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高等教育12ppt.ppt
31页日本的高等教育日本的高等教育主要内容:一、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二、日本高等教育的现状三、日本高等教育的特点四、发展中的问题及改革对策五、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战后改革和大众化战后改革和大众化高等教育制度的系统整合高等教育制度的系统整合近代高等教育的创立近代高等教育的创立1990年以来年以来1950年后年后1903年以后年以后1870以后以后近代高等教育的创立近代高等教育的创立•1、、1872年年《《学制学制》》 第一个近代教育法令第一个近代教育法令•将全国分为8 个大学区, 规定每个大学区设一所大学•2、、1877年东京大学的成立年东京大学的成立•1 8 7 7 年, 明治政府决定, 将文部省所管辖的东京昌平学校, 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学学校合并, 成立了日本历史上真正近代化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东京大学•3、、1886年首次以天皇敕令形式颁布年首次以天皇敕令形式颁布《《帝国大学令帝国大学令》》高等教育制度的系统整合高等教育制度的系统整合•1、、1903年年《《专门学校令专门学校令》》使得专门学校有了第一个专使得专门学校有了第一个专门的法令门的法令•规定专门学校的任务是教授高等的学术与技艺,入学资格为中学校、高等女学校或具有同等学历者,还规定国立办学与私立办学具有同等地位。
•2、、1918年年《《大学令大学令》》使日本近代的高等教育制度进一使日本近代的高等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步完善•(1)单科大学的发展•(2)私立大学的地位得到承认•1919-1922年短短4年中,就有16所私立大学得到批准认可,在校学生由9611人增加到21915人战前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战前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招收高等学校招收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生1大学大学3年年47所所2专门学校专门学校3-4年年193所所中学毕业生中学毕业生4高等师范学高等师范学校校 4年年4所所中学与高等中学与高等女学校毕业生女学校毕业生3高等学校高等学校7年年32所所招生小学毕业生招生小学毕业生战后改革和大众化战后改革和大众化•(一)美军占领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民主化阶段•1、 1947年年《《教育基准法教育基准法》》、、《《学校教育法学校教育法》》成立“新制大学”,即将战前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为四年制的大学,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一元化” •1950年央定,一部分不能升格为大学的专门学校和“各种学校”暂时作为二年制的短期大学•2、确立宽容的私学政策•(二)经济恢复与高速增长时期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众化阶段•1、促进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1)短期大学地位的正式确立•2) 成立高等专门学校•3)成立专修学校•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在1960年至1970年间,日本高等教育机构的总数从525所增加到921所,增加了75%,其中短期大学从280所增加到479所。
日本高等教育入学率1960年为10.3%,1963年即达到了15%,顺利实现由“尖子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跨越•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两种倾向•第一,在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四年制大学•第二,从国、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不同作用看,私立高校所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国立和公立高校“自由化自由化”与与20世纪末日本高等世纪末日本高等教育改革教育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始于1991年文部省对《大学设置基准》的修改•第一,设置基准的大纲化把有关大学办学的规定改细为粗,取消了关于课程种类的具体规定 代之以大学课程设置的方针,设置权限下放给各大学;•第二,大学自我评价制度的导入,这是促进大学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第三,对终身教育发展的适应日本的高等教育概况日本的高等教育概况 • 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已基本形成了重视义务教育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已基本形成了重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传统中、小学教育体制大致与我国相同,普高等教育的传统中、小学教育体制大致与我国相同,普遍实行了遍实行了““六、三、三六、三、三””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实行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实行义务教育 • 高等教育是从结束了六年的初等教育和六年的中等教 高等教育是从结束了六年的初等教育和六年的中等教育后开始的通常外国留学生可以报考的日本高等教育机育后开始的通常外国留学生可以报考的日本高等教育机构有:大学(含研究生院)、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构有:大学(含研究生院)、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专门学校专门学校• 截止到截止到20012001年年4 4月,日本已有各类大学月,日本已有各类大学670670所,其中国所,其中国立立9999所(全部设有研究生院)、公立所(全部设有研究生院)、公立7474所(其中所(其中5656所设有所设有研究生院)、私立研究生院)、私立497497所(其中所(其中339339所设有研究生院)所设有研究生院)•在日本取得的学位和资格都会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在日本取得的学位和资格都会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 日本现行学制日本现行学制 •日本的大学形态及其层次类型多种多样日本的大学形态及其层次类型多种多样•从所有制上可以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种从所有制上可以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种•国立国立大学由国家投资,直属文部省,经费充足,大学由国家投资,直属文部省,经费充足,学科齐全,研究条件好。
