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论学习环境对美国汉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影响教育教学论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315160900
  • 上传时间:2022-06-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论学习环境对美国汉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影响_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 本文在简要概述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理论和学习环境理论的基础上,使用国内外流行的Oxford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分别对在美与在华的美国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发现美国学生在母语环境和目的语环境汉语学习策略的不同本文分析其原因,并总结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语言学习策略语言学习环境美国汉语学习者学习策略    1.语言学习策略和语言学习环境  语言学习策略(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是指在语言学习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与某个具体阶段有关的思想活动或行为活动,是由Rubin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提出的董攀,2010)这一研究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界定和划分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国外比较著名的评估方式有Cohen和Oxford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国内有文秋芳、刘润清等人提出的分类系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应用语言学家Oxford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和她以此为基础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Ellis(1994:539)认为,Oxford(1990)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或许是迄今为止最具综合性的。

      首先,Oxford(1990:37)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前者指直接参与目标语学习的策略,并要求对语言进行大脑处理;后者则通过注意力集中、计划、评价、寻找机会、控制焦虑、增强合作和移情等手段作为语言学习提供间接支持直接策略下面又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下面又分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  Oxford(1990:249—252)以她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系统为基础,编制了一个学习策略问卷——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简称SILL)该量表经过多次修改,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流行的测量语言学习策略的标准化量表Ellis称之为“一个极富价值的诊断性工具”江新(2000)对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研究,发现该量表用于测量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策略具有较好的信度和一定的效度  Ellis (1994)认为,学习者个人因素及社会因素共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或学习策略,进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成绩影响语言学习策略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了解程度,学习所在的阶段,学习任务的要求,学习者自身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期望,学习环境的变化,甚至年龄与性别。

      其中学习环境(context),从广义上讲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它既包括整个大的社会的历史、政治和文化背景,又包括学习者个人的家庭环境,还包括学校的学习环境就较小规模的教学科研而言,学习环境一般具体指学生所处的班级,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课堂学习氛围,课程设置和安排,等等  由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开始较晚,因此当前对于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研究不同的学习环境究竟对学习策略中的哪些策略有影响的人不多因此我决定对这一方向进行初步的探索由于学习环境有很多种,因此我将此次研究的学习环境限制为大的社会语言环境,即目的语国家和母语国家调查对象为美国汉语学习者(不包括美国华裔)以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在美国学习汉语的美国人和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美国人进行了一次汉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借助SPSS统计软件包分析此次问卷所获得的有关数据,以求测出不同语言环境下美国汉语学习者使用汉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同时对问卷结果作相应分析  2.研究方法  2.1施测对象  参加此次汉语学习策略问卷调查的是在美国迈阿密达德学院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40人,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华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22人,共62人。

        2.2施测工具  此次研究采用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作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6个分量表,一共50个题项该表用英文编写,并在表前添加了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被试的性别、母语、学习环境、学习时间、学习动机等通过用此表施测,考察美国汉语学习者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汉语学习策略的情况  3.测试结果  数据经过SPSS统计得出其学习策略各项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不同学习环境的美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统计结果见下表  不同学习环境的美国学生在各分量表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在美国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在6个分量表上的平均数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补偿策略统计数据表明,在美学习者最常使用元认知策略,平均数在3.6以上,进入Oxford界定的学习策略高频度使用范围;其次是社交策略,平均数都在3.2以上,位于中频度使用区域而情感策略和补偿策略的平均数都不到3,从使用频度看仅处在中频度使用区域的下端,说明在美学习者对此两种学习策略使用较少  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在6个分量表上的平均数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社交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记忆策略,情感策略。

