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宜丰实验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5页2022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宜丰实验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 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B.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参考答案:D略2. 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A.2,2,3,3一四甲基丁烷 B.2,3,4一三甲基戊烷C.3,4一二甲基己烷 D.2,5一二甲基己烷参考答案:D略3. 我们能在昏暗的光线下看见物体,离不开视网膜中一种叫“视黄醛”(见甲)的有机化合物,而与视黄醛相似结构的维生素A(见乙)常作为保健药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视黄醛的分子式为C21H26OB.维生素A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和羟基C.维生素A是视黄醛的加成产物D.1 mol视黄醛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5 mol H2发生反应参考答案:C略4. 一种适用于柑橘、苹果等作物的低毒杀螨剂“溴螨酯”,杀螨谱广、持续期长,对蜜蜂 及作物均较安全,其结构为BrCOHCOOCH(CH3)2Br。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中至少只有4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B.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 C.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1 mol溴螨酯可与4 mol NaOH溶液反应参考答案:B略5. 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 = O2PtF6,已知O2PtF6是离子化合物,其中阴离子为PtF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离子化合物中1mol阳离子中共有15mol电子 B.该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C.在此反应中O2是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 D.每生成1mol O2PtF6 转移2mol电子参考答案:A略6.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有两种为金属;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 ,单质Y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Y>Z>W B.XW2熔点为107℃,沸点为142.5℃,说明固态XW2为分子晶体 C.YW3水溶液蒸干并灼烧可得固体YW3 D.ZW2分子结构见右图,说明ZW2是极性分子参考答案:C略7. 25℃和101 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 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 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 )A.12.5% B.25% C.50% D.75%参考答案:B略8. 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B.明矾和ClO2都能作为净水剂,其原理完全相同C.海水淡化和工业生产及生活废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D.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参考答案:B【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A.白色污染的原因是聚乙烯、聚丙烯塑料的大量使用与丢弃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根据塑料难于降解进行解答;B.明矾净水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ClO2作为净水剂是利用其氧化性杀菌消毒;C.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再利用已经是成熟技术,也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D.Cl2能与Ca(OH)2反应而被除去.【解答】解:A.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从而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A正确;B.ClO2做水处理剂,利用其强氧化性,而明矾净水利用胶体的吸附性,原理不同,故B错误;C.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再利用已经是成熟技术,所以海水淡化和工业生产及生活的废水再利用,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故C正确;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l2能与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从而除去氯气,故D正确;故选B.9. 将一定量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完全吸收,经过滤得到沉淀20克,滤液质量比原来石灰水减少5.8克,该有机物可能是( )①乙烯 ②乙二醇 ③乙醇 ④甲酸甲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C略10. 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A.9.0 B.9.5 C.10.5 D.11.0参考答案:C11. 下列仪器选择正确的是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7.12 mL KMnO4溶液B.用50mL量筒量取7.5mL浓盐酸C.蒸发结晶操作中须使用到坩埚、玻璃棒、酒精灯等D.过滤操作时须使用到玻璃棒、烧杯和漏斗等玻璃仪器参考答案:D略12. 遇碘水显蓝色的是A.羊肉 B.鲜鱼片C.面粉D. 鸡蛋黄参考答案:C面粉(有淀粉)遇碘水显蓝色。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参考答案:D略14. 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 B.甘氨酸和硝基乙烷C.醋酸和硬脂酸 D.甲醇和甲醚参考答案:B15. 酒精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产物可用一种物质完全吸收,这种物质是A.NaOH溶液 B.碱石灰 C.无水氯化钙 D.浓硫酸 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2分)1-乙氧基萘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熔点5.5 ℃,沸点267.4 ℃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作为合成其他香料的原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C2H5OH+H2O1-萘酚 1-乙氧基萘(1)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 。
烧瓶上连接长直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 2)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 ①蒸馏 ②水洗并分液 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 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正确的顺序是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3)蒸馏时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酒精灯、冷凝管、接收器、锥形瓶外还有 4)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5)用金属钠可检验1-乙氧基萘是否纯净,简述实验现象与结论: 参考答案:⑴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 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⑵A⑶蒸馏烧瓶 温度计⑷1-萘酚被氧化 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⑸取少量实验所得产品于试管中,加入金属钠,若无气泡产生,则产品纯净。
第⑷小题每空1分,其余小题每空2分,共12分)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氢氟酸(HF)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FH++F-25℃下,向20mL 0.2mol?L-1的氢氟酸中滴加0.2mol?L-1的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氢氟酸的稀溶液中,通过改变以下条件能使氢氟酸的电离度[(HF)]增大的是 ,可使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 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向溶液中滴入2滴浓盐酸 c.加入少量NaF固体 d.加水稀释(2)在此温度下,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电离度约为 %3)已知在此温度下:H+(aq)+OH-(aq)=H2O(1) △H=-a kJ?mol -1;HF(aq) H+(aq)+F-(aq) △H=+b kJ?mol -1则该过程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图中各点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在A处溶液中:c(F-)+c(HF)= 0.2 mol?L-1 b.在B处溶液中:c(H+)+c(HF)= c(OH-)c.在B处溶液中:c(Na+)>c(F-)>c(H+)>c(OH-) d.在A和B处溶液中都符合: = Ka(HF)参考答案:(1) a d ; a(2) 5.3×10-4; 5(3)HF(aq)+NaOH(aq)= NaF(aq)+ H2O(l);△H=(b-a) kJ?mol -1;(离子方程式亦可)(4) b d18. 请根据等电子原理,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入下列表格的空格中:CH4C2H6CO32-CO2C2O42-COCN-C22-NH4+ N2H62+NO3-NO2+N2O4N2N2NO+查得PbI2在水中和在不同浓度(mol/100 g H2O)KI溶液中的溶解度(10-5 mol/100 g H2O)如下表KI00.0300.06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PbI216.416.534.604.014.425.496.758.1710.23请说出PbI2溶解度随c(KI) 增大而改变的原因参考答案:PbI2为难溶物,开始随溶液中c(I-)增大溶解量下降,后因PbI2和I-反应生成可溶物,溶解量增大。
19. Ⅰ.1840年前后,俄国科学家盖斯(Hess)指出,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仅与反应物的最初状态及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而与中间步骤无关,这就是著名的“盖斯定理”现已知:在101 KPa下,C(s) + O2(g) ===CO2 (g) ΔH1= -3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