这其中包括许多著名大学科齐全,研究条件好这其中包括许多著名大学,如学,如东京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东北大学等阪大学、东北大学等•公立公立大学由地方政府出资兴办,学校条件和水平大学由地方政府出资兴办,学校条件和水平也相当不错也相当不错•私立私立高等院校数量多、规模大,承担着日本高等高等院校数量多、规模大,承担着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主要任务,有庆应义塾大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主要任务,有庆应义塾大学、学、早稻田大学早稻田大学等这样的世界级著名学府,其经等这样的世界级著名学府,其经费由国家和相应办学机构按一定比例分摊费由国家和相应办学机构按一定比例分摊 •从学术水平上看,日本的高等教育分为三级结构:从学术水平上看,日本的高等教育分为三级结构:•第一级结构是第一级结构是短期大学短期大学和和高等专门学校高等专门学校以开展高等职业教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培养实际生活能力为目的短期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育和培养实际生活能力为目的短期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到三年,高等专门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学制两到三年,高等专门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
•第二级结构是四年制大学第二级结构是四年制大学包括综合大学、多科大学和单科包括综合大学、多科大学和单科大学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学士学位日本高等高等教育体系大学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学士学位日本高等高等教育体系中,以中,以大学大学为主体,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的数量和在校为主体,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都远远少于大学生人数都远远少于大学•第三级结构是第三级结构是研究生院研究生院旨在旨在““教授和研究学术理论及应用,教授和研究学术理论及应用,深究其奥义和促进文化发展深究其奥义和促进文化发展””研究生院分为博士课程和硕研究生院分为博士课程和硕士课程硕士课程学习士课程硕士课程学习2 2年,课程结束后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年,课程结束后授予硕士学位博士课程分为两种:一是累积型博士课程,即五年一贯制博士课课程分为两种:一是累积型博士课程,即五年一贯制博士课程;另一种是单一博士课程,即硕士毕业生或具有硕士毕业程;另一种是单一博士课程,即硕士毕业生或具有硕士毕业学历的人攻读的课程,学制三年,课程结束后,通过论文审学历的人攻读的课程,学制三年,课程结束后,通过论文审查,学生被授予博士学位查,学生被授予博士学位。
日本高等教育的一些特点日本高等教育的一些特点★私立学校体系数量庞大私立学校体系数量庞大 学校数、各学校数、各类类学校比率(学校比率(2005年)年) 总数 数 国立 国立 公立 公立 私立 私立 学生学生总数 数 女子 女子 私立私立大学 大学 726 726 87 87 86 86 553(76%) 553(76%) 251万人 251万人 39% 39% 74%74%短大 短大 480 480 10 10 42 42 428(89%) 428(89%) 22万人 22万人 87% 87% 93%93%专门专门学校 学校 2973 2973 13 13 194 194 2766(93%) 70万人 2766(93%) 70万人 46% 46% 96%96%★学历主义色彩浓重▲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1818岁的某一天的某一次考试决定了这些日本孩子岁的某一天的某一次考试决定了这些日本孩子以后的人生。
以后的人生 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考试地狱考试地狱▲▲临时教育审议会(临时教育审议会(19841984--19871987)) 日本对学历社会的认识:日本对学历社会的认识: ““学历与职业上、经济上的利益以及社会威信联系学历与职业上、经济上的利益以及社会威信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成为反映此人能力的唯一标准在一起,事实上成为反映此人能力的唯一标准○○20062006年年经济经济同友会調査:同友会調査: ・ ・企业是否注重新聘员工毕业院校:企业是否注重新聘员工毕业院校: 不注重不注重:24:24.1% 1% 部分部分注重注重: :7.5 十分注重十分注重: :64.3%% 二元特点二元特点•学校举办主体:公与私学校举办主体:公与私•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学术研究与教育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质上的二元系统:实质上的二元系统: 中央、综合性、讲座制、大学院大学中央、综合性、讲座制、大学院大学 地方、多科性、学科目制、学部大学地方、多科性、学科目制、学部大学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日本高等教育对于其经济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意义。