      其中社交策略进入Oxford界定的学习策略高频度使用范围;其次是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位于中频度使用区域而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则使用频度偏低  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学习地方的主效应显著(F(1,60)=8.547,p<0.05)不同学习地方与策略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F(5,360)=9.11,p<0.001)进一步结果表明,不同学习地方的被试在认知策略、补偿策略的使用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在情感策略与社交策略的使用上有显著的差异(p<0.01),其他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差异都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学生比在美国学习汉语的学生更经常使用认知策略、补偿策略与社交策略,而在美国学习汉语的学生比在中国的学生更经常使用情感策略,但在其他策略的使用上,不同学习地方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策略的使用与语言学习环境有关,但并不能表明学习策略的使用一定是学习环境不同的原因  4.结果分析  在美国的汉语学习者最常使用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利用认知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通过确立学习目标与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等手段来调节语言行为,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此次调查的美国汉语学习者都是成年人,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较强的学习动机,而且被试在学习汉语之前都有学习其他外语的经验因此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能够在学习活动中集中注意,确定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善于总结规律,从错误中学习,并且能够评价自己在语言学习中的进步并且在美国的汉语学习者都是通过课堂时间学习汉语,课堂学习本身就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他们要听课,做笔记,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完成学习目标,通过语言考试所以他们元认知策略使用最多  在华的美国汉语学习者社交策略使用频率最高社交策略包括问问题,与他人合作和理解他人在华的汉语学习者由于是在中国学习和生活,因此每天都要和中国人打交道,说汉语的机会,与中国人合作和交流的机会都很多,因此需要更多地使用社交策略另外也可能是和美国学生的性格特点有关系(江新,2000)美国学生性格比较外向,善于社交,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很多学生在中国都积极寻找和中国人交流的机会,这使得他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交际策略   在美国的汉语学习者补偿策略使用频率最低,这也和他们的汉语学习机会仅限于课堂有关。

      补偿策略是帮助语言学习者在语言能力还不够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理解或表达而使用的策略,包括猜测、体势语、回避、寻求帮助等由于课堂教学是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都基于课本内容,并且教材有相应的英语讲解,老师所布置的语言任务也不会高于所讲内容,因此只要学生做好预习复习工作,课堂上认真听讲,一般都能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语言任务而且对外汉语教师一般都会英语,学生有疑问会直接用英语向老师提问,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也会采用英语回答因此,这种学习环境下很少有用到补偿策略的机会  在中国的汉语学习者记忆策略使用频率偏低记忆策略主要指各种帮助记忆的方法,即将学习内容进行整理、组织和联系,以便于记忆江新(2000)认为,留学生很少使用记忆策略,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适当的记忆方法的重要性,或者对各种帮助记忆的方法不了解,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另外我们认为,在中国的学生由于身处目的语环境,差不多时时刻刻都会接受到中文的信息,听到的、看到的几乎都是汉语,交流也要用汉语,这时对信息的编码是多渠道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对学习的信息进行反复的练习,刺激信息尽快进入长时记忆,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者就学习并记住了汉语,不需要刻意采用记忆策略。

        在美国和在中国的汉语学习者都较少使用情感策略,这一结果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是一致的情感策略指学习者用来规范和管理情绪、情感等的方法自尊、态度、动机、焦虑、文化冲突等情感因素,都会对汉语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有利的情感策略会帮助学生感受到汉语学习的乐趣,而不利的情感策略会大大影响学习汉语的进度这一策略较少被使用,大概“与学生不了解如何有效控制自身情感有关”(林可、吕峡,2005)  方差分析显示,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比在美国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更经常使用认知策略、补偿策略与社交策略,而在美国的学生比在中国的学生更经常使用情感策略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普遍每周至少有二十课时的课堂学习时间,又因为身处目的语环境之中,所以使用汉语直接和中国人交际的机会非常多,并且受汉语水平的限制,有时需要用自造新词、迂回表达及肢体语言之类的补偿来达到交际目的;而在美国学习汉语的学生每周至多有六课时的课堂学习时间,而且说汉语、与中国人交际的机会相对要少很多,因此他们的认知策略、补偿策略与社交策略使用要少很多在美国学习汉语的学生更经常使用情感策略,这可能是由于他们使用汉语的机会大多是在课堂上,是为了完成老师的提问和任务而说汉语,在面对老师和其他学生说汉语时,容易产生焦虑、抑制等情绪,因此需要更常使用情感策略。

        5.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对于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教师可以针对他们善于使用社交策略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多交中国朋友,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些交际方面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以促进他们的汉语学习而他们不善于使用记忆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注意教授一些实用的记忆策略,如用联想的方法记忆生词,利用卡片记忆汉字生词,有计划地复习,等等因为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远离家乡,身处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难免会产生焦虑、文化冲突等消极情感因素,而学生不善于运用情感策略来控制这些消极情绪,久而久之会对语言学习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教师还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帮助指引和疏导,并设法教学生学会通过情感策略调教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如进行自我鼓励,与别人谈论自身感受等,从而为语言学习提供间接的支持  对于在美国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教师可以针对他们善于使用元认知策略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汉语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学习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协调语言学习过程在母语环境中的学生认知策略、补偿策略与社交策略的使用比在目的语环境中的学生少,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习运用重复、模仿、分析、推理等认知策略来学习汉语,并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中和课堂外创造汉语使用交际环境,如开设“汉语角”,开展汉语话剧活动,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