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克服幼儿睡前的焦虑心理.doc
2页浅谈“如何克服幼儿睡前的焦虑心理”山东省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 徐丽娜案例背景:墨墨是幼儿园托班的新生由于妈妈工作繁忙无法照顾的原因,墨墨基本上都跟着外婆,过分的溺爱、依恋,造成墨墨独特的性格案例描述:哎,墨墨小朋友又没有睡着,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每天来到幼儿园,墨墨表现的不哭也不闹,但一到午睡时,他就紧皱眉头,老师问他原因,他就嚎啕大哭,哭声如雷声,惊天动地,手舞足蹈、又拳打脚踢搞得老师手足无措,只能带他到教室外散步,他总是马上安然无恙地笑了我总提醒他好多次,试图让他能够睡着,避免午后疲劳,可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和家长也反映过,可是家长的态度是:他不想睡就不要勉强他睡,只要不影响其他的幼儿第二天,我想也许可以照着家长的意思试试,于是,今天我走到墨墨小朋友的身边,对他说:“墨墨,今天你可以不睡,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你不能影响别人,可以吗?”他兴奋的告诉我:“好的,谢谢老师 ”他送给了我灿烂的微笑,我同样也回应了他以后的几天,墨墨小朋友都会主动的告诉我:“老师,我不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 ”案例分析:俗话说, “春困秋乏夏打盹儿” ,所谓“打盹儿” ,就是短时间的睡眠,多指午睡。
午睡呢有利于孩子的健康,但午睡对于我班墨墨来说是“不来电”的,我也曾想不顾孩子的想法,逼迫他入睡,但这样的念头很快被打消了,因为我不想因为我的疏忽,造成一个不健康的幼儿经过观察分析,我发现墨墨存在午睡障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心理原因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的父母及亲人、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以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幼儿园和陌生的集体生活这种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心理失去平衡,从而感到焦急、不安、不愉快,产生分离焦虑案例措施:为使幼儿克服午睡障碍,除了家园结合,消除幼儿生理疾病外,针对儿童的心理,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一、开展快乐的游戏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熟悉老师、小朋友、班集体和幼儿园(一)"我的小天地"活动活动目标是使幼儿感到他是幼儿园的小主人,减轻不安感具体做法是:教师亲切地告诉幼儿,幼儿园和家里一样,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水杯,毛巾和座位然后,教师发给幼儿小粘贴,贴在幼儿选中的水杯、毛巾和被子,贴好后把幼儿的日常用品放在那里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他的小天地,提醒幼儿记住自己的标记,不要拿错东西或放错地方。
二)"认识老师"活动活动目标是消除幼儿对老师的陌生感和戒备心,使幼儿喜欢、亲近教师具体做法是:请幼儿看两位老师表演的故事,然后,玩游戏"猜猜我是谁",猜戴××面具和是×老师猜对后,老师和小朋友握握手,摸摸头或拍拍肩三)"结交朋友"活动活动目标是促使幼儿相互认识,培养幼儿共同游戏、友好相处的情感具体做法是:请全体小朋友一起玩“小孩小孩真爱玩的游戏”老师说:“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 xxx(玩具、书包、电子琴、新朋友、好朋友)跑回来 ”通过游戏让幼儿对本班的孩子都熟悉后让幼儿结交自己的好朋友,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二、为幼儿创设和谐、愉快的午睡环境,克服幼儿睡前的焦虑心理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利于幼儿午睡,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进入睡眠状态一)光线要适宜如浅色柔和的光线会使人产生睡意,要适当拉好窗帘,保持卧室适宜的光线二)空气要新鲜睡前一小时打开门窗交换新鲜空气,午睡时可开个小窗三)室内布置要得当这学期我们对环境布置作了调整和更换,图案以景色为主,人物、动物的形象和神态也非常注意如:夜晚的天空,小星星在闪烁着光芒,小动物们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使幼儿在既美好又宁静的环境里,快速入睡四)用愉快的情感来感染幼儿。
放优美、平和的音乐,用音乐舒缓和旋律来感染幼儿,潜移默化地稳定幼儿的情绪五)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渴望大人搂抱,即使长大了,也喜欢靠着成人幼儿午睡时我常常扮演幼儿家长的角色,轻轻拍着爱哭的幼儿入睡,使他们深深地感到,老师喜欢我,老师和妈妈一样好,从而信任、喜欢和亲近老师,产生愉快和情感,哭闹也就随即停止六)用移情的方法来消除幼儿午睡的焦虑幼儿的情感纯洁而真挚,对可爱的小动物很喜爱而且乐于模仿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我在他们的小床上贴上他们喜爱的动物图片,告诉他们这是××小动物的家,请他们扮演小动物睡觉孩子们觉得有趣、好玩,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一会儿便睡着了案例反思:通过近两周的努力,幼儿们终于克服了午睡障碍,哭闹现象也没有了,寝室成了幼儿健康成长的温馨摇篮虽然幼儿每天生理睡眠的时间很长,但是我们还是提倡午睡,因为它对幼儿的发育成长是很有益的但是幼儿的健康状态应该从个人的生理角度来评判,不能一概而论只要孩子身体健康,睡不睡午觉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应该顺其自然强迫午睡反而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问题,对其成长不利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我只要努力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便会得到孩子灿烂的微笑与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