但由于受到来自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日本高等教育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教育质量日趋下降•1 1、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高等教育质量滑坡、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高等教育质量滑坡• 由于企业雇主把学生就读的学校看得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日本高中生争夺名牌学校有限名额的竞争非常激烈,升学考试的选择性功能过于强化,以至大学教育本身反而退到了次要的地位由于大学校门是严进宽出,学生一旦进了大学,便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无意继续超越自我和别人,很少有人把心思用于学术研究,而只是关心个人毕业后的职业去向,教师教学也疲于应付•2、私立大学的发展缺乏秩序私立大学的发展缺乏秩序•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与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联系的为抢占市场,私立高校对社会经济变化反应积极,能迅速对社会经济的人才需求做出响应但同时,也出现了对市场经济的盲目适应,带来了私立高校的过度膨胀,致使办学条件恶化,教学质量降低,造成专业结构比例失调,大量人才浪费的现象• 3、轻视基础科学研究的功利主义教育政策构成了日本长远经济利益的一大轻视基础科学研究的功利主义教育政策构成了日本长远经济利益的一大障碍• 由于过分偏重经济目标,日本大学科研注重在获取他国专利的条件下,开展进一步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奉行“拿来主义”,对基础科学研究缺乏兴趣。
这种战略曾为日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但其副作用也是影响深远的高等教育改革对策及动向高等教育改革对策及动向 •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又明确提出新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和方向,即适当控制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规模,重点放在充实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上强化教育功能,使教育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适应国民终生学习的需要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对大学本科课程体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对大学本科课程体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将教养部撤消,实行四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其优点是增加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内容的连贯性,使部分专业教学内容下移,实现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另外,各个学校针对社会的实际需要加强实践教育,同时也根据时代的要求增设了一些新的科目,以充实情报处理教育,改善外语教育为了提供更多的选修机会,更多的大学与其他的大学缔结了“学分互换”协定• 还有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少人数教育的大学有所增加,尤其是将外语、教育、实验、学习、讨论等的教学少人数化出现了由教师组成的旨在改善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组织,也有大学设置了旨在开发教育方法、帮助教员进行有关研修的中心。
• 在学生的成绩评定方面,一方面,许多大学为了确保学分认定的客观性,学科的评价标准由多个教师进行协商以达成一致,另一方面,也有大学为了严格大学的教育成果,对在一定期间没有达到一定成绩基准的学生予以休学劝告、退学劝告的处理 日本承认学生在外校学习所得学分的制度,日本承认学生在外校学习所得学分的制度,1972年修改的年修改的《《大学设置基准大学设置基准》》规定,允许学生在外校听课,选修其他大学的与本专业有关的课程,所获学分规定,允许学生在外校听课,选修其他大学的与本专业有关的课程,所获学分((30学分以内)可计入毕业所需学分总数之内它有利于大学开放交流和提高学学分以内)可计入毕业所需学分总数之内它有利于大学开放交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生的学习积极性从1982年起二年制短期大学年起二年制短期大学15学分以内、三年制短期大学学分以内、三年制短期大学23学学分内可作为互换学分为加强校际之间教育联系,越来越多的大学特别是研究生分内可作为互换学分为加强校际之间教育联系,越来越多的大学特别是研究生院陆续实施此种制度院陆续实施此种制度• 2 2、提倡高等院校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提倡高等院校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 19981998年大学审议会年大学审议会《《2121世纪的日本大学与今后的改革世纪的日本大学与今后的改革》》报告的副标题就是报告的副标题就是““个性在竞争中闪光个性在竞争中闪光””,由此可见个性化,由此可见个性化在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在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内容包括: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内容包括:•一、每一所大学都应该有各自明确的教育与研究的理念,在一、每一所大学都应该有各自明确的教育与研究的理念,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应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优势与作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应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优势与作用•二、短期大学,在于适应社会不同的需求,重在提供各种教二、短期大学,在于适应社会不同的需求,重在提供各种教育服务,开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学科、专业,重新审定教学育服务,开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学科、专业,重新审定教学大纲,采取多样化的招生办法大纲,采取多样化的招生办法•三、高等专门学校,主要是为产业界培养具有实际能力的技三、高等专门学校,主要是为产业界培养具有实际能力的技术人员•四、不同办学主体高等学校,国立大学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四、不同办学主体高等学校,国立大学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研究生院的规模,适当缩小本科教育的规模。
