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短歌行》课文解读.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58634149
  • 上传时间:2022-02-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4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短歌行》课文解读对酒当①歌,人生几何②?(喝着美酒放声高歌,人生短促日月 如梭当:①作“临”解,也是“对”的意思②几何:多少譬如朝 露,去日①苦多②好比晨露转瞬即逝,苦恨虚掷的光阴实在太多 ①去日:指逝去的年华②苦多:犹言恨多慨当以慷①,忧思难 忘宴会上歌功颂德慷慨激昂,我却是忧愁幽思塞满胸膛①慨当 以慷:是“慷慨”的间隔用法,以符合四言诗句的要求和叶韵当以,在 这里没有实际意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①用什么解除我的愁 忧?只有狂饮一醉方休杜康:生卒年无可考一说是黄帝时代人, 一说是周代人相传他是酿酒术的发明者,被称作酒祖这里作为酒 的代称一场盛大的宴会,觥筹交错,对酒当歌,笑语声喧但诗人不 是举酒助兴,而是乐极生悲,借酒浇愁,激昂慷慨,引吭高歌,唱出 了一曲人生苦短的悲歌诗一开篇就触及人生的隐痛,挑动一种悲劲 苍凉的情调,使人不由不发出“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之须臾”的感叹 乍读之下,似乎感到情调消沉,而细加体会,则会发现抑是为扬,给 人展出一个紧逼迫促、只争朝夕的境界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 沛流离,渴望“天下归心”,时值暮年而未得,这就不能不产生“人生几 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苦闷和感慨。

      但是,这种苦闷和感慨, 不是颓废者的悲鸣,不是绝望者的嚎叫,而是烈士暮年的壮心,老骥 伏杨的悲声诗人通过悲唱苦吟的形式,倾吐慷慨激烈的心曲魏源 说:“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诗比兴笺•序》)陈沆也指出:“此 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诗比兴笺》卷一)汉高祖 刘邦思得猛士以守四方,曹操渴求贤才以定天下,二人心志确是相似以上是诗的第一节,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并要 借酒浇愁表面看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一个大政治家 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青青子衿①,悠悠②我心那穿着青领的饱学之士哟,你们 令我朝夕思慕①青青子衿:即“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 代有学识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jTn ,衣领②悠悠:长的样 子,形容绵长的思念之情这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但① 为君②故,沉吟③至今只因为你们的缘故呀,我把《子衿》反复 吟诵直到如今①但:只②君:指贤才③沉吟:原指小心叨念和 思索,这里指吟咏《诗经》中的《子衿》诗,表示对贤才的思念和倾 慕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②原野上鹿群呼朋引伴呦呦欢鸣, 悠然自得啃食绿苹①呦呦:you you ,鹿鸣的声音②苹:艾蒿, 草名,初生时可食。

      我有嘉宾①,鼓②瑟③吹笙尊贵的宾客快 快地来吧,我载歌载舞弹瑟吹笙宴请你们①嘉宾:尊贵的客人② 鼓:弹奏③瑟:瑟与笙两种乐器名呦呦……吹笙”四句,引自《诗 经•小雅•鹿鸣》诗文随后进入正题,极力抒发对贤士的仰慕这里八句除三、四 两句外,有六句引自《诗经》前两句引自《郑风•子衿》,原诗首 章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 的衣领啊,深深萦绕在我的心间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 动给我捎个音信?)说的是一个女子在热烈期待着欢心男子的到来 后四句引自《小雅•鹿鸣》,这本就是古代宴饮宾客时唱的诗曹操 引古喻今,自不免启人思接千载之上当读者吟诵这些诗句的时候, 很自然地会勾起各种联想从表面看,曹操的话只有“但为君故,沉 吟至今”两句;但他通过借古以讽的手法,举少总多,联类无穷,婉 转而清晰地吐露了自己深挚的情意前四句写贤才不得时的日夜思慕; 后四句写贤才既得后的竭诚欢迎一反一正,一忧一喜,两相对照, 意极分明加上“青青”写色,“呦呦”写声诗中有色有声,更觉词采 鲜艳、音韵悠扬总之,诗人引用古诗自然妥贴,宛如己出,恰到好 处地表达了心愿这是诗的第二节,诗人化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自己对贤 才的渴盼和仰慕之情。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①那好似皓皓明月高不可攀的贤才呀, 什么时候我才能把你们揽入怀中?①掇:duo ,拾取此句把贤者比 作高空明月,可望不可即,喻人才难得另解,掇,通“辍”,chub , 停止此句把自己喻为明月,意谓:天上的明月怎么会停止运行呢? 我求贤若渴之心有如天上的明月,永远不会止息忧从中来①,不 可断绝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喷涌而出汇成长河滔滔不绝①从 中来:犹指从心里生出越陌度阡①,枉用②相存③远方的宾 客呀,请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一个接一个屈驾前来①越陌度阡: 指贤士远道而来陌、阡,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②枉用: 指贤士屈尊相从这是客气话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 ③存:问候,怀念墅谈款①,心念旧恩②让我们像久别重 逢的挚友,欢饮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契阔谈宴:就是说两 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契阔,合、离,可引申为欢聚、久别,这 里偏指“阔”,即久别《诗经•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死生契阔就是生死离合的意思契阔”另解,“契”是感情投合,“阔” 是关系疏远,在这里偏指“契”通“宴”②旧恩:往日的情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奇想天外:明朗的月亮,什么时候 能把你摘到手呢?后来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诗句应即由此脱胎 而来。

