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钢锭生产总结.docx
7页19T 圆钢锭生产总结我公司 19T 圆钢锭尺寸为:总长度5100mm(锭身:4300mm、帽口 800mm),直径 820mm圆钢锭的生产较圆角钢锭的生产有肯定的难度,圆锭模高度达五米,无锥度,无应力释放圆角,钢水浇注中静压力大,浇注后的应力释放不好,浇注过程掌握难度大以往生产此类产品时,锭身下半节产生纵裂,浇死锭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炼钢一厂和技术部高度重视,技术部牵头召开了《圆钢锭生产掌握会 议》,制定了圆钢锭生产各环节掌握打算,在以往的根底上加以改进和完善,具体实施措施如下:1) 电炉加强前期粗炼钢水的冶炼操作,掌握好氧化期的脱碳节奏以利于夹杂物的去除,坚决杜绝过氧化和出钢过程中下氧化渣2) 精炼炉保证足够的精炼时间和白渣保持时间,碱度适中,务必做到精炼完毕 10 分钟前化学成分全部进线,白渣出钢3) VD 脱气真空度 60Pa 以下保持时间大于 15 分钟,脱气后软吹时间大于 15 分钟,VD 吊包温度掌握在 1595-1600℃4) 钢锭模和底盘清理做到铲、磨、刷、吹四个环节,坚决做到内壁外表光滑无杂物和整个浇注系统的清洁枯燥,严格掌握外来夹杂物5) 做好钢锭模后在浇注前 2 小时用热风机通风,保持汤道、底盘、锭模在浇注时具备肯定的温度,温度掌握在 40-60℃之间.浇注前半小时往锭模内通氩气 20 分钟驱散空气,浇注过程中全程氩气保护浇注,削减钢液二次氧化。
6) 保护渣吊挂量在以往的根底上减半,在浇注过程中在酌情适量人工参加7) 开浇初始开全流,保证钢液全部顶上来后依据标杆尺实测数据掌握浇注速度为:锭身下半节〔 2550mm〕速度掌握在100-150mm/min , 锭身 上半节〔 1750mm 〕 速度 掌握在130-180mm/min,帽口〔800mm〕补缩速度掌握在 60-80mm/min8) 浇注完毕后加碳化稻壳加强保温,扣保温罩保温 100 小时后脱模6 炉浇注速度数据如下:〔T106293 炉〕圆钢锭生产测量表〔第 4 支〕VD 后吊包温度:1593℃钢锭下半身浇注时间〔2550mm〕: 钢锭上半身浇注时间〔1750mm〕:21′18“11′05“下半身平均注速: 上半身平均注速:119.72157.94钢锭全身浇注时间〔4300mm〕: 钢锭帽口浇注时间〔800mm〕:32′23“ 钢锭锭身平均注速: 132.8012′42“ 钢锭帽口浇注速度: 62.99保持 93 个小时后脱模,脱模后锭身温度 109℃〔T106314 炉〕圆钢锭生产测量表〔第 1 支〕VD 后吊包温度:1597℃钢锭下半身浇注时间〔2600mm〕: 钢锭上半身浇注时间〔1700mm〕:30′30“12′50“下半身平均注速: 上半身平均注速:85.25132.50钢锭全身浇注时间〔4300mm〕: 钢锭帽口浇注时间〔800mm〕:43′20“ 钢锭锭身平均注速:8′56“ 钢锭帽口浇注速度:99.2489.59保持 96 个小时,脱模后锭身温度 107℃〔T106314 炉〕圆钢锭生产测量表〔第 5 支〕VD 后吊包温度:1597℃钢锭下半身浇注时间〔2640mm〕: 钢锭上半身浇注时间〔1660mm〕:30′30“12′50“下半身平均注速: 上半身平均注速:86.56129.38钢锭全身浇注时间〔4300mm〕: 钢锭帽口浇注时间〔800mm〕:43′20“ 钢锭锭身平均注速:8′56“ 钢锭帽口浇注速度:99.2489.59保持 96 个小时,脱模后锭身温度 109℃〔T106409 炉〕圆钢锭生产测量表〔第 3 支〕VD 后吊包温度:1597℃钢锭下半身浇注时间〔2590mm〕: 钢锭上半身浇注时间〔1710mm〕:26′05“10′18“下半身平均注速: 上半身平均注速:99.31166.02钢锭全身浇注时间〔4300mm〕: 钢锭帽口浇注时间〔800mm〕:36′23“ 钢锭锭身平均注速: 118.209′18“ 钢锭帽口浇注速度: 86.02保持 96 个小时,脱模后锭身温度 105℃〔T106409 炉〕圆钢锭生产测量表〔第 4 支〕VD 后吊包温度:1597℃钢锭下半身浇注时间〔2580mm〕: 钢锭上半身浇注时间〔1720mm〕:26′08“10′15“下半身平均注速: 上半身平均注速:98.74167.80钢锭全身浇注时间〔4300mm〕: 