公立大学扩大研究生院的规模,适当缩小本科教育的规模公立大学与国立和私立大学一起承担各种高等教育的职责外,更主要与国立和私立大学一起承担各种高等教育的职责外,更主要的是适应各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特殊需求,开展具的是适应各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特殊需求,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活动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活动 •3 3、、建立开放和积极的管理体制以及多元化的评价系统建立开放和积极的管理体制以及多元化的评价系统• 一方面要明确学校内审议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工作应如何分工一方面要明确学校内审议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工作应如何分工和合作,另一方面要积极听取社会上的意见,明确大学对社会的和合作,另一方面要积极听取社会上的意见,明确大学对社会的责任• 许多大学以许多大学以““大学白皮书大学白皮书””的形式向全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形式向全社会公布有关信息,请全校师生、社会各界人士、学生家长提出意见,以便集思广益请全校师生、社会各界人士、学生家长提出意见,以便集思广益• 各高校还制定各高校还制定““自我评估制度自我评估制度””,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对课程,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试制度、教学设备与管理、用人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试制度、教学设备与管理、用人制度等方面提出意见,并整理成每学期的制度等方面提出意见,并整理成每学期的““自我评价结果报告自我评价结果报告””,以供校方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
以供校方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 为了使评估方式更为客观、完善,日本高校还委托一些有一为了使评估方式更为客观、完善,日本高校还委托一些有一定分析能力、可信度较高的校外评价机构即所谓定分析能力、可信度较高的校外评价机构即所谓““第三方评价系第三方评价系统统””,对本校的管理状况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机构在对大学进行,对本校的管理状况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机构在对大学进行透明度较高评价的同时,还收集评价情报,对评价的有效性进行透明度较高评价的同时,还收集评价情报,对评价的有效性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向各个大学反馈评价的结果,促进大学教育研究调查研究,及时向各个大学反馈评价的结果,促进大学教育研究活动的个性化和质量的提高活动的个性化和质量的提高•4 4、充实、强化研究生教育充实、强化研究生教育• 推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水平达到世界推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水平达到世界水准,是日本大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水准,是日本大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研究生院,慢慢转向培养高层近年来研究生院,慢慢转向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员以及在职的技术人员的教育,次的专业人员以及在职的技术人员的教育,并进行与业务有关的实践性教育。
并进行与业务有关的实践性教育日本教育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日本教育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一、日本政府和国民都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当成立国之本一、日本政府和国民都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当成立国之本 日本举国上下都把教育看作立国之本,齐心协力搞好教育日本举国上下都把教育看作立国之本,齐心协力搞好教育就数量而言,日本教育的普及程度同美国并驾齐驱,达到世界最就数量而言,日本教育的普及程度同美国并驾齐驱,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就质量而言,日本的义务教育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高水平就质量而言,日本的义务教育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日本中学生的平均学力高于其他国家,其初、中等教育的质量之日本中学生的平均学力高于其他国家,其初、中等教育的质量之高举世公认高举世公认• 以资借鉴,我国从政府到民众更应该进一步认识教育在社会以资借鉴,我国从政府到民众更应该进一步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真正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地位,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真正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地位,走一条教育兴国之路走一条教育兴国之路•二、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和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是振兴日本二、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和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是振兴日本教育的关键。
