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单元综合测试卷》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锦晨****资源
  • 文档编号:209371329
  • 上传时间:2021-11-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0.6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 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m、12.35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45 cm B.12.34 cmC.12.35 cm D.12.36 cm2. 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 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 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C.小车的运动时间是 8t D.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3. 用下列物理量描述火车上行人的运动情况时,与参照物选择无关的是( )A.时间 B.速度C.位置 D.路程94. 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

      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 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 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5. 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 0.5 s, 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 0.5 s 刹车在限速为 110 km/h 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A.3 m B.7 m C.15 m D.25 m6. 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 两同学在 t=10 min 时相遇B.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 4 倍C.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 1.5 倍D. 整个过程甲的路程是乙的 4 倍7. 一个骑车者与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从图线中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是 ( )A. 他们同时出发B. 骑车者用 8 s 时间通过了 80 m 路程C. 跑步者的速度是 8 m/sD. 骑车者的速度是 8 m/s8. 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 20~30 s 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 0~40 s 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9. 某同学对一木板的长度测量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 14.51 dm、14.52 dm、14.53 dm、14.98 dm,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此木板长度的真实值最接近 dm10. 指出如图所示测量中的错误11.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图象如图所示12 s 时甲、乙两车相距 m,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2. 行驶中的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 km/h;按此速度匀速行驶 360 km,所需时间为 13. 小华乘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 的如图所示的s-t图象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动情况,由图象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 m/s,它在 30 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m三、实验探究题(16 分)14. 小丽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她的实验步骤如下:A. 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 l1B. 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 l2C. 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 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 dD. 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 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 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还缺少的步骤 F 是 。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四、计算题(18 分)15.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轿车到达 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 10 h 15 min;当轿车到达 B地时,钟表显示为 10 h 45 min求:(1)轿车从 A地到 B地用多长时间? (2)轿车从 A地到 B地的速度;(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 B地到南宁需要多长时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 由题中提供的数据可知,12.75 cm 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所以 12.75 cm 是错误数据,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取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应记为12.34cm+12.36cm+12.35cml= 3 =12.35 cm,故选 C2.B 由题可知,纸带上任意相邻两个“滴痕”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象中纸带上“滴痕”的轨迹可以发现,每个时间间隔(相同的时间)内小车的路程越来越小,所以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所以小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8 个“滴痕”间有 7 个时间间隔,所以小车运动的时间为 7t。

      故选 B3.A4.C 由于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先看到乙车的车头,后看到车尾,可能甲静止,乙向前运动,因此 A 正确;也可能甲、乙同向运动,乙车快,因此 B 正确;也可能甲倒车,乙静止,因此 D 正确;如果两车都倒车, 应该是甲车运动的速度快,故选 C5.C v=110 km/h≈30.6 m/s,行车距离约可以减少 s=vt=30.6 m/s0.5 s≈15 m6.A 由题中图象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 10 min 时两同学相遇,故A 正确;甲同学�10 min 经过的路程为 3 km,相遇前甲的速度是 v甲= 甲=3km =0.3 km/min;乙同学 10 min 经过的路程 � 10min�为 1 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 v乙= 乙=1km =0.1 km/min,v甲=3v乙,故 B 错误;由题中图象可知,相遇后乙 � 10min� v= = 15 min-10 min=5 min 经过的路程为 1 km,速度 乙 乙 1km =0.2 km/min,v乙=2v乙,故C 错误;整� 5min乙个过程甲走的路程共为 4 km,乙走过的路程共为 2 km,所以整个过程甲的路程是乙的 2 倍,故D 错误。

      7.C 跑步者比骑车者早出发了 2 s,选项A 不符合题意;骑车者用 6 s 时间通过了 80 m 路程,选B � 80� 80项 不符合题意;跑步者的速度 v== m/s=8 m/s,骑车者的速度 v== m/s≈13.3 m/s,选项 C 符合� 10 � 6题意,选项 D 不符合题意8.D 由图示可知,甲车在每个 10 s 内的路程分别是 300 m、300 m、300 m、300 m,由此可知,在 相等时间内,甲车的路程相等,故甲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每个 10 s 内的路程分别是 200 m、250 m、300 m、450 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越来越大,故乙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故A 错误;在 30~40 s 内,甲车的路程小于乙车的路程,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 v �比乙车的小,故 B 错误;在 20~30 s 的时间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 300 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 v= 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 C 错误;在 0~40 s 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 1 200 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平均速度相等,故 正确。

      v= D�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9. 解析 由物体长度记录数据 14.51 dm,可以知道测量结果精确到厘米,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cm测量结果中错误的数据不能参加平均值的计算,此题中的 14.98 dm 和其他三个数据差距较大,明显是错误的,计算平均值时应去掉,另外计算结果的位数要与测量结果的位数相同(分度值相同),即�1+�2+�3 14.51dm+14.52 dm+14.53 dml= 3 =3 =14.52 dm答 案 1 cm 14.5210. 解析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六会,即“会认”“会选”“ 会放”“会看”“会读”“会记”答案 (1)物体边缘没有与零刻度线对齐 (2)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3)被测物体没有与刻度尺刻度线紧贴 (4)刻度尺没有放正,与被测物体边缘不平行11. 解析 由题图可知当 t=12 s 时,甲车走了 8 m,乙车走了 24 m,因为甲车、乙车反向运动,所以, 此时甲车和乙车相距 32 m;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答案 32 运动可知,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12. 解析 根据题图可以看出此时汽车的速度 v=72 km/h;根据公式 v �360 km� 360km所用的时间是 t== =5 h。

      � 72km/h答案 72 5 h13. 解析 游船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发生变化,以游船为参照物,两岸建筑物是运动的;由图象知,40 s 内游船通过的路程是 40 m,所以其速度为 1 m/s;30 s 通过的路程 s=vt=1 m/s30 s=30 m 由图象得,当时间是 30 s 时,对应的路程是 30 m答 案 运动 1 30三、实验探究题(16 分)14. 解析 细铜丝的直径用一般刻度尺无法测出,应该采用特殊的方法即积短为长、测多算少的方法2=�答案 (1)A C 算出细铜丝的直径为 d �(2)DBEF四、计算题(18 分)15. 解析 (1)轿车从 A地到 B地所用时间Δt=30 min=0.5 h;(2)轿车从 A地到 B地的路程 s=120km-70 km=50 km,故速度� 50kmv===100 km/h� 0.5h;( )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 B地到南宁所用3� 70km时间 t= = =0.7 h� 100km/h答 案 (1)0.5 h (2)100 km/h (3)0.7 h。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