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经典例题解析.doc
8页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经典例题解析 例1:图所示为在直线上运动的汽车图线,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 A.汽车在4小时内的位移为120千米 B.汽车在第2小时至第5小时的平均速度为-40千米/小时 C.汽车在第1小时末的的瞬时速度为60千米/小时 D.汽车在第5小时末回到原出发点,其瞬时速度为-120千米/小时 E.汽车在开始运动后10小时内的平均速率为48千米/小时,平均速率为零 F.汽车在第4.5小时末的位置距出发点60千米 解析:A.车由原点出发,4小时末到达120千米处,故位移为120千米,可见A是正确的 B.车在2~5小时内的平均速度(km/h)(负号表示与出发时的速度反向),可见B是正确的 C.车在0~2小时内是做匀速运动,故其在1小时末的速度等于在0~2小时内的平均速度(km/h),可见C是正确的 D.车在4~5小时内也是做匀速运动,故在5小时末的速度(km/h),可见D正确 E.车在10小时内所走路径为120+120+120+120 = 480(km)位移为0,故平均速率为(km/h),平均速度为零,可见E是正确的 F.理由同D,如图 所以(km)可见F是正确的。
答案:A、B、C、D、E、F均正确 例2: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图线,则 (1)0~20秒物体的位移为 ,所行的路程为 (2)0~20秒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平均速度为 (3)2秒末的加速度为 (4)2秒末的速度为 (5)在第 秒末,物体开始转向运动 (6)绘出0~10秒末的图线及图线 解析:(1)0~10秒末图线下的梯形面积为,10~20秒末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三角形面积为,故0~20秒物体通过的路程为(m),所通过的位移为140-75=65m (2)0~20秒物体的平均速率为215/20=10.75(m/s),平均速度为65/20=3.25(m/s) (3)0~4秒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图线的斜率,为(m/s2) (4)由图可知,2秒末的物体的即时速度为10 m/s (5)10秒末物体速度减为零,开始转向6)0~4秒末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图线的斜率为m/s2,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速度图线下的三角形面积,故为40m 4~8秒末,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位移大小等于速度图线下的正方形面积,故m 8~10秒末,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图线的斜率,故m/s2,位移为m。
根据以上数据,可绘出图线及图线,如图所示 例3:如图所示,图为自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的火箭的图线 (1)若的面积等于的面积,这表示什么意义? (2)火箭燃烧期内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3)火箭燃烧完毕瞬间的高度是多少? (4)火箭燃烧完毕后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5)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解:(1)图线时间轴之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的面积与面积相等表示上升与下降的距离相等,火箭总位置为零 (2)K点所对应的时间为火箭燃烧完毕的瞬间,直线JK为燃烧期内的速度图线,其斜率表示燃烧期内加速度的大小,故(米/秒2) (3)(米) (4)(米/秒2) (5)L点所对应的时间表示火箭到达最高点的时刻,最大高度与的面积大小相等,故(米) 例4:火车匀加速直线前进,前端通过A点的时速度为,末端通过A点时速度为,则火车中点通过A点时速度为 A. B. C. D. 解:设火车长为L,通过A点时的速度为,加速度为由任一时刻火车上各点速度相等,根据匀加速运动规律可得: ① ② 由①②两式联立解得答案:本题答案应是C 例5:甲车以10米/秒,乙车以4米/秒的速率在同一直车道中同向前进,若甲车驾驶员在乙车后方距离d处发现乙车,立即踩刹车使其车获得-2米/秒2的加速度,为使两车不致相撞,d的值至少应为多少? A.3米 B.9米 C.16米 D.20米 解析:甲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设经时间t二车速度相等且未相撞,则以后永不会相撞。
由匀减速运动规律可知:Vt=V0-a t, 解得秒在此时间内甲车前进的距离(米),乙车前进的距离为(米) 可见(米)即不会相撞 答案:本题答案应是B 例6:火车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起动,由甲站出发随后再以加速度运动而停止于乙站设甲、乙两站间的距离为,则:(1)由甲站到乙站共经历多少时间?(2)全程的平均速率为多少?(3)车速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是多少? 解析:设运动最大速度为图形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即由 ① 图的面积表示位移,即 ② 由①、②得 (1)经历时间 (2)平均速率(3)最大速率 例7:气球以1.25米/秒2的加速度竖直上升,离地30秒后,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问经几秒钟物体到达地面? A.7秒 B.8秒 C.12秒 D.15秒 解析:先求30秒后气球的速度及高度:(米/秒)(米) 物体刚掉下时,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为37.5米/秒,由可得: 解上式得秒 答案:本题答案应是D 例8:下列所描述的运动的中,可能的有: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解析:,尽管很小,只要足够大,可以很大,则A正确当与同方向时,质点做加速运动,尽管逐渐减小,但与还是同方向,所以还要增大,致使减小到零为止,则D项正确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一定相同,所以B项错了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的快,加速度一定大,所以C项错了 答案:A、D 例9: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但是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20米/秒,乙车在甲车行驶至距离出发地200米处时开始以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米/秒2追甲求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解法一:两车相遇前距离最大时两车速度必然相等,则运动时间为:(秒) ∴ 解法二:两车间距离与时间有关,其关系式为 可见,有最大值: (米) 解析:该题中两汽车运动,乙车追甲车,开始乙车初速度为零,做加速运动,甲车在前以恒定速度做匀速运动,在开始一段时间里,甲车速度较乙车速度大,不难想到,只要乙车速度小于甲车速度,两车间距离必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反之,如乙车速度在某时刻开始较甲车速度大,则两车间距离随时间延长而变小显然当两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大 可见,在追赶过程中,速度相等是一个转折点,要熟记这一条件。
在诸多的物理问题中存在“隐蔽条件”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般是根据物理过程确定该题中“隐蔽条件”就是当两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大解析后,问题就迎刃而解 例10:甲、乙两车,从同一处,同时开始作同向直线运动已知甲车以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以初速度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试分析: 1、当乙车的速度多大时,乙车落后于甲车的距离为最大?根据什么进行判断?落后的最大距离是多大? 2、当乙车的速度多大时,乙车追上甲车?根据什么判断?需要多长时间? 解:当时,乙车落后于甲车的距离为最大 乙车达到速度所需时间为 故此时两车相距为 两车同时,以同一处开始运动,经一段时间,再次相遇,它们的运动路程、运动时间都相同,那么,它们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甲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为,乙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为: 由此可知,必须有,即,此时乙车追上甲车 乙车达到速度所需时间为 解析:根据运动相对性,当时,乙车相对甲车后退,故两车相距越来越大;当时,乙车相对甲车前进,故两车相距越来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