水平交通空间应直截了当,防曲折多变,与各部分空间有密切联系,宜有较好的采光和照明例如走道注意当走道兼其他功能时,应注意功能的叠加,如医院门诊部的过道,可兼供候诊之用某些展览陈列性质建筑的过道,观众可边看边走走道的宽度是由基本使用功能和防火疏散决定的2,垂直交通空间位置与数量依功能需要和消防要求而定,应靠近交通枢纽,布置均匀并有主次,与使用人流数量相适应。
主要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四种主要方式1)楼梯楼梯是公共建筑中常用的垂直交通联系手段楼梯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功能要求和防火规定,安排在各层的过厅、门厅等交通枢纽或靠近交通枢纽的部位楼梯可分为如下几种:1) 直炮楼梯;双跑楼梯;2) 三跑楼梯;旋转楼梯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需设置两部楼梯(出规范有特殊要求)旋转楼梯不能作为疏散楼梯2)电梯当公共建筑层数较多或某些建筑虽然层数不多但因有特殊需要(如医院),除布置一般楼梯外,还应布置电梯以解决垂直交通问题3)自动扶梯自动扶梯因具备连续不断地乘载大量人流性能,因而适用于具有这种人流特点的大型公共建筑,如大型商场等自动扶梯在建筑中可以单独布置成为上行或下行的,也可布置成为上下行并列的一般自动扶梯的坡度较为平缓,通常300左右4)坡道有的公共建筑常用坡道解决垂直交通问题,常应用在交通类建筑和医疗类建筑中坡道的坡度一般为8%~15%,人流比较集中的需要平缓一些,常为10%~12%此外,坡道设计还要考虑防滑设计,因为坡道所占面积通常为楼梯4倍,一般室内较少采用3.交通枢纽空间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考虑到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渡以及与过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需要安排门厅、过厅等形式的空间,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过渡的作用。
门厅出入口部分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使用方面的要求,二是空间处理方面的要求公共建筑是由无数个体空间构成的,这些空间经过设计应使用方便空间得体、结构合理、装修适当,经济有效完善的使用功能和高品位的空间意境的创造是公共建筑设计的宗旨三、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任何建筑物是由若干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组成的,功能分区意味着对这些不同的使用空间的整合与概括,功能分区的概念是,将空间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功能分区的原则是: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按主、次,内、外,闹、静关系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同时还要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安排位置空间组合、划分时要以主要空间为核心,次要空间的安排要有利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对外联系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内部使用的空间要相对隐蔽;空间的联系与隔离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恰当处理四、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公共建筑中,常可按其空间的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及交通联系部分的不同组合方式:大体归纳为五种基本类型1.以通道等交通空间联系使用空间的组合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明确分开,这样就可以保证各使用空间的安静和不受干扰 2.以套穿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序列的组合这种空间多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适用于博物馆、展览馆、商业中心等。
