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辩证法考试资料.docx
6页1. 波普的科学发展模式在证伪主义者看来,科学进步就是一个从问题到猜测性假说,再到对它们的批判和最终 证伪、由此再到新问题的过程波普尔把科学的增长过程概括为:(1)科学始于问题;(2)科学家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大胆的猜 测,即理论;(3)各种理论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和批判,并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 较高的新理论;(4)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证伪,又出现新问题……以上四个环节、 循环往复,无止无境可用公式表示为:P-TT—EE-P……这里“P”表示问题,“TT”表示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EE”表示通过批判和检验以清除 错误,P表示新的问题这就是波普尔著名的科学发展“四段式”动态模式波普尔指出,从上述四段式中可以看出,科学最根本的性质就是猜想与反驳,最根本的方法 就是“试错法” ,即尝试与清除错误的方法他认为,科学的试错法要取得应有的成果就必须 做到既要大胆的尝试,又要足够严格的检验大胆尝试,严格检验”的格言正是由此而来的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所谓科学问题是指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产生的问题人们在科学研究中, 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认真思索和分析,从中发现各种矛盾,它是现有人类认识未解决的矛 盾,这种矛盾或疑难,就是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 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否存在 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 标志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使科学认识不 断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问题,科学也就停滞不前了科学革命(库恩)科学范式从一开始就处于众多反常的包围之中,在常规科学时期,它能同化和吸收许多反 常,但并不能吸收所有的反常,当反常日益积累并深入到范式的核心 ,使理论的调整和修补无 济于事,常规科学陷入困境和迷途时,科学进入了一个显著不稳定的时期——科学危机时期在危机时期人们逐渐对范式产生怀疑,对它的坚定信念也开始动摇,正常的研究规则变得 越来越松驰,各种理论百花齐放科学家们一反常规,愿意尝试任何事情,共同体由于失去信念 而分道扬镳有的坚守旧范式,拒绝新范式;有的接受新范式,抛弃旧范式危机给科学家们带 来了分歧和混乱,使他们失去稳定性和方向性,但也给他们带来了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 ;它不 仅是新理论出现的必要的前提条件,而且是新理论涌现的一种前奏;它可以指示更替工具(范 式)的时机已到来。
在百家争鸣过程中,一个有生命力的竞争范式的脱颖而出,标志着科学革命时期的到来 所谓科学革命,实质上就是新旧范式的替换过程或者说科学共同体重新概念化的过程这一 过程对于除去那些顽固不化的反常是必需的科学危机也只有在此时才会结束因为若干特 别有想像力的个人或小组会在这一时期形成一组定律、理论和概念的新组合,可以吸收以前 不适合的经验以及大多数或者全部以前已同化的经验库恩科学发展模式:当科学革命时期新范式战胜并取代旧范式时,科学革命时期业已结 束,新的常规时期开始了在新的常规科学时期,新范式构成了有关科学共同体的信念,科学研 究在新范式引导下继续积累或前进;然后又出现大量新的反常,陷入新的科学危机,引起新的 科学革命;从而实现更新范式的转换,而进入更新的常规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库恩认为,就是 通过以上各个环节的周期性往复不断前进的李约瑟问题: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 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 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 之后的欧洲?解答:1 从文化因素上看,冒险精神利于多元和创新,避险倾向利于稳定和赶超。
中国的儒家、 道家、法家流派的主导思想无不是规避风险、明哲保身2 从经济因素上看,中西方的经济基础不同,导致社会发展进程不同,进而导致中国在 近代落后于西方3 从政治因素上看,中国在宋朝以后,遭受了蒙古人的侵略,经济与科技文化遭 受极大破坏,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稍有恢复,又被满清侵略至 灭亡 在既有的封建社会里,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统治对科技的束缚愈来愈严重中国封 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严重地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封建时代的末期,我 国缺少与外部周边国家的交流,知识很难传递,再加上我们当时国内的交通很不发达,即使 有一部分人在搞一些研究,但总是单兵作战,无法协同对科学的发展起协同的作用4 从哲学角度看,我国古代没有完善的形式逻辑思想,很难产生严密的理论武器中国 古代文明的特征主要是技术发明5 从科学本身角度看,我国古代没有能够对自然数学化,并且只把数学当作一门功利性 的技巧,而并非一门学科来看,没有深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经验发现和积累,更加 不会用数学来对自然进行研究,所以我国古代对于自然的研究只能停留于定性分析,或是凭 空捏造一个理论来符合有机的宇宙观,不能对事物进行定量分析。
现实意义1)从社会经济发展上找原因,认为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封 建自然经济的阻碍,没有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从观念上层建筑找原因,认为儒学文化 对科学的排斥是近代科学末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深层次原因3)从政治上层建筑找原因,认为 明清封建大一统政治体制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兴起4)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进行探讨,认为中国古人重思辨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分离导致近代科学在中国不发达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 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 出人才可见,中国崛起太慢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教育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国家崛起 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教育学中有一种说法,天才和教育也不成之才处于教育之外,教 育培养可造就的社会主体人才,杰出人才冒不出来,还有人才评估、管理与激励等诸多原因 中国教育界广泛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已有数不清的批 评性和建设性的文章,然而,问题始终不见真正得到解决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系统的改革 始终如“老牛爬坡”,导致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
