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读后感 (4).docx
2页《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读后感平塘县实验小学 韦恩彤教育教学是琐碎、平凡的,有的人可以把琐碎的工作当成一份事业追求,可以把平凡的事情视为一种艺术创作,郑英老师便是这样一位真正的“行动研究者”走进她的课堂世界,我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受,甚至生发惊讶:原来,我们的“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怀着对她课堂的惊讶与崇敬,我开启了郑英老师的第三本书——《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一股初夏校园特有的清香扑面而来从《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有味》到《教育,向美而生》,再到现在捧在手中的这一本,我特地撰写了一副对联:向美而生,教育世界如此有滋有味;生而向美,课堂花园本然有声有色阅读此书,我还有三点深切感受:师者行迹,熠熠生辉这本书,可以视为郑英老师20多年教学实践的“行迹”,“每一堂课都是教师教育生命中的一个点,点点相连,便构成了他教育生命的轨迹,也决定了他教育生命的质地”本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才能守护作为育人主阵地的课堂?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守护,怎样守护会更好?”全书分两辑,第一辑“课堂,要让生命在场”,共6篇,其中所思考的,包括预设与生成、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教学情境创设、課堂教学评价等我们日常教学中所关心的问题;第二辑“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共9篇,郑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与我们分享了她对于教育教学的“形而上”思索,追求“简约”之美,还课堂以“无为”和“清静”,“把逆境牌打成顺风牌”等等。
郑老师还“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提出了可行的策略和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思想的魅力教育智慧,绽放课堂郑老师似乎随身带着一个“锦囊”,面对教学中的各种“意外”,随时可以出招——绝招、妙招、怪招,招招有效课堂教学总是充满悬念和变化的,正是这种悬念和变化,使教学具有了挑战性和创造性反观我们当下很多按部就班、精准预设的所谓高效课堂,我常常觉得,我们已经离教育的真实世界越来越远了我们借由郑老师的课堂,重新返回教学的本真状态——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机智的、有趣的,充满无限可能的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按照新课程实施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应少讲,甚至不讲,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作为教师,站在讲台上是必须要“讲”的,但是教师“怎么讲”“如何讲”却是值得斟酌的郑老师提醒我们:教师讲解需要找准时机,她提出的“七讲”师生相遇,向美而生课堂是师生相遇的地方,是生命与生命交相辉映的场所,教师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决定了课堂世界中生命的呈现状态课堂是教师的高光时刻,也是教师绽放自己生命之美声美色的世界——这就是面向每个学生的生命,敞开并敞亮自己的世界佐藤学在《教师花传书》中说:“课堂中,教师不是要努力地寻找进入学生的世界的教态,而应该让学生能够进入自己的身体意象中。
在郑老师的朋友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在她课堂上的那一份发自内心的期待和生命的喜悦因为,在郑老师的课堂花园里,她不是园丁,而是园中的一树花,用爱尔兰诗人罗伊·克利夫特的诗来说——“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郑老师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生命之美无论你生长在哪里,都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是乔木就展示自己的挺拔,是小花就奉献自己的芳香,是小草就展示自己的顽强,这才是最美的状态”,教师的最高尊严在课堂,正是在课堂这个看似小小的世界里,教师成就着学生,也成长了自己开卷有益,掩卷而思,最后,以此四句作为对本书阅读的一点纪念:满园芳菲正莺啼,桃李无言下成蹊;一支彩笔随心画,画出课堂新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