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中秋寻月教案湘教版.doc
4页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中秋寻月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款、镜、央、桂、乎、傻、配、执、壶、刚、趣、滩”12个生字;辨别多音字“累”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孩子丰富的心灵世界,品味清新的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掌握12个生字的音、形、义,品味清新的语言教学难点】体验作者神奇的想象力,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课时测评》学生用书授课类型】新授【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会写“款、镜、央、桂、乎、傻、执、壶、刚、趣、滩;辨别多音字“累”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课件出示谜语:天上有个大圆盘,初一十五不一样,有时弯弯像镰刀,有时胖胖像玉盘谜底:月亮)你观察过月亮吗?中秋的月儿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将跟随贾平凹去寻找美丽的月亮1.板书课题,读题2.介绍作者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镜、央、刚”都是后鼻音;◇“傻、执”是翘舌音;◇“款”是三拼音节;◇“乎、壶”的声母是“h”,不是“f”。
2.检查预习,反馈交流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款款地 累累 清清晰晰 玉砌 争执 兴趣 沙滩“砌”不读“qiè”注意多音字“累”(2)同桌相互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三、自由读文,把握内容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四人小组互相说,再指名说3.根据以下提示,试着把课文分为4个部分教师相机板书板书:盼月、看月、议月、寻月4.学生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并质疑问难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书写规律2.范写:央、傻、趣课件演示◇“央”是独体字,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两笔“撇”和“捺”要舒展开来;◇“傻”的右边易写错,引导学生分析并书空; ◇“趣”是半包围结构,第七画“捺”要伸展,以拖住里面的“取”字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孩子丰富的心灵世界,体味清新的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2.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贾凹平的散文《中秋寻月》二、重点精读,深入理解课件出示“朦胧月夜”图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读这两个自然段,画出值得探究的句子,大家讨论2)指名读自已画的句子3)重点研读句子:“月亮款款地,溜进来……”出示句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写活了,非常形象逼真一个“溜”生动地刻画出孩子们惊喜的心理4)有感情地读这两个自然段2.学习课文第3~10自然段,了解奶奶给孩子们讲月亮的故事1)课件出示“院中月夜”图2)孩子们与奶奶在院中谈论什么呢?请找出相关语句做上记号课件出示课文,奶奶说的话画上记号3)有感情的朗读对话自由练读—小组读—分角色读)(4)假如你们也来到了院中看到了这么美的月亮,会有些什么表现呢?(学生自由说——指名说)(5)重点研读句子:“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也该是十分漂亮的女子3.学习课文第11~15自然段,了解孩子们是怎样寻月的1)课件出示“沙滩月夜”图2)“月亮在这儿!月亮在这儿!”写出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情?(惊喜)4.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明白月亮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1)齐读这两个自然段,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2)齐读自己画的句子3)重点研读句子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就是我们按在天空的印章吗?”(想象非常神奇、大胆,以反问的形式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通过寻月,认识到月亮、天空以及未来的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
4)展开讨论,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5.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读读,品味诗情画意的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三、教师小结月亮是美好的,天空是美好的,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追求,就一定能得到教师板书:努力追求 美好属于每个人四、拓展延伸1)“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美好的东西也是属于每个人的美好属于你吗?说说自己的想法2)课外阅读与月亮有关的文学作品板书设计】盼月中秋寻月看月 努力追求议月 美好属于每个人寻月【教学反思】这篇散文,语言清新、想象奇特而意味深长,同时告诉人们一个平凡而又重要的病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求,就能得到在教学之初,我总在竭力思考:怎样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怎样找到一条引领孩子们理解课文的主线?怎样让孩子们很好地很自然地领悟到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深意,并且把作者的感受升华成自己独特的感受?此堂课我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品读,在读中感受孩子丰富的内容世界,在读中体会蕴含的道理,在读中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随着教学的一步步深入,孩子们也一步步走近了这多姿多彩的月亮感受到了月亮的美,随着作者一步一步寻找月亮,一步一步寻找美。
至此,“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就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样神奇而大胆的想象,这种万事万物皆属于我的自信与抱负,对于孩子们来说也就不难理解与认同了我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