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格考试要点.doc
154页审计由厚变薄努力版 1-14章重要根据联信范永亮老师语音课件整理,参考了网校、上国会审计讲义及网友GCH笔记 第一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概论(平均1.5-2分,2023未考,2023应当会考)一、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简朴了解) 1、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16世纪意大利合作公司制度; 形成于英国股份制公司制度; 发展和完善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它是随着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阶 段时 间特 点报告使用人对象目的方法具体审计1844~20世纪初会计账簿查错防弊具体检查股东资产负债表审计20世纪初~一、二十年代账簿及资产负债表判断公司信用状况从具体初步转向抽样股东及债权人会计报表审计20世纪30~40年代所有报表及财务资料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广泛采用抽样审计社会公众 2、启示:①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直接因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② 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③ 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性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演进与发展(简朴了解,历来不考时间)1、192023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谢霖先生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2、1980年1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始复苏。
1981年1月1日,新中国第一家由财政部批准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成立;3、1988年11月,财政部领导下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式成立;4、1996年10月4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加入亚太会计师联合会,1997年5月,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三、审计的基本概念1、审计: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公司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2、审计的目的(重点了解,极有也许考)①一般目的(考了5次,其中20231次,20231次) Ⅰ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是否符合国家颁布的公司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Ⅱ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钞票流量注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拟定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可靠限度,从而做出相关的判断或决策(这句话考过多次判断题)②特殊目的3、审计对象(简朴了解,从未考过) 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
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是审计对象的现象,其所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审计对象的本质四、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 (2023做了较大改动)1、审计监督体系:审计按不同主体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并相应形成三类审计组织机构,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 政府审计体现了较强的单向独立;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弱;注册会计师审计则体现了双向独立--即独立于委托人,有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因此在业务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客观公正性,并且为社会公众所认可 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三个类型,既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各司其职,泾渭分明的在不同领域实行审计,它们各有特点,互相不可替代,因此,不存在主导和从属的关系2、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关系(新,重点了解)①两者的审计目的不同 政府审计是对单位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的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依法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与公允性进行的审计②两者的审计标准不同(2023考过单项) 政府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审计准则等进行的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法》和独立审计准则进行的审计。
③两者的经费或收入来源不同 政府审计履行职责所必须的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入来源于审计客户,由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客户协商拟定④两者的取证权限不同 政府审计中审计机关有权对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 注册会计师在获取证据时很大限度上有赖于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配合和协助,对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没有行政强制力⑤两者对发现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同 政府审计中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规行为,依法定职权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解决、处罚意见 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审计过程中发现需要调整和披露的事项只能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和披露,没有行政强制力,假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和披露,注册会计师视情况出具保存意见或否认意见的审计报告3、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重点了解)区别:①两者的审计目的不同 内:重要对组织内部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计 注:重要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审计②两者的独立性不同 内:为组织内部服务,接受总经理或董事会的领导,独立性较弱 注:为需要可靠信息的第三方提供服务,不受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领导和制约,独立性较强③两者接受审计的自愿限度不同 内:单位内部的组织必须接受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 注:委托人可自由选择会计师事务所④两者遵循的审计标准不同 内:内部审计准则 注:独立审计准则⑤两者的审计时间不同 内: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时间安排比较灵活 注:通常是定期审计,每年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审计一次联系:(2023考过多选)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审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运用其工作成果。
第一,内审是内控的组成部分 第二,内审和外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 第三,运用内审工作成果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费用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管理(20231个判断,20231个判断,2023未考)一、 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与注册登记1、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参与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业务两年以上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注册2、注册者假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申请的注册会计师协会不予注册:①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②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5年的;③因在财务、会计、审计、公司管理或者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受行政处罚、撤职以上处分、自处罚、处分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④受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5年的;⑤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不予注册的情形3、已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人员,假如注册后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准予注册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将撤消其注册,收回注册会计师证书:①完全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②受刑事处罚的;③因在财务、会计、审计、公司管理或者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受行政处罚、撤职以上处分的;④自行停止执行注册会计师业务满1年二、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审计业务和会计征询、会计服务业务。
审计业务属于法定业务,非注册会计师不得承办1、审计业务①审查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②验证公司资本,出具验资报告③办理公司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想着的报告④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2、会计征询和会计服务业务(非法定业务,属于服务性质,所有具有条件的中介机构或个人都可以从事)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会计征询、会计服务业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注意,先有审计才有会计征询等)三、会计师事务所我国目前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合作设立,也可以是负有限责任的法人,但不准个人设立独资会计师事务所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设立会计师事务所由财政部或省级财政部门审批省级财政部门批准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报财政部备案四、注册会计师协会1、职责: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依法加强自律性监管,指导、督促注册会计师公正执业,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2、协会会员的权利和义务(重点记忆)权利:①享有协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参与协会举办的学习和培训活动③参与协会组织的有关专业研究和经验交流活动④获得协会提供的有关资料⑤通过协会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规定⑥监督协会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⑦监督协会的会费收支⑧有申请退出协会的权利 义务:①遵守协会章程②执行协会决议③遵守协会纪律④接受协会的监督、管理⑤按期交纳会费⑥完毕规定的后续教育学习任务⑦承担协会委托的任务3、协会机构: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①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会员代表大会②常设办事机构:秘书处五、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体制1、法律规范2、政府监督3、行业自律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重点掌握 平均6.5分,20233分 20238.5分,20238分)一、独立审计准则1、概念:独立审计准则又称独立审计标准,它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册会计师(不是事务所)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权威性判断标准。
独立审计准则是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只要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是以发表审计报告为目的,均应遵照执行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征询、会计服务,可以参照执行2、作用:①可以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②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③可以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④可以促进审计经验的交流3、独立审计准则的框架(重点,简答,考过4次客观题,2023后未考过,注意各层的名称,每层重要规定的内容,各层之间的互相关系,法律地位高低) 三个层次: ①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是独立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对注册会计师的资格条件、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制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实务公告和执业规范指南的基本依据 ②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独立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独立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规范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也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特殊行业、特殊目的、特殊性质的审计业务的具体规范 ③执业规范指南 执业规范指南是依据第一、二层次准则制定的,是对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的解释和补充说明,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审计业务提供可操作的指导性意见。
从权威性讲,第一、二层次的准则属于法定规定,只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对外出具审计报告,就必须遵照执行第三层次的准则则不具有强制性二、审计质量控制的含义和作用 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工作应达成的质量水平,要想审计工作真正达成规定的质量水平,就必须实行质量控制 所谓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证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