教育的关键 日本政府一直坚持不懈地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高质量日本政府一直坚持不懈地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这一振兴教育的成功经验很值得中国借鉴普及义务教育,这一振兴教育的成功经验很值得中国借鉴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规矩,不成方圆 ” 在正确认识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吸在正确认识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并总结我国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尽快建立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并总结我国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尽快建立起一整套自上而下的严格的教育法体系,是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起一整套自上而下的严格的教育法体系,是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性和前提性工作发展的基础性和前提性工作•三、善于立足本国文化教育传统,吸收和改造外三、善于立足本国文化教育传统,吸收和改造外来文化教育传统是日本教育改革的生命线来文化教育传统是日本教育改革的生命线 日本是一个十分善于借鉴外来文化的民族我们在日本是一个十分善于借鉴外来文化的民族我们在教育改革时,首先要重视继承和挖掘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教育改革时,首先要重视继承和挖掘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并且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情改造和吸取外文化教育思想,并且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情改造和吸取外国文化教育思想。
国文化教育思想• 此外,在发展的格局上,适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使此外,在发展的格局上,适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使之与产业结构发展需求相适应在发展的模式上,重视私之与产业结构发展需求相适应在发展的模式上,重视私立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作用立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作用东京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大学是日本的国立综合性高等学校本部设于东京都东京大学是日本的国立综合性高等学校本部设于东京都文京区本乡文京区本乡18771877年建立,为日本近代最早的高等学校之年建立,为日本近代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 本科生院系包括法、医、工、文、理、农、经济、教本科生院系包括法、医、工、文、理、农、经济、教育、和药学育、和药学• 研究生院包括法律政治、医学、工程、人文社会学、研究生院包括法律政治、医学、工程、人文社会学、理科、农学、生命科学、经济、艺术与科学、教育、药学、理科、农学、生命科学、经济、艺术与科学、教育、药学、数学科学、前沿科学、和两个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交叉学科数学科学、前沿科学、和两个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交叉学科• 多年来东京大学一直把自己的社会责任定位在提供杰多年来东京大学一直把自己的社会责任定位在提供杰出人才方面,即出人才方面,即为明天的领袖提供最好的教育。
为明天的领袖提供最好的教育东京大学东京大学也确实为日本政府、财界和学术界培养了众多的领导人也确实为日本政府、财界和学术界培养了众多的领导人最近几年学校认识到要提高国际学术声望,还必须产生世最近几年学校认识到要提高国际学术声望,还必须产生世界一流的科研成就,要积极地将研究成果返回给社会和工界一流的科研成就,要积极地将研究成果返回给社会和工业界为此学校的对策是业界为此学校的对策是从发展前沿交叉学科入手从发展前沿交叉学科入手新建新建的前沿科学研究生院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科融合跨学科的的前沿科学研究生院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科融合跨学科的信息科学研究生院是人文与科技的结合信息科学研究生院是人文与科技的结合早稻田大学早稻田大学 • 早稻田大学是日本一所私立高等学校,设于东京新宿区西早稻田,前身为东京专门学校,1882年建立,1902年改为大学• 作为拥有许多权威教授和学者的早稻田大学,培养了众多人才,活跃在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日本历代首相中有6名是早大的毕业生• 以创始人大隈重信所倡导的“东西文明相调和”为出发点,学校一直积极致力于开展国际交流活动1999年,就在早大最为著名的大隈讲堂里,江总书记发表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演讲。
此外早大校园还迎来过爱因斯坦、肖伯纳、克林顿、金泳三等知名人士和国家首脑,这些世界性名人的不断来临,无疑推动了早稻田大学朝着教育国际化不断迈进 短期大学短期大学•日本的短期大学是以教授和研究高深的专门学问、培养职业和日本的短期大学是以教授和研究高深的专门学问、培养职业和实际生活所必须的能力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实际生活所必须的能力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 短期大学产生于短期大学产生于19501950年,受美国社区学院模式的影响,年,受美国社区学院模式的影响,主要由战前旧制专科学校转变而来目前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主要由战前旧制专科学校转变而来目前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两年或三年它在日本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制为两年或三年它在日本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开设四类课程:一般教育课程、外语、保健体育和专业教育般开设四类课程:一般教育课程、外语、保健体育和专业教育课程,但一般教育课程科目学时很少,因而学生的基础知识相课程,但一般教育课程科目学时很少,因而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短期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转学方便自诞生以来,短期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转学方便。
