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母鸡人教新课标.docx
7页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母鸡|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作者的态度变化,理清课文结构 学习老舍用朴实、细致的语言描写事物、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 4.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5.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敬畏的情感历程,感受母鸡伟大的母亲形象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课前准备:1、学生完成预习单;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课堂评价表;3、搜集关于老舍的资料和描写母爱的文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了老舍爷爷的《猫》,还记得吗?老舍笔下的猫是一只怎样的猫?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老舍爷爷写的另一篇文章——《母鸡》老舍爷爷运用什么方法描写母鸡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二、初步读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新词2.老师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反抗 欺侮 可恶 成绩 凄惨 慈爱 辛苦 疙瘩 毒手 聋子 鸡雏 啼叫 一撮儿毛 如怨如诉 3.学生自己读,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好轻声和儿化音。
4.学生自由读课文,明白作者对母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5.教师范读,师生共同梳理出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先总说讨厌母鸡,再分别叙述讨厌母鸡的理由 第二部分(4~8自然段):通过写母鸡对待鸡雏的几方面表现,告诉我们这是一位负责、 勇敢、辛苦的母亲 第三部分(9、10自然段):写“我”对母鸡的尊重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读课文的方式来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同时感悟文章用词准确、科学,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也就理解了课文最后,让学生整体 感知课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与交流 三、深入读文,感受母爱 (一)感知母鸡特点,明白讨厌原因 1.老舍先生为什么会讨厌母鸡? 2.从文中找到例子体会作者讨厌母鸡时的情感 第1自然段,感受到母鸡的无病呻吟、叫声令人难受: 出示: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 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 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1) 是怎样的叫声令人难受呢?请找到写母鸡叫声的词 (嘎嘎、没完没了、细声细气、颤颤巍巍、如怨如诉) (2)从“细声细气”“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你想到了什么?(想到母鸡可能受了一点 惊吓,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好像在说:“我好怕呀,我好怕!”) (3)是呀, 当我们看到一只这样的母鸡时, 也和老舍先生一样讨厌它, 忍不住想骂它几句,你会怎么骂它? 3.教师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为什么讨厌它? 4.教师读第3自然段,学生思考探究: (1)下蛋的时候,母鸡拼命地叫,仿佛在说什么呢? (2)老舍先生把母鸡这种自以为是的炫耀写得很精彩,你能找到那一句话吗? (3)找出本段中最能表现对母鸡的厌烦情绪的句子。
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聋子能听到声音吗?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4)引读第1~3自然段完成填空: 作者不喜欢母鸡,不仅因为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还因为__________ 5.举行朗读比赛,用朗读来表现这只让人心烦、欺软怕硬、爱炫耀的母鸡,读出作者对它的讨厌 (二)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尊敬之情 1.过渡:如此让老舍先生讨厌的母鸡,等到它有了鸡雏之后,为什么老舍先生不敢再讨厌它了?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2.感知母鸡的特点,明白不讨厌母鸡的直接原因 (1)生读第9自然段 看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来评价母鸡的 把这些词语画出来 指名说 (板书: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2)小结:是呀!这是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请你有感情地读第9自然段 (3)过渡:课文是怎样表现母鸡的这些特点的? (4)请你从课文第 5~8 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细细地品读,说说你从文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了母鸡的这些特点 (5)指名学生交流:你选择了哪个自然段出示段落 ①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 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 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A.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勇敢、负责) B.师:我们从“挺着脖儿、立刻警戒、挺着身儿、咕咕地警告”等词语体会到了这是一个勇敢、负责、辛苦的鸡妈妈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描绘一下这只母鸡是怎样做的 a.教师口述情境,学生说这些词语 b.口述情境:鸡妈妈带着雏鸡到院子里找吃的,它________,小鸡们在院子里玩起来, 它________一只花盆打翻了,哐啷一声响,它________,鸡妈妈带着孩子们到院子外面来 了,它________,一只小狗从草丛里钻出来,它________ 小结:这只母鸡,不论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多么负责、勇敢呀!(齐 读)大家还选哪个自然段了?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 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 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A.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负责、辛苦) B.你是从课文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圆圆地下垂和消瘦了许多) C.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母鸡消瘦的原因吗? 师:是啊!多么善良的母亲,多么伟大的母爱啊!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好好感受这 位善良、负责的鸡妈妈。
齐读) ③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 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A.与课文第1自然段对比,(课件再次出示第 1自然段)现在这叫声更尖锐,更凄惨,难道这叫声不会叫人心烦吗?为什么? B.学生汇报:因为它现在是鸡妈妈了,这叫声是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它放声啼叫,是为了把主人叫醒,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可以救自己的孩子 C.小结:是呀,这叫声里饱含着一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呀!怎么会让人心烦呢! ④“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 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 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A.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母鸡的什么?(辛苦) B.你从文中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C.请同学们来看一组图片 D.教师解图:这是鸡妈妈在教它的孩子们啄食,你看它教的多认真呀!这是鸡妈妈在教孩子们掘地它教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小鸡雏们已经会掘地找吃的了;这是鸡妈妈带着孩子们走出院子,来到草丛里找小虫子吃了,小鸡雏们在草丛里找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肚子都圆圆地下垂了孩子们走累了,鸡妈妈就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美美地睡一觉。
E.小结: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其中的小鸡雏,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 3.引读:“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 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情感升华,感受母鸡就是母亲,明白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的真正原因 (1)此时此刻,在作者的眼中,这还是一只母鸡吗?那是什么?(板书:鸡母亲) (2)让我们再次来赞颂这位母亲吧同学们,作者用这些词来评价这位鸡母亲,学习这篇课文后,你能想到哪些词语、诗句、格言来赞美这位母亲呢?指名说 (3)现在你明白老舍先生不敢再讨厌它的真正原因了吧?因为它就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普天之下,谁敢讨厌自己的母亲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比读、齐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有关母鸡慈爱、勇敢、 辛苦的句子,要求学生用内心品读,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母爱的伟大,然后再相互交流,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领悟写法,扩展阅读 1.领悟文章写法上的特色 口头完成这个练习: 同学们,这篇文章中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说在写法上,先写“我”________,再 写了“我”________,中间用________这句话来连接。
可以看看书或者板书,先自己想想, 再与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2.比较《猫》和《母鸡》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方式 上有何异同 相同之处: (1)结构上,都有一个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 (2)都通过对动作、神态的描写和具体事例来说明动物的特点 不同之处: 《猫》的全文都是流露作者的喜爱之情,从始至终都是喜爱之情而《母鸡》前半部分 说作者很讨厌母鸡,后半部分说作者喜欢母鸡 3.感受课文中语言的地方特色 4.引导学生扩展阅读,感受母爱 5.总结:最后,老师向你们推荐两篇文章屠格涅夫写的《麻雀》和王仁宗写的《跪拜的藏羚羊》,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母爱的伟大 设计意图:通过两篇课文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要善于观察生活,更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写作契机同时通过推荐文章来增加他们的阅读量,阅读量增多,词汇积累就丰厚,也就为学 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