这样的学校和教师 有可能培养出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吗?社会风气差,重钱不重人的风气普遍存在目前中国处于经济的快速上升期,拜金主义 盛行绝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挣的钱多不多、生活档次够不够高而愁,很少有人安心做学 问解决:1 教育改革科学的特征是探索真理和发现事实,知识的发现和技术的发明是科学之实 质,科学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跨越宗教、跨越语言、跨越权威、跨越权利,唯一的标准就 是实事求是的客观精神,如果陷入各种利益、功利、名誉和地位等级和奖励追逐等,就可能 危害人类科学创新精神和客观精神的实质,近代科学的探索精神在20 世纪以来的功利化、 名利化等,然后成为职业化、权利等级化等导致全球的科学社会变迁,这种国际性的变化也 是导致创新能力衰退的原因,唯有建立一种新模式的科学精神和创新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改 变全人类现状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2 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建立“以人为本”民族精神传统讲堂,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 重视创造能力的人本身,还不只是看重人创造的财富,人是本物是末,这样才能真正将创新 人才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转变跟踪国际新科学、新技术的被动为自主创新开拓的主体3.创业园的孵化器建设等。
建立创业园的公用研究开发中心,提供有创新课题与项目的 科学家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实验室平台、资料检索平台等,从而增加创业的成功率,形成 发明家型企业家模式,以制度化或税收政策促使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货真价实的高科技开发项 目中医的科学问题我认为中医并不是科学,众所周知,一套理论是否科学,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判断: 一是有没有一套完整的、符合逻辑的理论体系,二是能否经过实践的验证第一点,我们都知道,自然科学的进步与哲学理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印证的随 着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思潮兴起,再加上传统的辩证法与 逻辑论,反过来极大的促进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在实证的基础上,哈维发现了血液 循环,虎克发现了细胞,巴斯德发现了微生物,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 DNA解剖学、生物 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等各学科相互促进,相互启发,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现代西方医学体系 与之相反,中医的指导理论还停留在古老的朴素辩证法和臆造的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之上,缺 乏合乎逻辑的、实证的科学理论基础,因此不构成科学范式此为原因一第二点,是能否经过实践的验证现代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统计学的进步 科学家通过实验对其理论进行验证,需要做大量的重复工作,直到取得统计学上有意义的数 据,其结论才有说服力。
而中医缺乏的,正是这一点中世纪哲学理论为指导、缺乏现代统 计手段验证的中医体系,恰恰不是科学开方子的中医既不能说明白他治疗的药理,又不能 将其成功经验转嫁到其它病人身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医在很多时候又能够解决许多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说中医 不是科学并不是否定中医的作用相反,作为 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医,对现代我们还是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的结合科学史案例,比较归纳与演绎这两种逻辑研究方法归纳方法是从个别或具体特殊的事物、现象中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 法,逻辑学上叫归纳推理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演绎法时一定会运用创造性的归纳法 (在古希腊时期,人类的经验知识尚未得到广泛的发展,对客观对象的思辨猜测占有重要的 地位;其特点是从少数原则出发,用演绎的方法来说明问题这里的思辨猜测,少数原则的 获得都需要运用创造归纳法另外如氩气的发现,伽利略的单摆实验演绎方法是从一般 原理推导出特殊结论和个别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又叫演绎推理近代科学家笛卡 儿、伽利略、牛顿等人,在科学研究中创造了数学——演绎方法这种方法将自然科学中 的概念、命题等形式化,符号化,再利用数学的推导规则进行各种演绎推理,以获得新知识。
1)归纳法是从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推出一般原理和普遍事物;而演绎则由一般(或普 遍)到个别2)归纳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而演绎则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其结论的正确性取决于前提是 否正确,以及推理形式是否符合逻辑规则3)归纳的结论超出了前提的范围,而演绎结论则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归纳法不局限于前提,运用逻辑推理,以 求普遍适用的理论;演绎法基于假设,运用科学方法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归纳法不局限与 前提进行论证,演绎法必须在前提中运用已有理论提出假设,假设即为结果的范围我认为 学者在做研究的时候,部分人使用归纳法,部分人使用演绎法,先通过归纳法推导理论,再 使用演绎法利用这些已经推导的理论形成假设,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从而得到理论支持的 证据,因此这两种方法具有互补的作用从科学发展模式的角度,比较库恩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与库恩的科学发展的范式论模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 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科学发展的起点不同波普尔科学发展的起点是“问题”他认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并 把问题分为①实际问题,即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明的问题,②疑难问题,即用现有的理论解决 不了的问题。
在库恩的视角中,“范式”则成为了科学发展的起点,有了范式指导下的解决疑 难活动,科学才开始发展2. 科学进步的标准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