包括串联、放射、串联兼走道、放射兼串联、综合性的组合形式3.以大型空间作为主体穿插辅助空间的组合这类建筑通常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作为活动的中心,而在大空间的周围,布置附属的空间,并且它们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这种类型的建筑常见的为:体育馆、影剧院、车站、空港、大型综合展馆、大型商场4.综合性的空间组合某些公共建筑因功能比较复杂,不可能只运用某一种单一空间组合形式来解决问题 时,常常采用多种空间组合形式,一般称为综合式的布局方式五、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人流疏散分正常与紧急两种情况;正常疏散又可分为连续的(如商店)、集中的(如剧场)和兼有的(如展览馆)而紧急疏散都是集中的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要求通畅,要考虑枢纽处的缓冲地带的设置,必要时可适当分散,以防过度的拥挤连续性的活动宜将出口与人口分开设置要按防火规范充分考虑疏散时间,计算通行能力六、公共建筑的技术问题建筑空间和体形的构成要以一定的工程技术条件作为手段建筑的空间要求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选择技术形式时要满足功能要求,符合经济原则一)公共建筑与结构技术公共建筑常用的三种结构形式:墙承重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1.墙承重结构常为砖砌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梁板跨度不大,承重墙平面呈矩形网格布置,适用于房间不大,层数不多的建筑(如学校、办公楼、医院)。
结构特点:内墙和外墙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和支撑上部结构重量的双重作用其承重墙要尽量均匀、交圈,上下层对齐,洞口大小有限,墙体高厚比要合理,大房间在上,小房间在下2.框架结构承重与非承重构件分工明确,空间处理灵活,适用于高层或空间组合复杂的建筑3.空间结构(大跨度结构)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提供中间无柱的巨大空间,满足特殊的使用要求经常使用的有拱形、空间网架、悬索结构、空间薄壁、充气薄膜等实例:法国巴黎工业展览馆、意大利罗马奥运会体育馆现代大跨度结构与古代的拱或穹隆相比具有极大优越性,主要表现如下:(1) 跨度大;(2) 矢高小;(3) 厚度薄,自重轻;(4) 平面形式多样 (二)公共建筑与设备公共建筑中的建筑设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以及电器照明等 考虑要点: 恰当安排设备用房,解决好建筑、结构与设备上的各种矛盾,注意减噪、防火、隔 热结合设备课程,了解采暖、空调、照明各种系统的选型原则和适用范围 1.采暖系统常用的有热水采暖系统与蒸汽采暖系统两种热水采暖系统,散热器的表面温度不甚 高,因此给人以舒适感再加之热水的热惰性大,冷却又较慢,室温容易保持均匀稳定, 没有暴热暴冷的现象所以这种采暖方式适用于医院、幼儿园或旅馆等类公共建筑。
蒸汽 采暖系统,散热器的表面温度比热水系统为高,有热得快,冷却也快的特点,常适用于短 时间采暖或间歇性采暖的公共建筑,如学校,影剧院、会堂等近年来,我国采暖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新的采暖方式有地板辐射采暖、带形辐射板 采暖以及热风器采暖等2.空调系统在现代公共建筑中,常要求装设空调设备,以便调整室内温度、湿度、风速与洁净 度,从而可以保证室内有良好的空气环境和适宜的温度空调系统常用的有如下三种方式: 集中式空调系统:这种空调系统具有服务面大、设备固定、机房集中、管理方便以及 风速较低和容易消除噪声等优点但是,这种系统也存在着不少弱点,如:空调机房大、 风道比较粗等,尤其需要较高的层高,这一点对高层建筑甚为不利且在同一系统中,不 能完全满足各个空调房间的局部要求,即风量不易调整使用,致使运行费用过大基于这 些缺点的存在,不适用于风量小、服务面复杂、建筑空间分割较小的公共建筑,如宾馆之 类的公共建筑常适用于风量大而集中的大空间公共建筑,如剧院、体育馆等为了克服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缺点,对于某些大型公共建筑来说,往往采取分成几个空调系统进行运 转如高层公寓或其他高层公共建筑,可以分层设置系统;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可以分成 几个区域设置分段系统等。
风机盘管系统:是由风机和盘管组合而成的空调设备,也称风机一盘管机组它的优 点是:各个单独空间可自行调整室温,不用时也可局部关闭风机等因此适用于空间组成 复杂、灵活调节室温的公共建筑,例如高级宾馆、精密试验室等盘管风机的形式,主要 有立式和卧式两种通常将立式风机明装在窗台下面,而卧式风机可暗装在靠近房间走廊 的吊顶内3.给排水系统自室外给水管网取水,靠水压的作用经配水管网以各种方式将水分配给室内各用水点,要求有水压、水质、水量的保证室内给水系统按用途可分: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生产给水管道和消防给水管道将室内各种设备排出的污水分别汇集起来,直接或经过局部处理后排入室内污水管道就构成了建筑的排水系统4.电气系统为满足生活或工作用电而安装的与建筑物本体结合在一起的各类电器设备构成建筑的电气系统主要有电器配电系统、动力设备系统、照明系统、防雷和接地装置、弱电系统七、公共建筑与经济公共建筑的经济问题,涉及的范围是多方面的,如总体规划、单体设计、施工方法及 维修管理等应当把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