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doc

51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4484615
  • 上传时间:2019-08-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M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schoolGB 50099—201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2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 告第885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99—2011,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 2、4.1.8、6.2.24、8.1.5、8.1.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12月24日前 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以下简称《原规范》)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0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场地和总平面,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主要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指标和净高,安全、通行与疏散,室内环境,建筑设备等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将适用范围扩展为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含非完全小学)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不适用于中等师范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建设;2 适应教育部自2007年底起陆续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全部课程的新课程标准,对学校设计的有关规定进行了修改和补充;3 在相关章节中增加了安全保障方面的规定;4 修改和补充了采用低投入、高效率而且成熟的新技术;5 增加了“术语”和“基本规定”,取消了《原规范》的“附录一名词解释”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对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意见及有关资料请函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编制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2号邮编:),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成都木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大学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江苏省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 翰林(福建)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高等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 湖北省教育建筑设计院主要起草人:黄 汇 刘祖玲 李宝瑜 陈 华 王小工 张绍刚 杨 红 白学晖 温海水 金 磊 余小鸣 牟子元 陈 彤 王 珏 邢金利 刘幸坤 刘占军 李志民 朱 明 林 武 刘玉龙 刘瑞光 姚 慧 何梅珍 杨 轶 马 军 刘 剀 赵建平主要审查人:马国馨 沈国尧 张必信 谢映霞 林建平 高冀生 刘燕辉 郭 景 胡建中 韩叶祥 李晓纯 雷树恩 邱小勇1 总 则1.0.1 为使中小学校建设满足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建筑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需要,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含非完全小学)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规划和工程设计1.0.3 中小学校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 满足教学功能要求;      2 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 校园本质安全,师生在学校内全过程安全校园具备国家规定的防灾避难能力;      4 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设计、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满足保护环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基本方针;并应满足有利于节约建设投资,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1.0.4 中小学校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完全小学 elementary school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属义务教育2.0.2 非完全小学 lower elementary school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场所,设1年级~4年级,属义务教育2.0.3 初级中学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对青、少年实施初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2.0.4 高级中学 senior secondary school对青年实施高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

      2.0.5 完全中学 secondary school对青、少年实施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含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育的学校其中,1年级~3年级属义务教育2.0.6 九年制学校 9-year school对儿童、青少年连续实施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校,共有9个年级,其中完全小学6个年级,初级中学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2.0.7 中小学校 school泛指对青、少年实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学校,包括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九年制学校等各种学校2.0.8 安全设计 safety design安全设计应包括教学活动的安全保障、自然与人为灾害侵袭下的防御备灾条件、救援疏散时师生的避难条件等2.0.9 本质安全 intrinsic safety本质安全是从内在赋予系统安全的属性,由于去除各种早期危险及潜在隐患,从而能保证系统与设施可靠运行2.0.10 避难疏散场所 disaster shelter for evacuatiOn用作发生意外灾害时受灾人员疏散的场地和建筑2.0.11 学校可比总用地 comparable floor area for school校园中除环形跑道外的用地,与学生总人数成比例增减。

      2.0.12 学校可比容积率 comparable floor area ratio for school校园中各类建筑地上总建筑面积与学校可比总用地面积的比值2.0.13 风雨操场 sports ground with roof有顶盖的体育场地,包括有顶无围护墙的场地和有顶有围护墙的场馆3 基本规定3.0.1 各类中小学校建设应确定班额人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完全小学应为每班45人,非完全小学应为每班30人;      2 完全中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应为每班50人;      3 九年制学校中1年级~6年级应与完全小学相同,7年级~9年级应与初级中学相同3.0.2 中小学校建设应为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和学习创造良好环境3.0.3 接受残疾生源的中小学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3.0.4 校园内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及供热等基础设施应与中小学校主体建筑同步建设,并宜先行施工3.0.5 中小学校设计应满足国家有关校园安全的规定,并应与校园应急策略相结合安全设计应包括校园内防火、防灾、安防设施、通行安全、餐饮设施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设计。

      3.0.6 由当地政府确定为避难疏散场所的学校应按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进行设计3.0.7 多个学校校址集中或组成学区时,各校宜合建可共用的建筑和场地分设多个校址的学校可依教学及其他条件的需要,分散设置或在适中的校园内集中建设可共用的建筑和场地3.0.8 中小学校建设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宜按绿色校园、绿色建筑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3.0.9 在改建、扩建项目中宜充分利用原有的场地、设施及建筑3.0.10 中小学校设计应与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及传统相适应3.0.11 环境设计、建筑的造型及装饰设计应朴素、安全、实用场地和总平面4.1 场 地4.1.1 中小学校应建设在阳光充足、空气流动、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宜建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地和提供设置基础市政设施的条件4.1. 2 中小学校严禁建设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校园及校内建筑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源实施控制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1.3 中小学校建设应远离殡仪馆、医院的太平间、传染病院等建筑与易燃易爆场所间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4.1.4 城镇完全小学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城镇初级中学的服务半径宜为1000m4.1.5 学校周边应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有条件时宜设置临时停车场地学校的规划布局应与生源分布及周边交通相协调与学校毗邻的城市主干道应设置适当的安全设施,以保障学生安全跨越4.1.6 学校教学区的声环境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的有关规定学校主要教学用房设置窗户的外墙与铁路路轨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高速路、地上轨道交通线或城市主干道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4.1.7 学校周界外25m范围内已有邻里建筑处的噪声级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有关规定的限值4.1.8 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4.2 用 地4.2.1 中小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有条件时宜预留发展用地4.2.2 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合理布局,合理确定容积率,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节约用地4.2.3 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提高土地利用率,宜以学校可比容积率判断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2.4 中小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用房等全部建筑的用地;有住宿生学校的建筑用地应包括宿舍的用地;建筑用地应计算至台阶、坡道及散水外缘;      2 自行车库及机动车停车库用地;      3 设备与设施用房的用地4.2.5 中小学校的体育用地应包括体操项目及武术项目用地、田径项目用地、球类用地和场地间的专用甬路等设400m环形跑道时,宜设8条直跑道4.2.6 中小学校的绿化用地宜包括集中绿地、零星绿地、水面和供教学实践的种植园及小动物饲养园      1 中小学校应设置集中绿地集中绿地的宽度不应小于8m      2 集中绿地、零星绿地、水面、种植园、小动物饲养园的用地应按各自的外缘围合的面积计算      3 各种绿地内的步行甬路应计入绿化用地      4 铺栽植被达标的绿地停车场用地应计入绿化用地      5 未铺栽植被或铺栽植被不达标的体育场地不宜计入绿化用地      6 绿地的日照及种植环境宜结合教学、植物多样化等要求综合布置4.2.7 中小学校校园内的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应包括消防车道、机动车道、步行道、无顶盖且无植被或植被不达标的广场及地上停车场。

      用地面积计量范围应界定至路面或广场、停车场的外缘校门外的缓冲场地在学校用地红线以内的面积应计量为学校的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4.3 总 平 面4.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