自诞生以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80%以上,高于研究生和本科生学生取得必以上,高于研究生和本科生学生取得必须的学分,将被授予准学士学位,一般可视同我国的大专学历,须的学分,将被授予准学士学位,一般可视同我国的大专学历,他们可以转人大学三年级继续学习他们可以转人大学三年级继续学习•特点:特点:①①私立学校占绝大部分;私立学校占绝大部分;②②规模较小,平均在校生规模较小,平均在校生800800人人左右;左右;③③女生占绝大多数,达女生占绝大多数,达9l9l%以上;;%以上;;④ ④ 当地学生比例较当地学生比例较大,将近大,将近7070%% ;;⑤⑤短期大学只设学科,不设学部短期大学只设学科,不设学部• 高等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 高等专科学校是以深入教授学生专门学艺,育成高等专科学校是以深入教授学生专门学艺,育成其职业上所必要的能力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其职业上所必要的能力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 这种学校创立于这种学校创立于1962年,招收初中毕业生,修年,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五年,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介于高中和短期大业年限五年,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介于高中和短期大学之间,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以培养高等学之间,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以培养高等技术人员为目的。
这些学校中大部分是工业高等专技术人员为目的这些学校中大部分是工业高等专门学校,还有商船高等专门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的门学校,还有商船高等专门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可授予准学士学位,一般可视同我国的大专毕业生可授予准学士学位,一般可视同我国的大专学历目前,高等专科学校只从四年级开始接受插学历目前,高等专科学校只从四年级开始接受插班的留学生班的留学生 •特点::特点::①①学校规模小、学生年龄小;学校规模小、学生年龄小;②②绝大多数绝大多数是国立;;是国立;;③③ 学生以男生为主,女生只占学生以男生为主,女生只占10%% 左右;左右;④④毕业生通过考试,可以进入毕业生通过考试,可以进入4年制大学年制大学3年级学习;年级学习;⑤⑤教学内容与工业和交通运输为主教学内容与工业和交通运输为主•大学大学:日本的大学是在广泛传授知识的同时,以深入教授及研:日本的大学是在广泛传授知识的同时,以深入教授及研究专门的学艺、发展智慧、培养道德和应用能力为目的的高等究专门的学艺、发展智慧、培养道德和应用能力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它是日本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强调教学与科研结教育机构它是日本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强调教学与科研结合。
合 大学一般设设有学部(系)、大学院(研究生院、研究所)大学一般设设有学部(系)、大学院(研究生院、研究所)等机构课程包括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实行学分制课程包括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实行学分制大学本科学制四年,医学专业六年以上大学学生学习期满和考试本科学制四年,医学专业六年以上大学学生学习期满和考试合格授予学士学位合格授予学士学位•研究生院研究生院:是:是““以教授和研究学术理论及应用,深究其奥义和以教授和研究学术理论及应用,深究其奥义和促进文化发展为目的促进文化发展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设置在师资力量雄厚的高等教育机构,设置在师资力量雄厚和教学设备充实的大学学院里一般设有硕士课程(通常和教学设备充实的大学学院里一般设有硕士课程(通常2 2年),年),博士课程(通常博士课程(通常3 3年,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年,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 18861886年日本明洽政府颁布年日本明洽政府颁布《《帝国大学令帝国大学令》》,创办东京帝国,创办东京帝国大学,并于其中设立大学院,从而揭开日本教育史上研究生教大学,并于其中设立大学院,从而揭开日本教育史上研究生教育的第一页。
日本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制度比较严格据统育的第一页日本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制度比较严格据统计,计,19891989年博士学位授予数为年博士学位授予数为36083608个,只达当年入学博士生的个,只达当年入学博士生的61%61%,其中文科博士仅有,其中文科博士仅有6969人,占博士学位获得者总数的人,占博士学位获得者总数的5%5%• 日本学生升大学要经过两次考试(即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和大学单独考试• 各大学生源差异很大名牌大学的竞争极为激烈,中流大学的竞争较为缓和,而较差的大学甚至为生源发愁• 通过统一考试的合格者还要到各大学进行单独命题的考试大学入学考试只认成绩,所有的考生均有同等的升学机会,以体现平等教育意识 日本大学教学采取“学科目制”和“讲座制”两种形式• 所谓“学科目制”就是按照必要的科目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师上课;•“讲座制”则是根据专业设置在同专业中开设一定的专业讲座,并根据讲座安排教师• 日本最早的高考是在1868年,当时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是从欧洲引进大学制度时开始的那时的高考主要是大学预科的考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进行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推行新制大学,高考制度也进行了多次的改革和调整。
• 日本高考的第一次考试,即“全国共同第一次学历考试”,在每年1月下旬的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举行考试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根据日本文部省制定的《高中教学大纲》命题,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的考试不分文理科• 考试结束10天后,公布全国考试结果,考生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决定第二次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第二次考试由各大学自行组织,时间为每年的2月和3月考试形式也由各大学自行决定,有笔试、面试、小论文写作、实际操作等诸多形式•此外,日本目前也在部分大学实行推荐入学制度具体做法是大学留出部分招生名额来招收中学校长推荐的优秀学生,被推荐的学生要参加全国共同的第一次学力考试,但可以免去第二次考试。
