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音乐《非洲音乐之旅》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pdf
13页非洲音乐之旅 适用年级 八年级 所需时间 两课时 每周一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的内容以南部黑人音乐为主,选择了有代表性乐器演奏的器乐曲和各地域民族的民间歌曲 各部分作品均比较短小, 特点突出,适应学生的兴 趣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主动感知、感受、体验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回味自己的日常演唱方式和情绪表达 2.了解非洲大陆的人文风情 3.掌握民族音乐的赏析技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大家眼中的非洲非故人情 3. 研究民族音乐的一般特点和刻画技巧过程中,掌握音乐鉴赏的一般方法 4.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以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民族音乐的情感世界,认同民族音乐的特殊格魅力,增强民族使命感 3.领略异域音乐特殊的美学价值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八年级音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1.总目标: 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主动感知、感受、体验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2.阶段目标(八年级) (一)聆听、模唱《尼罗河畔的歌声》 、 《咿呀呀欧雷欧》探究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歌鲜明的节奏和民族风格 (二)感知马林巴的音色、非洲鼓乐的节奏特点,积极参与评辩和即兴表演等实践活动 (三)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爱好,有独立的人格意识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非洲的风土人情是怎样的? 2.歌曲《尼罗河畔的歌声》让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3.非洲的舞蹈给你以怎样的感受? 4.如何让人们认识民族音乐? 专题划分 专题 1:学习歌曲《尼罗河畔的歌声》 (1 课时) 专题 2: 学习一段简单的非洲舞蹈 (1 课时) 专题一 走近《尼罗河畔的歌声》 所需课时 一课时 每周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 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能聆听与体验非洲的音乐,理解北非与南非音乐风格的差异,感受南非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2.结合图片聆听音乐,记住那些极有特色的民间乐器的音色;了解感受非洲音乐的复合节奏的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归纳、总结非洲民间音乐的特点, 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 培养多元文化价值。
专题问题设计 1、 非洲音乐代表性的乐器、舞蹈、歌曲有哪些? 2、 非洲音乐的特点是什么?如特殊类型的音阶、自然多声倾向、特殊的跨节奏等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八年级音乐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它 介绍非洲地理的范文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 3 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 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步骤: 课前播放玛丽亚巴洛斯演唱的现代流行歌曲 (玛丽亚巴洛斯(Maria de Barros)出生于塞内加尔, 让我们欣赏邀请您了解这个独特的佛得角音乐世界 ) 一.导入: 1.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来自于塞内加尔的歌手玛丽亚巴洛斯的歌曲,上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了解神秘而美妙的非洲音乐。
再欣赏玛丽亚巴洛斯演唱的现代流行歌曲片段, 感受玛丽亚巴洛斯那忧郁却甜美的嗓音与豁达开朗的节奏,融入了 RAP 等 今天,我们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请课代表上台记分,每一个小组成员只要答对问题,就加 2 分,不对不扣分 二.非洲民歌的特点及非洲音乐的界定 1.欣赏《尼罗河畔的歌声》 2.欣赏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民歌《咿呀呀欧雷欧》 3.从旋律、节奏、演唱等方面对比歌曲的风格差异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可以演唱感受“忘掉你的忧愁和悲伤,唱起美好的希望 ” 一句, “希望” 的希典型的一字多音, 迂回而婉转;演唱歌曲《咿呀呀欧雷欧》第一句,感受粗犷直白的演唱 (演唱感受) 结论: 《尼罗河畔的歌声》旋律优美,婉转而迂回,节奏热情欢快,具有较浓郁的埃及风格 《咿呀呀欧雷欧》歌曲情绪更加热烈、多重复,乐句短小,音域比较窄,粗犷而具有野性这些是非洲黑人音乐的特征之一 观看非洲地图,非洲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无疑是指整个非洲大陆,但是大陆被广袤的撒哈拉沙漠隔成南北两面, 因此南北非洲的音乐风格差异是很大的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地区与西亚接壤,阿拉伯人在公元七世纪统治过古埃及,所以它的音乐接近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
4.再欣赏四首音乐片段,感受两种音乐的不同风格 片段一:南部非洲歌手的演唱 片段二:埃及舞蹈的伴奏音乐,具有阿拉伯音乐风格; 片段三:是一段黑非洲自然多声部的歌曲; 片段四:埃及民歌《我的故乡》 5.非洲音乐的界定 一个地区的音乐文化受到本地区的历史、地理、语言、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音乐才是我们所指的非洲音乐,即:通常说的“黑非洲音乐” 今天,我们就主要来了解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黑非洲的音乐 三.讨论黑非洲音乐的功能: 观看三段视频,请同学猜一猜是非洲的什么民俗活动,从中感受到非洲音乐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 (1)新船下海 (2)驱邪治病 (3)欢乐土豆舞 非洲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音乐的娱乐功能与社会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音乐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直接、紧密的联系,音乐几乎伴随着人们所有的活动,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非洲黑人的音乐活动多数是随着日常生活进行的,许多劳动往往有音乐相伴随,音乐在许多仪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总之,在非洲,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它既注重艺术性,又强调社会性、政治性和宗教性;它既可纯粹用于娱乐,又可以成为传递信息的手段,而且还是部落成员表达共同感情和意志的重要渠道;它既可以颂神,又可赞美人,还可以用来驱魔祛病。