钢锭帽口浇注时间〔800mm〕:36′23“ 钢锭锭身平均注速: 118.209′18“ 钢锭帽口浇注速度: 86.02保持 96 个小时,脱模后锭身温度 105℃〔T106459 炉〕圆钢锭生产测量表〔第 1 支〕VD 后吊包温度:1600℃钢锭下半身浇注时间〔2500mm〕: 钢锭上半身浇注时间〔1800mm〕:32′50“12′07“下半身平均注速: 上半身平均注速:76.15148.51钢锭全身浇注时间〔4300mm〕: 钢锭帽口浇注时间〔800mm〕:44′57“ 钢锭锭身平均注速:9′35“ 钢锭帽口浇注速度:95.6683.51保持 92 个小时,脱模后锭身温度 105℃〔T106459 炉〕圆钢锭生产测量表〔第 5 支〕VD 后吊包温度:1600℃钢锭下半身浇注时间〔2500mm〕: 钢锭上半身浇注时间〔1800mm〕:32′50“12′07“下半身平均注速: 上半身平均注速:76.15148.51钢锭全身浇注时间〔4300mm〕: 钢锭帽口浇注时间〔800mm〕:44′57“ 钢锭锭身平均注速:9′35“ 钢锭帽口浇注速度:95.6683.51保持 92 个小时,脱模后锭身温度 103℃〔T106532 炉〕圆钢锭生产测量表〔第 2 支〕VD 后吊包温度:1595℃钢锭下半身浇注时间〔2500mm〕: 钢锭上半身浇注时间〔1800mm〕:24′40“12′25“下半身平均注速: 上半身平均注速:101.34144.93钢锭全身浇注时间〔4300mm〕: 钢锭帽口浇注时间〔800mm〕:37′05“ 钢锭锭身平均注速: 115.979′44“ 钢锭帽口浇注速度: 82.22保持 94 个小时,脱模后锭身温度 103℃〔T106532 炉〕圆钢锭生产测量表〔第 3 支〕VD 后吊包温度:1595℃钢锭下半身浇注时间〔2480mm〕: 钢锭上半身浇注时间〔1820mm〕:24′20“12′37“下半身平均注速: 上半身平均注速:101.93144.33钢锭全身浇注时间〔4300mm〕: 钢锭帽口浇注时间〔800mm〕:36′57“ 钢锭锭身平均注速: 116.379′52“ 钢锭帽口浇注速度: 81.05保持 94 个小时,脱模后锭身温度 104℃〔T106575 炉〕圆钢锭生产测量表〔第 1 支〕VD 后吊包温度:1596℃钢锭下半身浇注时间〔2500mm〕: 18′32“ 下半身平均注速: 134.92钢锭上半身浇注时间〔1800mm〕:钢锭全身浇注时间〔4300mm〕: 钢锭帽口浇注时间〔800mm〕:17′21“35′53“15′09“上半身平均注速:钢锭锭身平均注速: 钢锭帽口浇注速度:103.75119.8452.81保持 96 个小时,脱模后锭身温度 102℃〔T106575 炉〕圆钢锭生产测量表〔第 5 支〕VD 后吊包温度:1596℃钢锭下半身浇注时间〔2490mm〕:钢锭上半身浇注时间〔1810mm〕: 钢锭全身浇注时间〔4300mm〕:钢锭帽口浇注时间〔800mm〕:18′32“17′21“35′53“15′09“下半身平均注速:上半身平均注速: 钢锭锭身平均注速:钢锭帽口浇注速度:102.34104.32119.8452.81保持 96 个小时,脱模后锭身温度 104℃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下半身浇注速度最低〔T106459 炉〕为 76.15mm/min, 最高〔T106575 炉〕为 134.92mm/min。
6 炉钢锭在浇注过程当中没有消灭明显追高现象,液面上升速度根本维持在同一程度,从帽口补缩速度和钢液后期温度来看,VD 吊包温度〔1595-1600℃〕合理,从脱模钢锭锭身外表质量来看,T106314炉和 T106459 炉锭身相比另外 4 炉〔T106293、T106409、T106532、T106575〕较差,锭身有水纹痕迹,应当是浇注速度过慢以往圆钢锭下半身消灭纵裂为主要现象,从实际测量数据和脱模后锭身外表质量来看,锭身下半节浇注速度掌握 在:100—130mm/min 最为合理,最快不超过 150mm/min;锭身上半节浇注速度掌握在 120-160mm/min 最为合理;帽口浇注速度掌握在 60-90mm/min 最为合理,扣罩保温时间大于 90 小时以上就能够满足脱模需求以上为本次6 炉钢锭生产的全过程,今后再干此类产品时遵循此次操作过程, 形成固定模式,产品质量应当会稳定在一个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