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目标教材策略.doc
3页新目标教材策略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课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重心的转移——由教师“教什么”到学生“学到了什么”;2、视野的拓展——由科目的知识与有计划的活动到“习得的全部经验”;3、评价的调整——由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与结果”;4、构成的扩充——由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在这次的课程改革中,还特别强调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1、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2、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一套能体现这些理念的教材Go For It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的系列教材之一,这套教材是在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最新出版的教材Go For It的基础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改编而成的它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在修改过程中,又根据国家***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原书的结构与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增加了复习单元、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并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份和语篇输入,它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以人为本。
这套教材具有如下特点:1、内容真实自然,富有时代气息;2、注重学科整合,拓宽文化知识;3、转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4、知识结构有序,编排更加合理;5、加大语言输入,注重实际运用;6、转变评价方式,推进评价改革;教材结构分析:Go For It在体系上以话题为主线,辅以语法:改变了以前以语法作为教材编排体系的主线的状况Go For It的每个单元都列出了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Section A、Section B和Self check三个部分 Section A总是开始于一幅很大的图片,图片上方明确写出本单元的话题,图片中呈现谈论话题所需要的主要的语言项目,图片左边配上了关键词汇,而所有关键词汇所表示的物体在图片中都有体现,使学生能够在看到的时候,就能领会其含义,不需解释和翻译紧接着的是循序渐进的练习活动,学生们或独立、或结对、或分小组完成各项活动,而这些活动都以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地练习他们所要掌握的语言在Section A中,也为学生提供了包括本单元语法要点的表格,使学生非常直观的知道本单元的重点及其使用方法Section A的最后一页上通常提供了一个能让全班同学参与的活动,使学生能使用目标语言协力完成一个任务。
Section B是在Section A的基础上进行加深和拓展,它帮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与以前所学的内容进行结合,在不断反复的应用中,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娴淑运用Go For It最新颖的是设计了Self Check(自我检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后完成它帮助学生复习重点词汇和语法项目在最后还配上卡通幽默,其中也使用了本单元学生要掌握的目标语言新课改、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思想,改变了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模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为教学改革拓展了空间1、《标准》上倡导的“任务型教学途径”与其他的教学法怎样融合使用?《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自主地学习,并且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即做中学(Learn by doing)Jane Willis对任务教学法的教学框架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用三步来概括任务型教学法的步骤:任务前(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任务后(Post-task)。
任务前就是呈现任务,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要做什么,让他们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掌握语言;任务环则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知识与能力准备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教学内容来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技能、信息和文化任务后则是学生把完成任务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展现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展示自我,获得成功的过程任务型教学法”的活动任务明确,学生能有序地进行活动,且教学活动采用了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利用个人的生活经验,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但是不要把课堂教学简单地与“任务教学法”联系进来,也不要简单套用“任务前―任务环-任务后”这一模式简单套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从某种程度上看,实际上还是相当于“呈现”、“练习”和“输出”这三个步骤任务型教学法”是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因为语言点的处理是在后面,交际任务本身是框架的中心,牵涉到听说读写各项技能,但在具体的外语教学实践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教师、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情况的不同,选用一种最为适合的方法,以此为主,兼取各家之长,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成都学习期间,观摩了成都盐道街中学高级教师王青的一堂课后,深有体会王青老师主讲Go For It第四单元Section A,她采用了传统的情景交际法进行教学,以小梯步、多台阶的方式,把一个个机械的练习自然地过渡到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加大了语言的输入,她肢体语言的应用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对学生毫不吝啬的称赞,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情绪高涨,“得意忘形”,他们真正把英语带入了日常生活中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法,因地制宜加以改变和应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