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术格斗在武术中的地位和作用解析.doc
4页武术格斗在武术中的地位和作用解析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门派众多,内容丰富其最早产生于原始的 社会生产活动,与兽斗、与人斗等,都丰富了武术的内容现代学者 认为“武术是以徒手和器械攻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拳种方式传习,注 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技击类体育项目”其中的徒手和器械攻防主 要是指武术的技击本质,即武术的格斗特性1.从历史中的武术理解格斗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生活资料匮乏,先辈们为了生活只能与野 兽进行搏斗,以杀死对手,捕获猎物为主要目的这时候虽然没有产 生系统的武术拳种,但是,长期的与野兽博斗产生了原始的武技格 斗作为猎取食物的手段,其重要性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没有产 生这种与野兽“格斗”的技术,先辈的生活将得不到食物而饿死,人 类也很难繁衍下去在这一时期,与野兽格斗作为一种维持生存和繁 衍的手段,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氏族部落的产生,各部落之间为争夺食物、 奴隶、女性等,经常发生战斗,这时候原始格斗技术从与兽斗到了与 人斗,格斗技术方法比与兽斗更加多样化为了维持氏族部落的利益, 各部落之间相互争斗,部落中格斗能力强的往往能够打败弱的部落, 并获得失败者的领土、奴隶、女性和人口。
这一时期格斗技术成为了 维持部落安定,争夺氏族部落利益的重要手段直到中国第一个奴隶社会,夏朝产生了,格斗技术中的击、刺、 杀、伐等方法被运用到军事战争中,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古以来 就有“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之说,军事格斗术不仅能够操练兵士, 提升战斗力,最重要的是能够为人民提供安定和平的环境,维护国家 的稳定这个时期,武术格斗是维稳的必要手段这种安邦定国的作 用,在封建制度更替中延续着,直到明代后,民族英雄戚继光为了抗 倭而把武术格斗推向新的高峰,为了对抗倭寇,保卫东南沿海地区的 稳定2.从武术的概念理解武术的本质——武术格斗在 1978 年《武术》教材将武术修改为: ”武术是以踢、打、摔、 拿、击、刺等攻防格斗的动作素材 ,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 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规律,编成的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1983 年 《武术》教材的定义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素材,遵 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遵 照一定的规律,两人斗智较力,形成搏斗,以此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 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 1991 年《武术》教材指出:”武术是以技 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 育项目。
2004 年《中国武术教程》教材又提出:”武术是以攻防技 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 修的民族传统体育从这么多年武术概念的发展情况来看,武术中 最重要的任然是技击,即武术格斗它是武术产生与发展的根本,武 术发展其实就是武术的技术变化发展,也是武术格斗术的发展生产 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环境的变化,最终导致了武术技术 的演变从武术的概念来看,武术格斗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很 多老一辈武术家把武术格斗当成了武术的唯一的表达方式,还出现了 “维技击论”,虽然有失偏颇,但是也说明武术格斗是重要的内容3. 民间武术,神坛之上的璀璨——武术格斗武术格斗历经岁月洗礼、时代变迁,一直到成为帝王统治与扩张 的武器,再到成为众人追逐与比试的擂台,又到如今成为宣告国人能 独立自强的证明、或是让中国符号进入奥运会的敲门砖„„在我看来,现在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项目,已被岁 月和时代拓上浓重的烙印,渐渐消失其锋芒、其尖锐,形象陡然模糊 起来,仿佛落于高高的神坛之上,不再清晰可见,也添加了几分神秘 感,流传在民间的也只能是前人口耳相传的一段段佳话罢了武术格 斗已是在神坛之上了,貌似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的确,武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即使是在生活中的零星相 见,也只是管中窥豹,于百、于千、于万中不得见其一,若有人相问, 往往得出两个答案:“我不会什么武术呢,不能打的,用来锻炼身体 瞎练的呗”、“真人不露相”„„莫非这神坛之下还真有高手?只可惜 “露相非真人”,真正在“民间”的高手,恐怕早在心里建起了“神 坛”,不会轻易“献世”罢!是否还有高人武术格斗能力超强?还是高手永远不出山?究竟 哪一种才是现实的?曾经,武术因其丰富的技击攻防格斗以及强身健 体的功能为大众所爱,在八十年代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健身 气功锻炼的热潮,可惜的是这些锻炼风气都只是短期和单一的,并没 能吸引更多和更长久的人群参与进来,从而真正需要被传承的经典往 往流失了,让武术这一文化瑰宝变得更加神秘而高深莫测,而许多身 怀绝技的高人是存在于民间,但是时间和社会的变迁让其不轻易传扬 真传,造成许多文化和技艺的珍贵成果就此陷入难以解开的循环。
武术格斗始终存在于我们听说与传说中,很难再见到了,笔者认 为武术格斗不能始终存在于神坛之上,而应走下神坛,面向大众与科 学,使其从传说变成真实4. 中国武术的归属——格斗 纵观全世界,不仅中国产生了中国武术,由于地域、文化、风 俗、宗教、种族等原因,世界各地都产生了本民族的格斗术,古埃及 产生了拳击,巴西有柔术,日本有相扑、剑道、空手道、柔道,俄罗 斯有桑博等等,世界上各个民族都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格斗术,虽然名 称、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是把对手打倒,制服敌人为目的的手段中 国武术也是这样,在历史中,军事战斗、保镖护院、个人较技等,都 是中国传统武术格斗术,但是由于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的格斗 术,渐渐丧失了其格斗的本质,被神化、被虚化;武术变得越来越艺 术性,逐渐是集修身养形、煅形炼体、艺术追求为一体的具有中华文 化符号的身体活动方法中华传统武术格斗发展成现代的武术套路和 武术散打连个完全不同的项目,其中武术是技能类表现难美向群,而 散打则是体能主导类通常格斗类向群,散打继承了传统格斗术的格斗 能力,继续发展而武术套路则完全是为表演而产生的,失去了武术 格斗的能力,只具有武术攻防格斗的含义。
传统武术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如何去发展,归属在哪里?许多武术 工作者,前赴后继一代又一代的在探索向世界其他的国家借鉴与学 习经验,把武术格斗市场化是一条可行的路,马克思说过,一件事情 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人们就会趋之若鹜,武术格斗面向市场会 吸引社会的注意力与关注度例如,国内的武术市场化的比赛,武林 风和武林大会等,吸引了很多经济参与,创造了很多收益,足以用来 发展这个运动项目本身了再比如西方国家的拳击赛,其职业程度很 高,参与到其中的人更是不尽其数,拳王泰森曾经的出场费甚至到达 5000 万美元,这是其他的运动项目所不能比拟的,更甚的是拳击比 赛可以进入到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中去比赛,更是吸引了富豪、名流参 与,由此可见,武术格斗的市场化是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前提也是 武术的归属落在格斗上面武术练为打,为格斗而练,才能够使其找 到应有的归属于方向5. 发展中国的格斗项目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格斗术,中国武术曾经是作为中国武术格斗 的代表,产生了丰富庞大的拳种流派,但是在新时期,武术格斗项目 仍然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更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古典式摔跤、散打、 太极推手等,可以作为在特定规则允许下而推广发展的中国格斗术, 推进其市场化与职业化,在经济杠杆的调解下,这些格斗术会向着更 加专业职业的方向去发展,会向其他的群众体育一样呈现一派欣欣向 荣之势。
综上所述,武术格斗在武术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极其重要而又特殊 的,武术格斗是习练武术的目标之一,武术格斗的地位在武术中应是 至高无上的,正所谓“不言打,谈何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