      这两句写得委实精彩!它除了显示诗人不失赤子之心欲“上九 天揽月”,还作为一种比兴手法,因小见大,暗寓贤才何时求得和理 想何时实现等丰富含义诗人因求贤才不得“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而越是忧虑人才的难得,就会越是欣喜人才的到来所以,接着就极 写人才来到后的喜悦应劭《风俗通》中引有一条古谚叫做“越陌度 阡,更为客主”,这里引用前一句描写客人千山万水远道来访枉用 相存”是屈就以探问之意客气的话语,极尽尊敬之情契阔谈飘”, 好比久别重逢的挚友,两情投合,在一起畅谈宴饮诗人先把贤士比 作无法揽取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即,借以表明求贤不得的苦闷和忧思; 然后又把贤士比如久别的挚友,一旦长途跋涉,前来存恤问候,则又 喜不自胜,宴饮高歌,欢乐已极诗人就是这样,仅在短短的八句诗 里,便将求贤过程中的悲喜情状曲折有致地表现出来了这一忧一喜、 忽忧忽喜的矛盾心理,正完满地表现了诗人思贤若渴的主题诗的第三节前四句说忧愁,强调和照应第一节;后四句写乐,强 调和照应第二节,借以突出礼遇贤才的耿耿之心月明星稀,乌鹊①南飞皓月当空,夜星稀疏,一群寻巢的 乌鹊向南飞去①乌鹊:乌鸦绕树三匝①,何枝可依绕树飞 了三周却没敛翅,不知道哪里才是栖身之所?①三匝:三周。

      匝,Z 或,周,圈山不厌①高,海不厌深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 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①厌:嫌恶,满足这两句本于《管子•形 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 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周公①吐哺②,天下 归心③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①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以周太王所居地为其 采邑,故称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曾助其兄武王灭商,武王死后辅 佐成王他对国家的统一、汉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过贡献②吐哺: 把口中咀嚼的食物吐出来哺,bUo③归心:人心归顺周公吐哺” 的典故本于《韩诗外传》《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言:“吾于天下 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 周公世家》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周公戒伯禽曰:'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诗人承上节“明明如月”而来,以“月”喻已,以星喻贤才,因月明 星稀,乃顿生孤寒寂寞之感接着又静中见动,以“乌鹊南飞”之景隐 喻无所依托的贤才有人认为这是诗人用乌鹊无依比喻人民的流亡, “窥诗之意,当时定有流移人口,不受他的招抚,向南方流移,因而 因物托事,以诗寄慨。

      见傅长君《曹操〈短歌行〉试解》)我们认 为这样理解,诗的主旨不够集中突出,似有割裂诗意之嫌还是清人 沈德潜的话有些道理,他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 子无所依托周代乌鹊乃吉祥之鸟,诗以乌鹊比喻贤者,大意是说: 贤者们都在寻找栖息之地,但哪里才是他们可靠的寄身之所呢?最后 四句承上而来,暗示“我枝可依”,希望人才都来归顺,点明了全诗的 主旨诗人用“山不厌高”两句比喻贤士多多益善,自己将如管子虚心 以待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 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 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意思是:周公为了忙于招待来访的 贤士,连洗一次澡、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洗澡时要多次拧干长发, 吃饭时要多次吐出口中所含的食物后来便以“吐哺握发”形容为延揽 人才而操心忙碌这四句是说:山不满足它的高,水不嫌恶它的深 只要像明主周公、贤相管子那样礼贤下士,就能征服天下人的心自 比管子、周公,表明渴望求贤以统一天下的宏图大志诗第四节,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 确形象的写景,也有比喻的深意最后四句以管子自喻,以周公自策, 点明主旨。

      《短歌行》此诗写于何时,目前尚难确定《三国演义》说它写 于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夜宴长江之时,固然是出于小说家的虚构;苏 轼《赤壁赋》引此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句后,紧接着就叙曹操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酗酒临江,横槊赋诗”,似乎 也暗示此诗写于此时,同样是出于文学家的想象和推测这种虚构、 想象和推测尽管都是合理的,但由于缺乏可信的史料为根据,还不能 作出准确的结论姑且存疑为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