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史学史讲义资料(课件)第四章 第三节.ppt

9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51439269
  • 上传时间:2018-08-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节司马光、郑樵等杰出史家的历史观和史学思想教 学 要 点1、司马光的历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2、郑樵的会通思想一、司马光的历史观和史学思想 1、重礼乐而淡天命、崇君主而察民意的历史观重礼乐:“礼之为物大矣!……用之于天下则诸侯服而纪纲正焉”(卷十一“臣光曰”)淡天命:“治人不治天”,详录《神灭论》,不采神谶事, 不取“正润论”(但亦有保留:“违天之命者,天得而刑之;顺天之命者,天得而赏之 唯物色彩的人事观 崇君主:“天生烝民,其势不能自治,必相与戴君以治之”(卷六九“ 臣光曰”)“国之治乱,尽在人君”英雄史观 察民意:“为民”、“安民”、“养民”、“爱民”,以防“民怨”民本思想2、资治取鉴的史学认识论“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鉴前事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懋稽古之威德,跻无前之至治”(进《资治通鉴》表) 3、开拓创新的史学方法论详近略远体裁、体例、三步著书的创新二、郑樵的历史观和史学思想1、批灾祥、讲进化的历史观2、力倡史贵会通的史学认识论3、走出书斋、力主实学的史学方法论三、欧阳修、 朱熹、 马端临的历史观和史学思想疑天重人 重变通以礼阐史 以史论理反阴阳 讲变通 求会通四、杜、郑、马史学异同1、反对空言,注重实学——但所言内容有不同2、全面考察社会结构——但范围程度有不同3、求会通、观变化、寻根由——但层次深浅有不同第四节 本章小结——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两次高潮的特点比较教 学 要 点1、史学发展的第二次高潮的总特点2、与第一次高潮相比较一、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第一次高潮的总特点:1、三个阶段初起与发展——高峰——反思2、史家、史著三多的特点——史家多、史书多、种类多3、史学撰述三新的特点 ——开拓性、批评性、总结性二、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第二次高潮的总特点:1、三个阶段序幕——高潮——尾声 2、三大标志:通、新、盛三、两次高潮特点比较第一次:正史为主、断代为主。

      第二次:成果更多,且多鸿篇巨制通、断结合,体裁多样班荀二体,格局有变史家著史,各辟新径杜佑、司马光、袁枢、朱熹、李焘、徐梦莘、郑樵、马端临) 1、外在的特点2、内在的特点:(1)历史观轻天重人、尊君重民求变通、寻根由(2) 认识论鉴戒史学再深入(魏征 司马光)经世致用、求实学新发展(杜、郑、马)求会通(3) 方法论求创新求会通通意常见,新意层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