四.非洲乐器 (一) .非洲旋律性乐器介绍 看图片听音乐辨别乐器:引导学生听音乐后,学会想象乐器的构造,演奏方法,辨别乐器的质地 马林巴琴介绍: (1)欣赏片段一:坦桑尼亚乐曲《门库尔雅》 ,答案图片 D 马林巴 演奏方法是打击,木质的 (2)马林巴琴介绍:马林巴是流行于非洲的木琴的总称,是非洲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以长短不同的木块作为发声体,能发出不同的音高,是用作演奏乐曲旋律的乐器为了使木琴能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在木片下会加上一些葫芦,作为共鸣箱的用途 (3)欣赏一段马林巴演奏的视频,非洲人是挂在胸前演奏 (二) .非洲节奏性乐器介绍 1.非洲鼓介绍: (1)观看一段视频《非洲都市音乐》感受高度发达的节奏虽然已经使用了现代电声乐器,但是鼓仍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乐器,是别的乐器无法代替的 (2)各种非洲鼓的简介: 黑非洲的鼓乐最有特色在东非和南非,鼓是王权、神权或氏族的象征,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使用非洲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无论是制鼓的材料、形状和演奏技巧都是独特的在非洲存在几十种基本鼓型和数百种鼓的变形鼓,大如水缸或小如茶杯。
鼓身的形状既有陀螺形、圆锥形、台柱形、正方形的,还有各种飞禽走兽形的, 甚至还有人形的 有的鼓身上还画上各种几何图形, 雕刻花草、人兽,突出了黑人文化的特色 观看一段视频《约柜》 (3)会说话的鼓——传讯鼓: (1)介绍:鼓的功能和用途在非洲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即所谓“会说话的鼓” 鼓声的节奏及高低抑扬,完全根据语言而来 说话鼓是皮膜类敲击乐器,形状像个沙漏鼓面蒙上皮革,并用一些绳子连接着鼓的两端 演奏的时候, 把鼓用手臂夹在腰间的位置,用一根弯曲的棒子敲打鼓面 演奏者可以利用手肘夹紧或放松来改变鼓绳的拉力,鼓皮便会因张力的不同而发出不同的声音非洲人以此来代表不同的语言,以此传达讯息 (4)木头鼓 (1)听音乐 (2)介绍木头鼓或叫“非洲木鱼” ,用一整片木头,在两端各挖一个穿透木体的长方洞而成由于两个洞的洞壁厚度不相同,所以敲在两边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木头鼓除了用来演奏音乐外,也主要用来传递讯息和示警等 2.其它打击乐器介绍 (1)阿戈戈:有一个弯曲的把手,把两个铁铃焊在一起,分别叫“雄铃”和“雌铃” ,声音一高一低。
听音色,虽然只有两个音,但是节奏不同,力度、速度不同,丰富了 (2)卡巴沙:在干的葫芦上套上一个用绳和种子织成的网,在摇晃时会发出声音 演奏的时候手持着较小的一端在大腿或手掌上轻轻地拍就可以了 展示自制沙锤,让学生自己感受 (3)听音乐思考题: 听四个音乐片段,辨别演奏乐器,感受节奏特点 片段一:阿戈戈 片段二:阿戈戈与卡巴沙 片段三: 阿戈戈与传讯鼓 片段四: 阿戈戈、卡巴沙与传讯鼓 五.了解感受复合节奏 1.听三个音乐片段,请你能辨别哪首乐曲是非洲的舞蹈音乐 片段一:探戈舞曲;片段二:圆舞曲;片段三:非洲舞蹈音乐 2.介绍复合节奏 (1)复合节奏:几种不同的节奏句式同时出现称为复合节奏,节奏上呈现出多线条特点 复合节奏是非洲音乐和全球范围内非洲人音乐的一种特征不管音色相近还是音色不同,节奏总是不同的,这是复合节奏的一个重要特点 (2)欣赏非洲加纳的阿克拉大学盖邮戳的声音,感受复合节奏 (3)我们也来试一试复合节奏 第一组: ×× × ×× × 第二组: × ×× × ×× A.分组练习: 第一组:第一、三拍拍手,第二、四拍拍桌子; 第二组:第一、三拍拍桌子,第二、四拍拍手; 请一两个学生上台演奏自制沙锤。
B.全班合奏:各组派一名代表站在前面指挥,老师自由打击非洲鼓 C.全班为歌曲《咿呀呀欧雷欧》配乐合奏: 注意歌曲三个四拍后是一个五拍, 所以在演奏第四个四拍后要停一拍 五.讨论与思考: 1.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非洲音乐主要特点是高度发达的节奏,音域狭窄,乐句短小,多重复,有一种原始的、野性的粗犷和热烈 黑人生来拥有强劲的音乐细胞和舞蹈天才, 非洲民歌雄浑、 粗犷、明朗而疯狂非洲以敲击乐器为主,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 鼓正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及表达音乐语言的一种最重要乐器,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 2.结合上两节课的内容,请你说说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舞曲、爵士乐、摇滚、RAP、蓝调—我们所熟悉的现代音乐流派大都含有非洲的基因从中可以轻易地辨别出来自那片被称为‘人类摇篮’ 的大陆的影响 正如一个黑人演员曾经说过的 “你们演奏音乐,而我们就是音乐 ” 六.课堂小结,公布竞赛结果 评价要点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动情 2.书面语描写生动、真实;对于人生的孤独现象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3. 能够乐曲中提炼作家的情感信息; 获得积极的人生借鉴 4. 个人在课堂研讨中能够积极参与, 质疑大胆, 分析深刻 专题二 学习一段简单的非洲舞蹈 所需课时 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 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播放一段非洲舞蹈视频,教师讲解分解动作,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专题问题设计 体验民间艺术给人带来的震撼效果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舞蹈视频 常规资源 八年级音乐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 3 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 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通过视频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一段非洲舞蹈 评价要课堂分小组进行展示 点 评价方法:自评、互评、组评、师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